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第一財經:喜茶有什麼獨特的商業邏輯,可以讓它生命力一直旺盛?
鄭錚:喜茶非常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它能夠和不一樣DNA的品牌進行聯合,而這種聯合往往是相互加分的。這對現在的年輕品牌而言非常重要,你具不具備和別人相互加分的這樣一個特質?喜茶在聯名款的呈現,可以說是特別吻合年輕人傳播和消費的一種文化屬性。
人們現在接觸的新零售,更多的是消費升級和人群迭代的一個表現。我們這幾年做的一些事情離不開幾個關鍵詞:第一是人群迭代,因為有了年輕的人群所以有新的消費趨勢出現;第二是這部分年輕人群一出生就接觸國內的品牌,所以特別認可中國生產、中國文化。國潮品牌的誕生,也是跟年輕人群迭代結合在一起的。
第一財經:重慶的森林奇境足浴店是一個挺特別的案例,你們現在是不是挺願意接觸一些有「中年危機」的產業或者品牌?
鄭錚:中國現在幾乎每一個行業,都有機會重新誕生一個新的領軍品牌,因為人群迭代,因為國潮,這些因素催生之下,其實所有品牌又回歸到一個新的起跑線。只要產品力有特色,在品牌力方面下一點功夫,是很容易在這個行業裡冒出來的。
第一財經:這幾年正好是商業空間的紅利期,因為很多商業綜合體都在升級改造,相當於對空間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
鄭錚:上海、深圳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中國商場這幾年的密度遠遠超出實際人口的需求。這種情況下,商場和商場怎麼拉開距離,它對於自己的細分定位和細分體驗的打造就非常關鍵了,這個時候就會對品牌提出新的要求。
新商場可能都會面臨這些問題:很適合年輕人去玩、去拍拖、去聚會,但是消費上面還差點意思。包括北京新開的SKP-S,是極致的網紅打卡地,甚至我覺得有點過了,進去之後看看裝置就夠了,不用看產品了,你說它是一個錯誤的範例嗎?不一定,但是它作為SKP的另外一個版本存在,我覺得是很棒的嘗試。
第一財經:大家都在強調流量即一切,這會有問題嗎?
鄭錚:經常會有客戶聊到,要做一家網紅店。那什麼叫網紅店?你的網紅店是不要生意嗎?還是只要有人拍照就算網紅店了?標準在哪裡?實際上一個核心邏輯是,產品最終要回歸到競爭力才有意義,如果只是通過空間去打造一個網紅場景,90%的情況我認為都會失敗的。
具體到打造網紅店,要找好的設計師,找好的地段,找好的裝修,它一定是不便宜的。假設以前開一家服裝店可能50萬能搞定,現在150萬都可能搞不定,多出來的錢從哪裡賺回來?如果僅僅是靠微博或者朋友圈發幾張照片,你的產品銷量或者議價沒有上去的話,這個價值就沒法體現。
淮海路上niko and。。。剛開的時候很火,現在也是年輕人常去的地方,但是你看那條路上一直有人排隊的,都是那些老字號。所以很多時候,網紅店就好像是實力不夠、顏值來湊,它肯定不能夠成為一個有效的案例。
第一財經:資本在這波商業變革和空間營造中,扮演什麼角色?
鄭錚:我們發現蠻有意思的一點,基本上現在我們合作的品牌背後都有那麼幾家資本,資本才是真正在推動這個事情。以前是投網際網路的多,現在就是消費類和教育類,大量撒網投,誰都怕錯過,因為你開一家店,哪怕在上海濺起了一點水花,但從全國來講,它的傳播效率還是很短期的。
因此需要不斷地開店,一年要開幾十、上百家,才能夠慢慢在人群中建立起一些自己的標籤。這和傳統意義上的電梯廣告邏輯是一樣的,只不過你現在是用一個更加生動、更加立體的方式,用一個更立體的門店把它呈現出來。
而且資本偏好的領域有兩個特點,第一要市場足夠大,第二是相對標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