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
電影《小王子》裡的狐狸對小王子說:「你最好在每天相同的時間來,比如你下午四點鐘來,那麼,我將會從三點鐘起就開始感到幸福,時間越臨近,我感到幸福就越多,四點鐘一到,我將會坐立不安,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間準備我的心情,儀式能讓我覺得都一天某一刻與眾不同。」
儀式感,這一術語在學術界至今都未能形成統一概念。
目前能查到的資料大多是將儀式感與營銷相聯繫。2011年,學者 FangYingfeng在 《Study Oil Efects of Ritual in Marketing》「儀式感營銷」是營銷主體通過對人們特殊消費行為的儀式化設計賦予消費行為神聖意義或傳承性價值,從而達到創造、引導消費活動的營銷目的。
說人話的意思就是:商家通過各種營銷手段讓你心甘情願的花錢,並將你這種消費行為升華了一下。
其中,我覺得營銷領域中關於儀式感行為的3種解釋機制—— 付出感、獨特體驗價值以及情境記憶構建理論。用來解釋生活中的儀式感也有一定道理。
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付出感:是指參與者對活動過程的付出程度。
「我的那朵玫瑰花,對於一個普通的路人來說,她和你們完全沒有區別。可是,對於我來說,僅她一朵就比你們所有的玫瑰都重要得多,因為她是我照料的;因為她是我放進花罩中的;因為她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她身上的毛蟲(除了留下兩三隻為了變蝴蝶以外)是我除掉的;因為我還聆聽過她的哀怨和自詡,甚至有時,她的沉默我也可以傾聽到。因為,她就是我的玫瑰。
因為我們對活動有付出,以金錢、時間或者精力的形式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因此在過程中體會到了更豐富的感覺,有時也可以通過這種付出來表達對人和事的重視程度。
獨特體驗價值:通過創造的具有儀式感的一系列流程或者商家打造的主題文化氛圍,使我們從中體驗到了獨特的價值,這種體驗價值使得該活動區別於其他活動。
所以最前面狐狸給小王子的回答,關於四點鐘的到來就是它的一種獨特體驗。
如果是日常情境的話,吃西餐、主題咖啡廳等都算這類。
情景記憶是人們對於事件和場景的記憶。正是存在這些記憶線索。參與者真切感受到過去的活情景,重溫再現以往的時光。
星星真美,因為有一朵看不見的花。
看到星星,想到那朵玫瑰。
現實場景:旅遊帶紀念品,雖然買的時候已經知道沒什麼用,但每次看到時都會想起那段快樂的時光,這就是它的意義;還有成年人的懷舊零食。
生活需要儀式感,這可能會為我們的生活增添很多的幸福感。但不推薦過度消費帶來的儀式感,這只會給我們帶來「精緻窮」。
最後,在情人節祝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小王子,成為小王子那支獨一無二的玫瑰!
今日份情話:
也許世界上也有五千朵和你一模一樣的花,但只有你是我獨一無二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