安倍看《永遠的零》稱「深受感動 」為軍國主義「招魂」

2021-01-07 人民網

原標題:安倍看《永遠的零》稱「深受感動 」為軍國主義「招魂」

安倍晉三。

  近日,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永遠的零》在日本全國上映,電影以太平洋戰爭為背景,鼓吹英雄主義和國家主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觀看後,不僅對其讚賞有加,還稱「深受感動」,此舉實則意在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再次證明日本右翼思潮的盛行。

  根據4日的最新消息,日本鹿兒島縣南九州市的「知覽特攻和平會館」當天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遞交申請書,希望將該會館收藏的神風特攻隊隊員的遺書、信件等333件物品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據日本媒體報導,此次申遺的是寫有隊員名字或部隊名字的書信。

  1944年,日軍為挽回在太平洋戰場上連遭慘敗的局面,組建所謂的「神風特攻隊」,對美國艦隊等目標實施自殺式襲擊,其成員大部分是具有狂熱軍國主義思想的日本青年。(中新)

(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永遠的零》鼓吹戰爭 安倍觀影稱「非常感動」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盧昊】日本時事通訊社2日報導,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以日本二戰時零式戰機飛行員為題材的戰爭影片《永遠的零》在日本首映後走紅,並一舉壓倒多部熱門影片,奪取日本聖誕新年檔票房榜榜首。這一紀念和鼓吹戰爭中英雄主義和國家主義的電影也受到了首相安倍晉三的青睞。他在 2013年的最後一天,選擇到電影院看這部電影告別2013年,並對日本媒體表示此片讓他「非常感動」。
  • 評論:安倍歪曲歷史的結局將 「永遠是零」
    評論:安倍歪曲歷史的結局將 「永遠是零」     當地時間1月21日,日本東京,美國參議員魯比奧   中新社北京1月28日電 題:安倍歪曲歷史的結局將「永遠是零」  作者 劉旭 刁海洋  1月27日是聯合國規定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以緬懷二戰中遭大屠殺的遇難者。從媒體資料來看,日本官方當天沒有舉行任何紀念活動。
  • 活體解剖俘虜,且看安倍怎麼圓謊
    原標題:活體解剖俘虜,且看安倍怎麼圓謊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常常就歷史問題拋出怪誕之語,前幾天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竟將二戰「慰安婦」稱為「人口販賣的受害者」。   而今,日本福岡縣的一家博物館清明節前展出了日本對被俘美國飛行員進行活體解剖的罪證。據說,安倍4月底就要訪問美國,且看一貫欺世盜名的安倍這次怎麼圓謊。
  • 印尼資深媒體人:安倍拜鬼是軍國主義陰魂不散表現
    印尼資深媒體人:安倍拜鬼是軍國主義陰魂不散表現   中新社雅加達1月1日電 題:印尼資深媒體人:安倍「拜鬼」是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的赤裸表現  中新社記者 顧時宏  「安倍『拜鬼』的舉動是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的赤裸表現,被日本蹂躪和踐踏的亞洲各國應該團結起來,揭穿安倍的野心、陰謀。
  • 日本當紅男星自殺,曾參演電影《永遠的零》!號稱反戰,卻在招魂
    而對於軍迷朋友來說,對三浦春馬的認識或許是從一部披著反戰外衣的軍國主義電影《永遠的零》開始的。 像《永遠的零》這樣充滿矛盾的電影,日本其實在戰後已經拍攝了好多好多部,比如《山本五十六 》、《啊!海軍》、《男人的大和》、《吾為君亡》《阿基米德大作戰》……這些電影基本上面目相似,內容雷同。
  • 【獨家】《永遠的零》獲獎發酵安倍談話
    《永遠的零》在日本持續發酵的熱潮,是否會成為今年八月安倍晉三首相發表戰後七十周年「安倍談話」的輿論鋪墊,令人關注。對於日本著名導演宮崎駿批評小說《永遠的零》是在捏造神話戰爭的言論,百田尚樹則稱,其小說旨在表達戰爭的悲慘,並認為日本的「自虐史觀教育」讓外界將一切描寫日軍與自衛隊的作品「反射性」的過度地簡化為右傾。二零一三年,小說《永遠的零》由日本著名導演山崎貴執導被改編成同名電影,該影片不僅匯集了在日本走紅的影星岡田淮一、三浦春馬、井上真央等主演,而且也薈萃了頂級音響、特技和攝影大師。
  • 《秋刀魚之味》父權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招魂
    最後那個孤獨無人照顧的父親的悽涼晚年命運或許令很多觀眾感動,然而小津安二郎靠其他家庭女性保姆照顧襯託而成的「嫁女傷感」隱藏著這樣一種先行植入的內在父權邏輯,女性理應承擔家庭保姆(傭人)以及服侍年長男性的責任,女兒的出走是父親被迫迎接孤單晚景的直接原因並幾乎應該為之負責。
  • 日媒:《永遠的零》「反戰」似是而非
    根據NHK經營委員百田尚樹同名小說改編的《永遠的零》,一舉奪得八個獎項。觀眾稱,這是一部「反戰影片」。日本新華僑報4日文章表示,日本首相安倍則在看後稱「這部影片讓我十分感動」,從他一貫的言行看,這番話並非言不由衷。但是,日本當年發動的那場戰爭是「侵略戰爭」還是「自衛戰爭」,早有定論,無需討論。
  • 安倍戰敗日表現赤裸裸背逆正義 中國應全面反制
