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點媽想,這生孩子大概就是自作孽不可活。這一屆孩子,太難帶了……
他們懟天懟地懟空氣,小小年紀就擁有了金牌嘴遁。我們這一輩,要是敢這麼犟,早被父母教做人了。
每當這時,也只能用「親生的」來安慰自己。
前幾天,不點媽刷微博,看到一條熱搜是關於王詩齡掛李湘電話的。王詩齡天真爛漫、善解人意,怎麼忽然這麼叛逆,這孩子被養廢了?
李湘和王嶽倫不是參加了一檔新綜藝嗎,在節目中,李湘給女兒王詩齡打了個電話,萬萬沒想到的是,王詩齡態度冷淡地要掛電話。
被半大點孩子掛電話,哪個當父母的不生氣,不覺得自己養了白眼狼?
李湘被掛電話心裡很難受,但她先反思了自己,可能是因為王詩齡沒交作業,她說她的時候語氣不太好,傷害了孩子自尊心,王詩齡現在還在生氣。
她又打了個電話,先表達王詩齡這樣做她很傷心,並主動示好,表示想和女兒和好。
王詩齡雖然還是不高興,但態度緩和了很多,但仍然倔強地表示,只願意和爸爸和好。
媽媽無奈只好將電話交給爸爸王嶽倫。王嶽倫接過電話,哄著女兒:「當老師來投訴你的時候,爸爸媽媽心裡肯定不高興。」
又是服軟、主動求和,又是講道理、教其換位思考,王詩齡總算不再犟了。
不得不說,王詩齡真是將父母的軟肋拿捏得死死的,李湘不道歉,這小脾氣不知道發到什麼時候呢!
遙記得,我們小時候敢這麼跟父母犟,要麼收穫「竹筍炒肉絲」一頓,要麼沒飯吃!
現在的父母怎麼這麼卑微了?
以前的父母,孩子哪裡都得過!父母,可是家庭掌舵者,膽敢忤逆,必然用父母權威壓得孩子透不過氣。
我們父輩的教育方式可謂簡單粗暴但有效,真真是一句廢話沒有,不服就是幹!
他們都怎麼處理孩子叛逆?
飯桌上,孩子哭鬧挑食,爸爸站起來,乾淨利落且迅速地將孩子拎起來,丟到門外,然後關門。孩子以後吃飯必然謹小慎微,再不敢造次。
孩子不聽話,不由分說,先打一頓。不聽話的理由待會再問,或者乾脆就不用知道。
父母的巴掌和拳頭,分分鐘教孩子做人。柔弱的孩子和健碩的成人之間的打鬥,只能是孩子單方面受虐,他無法理解也無力反抗,屈服是掙脫家庭暴力唯一法門。
在與孩子的鬥爭中無往不利,每每獲勝。可等孩子長大了,就遭到了反噬,孩子14歲左右開始叛逆,父母越是用父母權威壓制他,他越是叛逆;孩子成年開始逃離家庭,一年到頭不回一次家,回家也是爭吵,可惜的是他已經身強體壯,你再也打不過他。
願意向兒女低頭的父母更為開明。在他們心裡,父母權威是不存在的,想要和孩子擁有良好的關係,需要精心維繫而不是鎮壓。
向孩子低頭,也意味著將孩子當做平等的人來看待,而不是自己的所有物。
無論是父母權威鎮壓,還是向孩子服軟,都有一方是輸家。
以前的父母和現在的父母運用是都是輸贏理論,一旦與孩子爆發衝突,就得有個輸贏。
父母與孩子之間爆發衝突,一般有兩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是父母拿出父母權威,讓孩子明白誰是家裡老大。老一輩一直慣用此方式;
第二種,是父母向孩子屈服,因為害怕孩子發脾氣,或者想滿足孩子需求。
向孩子低頭,一可能是父母確實做錯了,二可能就是單純的溺愛。
我們單拎出父母做錯的情況,可以用3R法來向孩子徵服孩子。
1R——recognize(承認錯誤)
在育兒過程中,父母難免犯錯,不要覺得父母權威神聖不可侵犯,向孩子勇敢承認自己錯誤吧。
2R——reconcile(和好)
孩子的脾氣來得急,去得也快。只要我們誠心道歉,可能上一秒還生我們氣,下一秒就將為什麼生氣忘得一乾二淨。
3R——resolve(解決問題)
造成衝突的原因還在,我們應該積極解決它,避免下一次還因此吵架。
父母向孩子妥協的方式,偶爾可以用用!但,不點媽告訴你們,其實與孩子發生衝突,還有一種沒有輸家的解決辦法。
戈登博士開發了一種相互妥協、沒有輸家的方法,通過尋找令父母和孩子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實現。
具體是這樣實施的:
當我們和孩子的需求發生衝突,雙方不要執著自己的要求,而是各自提出一些解決方案;雙方共同評價方案,最終一起確立都能接受的一個。
這種方式簡單且有效的原因是:這是平等且積極的溝通方式,在溝通中父母發現孩子真正的困擾;
過程中孩子能感受到父母信任和尊重,從而也會願意體諒父母的需求;
孩子對於自己參與的決策,更有執行的動力。
別和孩子爭輸贏了,低頭服軟溝通,可是萬金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