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張女士向記者展示有多處瑕疵的普拉達包 /受訪方供圖
近日,市民張女士在上海恒隆廣場的普拉達專櫃購買了一款包包,買了新包的張女士本來是滿心歡喜,但是正當張女士準備使用的時候,卻發現包包的內襯有多處瑕疵,包括劃痕、脫線、汙漬……這讓張女士非常苦惱煩悶,「感覺就想買了一個用過的二手包,心裡很難接受。」
消費者氣惱:
新買普拉達包有汙漬脫膠
12月20日,張女士和丈夫在恒隆廣場逛街,看中了普拉達的一款黑色真皮包。
雖然這款包的價格不便宜,但不管是款式還是品牌都深得張女士歡心,一番斟酌之後,她花費2.3萬元買了下來。
店員從庫存中給張女士拿了一個據稱全新的包,買單前,張女士大致看了包的外觀就付了款。然而,「意外」在兩天後發生了。
22日晚,張女士拿出新包準備使用,打開包發現在內層皮革上有一塊拇指大小的汙漬,感到疑惑的張女士拿出了手電筒,對著包包內部仔細觀察。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張女士發現,新買的包包還有好幾處掉皮,包面連接處的邊緣也有開膠現象,最長的一處開膠大約有七八釐米長。張女士又拉一下包包中部的拉鏈,發現拉鏈有頓卡,需要撐住包包用力才能拉開,而且就算用力也不能把拉鏈拉到盡頭。
面對這樣的情況,張女士又氣又惱,「我感覺這個包包要麼是被人用過的二手貨,要麼就是產品質量太有問題,真不敢相信,這樣大的牌子居然會出這樣的問題!」
23日,張女士又來到恒隆廣場普拉達專櫃,要求退款退貨。然而,店員方面卻表示,僅可提供換貨服務,如需要退款退貨,需質檢部門進一步鑑定。
對於這樣的處理結果,張女士不滿意。
「我要的不僅僅是換包,我希望得到一個說法,為什麼他們的品牌包包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不是存在售賣二手包、殘次品的可能?」
24日,張女士向記者展示了她所購買的普拉達黑色皮包。記者觀察到,在包包的內襯中確實存在三四處白色汙漬,每處大概有指甲蓋大小,用手輕輕蹭並不能將汙漬去除。更加嚴重的,是包包的開膠問題,左前側的皮面連接處,有一整段沒有封邊,不少的皮屑散落在包包內襯中。
為此,記者諮詢了奢侈品回收的專業人士,這位行家對於張女士購買的新包進行了鑑定,認為奢侈品行業因為手工製品的關係可能在某些細節處理上存在誤差,但是,張女士購買的這款包屬於誤差較大的,特別是拉鏈部分存在明顯影響使用的情況。這位業內人士建議,在購買商品的時候,應該全方位地檢查,包括內襯外觀和金屬配件,儘量在商品售出前確認好商品的品質。
商家解釋:
並非質量問題,現已退款
張女士銷售憑證上的退換貨規則顯示:在任何普拉達店鋪購買的非減價商品自購買日起14天內,商品保持原狀未使用,連同完整的原始購買憑證及沒有任何破損的原裝包裝,可調換其它商品或換取店鋪的消費券。
對此,普拉達門店的張店長解釋,此項規則僅針對顧客對貨品不滿意的情況,如果出現質量問題,一律採取退貨處理,但張女士的情況究竟是否屬於質量問題,仍需等待質檢部門確認。
不久,記者接到了普拉達方面的回覆:有關張女士的投訴,消費者認為貨品存在問題,普拉達方面對貨品進行了檢驗,認為包包並不存在質量問題,是符合銷售標準的,商品也確認是全新未銷售過的,有關縫線的問題,因為是手工縫製,所以不同的消費者有不同的定義。但是普拉達方面考慮到消費者的消費體驗問題,目前已經在進行退款流程。
但對於普拉達方面的解釋,張女士表示很難接受,「他們說那不是質量問題,我覺得不可以理解。」
記者查詢:
普拉達因質量問題曾被罰
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到,普拉達品牌也曾陷入質量問題並被市場監管局處罰。
2019年7月26日,靜安區市場監管局對「普拉達」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因其品牌在線銷售一款「雙面穿羽絨尼龍防風夾克」(SGN820黑色款或SGN974藍色款)經檢測不含羽毛羽絨成分,責令當事人改正,沒收其違法所得,並處罰款5940.34元。
2016年9月26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也對普拉達做出過處罰,責令其停止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皮鞋。
作者:榮思嘉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