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丨他把日子過成詩

2021-01-09 錢江晚報

□薛建國

耿子又出詩集了,收集的詩歌皆為他加入公安隊伍後所作。詩集名為《家住楓橋邊》,從中不難看出人民警察是其主要的謳歌對象。

詩集《家住楓橋邊》

耿子告訴我這個出版消息時,很是興奮,而我卻有點想不明白,他已經出版了多部詩集,這又不是第一次了,至於這麼興奮嗎?再說,他幾乎每日一詩,一年出個兩本詩集都不成問題。轉而一想,詩人永遠是抱有激情的,沒有激情,何來詩人,對耿子尤為如此。

認識耿子有二十多年了,耿子的大名叫耿德迎。

當年我倆同在地方報社幫助工作,有過一段共同學習和生活的快樂時光。他來自解放軍,我來自武警,同為軍人,同為江蘇老鄉,兩人關係自是十分親熱。

雖然他年長我幾歲,但肩頭有槓無星,是一名志願兵,而我則是一槓兩星的中尉警官。不過,外出採訪或參加一些公共活動,他迅速成為全場焦點的能力令我刮目相看。一是他善飲,多大量不得而知,反正沒見他醉過,酒桌上不但主動出擊,且別人敬酒,來者不拒,頗有俠者風範。二是他有一副中氣很足的好嗓子,朗頌或歌唱張口就來,特別唱歌,他好像裝了一肚子的軍旅歌曲,既有大氣磅礴的進行曲,也有浪漫抒情的軍營小調。既能唱美聲,亦可唱通俗。即使帕瓦羅蒂《我的太陽》這樣的高音他也能飆得上去,且無絲毫破音或顫音夾雜其中。

年輕時的耿子。作者供圖

有他的地方,就會有火一般的熱烈。說實話,當時我不但他佩服的「鬧」,有才情,藝術細胞豐富,而且更欣賞他的「靜」,我們經常把一個人的才氣歸結為天賦,天賦肯定會有,但後天努力必須跟上,否則,再好的天賦也是一座「死火山」,很難有噴薄而出的機會。

耿子顯然是很努力的那種人,我們在一起的那段日子,是他拼命提升自我的一個階段,辦公室裡,他往往為了一首小詩一兩個字的押韻,像一頭犟驢,寫了不滿意撕,撕後不滿意再寫,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熬到天明。他說,古人作詩講究鍊字,往往一字之妙可以畫龍點睛,他視北宋王安石為自己的「一字之師」,《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字就是苦思冥想,反覆推敲的結果,詩人先用的一個字為「到」字,但感覺缺少景象,詩味不濃,後又一連用了「過」「臨」「度」「來」「吹」「遍」等十幾個字,終覺太死,最後換成一個「綠」字,詩中意境大為不同,盡顯勃勃生機。這個典故始終被耿子當作一把鞭策自己的尺子。

耿子是認真的,雖然在地方報社幫助工作,有其豪爽奔放的一面,但從不違規逾矩,保有崇高的職業榮譽感。他說自己是軍人,可以大聲唱,可以放開說,可以自由寫,但主題必須健康向上,不給解放軍丟臉,這一點他是非常注重的。偶爾著軍裝外出,他一定會把自己收拾得妥妥貼貼,軍容嚴整。作為一名老兵,他是很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報社幫助工作結束,他重新回到部隊,因為工作上再無交集,我們就鮮有聯繫了,但我時常會想起他,甚至在夢裡。

有個夢中的畫面在我腦海中持續經年,揮之不去。黃河古道邊,蘇北大平原上,落日餘輝下,有個光著腳丫的男孩追趕下山太陽,一路奔跑,跌倒爬起再跑,邊跑邊發出興奮的笑聲……這個男孩就是耿子。自由奔放也許就是他的天性。現在只要一有人同我提起耿子或耿子給我打電話,這樣的畫面就會立刻浮現在我的腦海。我同耿子雖然鮮有聯繫,但因為在同一個城市生活,與耿子有關的好消息還是了解不少的。比如說,耿子的才華得到部隊認可,破格提為幹部了,在省軍區演出隊又當編導,又當詞作者,還兼主持人。再後來他當上了演出隊隊長,管理著一批帥哥靚妹,在他的培養下,不少帥哥靚妹從浙江唱響全國。同時,自己在創作中也沒有一刻鬆懈,《雪地月光》《寸草有心》《耿子歌詞》《兵路留痕》等作品集陸續出版。

耿子的著作

這些年,耿子的崗位不斷轉換,從省軍區演出隊隊長到人武部政委,再從人武部政委轉業至浙江省公安廳,現為浙江公安文聯副主席。不管崗位如何變化,但創作的激情始終如一;紮根生活,服務人民的初心始終如一。

