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的女兒王詩齡因《爸爸去哪兒》這檔節目進入大眾視野後,便頻頻上熱搜,今天「王詩齡掛李湘電話」再一次出現在熱搜上,我好奇地點進去看個究竟,視頻中李湘給女兒打電話,可剛說了一句,王詩齡「啪」的一聲就把電話掛掉了。
後來李湘解釋道,起因是老師給她打電話說王詩齡有幾項作業未完成,她一著急就把女兒訓了一頓,可能口氣不太好,女兒生氣了,所以才有了後來被掛電話的一幕。
看了這個新聞,我只能說,明星媽媽也是普通媽媽,和孩子溝通時同樣會犯全天下媽媽都會犯的錯誤:動不動就開吼。
當問題已經出現時,親子之間有效的溝通是什麼樣子的呢?肯定不是家長對著孩子劈頭蓋臉一頓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想想我們自己在工作中出了問題時,如果小夥伴或者領導完全不聽你的解釋,就衝著你一頓訓斥,你的內心好受嗎?
所以真正讓孩子和父母都感到舒適的溝通肯定包含以下幾個過程:
1、先弄清楚問題背後的原因
孩子為什麼沒寫作業?是因為什麼事情耽誤了嗎?一個相信孩子的媽媽,首先肯定很想知道孩子沒寫完作業的原因,如果原因都不問,是否會讓孩子感到,媽媽很不講道理呢?畢竟這樣的問題不是經常出現,所以孩子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無論是什麼理由,孩子都有為自己辯解的權利,哪怕本來就是她自己的錯。
2、出現這樣的問題,孩子是怎麼看待的
王詩齡作業沒寫完,老師肯定也和她溝通過了,凡是有點自尊心的孩子,內心也會感到不舒服,十幾歲的孩子肯定也會反思自己了。所以通常來說,沒等到家長了解到情況,孩子已經知道自己以後應該怎麼做了。
父母如果想進一步了解,可以試著問問孩子,這個問題孩子是怎麼看的?如果孩子態度很誠懇,知道自己不應該出現這樣的錯誤,那麼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及時改正,其它就不必追究了。如果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那麼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好好分析一下,為什麼這個問題需要得到改善,因為也許孩子真的不知道。
3、後面我們該如何解決問題
當問題出現後,在親子和平溝通的情況下,重點探討接下來該如何解決問題,作為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出現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逃避問題。
這個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可以先啟發孩子思考,如果孩子沒有更好的辦法,家長可以建議孩子接下來應該怎麼做,直到雙方都認可為止。
孩子雖然小,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尊重孩子,甚至隨意踐踏孩子的自尊,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當孩子和父母在一起時感到舒適,這樣的環境才是親子溝通的基礎,否則,父母說了什麼,孩子又能聽進去幾句呢?不被掛電話才怪呢。
雖然我們一直在說親子溝通時,父母應該怎麼做,但這並不代表孩子做什麼都對,孩子對父母應該保有的禮貌和尊重也是不能丟的,畢竟,大人也有自尊心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