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拍出3部爆款劇,鄭曉龍的眼光憑什麼那麼準?

2020-11-28 騰訊網

國產電視劇現在很強調「老戲骨」,每逢新劇開機,總會有幾個臉熟的老戲骨在列。

事實上,國劇領域裡的常青樹不止演員代表「老戲骨」,導演中有鄭曉龍和趙寶剛,編劇中也有高滿堂和李曉明,都是在80年初就隨著文藝的復甦進入了電視劇行業,有著40多年行業經驗。

本文,我們就來聊聊中國電視劇裡不可不談的一個人——鄭曉龍。

鄭曉龍,四獲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另外還有金鷹獎和飛天獎的導演獎各得一次,國劇裡有份量的獎項幾乎拿了個遍。

早在15年,鄭曉龍就成為被官媒發文誇讚的中國「電視劇教父」了。

鄭曉龍居住在北京東城區的一處四合院中,這裡既是他的住處,也是他的工作室。

他的工作室裡,有一面照片牆,牆上都是他和他參與過的影視作品裡的演員、導演、編劇等等工作人員的合影,可以說涵蓋了半部中國電視劇史。

01、在做導演之前,鄭曉龍就已經是「電視劇教父」了;

鄭曉龍是軍人家庭出身,自己也當過兵,復員後在電臺當記者,之後於1978年考上北京大學分校。

大學期間,他就發表過小說和電影文學劇本,畢業後,順利進入北京電視製片廠,也就是後來著名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

因為之前有過寫作經驗,到了單位後鄭曉龍先當編輯,但因為業務能力突出,三年後就已經當上中心副主任。

真正由他負責的首個電視劇項目是《凱旋在子夜》,這部劇是由尤小剛執導,韓靜霆編劇,朱琳和石兆琪主演,張愛萍將軍題寫片名。

1987年播出時,全國好幾億人收看,同時還把當年評出的所有電視獎都得了,飛天獎二等獎,金鷹獎,以及最佳男女主角,選票也是最高的。

3年後,由鄭曉龍擔任製片人的《渴望》橫空出世,不僅點燃了1990年冬天的中國,也讓劇中的三首插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曲」。

與此同時,和《渴望》一起成為時代記憶的還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渴望》讓「萬人空巷」這個成語,成為了形容電視劇熱度的標配。

第二件事,雖然當時沒有精確統計,但誰都不懷疑《渴望》創下的超過90%的收視率,因為但凡是院子裡有臺電視,都是大傢伙圍在一起看《渴望》。

第三件事,《渴望》播出期間,城市裡的犯罪率明顯下降了。

《渴望》之後,鄭曉龍又組織生產了另一個大熱劇《編輯部的故事》,這是一部放到今天都還能引起轟動的「神劇」。

劇中無論是演員演技,還是臺詞,都是一部超越時代的作品。這部劇的陣容如今看來,是用「豪華」兩個字都不足以形容的。

編劇團隊裡有王朔和馮小剛,再加上葛優、李麗萍、侯耀華主演,25集的劇播出之後火的一發不可收拾。

看到沒,無論是作品質量還是受眾面,早在親自掛帥當導演之前,鄭曉龍就已經是「電視劇教父」了。

02、既大膽又有天分的導演,首次貸款拍劇就能賺錢;

儘管已經在電視劇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但是鄭曉龍正式上手自己拍電視劇,還是在1993年。

那時候鄭曉龍恰好看到了一部小說,只用一夜的時間看完,第二天便開始籌備拍攝電視劇的準備工作,這部小說名字就叫做《北京人在紐約》。

顧名思義,《北京人在紐約》講的就是北京人在紐約的故事,也就是說為了保證真實,電視劇的取景必須全部要在紐約。而全部去往紐約取景,無疑會大大增加成本。

在這之前,兩部大爆劇《渴望》和《編輯部的故事》成本分別為102萬和150萬。而且儘管兩部劇都火遍全國,但成本並沒有收回來,甚至還虧了不少。

當時《北京人在紐約》的預算成本是150萬美金,為了能夠籌到資金啟動《北京人在紐約》的拍攝,鄭曉龍跑了許多家銀行,自己到處求人,最後終於拿到了這筆款項的貸款。

《北京人在紐約》是貸款拍的,還請來了當時名氣很大的姜文主演,這部劇也沒辜負鄭曉龍對它的期望,不僅獲得了金鷹獎,飛天獎和高口碑,還贏得了「爆炸」的收視率和不小的盈利。