    香港《文匯報》16日刊文指出,日本政客至今仍罔顧歷史事實,拒不承認當年的侵略罪行,企圖不斷篡改歷史教科書,不斷參拜靖國神社,「奉鬼為神」,不斷給子孫後代洗腦,只讓日本民眾及子孫記住兩顆原子彈的慘烈,而不讓民眾知曉埋下二戰災難禍根的正是日本軍國主義。日本政客就是要復闢軍國主義,日本軍國心魔已跳出來了。
  • 趙薇披過的「旭日旗」已不代表日本軍國主義?!
    日本最大的保守派媒體《讀賣新聞》13日刊文稱,「旭日旗」沒有政治含義,在當今的日本不再代表軍國主義,要求日本政府不能「屈服
  • 日本駐英大使拾人牙慧 反稱中國才是「伏地魔」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1月1日曾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撰文批評日本軍國主義,警告稱安倍晉三領導下的日本正尋求改寫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角色,並恢復其激進軍事力量的地位,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是致使日本軍國主義幽靈再次出現的原因的一部分。劉曉明用異常生動的文字比喻現代日本,稱其猶如哈利波特故事中「很難死掉」的惡棍「伏地魔」的現實版。
  • 伊藤真:安倍政權無視憲法,何談修憲?
    ——訪日本安保法制違憲訴訟會共同代表伊藤真包括安保法實施、修憲在內的安倍政權相關舉動,遭到日本國民強烈反對,目前已有數百民眾就此起訴日本政府。日本安保法制違憲訴訟會共同代表伊藤真律師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安倍政權修憲目標意在帶領日本重返軍國主義時代,由一個無視憲法的政權推動修憲,是絕對不可容忍的。
  • 【解局】安倍VS天皇,好一場日本宮鬥大戲
    涉及天皇「生前退位」這樣的主題,NHK絕無可能自行報導,只能是來源於天皇自己的意圖。而且在播發消息之前,應當有天皇身邊的宮內廳官員知曉並許可此事。而宮內廳的「闢謠」,實際上是在否定天皇的意圖,亦可理解為封鎖天皇的對外發聲——如果放在100年前甚至80年前,這是可以直接歸入「大逆」級別的重罪。
  • 《永遠的零》 :中國人的費解 日本人的糾結
    《永遠的零》是一部讓日本極其糾結,更讓中國人深感費解的電影。一年前的12月31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電影讓他深受感動;一年後的今天,安倍晉三成功連任。中國人在情感上無法接受,為什麼安倍晉三會連任?中國人更好奇,《永遠的零》到底講了什麼?在過去的一年中,《永遠的零》早已通過網際網路潛入中國。
  • 橫掃日本奧斯卡的《永遠的0》有沒有宣揚軍國主義
    《永遠的0》的原作小說本身已經是現象級的超級暢銷書,電影版的賣座實屬意料之中,頒獎給它,讓人覺得是電影公司在自我陶醉。       發行製作方喜歡它是有原因的,《永遠的0》賣相很好,特效製作代表了日本業界的最高水準,無論是航母還是戰鬥機,戰爭場面的表現不輸好萊塢同類電影。在情節鋪展、人物設定上也交出了合格的答卷,沒有大的瑕疵。
  • 安倍自曝參拜靖國神社:向「英靈報告自己退任首相的事」
    圖自安倍推特【環球網快訊】剛剛,日本已卸任首相安倍晉三在推特上稱,19日當天自己前往「靖國神社」參拜,向「英靈報告了自己16日退任首相的事」。8月28日,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宣布因健康原因辭職。16日當天上午,安倍內閣在臨時內閣會議上總辭職,這標誌著創下日本史上在職時間最長紀錄的安倍內閣謝幕。2019年10月17日,時任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曾對部分日本內閣閣僚參拜靖國神社一事作出回應稱,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發動對外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徵,供奉有14個對那場侵略戰爭負有嚴重罪責的甲級戰犯。日方一些政要的做法再次反映了日方對待侵略歷史的錯誤態度。
  • 安倍接見日棒球手獲贈球衣 稱要投出自信直球
    原標題:安倍接見日棒球手獲贈球衣 稱要投出自信直球 據日本《產經新聞》1月22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1日在首相官邸會見了效力于波士頓紅襪的2名日籍棒球手田沢純一和上原浩治,並獲贈13號印有安倍名字的紅襪隊球衣。
  • 《永遠的零》:中國人的費解 日本人的糾結
    作者:哈爾濱冰鋒劍道來源:天涯社區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問我「何所云」。《永遠的零》是一部讓日本極其糾結,更讓中國人深感費解的電影。一年前的12月31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稱,電影讓他深受感動;一年後的今天,安倍晉三成功連任。中國人在情感上無法接受,為什麼安倍晉三會連任?中國人更好奇,《永遠的零》到底講了什麼?在過去的一年中,《永遠的零》早已通過網際網路潛入中國。
  • 川普稱安倍是偉大的紳士,澳大利亞總理稱安倍是他的導師,菲律賓...
    我們之間有非常好的關係,我為他感到擔心,因為問題一定很嚴重。他是如此地深愛他的國家,對於他的離職,我簡直無法想像。他是一位偉大的紳士,我向他致以我最崇高的敬意。
  • 木下惠介電影《永遠的0》賞析,日本最具有正義的作品
    關於戰爭題材的電影,能夠感動人之處,已不在宏大的國家立場,而是基於個體的人性觀照。我沒有看過日本電影《永遠的0》,但我對展現人性之美的電影永遠保持一種至真興趣。朋友過去所有的推薦,從未讓我失望過,自然毫不猶豫。這才發現,這部影片已經在香港上映了一個多月,放映的電影院只剩下兩家,每天只有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