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扁兩人見面後,李登輝旋即在臉書發文,並發布4張兩人熱絡互動的照片,還提及兩岸關係不穩定,應「召喚所有可團結的力量……使臺灣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明顯針對蔡英文而來。
李扁兩人選在這個時候「破冰」,難免令人諸多聯想。尤其在兩岸關係上,蔡英文遲遲未如李所願「讓臺灣走自己的路」,李蔡兩人的關係從去年開始已經起了一些變化,不再那麼親近。對陳水扁來說,蔡根本不願在「特赦」議題上明確表態,已讓其大為光火,讓「扁系」改挺「行政院長」賴清德選2020。加上陳致中已宣布參選高雄市議員,扁帶陳致中拜訪李,也是順便拉抬兒子選情。「有共同想法」的「臺獨父子」12年後再聚首,猶如發出「獨派」團結動員令,蔡英文面臨的「深綠」壓力恐怕會越來越大。
背後野心勃勃
一是為陳水扁「特赦」鋪路。
「新臺灣國策智庫」的民調數字一出來,陳水扁醫療小組副召集人、高雄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陳順勝11日就發表聲明指出,最近扁的病況常被作為炒作話題,造成當事人及醫療小組困擾,面對外界無端的辱罵,讓扁的病情加重,因此建議扁應該前往海外治療。
12日,挺扁婦女組織「臺中市水噹噹關懷協會」理事長、民進黨臺中市議員邱素貞對媒體表示,陳水扁從國民黨執政關到民進黨執政,關了6年該關夠了。過去扁是「鐵人」,現在老化很快,我們希望扁能夠得到更好的醫療。蔡當局必須要正視扁的問題,不能再打馬虎眼,一直拖下去不是辦法。
新任「監察委員」陳師孟15日更喊出要「替扁行道」,說扁案「不構成貪汙」,還恐嚇說上任後首要目標就是要辦當年「扁案」及「馬英九洩密案」的法官。這一波波的連環操作,就是逼迫蔡要「特赦」扁,最不濟也要考慮「海外就醫」的「次選項」,再加上「李扁破冰」形同扁獲李「指定接班」,「獨派」勢力集結蓄勢待發,蔡若再不正面應對,恐怕不止民調數字會再度直直落,還將遭遇「獨派」更多重炮攻擊。
二是為賴清德2020提前上場做準備。
「獨派」已經不是第一次做出對蔡英文不利,對賴清德有利的民調數字。「新臺灣國策智庫」過去由「獨派」大佬辜寬敏擔任董事長,之後交接給「扁系」。辜寬敏此前就一再指出希望蔡只任一屆臺灣地區領導人。
「獨派」對蔡在兩岸路線上過於「溫和」非常不耐,賴清德則曾對「臺獨」立場表態,被封「臺獨急先鋒」,黨內「獨派」人士才會如此挺賴。蔡是在「獨派」呵護下逐漸成長起來的,坐上「大位」後卻以「憲法」為尊,遲不處理「正名制憲」,對「赦扁」議題也以種種理由拖延、推拒,甚至「公投法」也排除「修憲」和「領土變更」可列為「公投」選項,可以說「獨派」所欲、所想,蔡英文幾無一項認真處理,自然令「獨派」極為不滿。
年底「九合一」選舉即將登場,如這次選舉結果不佳,過去民進黨的慣例就是黨主席負責,但也曾有「行政院長」下臺的例子。「獨派」的民調數字無非就是要讓賴清德與蔡英文切割,認為執政成績不好蔡要負全責。2018選舉成績若不理想,逼退蔡兼任黨主席的聲音就會出來,到時候再拱賴清德選黨主席,之後順勢讓賴直攻2020,恐怕是「獨派」正在打的如意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