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了幾日的臺灣「神劇」《智子之心》今日要在臺灣開播了。據有關消息,該劇是臺灣臺灣慈濟旗下大愛電視臺的一部最新電視劇,改編自慈濟志工(志願者)林看護的真實故事。故事前半部分發生於1944年,當年中國仍處於抗日戰爭期間。然而,單從預告片來看,劇中卻充斥著大量美化日本侵華情節,網播平臺在介紹中甚至寫著「她因愛國心驅使」。
評論之前,先來簡單的說說劇情。
故事開始發生於1944年,地點臺灣臺南。劇中女主林智惠(就是下面這個人↓↓↓),不甘於在優越的家庭條件下做一名「平凡女子」,決心要為正處於戰爭期間的國家做點什麼。
突然有一天,女主偶然發現一本南丁格爾的傳記(注意:日語版),閱讀之後深受感動,更加堅定了要為國奉獻的信念。
偶然間,女主發現了報刊上(注意:日本報刊)關於「臺灣總督府南方軍學校」招收護士的信息。這時女主突然感覺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決定入學學習成為一名護士。面對好友的反對仍振振有詞,「如果大家都這麼害怕,那麼誰要去戰場?誰要去照顧那些受傷的士兵?」很快女主就入學了。
「臺灣總督府」是什麼地方?眾所周知,這是甲午戰爭後,1895年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時期,日本設置的統治臺灣的機構。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發現了這部臺灣「神劇」神在哪了。這所謂的「為國而戰」,敢情這「灣式愛國」實則是為「日本法西斯」而戰啊。若不是預告片中有明確標識是在臺灣,我還以為是在日本本國發生的故事呢。對此,筆者還真不得不佩服灣灣,二戰以後敢拍如此美化法西斯政權的電視劇。但這也無不暴露了臺灣最大的奴性。
不僅如此,電視劇中還不忘日常黑一下國民黨。如圖:國民黨有氣無力的「暴揍」日軍,轉眼就是日軍「正氣凌然」「痛心疾首」的眼神。
這怎麼看,怎麼感覺都像是國民黨軍欺負了日軍一樣?也不枉網友們諷刺「還以為中國侵略了日本,妹子立志學習南丁格爾支援日軍抗戰」。
對此,筆者不禁要問,臺灣是不是已經忘記了那段黑暗的「臺灣日據時期」?是不是已經忘了先輩為了抵抗日軍侵略而犧牲流的鮮血?
要知道,自1895年日本割佔臺灣後,日軍就一直對臺灣採取高壓恐怖統治。根據統計,僅在1898—1902四年間,總督府殺戮的臺灣抗日民眾人數為11950人。前八年,就共有32000被日方殺害,超過當時總人口百分之一。此外,臺灣日本綜合研究所報告認為,在日本最初20年統治下,臺灣曾有40萬人被殺害。
後來,日本發起全面侵華戰爭後,傷亡巨大,兵員愈發緊張,便開始向臺灣青年徵兵、募兵充當戰場炮灰。據日本厚生省統計,從1937年到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八年間,共有80433名臺灣青壯年應徵入伍成為一線戰鬥人員、126750多人應徵成為軍夫,也即軍中雜役人員。
在中國抗戰期間,在那段戰火紛飛的日子裡,臺灣人民也對抗戰的勝利也付出了不可磨滅不可忽視的貢獻。1937年,日本想要吞併整個中國,而當時的臺灣已經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多年了。雖被日本人各種方式洗腦,但臺灣人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祖國。他們深知,「臺灣光復」的唯一希望就在於「祖國勝利」。於是,他們紛紛投身入抗日戰場中,當初光在大陸上,就有20多萬的臺灣同胞為祖國勝利而英勇奮戰。從1895年起算,臺灣人民50年的抗日鬥爭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犧牲者達65萬之眾。
然而卻在今日,一部如此媚日的《智子之心》竟要在臺灣開播。臺灣當局同意上映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告訴臺灣市民,臺灣是日本的嗎?還是為了宣傳那所謂的「灣式愛國」實際就是為了「日本法西斯」而戰?還是為了達到「臺獨」的目的不惜跪求日本叫爸爸,而一洗先輩們在那50年的「臺灣日據時期」抗日而留下的鮮血?
在筆者看來,或許臺當局裡早有那麼一批媚日媚到想要當日本人的「精日分子」,因為這樣出格的事情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此前,臺灣有像李登輝、辜寬敏一樣的人物,喚醒了「皇民化臺獨」。今日,臺灣民進黨當局,蔡英文就有採取所謂的「巴結日本,對抗中共」的外交策略,之前就為了討好日本還要解禁日本核災食品,進口臺灣。
近日,李克強總理抵達東京出席第七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同時對日展開四天訪問,這被外界視為中日關係回暖的象徵。如此,蔡當局又怎麼可能忍的住氣?據今早《聯合早報》消息,臺灣民進黨政府就聲稱,中國大陸和日本關係改善,絕不會影響臺日關係。
有人問,為什麼《智子之心》這樣如此媚日,甚至有維護「日本法西斯」情景的電視劇會在臺灣上映?是民主?是輿論自由?筆者想說,回想一下近年來蔡當局為了「臺獨」而幹出的那些事,如今同意《智子之心》的開播又有什麼奇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