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許多人都沒注意到今天我所說的這隻樂隊,但這隻樂隊曾經創造了屬於他們的輝煌。
他們就是「山鷹組合」,由三個帥氣的彝族小夥組成,分別是最早的老鷹吉克曲布、黑鷹瓦其依合、小鷹奧傑阿格,到後來小鷹進修而由飛鷹沙瑪拉且代替。
在我心裡這隻組合在中國音樂組合裡是傳奇的存在。被稱為億萬少數民族的「甲殼蟲樂隊」並不為過!
該組合成立於1993年,至今已過了27年的時光,中間創造了無數經典的歌曲。但難能可貴的是擁有帥氣的長相和過人的才華,要知道他們也是從業餘歌手成為專業歌手的代表。
在組隊之前組合的靈魂人物吉克曲布憑著對音樂的熱愛和親身經歷而創作了《想媽媽》這首曾經感動哭的彝語歌曲!而後在涼山小有名氣。
可能是同道中人的惺惺相惜,他們找到了對方決定成立這個組合,92年在當時任涼山州州長的巴莫爾哈幫助下正式取名「山鷹組合」並發表了第一張專輯《我愛我的家長》而正式出道。中國「第一支少數民族組合」就此誕生。
在1994發表了第二張專輯《大涼山搖滾》同時也被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籤約,並發表了《走出大涼山》這張經典專輯,其中主打歌曲《走出大涼山》以及《七月火把節》等歌曲至今依舊經典。沒有被時代束縛的歌,放在如今也是流行歌曲無疑。
當時受到了全國歌迷的喜愛,專輯銷售達到了80萬張。而後在全國各地舉行「山鷹組合歌迷會」,1996年在南京舉辦了「太平洋風暴」演唱會並被報導演唱會的盛況。
同年小鷹奧傑阿格進修音樂而離開了組合,當然奧傑阿格後來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彝族歌王」,而山鷹組合迎來了學舞蹈出身沙瑪拉且加入組合。96年組合發表的《離開家的孩子》這張專輯也獲得了許多榮譽。尤其是97年推出的《火一樣的人》專輯銷售量排名全國前五。
山鷹組合的音樂充滿了力量和獨有的野性,無論從歌詞、作曲、演唱來說都無可挑剔,尤其是他們三個一起演唱出來的和聲最美,這也是他們的強項。他們也不斷嘗試不同的曲風,《夢語》《祖先的足跡》奠定了彝族說唱鼻祖的位置。
現如今他們被廣為人知的歌曲應該是黑鷹瓦其依合演唱的《不要怕》和組合一起演唱的《帶我到山頂》彝語版為《南歸》,都曾在中國好聲音這個舞臺被吉克雋逸唱火,但這絕對不是山鷹組合最好的歌曲之一。《七月火把節》《走出大涼山》《情人的路》《為了今天》以及後來離開公司後創作的《漂人》《忠貞》《彝人》《大小涼山》《彝人之歌》每一首都是經典歌曲。
他們開創了彝族流行音樂的先河,可以說只要有彝人的地方就有山鷹組合的音樂,現如今已成了彝人文化和音樂的符號,公認的彝族流行音樂鼻祖。
對於他們如今已功成名就,各自都在以個人的名義發表了歌曲,同時也在給年輕的歌手創作歌曲,為培養出下一代的彝族音樂人而努力,但組合依舊在,從未解散。
注:圖片來源網絡
致敬——山鷹組合( ꈬꉘꏨ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