剛出版的詩集《家住楓橋邊》,是他對人民警察的致敬。他將真情和大愛付諸筆端,把自己對祖國和人民的擁戴、對親人的熱愛和對人民警察的讚美化成一首首詩行。無論是軍人還是警察,這兩個剛性的職業,英雄輩出,令耿子內心深處有濃得化不開的英雄情結。所以他的筆觸毫無猶疑向著人民警察,有張羅著小巷故事的社區女民警,有對親人訴說萬般情絲的援疆特警,有妻子在醫院生產丈夫卻衝進火場救援的消防戰士,有紮根基層精心打造「老兵驛站」的警長……這些警察是他的戰友,也是他心目中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無數個他或她,我們生活才有了祥和。耿子用詩飽含深情講述他們的故事。

作者供圖

耿子的詩接地氣、生活化,故鄉的小村莊或生養他的母親及第二故鄉浙江都在他筆下成為流淌的詩,有思念有讚美,有奉獻美好的心願等。這些詩很樸實,很真切,很打動人。一次,他回老家看見滿臉皺紋的母親剝大蒜,難抑心中之情,「鮮大蒜,當水果,脆脆生生辣心窩,俺親娘,難停歇,一輩子馱著苦累過……」耿子說,他在寫這首詩時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只有對這片土地及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們愛得深沉,生活才無處不成詩。耿子有一雙發現詩的眼晴,所以他能把每個日子過成詩。他說自己太喜詩了,一切情緒都可以通過詩得以釋放,英雄讚歌,直抒胸意;人間真情,淺唱低吟。

