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從熱播到熱議,從點映到21號全線上映,半個月的時間,票房已經突破20億,儘管有非議的聲音,但是還是好評如潮。
隨之而來的大家好奇心也顯現出來,現在上映版的時長147分鐘,那麼在去年電影節上上演的是未經刪減的165分鐘。這18分鐘裡,究竟都刪掉了什麼呢?
之前小編在影院連續看了三遍《 八佰》,最近在朋友家的私人會所,有幸看到了無刪減的《八佰》,根據自己的回憶,對照公映版,詳細介紹刪掉了哪些內容 ,相比無刪改版又有什麼變化。
但是要強調一點,雖然電影有刪減也有改動,但是基本不影響電影的品質和劇情。甚至小編認為,有的片段刪的好 反而減少了不少爭議。
《八佰》,作為一部抗戰歷史大片,從全方位考慮,按照上級要求,刪改或者更改部分片段,這麼做也是無可厚非,希望廣大影迷給予厚愛和理解。
編輯搜圖
圖片來自網絡
1、開篇改動
從原來的歷史畫面加字幕的方式,改為直接黑體字幕。原版開篇有,歐豪飾演的端午角色的部分鏡頭,公映版刪除了這些鏡頭,感覺新版開頭直入主題,明顯加快了開篇的節奏。
2、還刪掉了這一部分
阮經天是租界的一名日本記者,非常不理解日軍,為什麼要搞這種侵華戰爭,完全站在了正義的一邊,為世界和平吶喊。
淞滬會戰中,作為一名記者,阮經天就在戰爭現場,目睹了日本侵略軍的殘酷罪行,在蘇州河邊用日語大罵日軍,河岸邊的群眾聽不懂日語,被群眾發現後,以為是日本間諜,被憤怒的群眾吊死在河邊,公映版本直接刪除了阮經天這個角色。
我認為這段刪除的非常恰到好處,因為一個日本記者反對日軍侵略行徑必然是個例,不能代表全日本的意識形態。如果這段不刪掉,有的觀眾看不明白,反而引起非議。所以這段刪得好。
3、改動了李晨片段
李晨為代表的敢死隊,壯士們身上綁上手榴彈,自殺式往樓下跳,以阻止日軍舉著防暴盾牌攻擊四行倉庫。李晨也綁上了手榴彈,原版是他走到窗口被戰友攔下來。公映版去掉了戰友攔截李晨片段。
4、壓縮了過多的旗幟鏡頭
影片中有送旗和護旗的過程,前僕後繼非常感人,原版這場戲背景過多地展現了旗幟迎風飄揚鏡頭。公映版刪除了部分旗幟特寫鏡頭。
5、結尾刪減
原版結尾,逐一展現了800壯的照片和生前的有關資料。公映只留了三位壯士的資料,刪掉了其他所有人的資料。
6、聲音和畫面的再處理
原版畫面是黑白電影,新版改成了彩色的,大家觀看更容易接受。原版的語音是普通話,這次重新配音,大部分用的是地方方言,給人以親切感。
編輯搜圖
圖片來自網絡
總之,無刪減版和公映版對比,還是公映版更合理,讓整部電影更上了一個臺階,增加了辨識度。
因為無刪減版是一帶而過觀看,有的地方也看得不仔細,但為了滿足一部朋友的需求,後經過其他朋友提示,才給大家總結了這些。如有誤差,請觀看原版。
不過小編給大家吃顆定心丸,沒有看過刪減版的朋友,不要遺憾,不如公映版好看,刪掉的部分全是無關緊要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