播出期間,幾乎能從每家每戶的窗戶外面聽到劉歡的歌聲:「千萬裡,我追尋著你」。《北京人在紐約》回本了,還掙了七八十萬元。

首次當導演就能有如此成績,不得不稱他一句:大膽又有天分。

在這之後,他不僅拍出了豆瓣9.3的《一年又一年》,豆瓣8.1的《永不放棄》,豆瓣8.3的《刑警使命》,還拍攝了電影《刮痧》,請到的主演是梁家輝和蔣雯麗。

而在鄭曉龍導演電視劇拍攝的前15年裡,除了《北京人在紐約》之外,最有影響力的要數2007年播出的《金婚》。

電視劇的時間跨度很大,從1956年到2005年,以一集一年的編年體形式,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小學數學老師和一個技術工人的50年來的金婚風雨情。

結果如何,還不是各個獎項拿到手軟。

03、5年出3部爆款,鄭曉龍的眼光憑什麼能這麼準呢?

如果用流量來當做評判標準的話,鄭曉龍擔任導演時期最輝煌的5年應該是2010年至2015年期間,那樣的成績「殘暴」到不行。

這5年裡,由他執導的電視劇出了3部爆款,分別是2011年的火遍全球的《甄嬛傳》,2014年大膽翻拍且獲得莫言親贊的《紅高粱》,還有就是國民級電視劇《羋月傳》。

《甄嬛傳》是王小平在鄭曉龍拍攝《金婚》拍攝期間推薦給他的,不過買下版權後倒沒有立刻開機。

不過一切都來得剛剛好,2011年,恰逢清宮劇大火的一年,先是由於正主導的《宮鎖心玉》掀起一波收視熱潮,接著唐人出品的《步步驚心》也勢頭很猛,但這兩部劇加一塊都敵不過年底才播出的《甄嬛傳》。

關於《甄嬛傳》的播出,還有一個幕後小插曲。

這部劇原本定的是四星聯播,但製作完成後趕上穿越、宮鬥劇的播出受到抑制,不得不改為兩星聯播。可四家衛視互不相讓,爭吵了一下午,才把責權利劃分清楚。

最終,《甄嬛傳》首輪上星選擇了東方衛視和安徽衛視,而這兩個臺也藉此大發利市。

首輪播出拿下超高收視之後,《甄嬛傳》開始了周而復始的重播,和《西遊記》《還珠格格》《亮劍》並稱衛視重播界「四大神獸」。

之後《甄嬛傳》於2015年以縮短後的版本登陸美國流媒體Netflix播出,還在臺灣售賣過4次版權,每一輪版權售賣都比前一輪的價格高。

直到現在,《甄嬛傳》每年都還有數額不菲的版權收入。

周迅、朱亞文主演的《紅高粱》,一開始以顛覆的選角不被看好的播出,之後越播越熱,先後獲得國劇盛典年度十佳電視劇、華鼎獎百強電視劇第一名,併入圍飛天獎優秀電視劇,還拿下了第十一屆電視製片業「電視劇優秀作品」獎。

到了2015年的《羋月傳》,從開播到收官,收視排名都沒跌出過前兩名,共拿到了9個電視劇類的獎項。

這麼看下來,鄭曉龍導演的作品部部爆款不說,還都有代表了一個階段國劇的典型。

那一手打造出了這麼多爆款高質量作品,還能吸引眾多大牌演員,讓姜文、蔣雯麗、周迅、孫儷都信他,鄭曉龍究竟有什麼「秘籍」?