情注筆端歌自來。耿子是條耿直的漢子。耿直的漢子,帥在情真。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鄉村快訊丨學田鄉把生活過成詩 ​「美家美戶」展風採、六戶鎮...
    鄉村快訊丨學田鄉把生活過成詩 ​「美家美戶」展風採、六戶鎮文明實踐在行動 志願服務當先鋒...學田鄉把生活過成詩 「美家美戶」展風採怎麼把生活過成詩?學田鄉解放村脫貧戶孫廣珍、閆海軍夫妻二人的生活狀態想必是很多人的嚮往。
  • 日本小姐姐的內部家裝走紅:一個人生活,也能把日子過成詩
    日本小姐姐的內部家裝走紅:一個人生活,也能把日子過成詩生活,總歸是需要自己親自嘗一口,才知道什麼叫做「豐沛」。在這一生中,重要的不是我們擁有多少的物質,而是我們選擇了怎麼的生活。如圖所示,看了她的獨居日常,你會發現:「一個人生活,也能把日子過成詩」。雖然生活很少有「完美」,但是我們卻可以努力把眼前的生活經營出完美的狀態。例如:通過打掃房間,獲得人生的正能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只有先把自己的小屋整理乾淨,才能夠更好地掌控人生。
  • 《你好生活》:致敬平凡,把一成不變的日子過成詩
    這正是總臺創製療愈類「慢綜藝」的初衷:在快節奏中放慢心態,於快時代尋找「慢生活」,提醒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裡發現精彩,在瑣碎的庸常中尋找意義,把一成不變的日子過成詩。
  • 《你好生活》致敬平凡,把一成不變的日子過成詩
    這正是總臺創製療愈類「慢綜藝」的初衷:在快節奏中放慢心態,於快時代尋找「慢生活」,提醒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裡發現精彩,在瑣碎的庸常中尋找意義,把一成不變的日子過成詩。
  • 《你好生活》:致敬平凡,把一成不變的日子過成詩
    這正是總臺創製療愈類「慢綜藝」的初衷:在快節奏中放慢心態,於快時代尋找「慢生活」,提醒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裡發現精彩,在瑣碎的庸常中尋找意義,把一成不變的日子過成詩。
  • 蕩漾柳葉晃動著如水的月光 掬一捧清淺的月光 把日子過成詩的模樣
    燕兒呢喃繞梁一指柔繞上了心房挽一縷明媚的月光與你在耀眼的銀河相望群山裝飾上偉岸的戎裝碧波如洗的河水翻著微浪漫山遍野的清新氣息讓人神清氣爽呼瑪河畔多少人在漫步徜徉沁入心脾的風微微蕩漾柳葉晃動著如水的月光掬一捧清淺的月光把日子過成詩的模樣
  • 李健與孟小蓓:把日子過成詩的戀人
    李健的歌就是他的故事,那些有著電影畫面感的詞句,那些曲折悠揚的旋律,和他那有著金屬光澤的嗓子,就是故事。他不需要別的故事來配合,我們在不知道他的愛人是誰的時候,就已經被他的歌打動了。李健說:「忍耐是最後的堅守,嚮往是永恆的自由 。」這一句話,就足以解釋我們所能知道的關於他的曾經。他唱歌,是一種堅守,亦是一種嚮往。像是古人作畫,黑白之間,自由揮灑,處處留白。
  • 村中有小院 日子過成詩
    村中有小院 日子過成詩 2021-01-09 2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閒情偶寄,把秋天過成詩
    清初文人李漁在他的奇著《閒情偶寄》中提到,「過夏徂秋,此身無恙,是當與妻孥慶賀重生,交相為壽者矣」。 夢蝶圖 元 劉貫道 酷暑可畏,對沒有空調電扇的古人來說,熬過了又一個夏天,秋風乍起,是該和家人們慶祝一番的。
  • 現代輕奢家居:輕奢——讓生活無負擔,把生活過成詩
    其實優雅精煉,低調簡潔內秀而不張揚追求而不奢求這便是「輕奢」的狀態讓忙碌的生活也能過成詩的模樣卡迪亞低調、舒適卻無傷高貴與雅致自由低調,更舒適更精緻讓生活無負擔把生活過成詩推薦閱讀:
  • 好物丨私藏的文創好物清單,首次公開!一定要擁有它!
    文創,是漫漫歲月裡溫柔的想像,是教你把日子過成詩。
  • 舟山民宿女主人莊豐亦:尋一田園人家 想把日子過成詩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丨民宿女主人莊豐亦:尋一田園人家,想把日子過成詩》,原作者何菁。編輯黃寧璐)
  • 晚潮丨滄浪亭記
    他常與歐陽修、梅堯臣等作詩唱酬往還,從此滄浪亭之名傳開。因為聲名遠播,滄浪亭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一起,被列為蘇州的宋、元、明、清四大園林。園內除滄浪亭外,還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樓等建築和景觀。去年1月,我去蘇州旅遊。自己安排的主要觀景點是拙政園、網師園、留園、獅子林等。
  • 「收納,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教育方式」 在收納中育兒,把日子過成詩
    她真是一個會把日子過成詩的人。我更佩服的是,這篇收納指南裡沒有安利「收納神器」,也沒有讓堆滿雜物的角落憑空消失的魔法,但卻處處流露了一個媽媽整理收納的本心:為了孩子。「你如何照顧一個家,便是如何照顧孩子的心」,這讓我重新認識了「收納」這件事。
  • 簡單的早餐都是滿滿的格調和儀式感,羨慕張晉蔡少芬把生活過成詩
    導讀:簡單的早餐都是滿滿的格調和儀式感,羨慕張晉蔡少芬把生活過成詩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簡單的早餐都是滿滿的格調和儀式感,羨慕張晉蔡少芬把生活過成詩!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會丨基督徒應紮根於聖經和聖靈,好在末後的日子得勝仇敵
    舊約裡經常提到一個有特別意義的日期,和合本聖經十五次提到「耶和華的日子」,只有一次提到「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舊約聖經稱耶和華,新約聖經稱主,在新約稱為「主的日子」。這個特別的日期是指著什麼說的呢?先知已經清楚預言這個特別的稱號指的乃是降罰的日子,即末七大災難臨到的日子。先知向以色列民預言:耶和華的日子臨到,好像毀滅從全能者來到了,主的日子來到即末七大災難臨到!
  • 汪曾祺說:家人閒坐,燈火可親——把日子過成詩的人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開播時,有網友說:如果汪曾祺先生還在世,他是這部片子最好的製作人。汪曾祺是誰?如果你是一個吃貨,同時還對語文課本有印象的話。想必,一定記得高郵的鹹鴨蛋吧!這是汪老的百科資料,但在我心中,他就是一個「有趣的老頭兒」。這一點,從他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23年前的5月16日,汪曾祺先生走了。他喜歡吃,他筆下的文字,讓你發現,人間草木皆可愛。如果你覺得生活沒意思,那你就讀一讀汪曾祺吧!
  • 歌手李健:愛上茶的味道,把日子過成詩
    慢生活,是最能概括他日常生活的一個狀態。出去參加活動也一定要助理給他留出喝茶、看書、休息的時間。李健無疑是愛茶之人,他曾在休息時,前往雲南追尋慢生活,在褪去繁華喧鬧、嘈雜浮躁的山水田園間,去尋味空靈景致與渾厚文化。同樣,不停的尋茶之旅也是遇見、發現自我的過程。
  • 南山影院 陽光燦爛的日子
    中文名丨 陽光燦爛的日子 外文名丨 In the Heat of the Sun 製片地區丨 中國香港
  • 焦點訪談丨那些搬出大山的人們,日子過得怎麼樣?
    還給他放了一些易地安置點城牆壩拍攝的一些視頻和圖片資料,給他講解。看著手機照片兒裡的高樓大廈,配套的醫院和幼兒園,貴生子一家人的態度有了鬆動。當天晚上,三位背包隊員在貴生子家的地板上休息了一夜。第二天,貴生子向背包隊員們敞開了心扉,他不是沒想過搬遷,一年到頭在地裡刨食卻吃不飽的苦日子他早就過怕了,可一想到要離開這住慣了的山坡他又猶豫了:自己年紀這麼大,不懂普通話怎麼辦?住處是沒問題了,可吃的問題怎麼解決?三位工作隊員陪著貴生子在火塘邊一直聊到後半夜,從醫療到教育,從務農到務工,一筆筆給貴生子算經濟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