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科技是生產力,製造則是生產的基石,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製造業都無法被忽視,我國被譽為「世界工廠」,但也只是說明中國匯集了大量生產商,包括國內的,以及外資入駐的。
對於製造業來說,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商品的質量和價格,如果一個國家的商品能夠遠銷海外,就證明了其口碑得到了外界的認可,近期發布的《全球製造業口碑報告》就引起了熱議,作為一份具有權威性的報告,各國製造商品的口碑好壞,自然受到了外界的關注。那麼各國的排名又是如何呢?
首先排在第一的就是德國,其次是瑞士和歐盟位列第二和第三,英國排在第四,日本第八。那麼美國和中國呢?
在這份名單上,美國排在第十,但是很可惜中國沒有出現在前10,德國在製造業中的強大競爭力毋庸置疑,產能在其GDP的佔比中就達到了22%,特別是在汽車、機械、電子電氣等領域都有著非常強大的表現。西門子、大眾也是德國標誌性的品牌,德國工業強大的一點原因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工業4.0」的戰略在推動整個體系形成產業鏈循環。
在「世界工廠」這個名頭還沒落到中國的時候,英國和日本也曾是世界公認製造業高速發展的國家,特別是在亞洲地區,很多日本製造的商品,在我國的銷量一直都很好,家電行業中也常見到松下、東芝等,另外在工具機上日本技術也是世界一流,光刻機上還有尼康等。
中國雖然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上榜數量最多,但是靠前端的製造企業不多,即便是格力也只能排在比較靠後的位置,華為雖然排名靠前,但是主要是以科研為主要方向,不過手機的銷量在全球範圍內反響很不錯,然而想要靠尖端製造贏得口碑,還需要很多企業共同努力。
但是中國製造業正在發生的兩件大事,也不要輕易就忽略,這同樣也關乎到我國未來製造業的發展方向。
第一就是我國製造業正在轉型,以往中國都是以代工廠的形象被外界所認知,但是今年全球貿易受阻,這也不得不使我國製造業開始向著自主研發轉型,根據一項數據顯示,在線上平臺拼多多,就有超過1500家中小製造商通過前端定製產出了4000多個品牌。
非常明顯我國外銷轉內銷需求在增加,同時這也拉動了消費、刺激循環,僅一個平臺的訂單一年就超過了4.6億,而這個市場規模最終也會達到萬億的級別。
第二就是大量的訂單開始激增,佛山是我國出口重要地區之一,現在中國製造所面臨的處境和以往完全不同,大量的訂單蜂擁而至,中小家電出口訂單漲了6倍,就連電炒鍋,麵包機都分別上漲了62.9%和34.7%,由於訂單太多很多廠商都不敢接,因為商品已經堆滿了倉庫,甚至連停車場都無法倖免。
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加上訂單的爆增,也是在推動我國製造業朝著新的方向發展,雖然在今年「困難」爆發之初,外界就並不看好我國的製造業,但是短短幾個月,中國就挺過了最艱難的時刻,展現了自身強大應變能力。
雖然我國在製造業口碑上無緣前十,但相信在未來,我國也會成為「製造強國」得到更多人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