第一,好演員。

鄭曉龍的影視作品裡,演員很重要,尤其是女演員。

那對鄭曉龍來說,選女演員的標準是什麼?首先是氣質,貼合角色的氣質,然後是外型和演技。

《北京人在紐約》的女主角阿春,選角工作交給了馮小剛。通過了試鏡之後,在美國有過五年生活經歷的王姬進入了備選名單,從角色的貼合度上講,王姬是最合適的人選。

但當時角色還沒正式確定,一直被晾著的王姬實在壓不住自己的脾氣,給劇組打去了一個電話。

而當時接起電話的人正是總導演鄭曉龍,這個電話讓他見識到了刁蠻的王姬那一嘴的伶牙俐齒,無疑就是最合適的「阿春」,鄭曉龍立刻定下了王姬。

寫電視劇《金婚》劇本的時候,鄭曉龍一開始就定了蔣雯麗主演,於是就讓人把蔣雯麗的照片放在編劇的電腦前。

編劇一邊寫文麗的故事,一邊看著蔣雯麗的樣子,不知不覺,蔣雯麗就是文麗,文麗也必須得是蔣雯麗,角色和演員合二為一了。

周迅的《紅高粱》也是一樣,雖然她的形象和鞏俐扮演的九兒完全不同,但是在敲定女主角後,莫言第一時間表示了對選角的肯定,他認為周迅和九兒一樣都是非常有靈性的女人。

《甄嬛傳》在選演員的時候,孫儷齊眉劉海、簡單髮髻,身著淡粉系的旗服,鄭曉龍一眼就認為非常符合原著中甄嬛。

每一個嬪妃的挑選,也是都從希望每一個妃嬪的人物性格、外形與演員的內在有關係,而不是純粹是漂亮。

第二,捨得花錢。

現如今我們談到電視劇,會用一部劇的「服化道」精緻程度來作為一部劇的評判標準之一。

事實上,鄭曉龍的劇,就沒有便宜的,無論是在上世紀90年代,還是現在。

全紐約拍攝的《北京人在紐約》就不必多說了,《金婚》劇中使用的道具數以萬計,光是報紙就每年兩張共製作了100張,女主人公文麗的衣服更是多達120件。

《甄嬛傳》作為一部古裝大戲,原本花在服裝造型上的成本就不低,劇中精緻的服裝與繁複的珠寶頭飾鈿子數量相當大,其飾品數量就140多套,總價上百萬。

除了服化道,《甄嬛傳》的後期製作還花了近十個月,鄭曉龍讓人一楨一楨地擦掉橫店宮殿群背後的遠山,因為真實的故宮不是群山環繞的。

到了《紅高粱》,服化道更是趕超《甄嬛傳》。

重要場景單家酒窖更是完全是從一塊平地上一點一點搭建起來的,門口的牲口房,還有門前的一棵參天大樹,都是做出來的。

劇中光是周迅飾演的九兒就有30多套服飾,其樣式不僅要貼合上世紀30年代的時代感,還得符合當代的

魯迅的徒弟,烏龍院裡的老方丈,91歲高齡仙逝,一生儘是傳奇

審美。

而朱亞文、于榮光等扮演的土匪、

卡耐基曾說過:人生如舞臺,如果你單單敘述一件事情,就無法打動人心。所以你必須生動活潑地把事實編造成一種喜劇的形態,也就是以喜劇的手法來處理你的人生,使你的周圍洋溢著歡欣鼓舞的氣氛。

正是有這樣一位老人,曾經做過魯迅的徒弟,又在上海的著名大學任教,棄文從商後曾經富甲一方,破產之後又在電影事業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最後以91歲高齡仙逝,他的人生堪稱一部完整的喜劇電影,他就是李明煬。

說起李明煬這個名字,大家都有點陌生;但是提到電影《烏龍院》裡面的老方丈,大家不會不知道。 這部電影中他精湛的演技讓人信服,讓人看了之後過目不忘。

年少求學坎坷路

1917年,李明煬出生於中國湖南,他家也算是名門望族,祖父在曾國藩手下擔任軍師。但是連年戰亂,等到他出生時,家境已經敗落了。

即使從小生活條件就非常艱辛,不過他過人的學習能力也沒有被埋沒。家的附近經常有外國教會的工作人員前來發放水和食物,一來二去,幾次之後,他就可以和裡面的外國人用英語做簡單的交流了。

這麼優秀的語言天賦不應該被埋沒。 他被推薦進入了附近的教會小學進行學習,終於依靠自己的力量獲得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他把握住來之不易的機會,練就了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語,後來,順利考入了上海的著名貴族大學聖約翰大學。

大學求學期間,他的同學不乏許多後來功成名就的大師,如著名學者林語堂和建築巨匠貝聿銘等。

當然,他也不忘學習一門手藝,便前往魯迅先生開辦的青年木刻班學習,那手藝是相當精湛,這也成就了他和魯迅的師生之誼。大學畢業後,憑藉著優異的成績,他順利留校,一個人留在了繁華的大上海闖蕩。

十裡洋場,繁華似錦,他一直不忘初心,悉心教學,順利升任成為聖約翰大學體育系主任,他的很多學生後來也都學有所成,報效祖國。

對於李明煬來說,生活並非那麼一帆風順。不過他依舊靠著自己過人的智慧,把握住來之不易的機會,成功地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無論經歷多少苦難,都要笑對生活,然後迎頭趕上,這才是正確的生活態度。

從實業到電影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任教的學校解散,李明煬決心離開已經呆了十多年的上海,前往另一個繁華的遠東大都市——香港。 他坐上了最後一班上海開往香港的客船,去遠方開創新生活,把過往的一切都留在回憶中。

初到香港,他租住了一間公寓,這間公寓的上一任房客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著名詩人柳亞子先生,就這樣,命運的之手把很多人都聯繫在了一起。

見慣了大都市的繁華,李明煬也決心創辦一些實業,立足香港。憑藉著過去積累的人脈和靈活的頭腦,他很快建立了李氏公仔這個品牌。

他們公司設計製作的公仔玩具造型卡通,質量上乘,很快就風靡全香港,尤其是極具中國風的椰菜娃娃,成為了當時最暢銷的玩具公仔。

他也順利了憑藉著創業的東風,成功躋身了「萬元戶」的行業;而那時,曾經的中國首富李嘉誠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打工仔而已。

只是好景不長,隨著眾多國內外玩具廠商湧入香港,李明煬的椰菜娃娃也風光不在,銷量跌到谷底。

後來又推出了一些新品,但競爭力始終不如那些進口商品,在苦苦支撐無果的情況下,李明煬的公司宣布破產,他之前的積蓄也都付諸東流。

此時的李明煬已經不再年輕,若換做普通人,經歷如此重大的人生打擊,也許已經一蹶不振,不過李明煬可不是普通人。

他在人生的下半段又重新抒寫了更加精彩的篇章,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並且斬獲了權威大獎,這些都是怎麼做到的呢?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一名落魄的商人,轉型成了一個演員。

實力演繹,終獲肯定

都說努力的人運氣一定不會太差。有一次,李明煬在街上相當隨意的一個笑容,被一名在場的攝影師捕捉後收錄成為明信片」香港的微笑」的主角。

就這樣,他的形象變得家喻戶曉。 當時,著名影星蕭芳芳女士在看到他的照片,一定要求邀請他出演其電影中的一個角色,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都盼不來的一個機會,此時的李明煬已經六十多歲了。

從六十多歲才開始的遲到的職業生涯,卻讓他收穫了無數讚譽和大獎。 由於受年齡所限,他大多只能出演配角,但是其塑造的形象都栩栩如生,堪稱整部電影中的點睛之筆。

其中最出名的,就要屬和釋小龍、郝邵文一起出演的電影烏龍院了。 他在其中飾演德高望重的方丈大師。 不論是的搞笑的男扮女裝,還是用牙刷刷小鬍子,這些經典的場景都成為了這部電影大獲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詼諧幽默的扮相,經典搞笑的動作,都成為了他留在人們記憶深處的一個個符號。

他用自己的演技徵服了觀眾,也徵服了眾多苛刻的專業人士。雖然飾演的配角居多,但完全不妨礙他獲得殊榮。臺灣金馬獎多次將最佳男配角授予給他,但是他淡泊名利,從未前往領獎,反而將片酬和積攢下來的錢都捐獻給了越南的難民營。

在不算長的電影生涯裡,他在20多部作品中塑造了多個性格鮮明的形象,給人留下了無盡的回憶。 他的一生也可謂長壽,最終以91歲的高齡仙逝。

縱觀李明煬的一生,起起落落,有過輝煌,也遭遇低谷,但是他始終能夠樂觀面對,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重返成功的機會。 只有經歷過風雨,才能看見一道道彩虹。

李名煬曾被評為香港10大演藝名人之一,這也許是對於他一生最好的見證。 他的一生,也濃縮著中國歷史的起伏跌宕,千帆過盡終不悔。

等角色,其服飾也極大程度上還原歷史,因為鄭曉龍說:

「很多服飾都是有歷史依據的,不能瞎弄」。

相關焦點

  • 5年拍出3部爆款劇,鄭曉龍的眼光憑什麼那麼準?
    02、既大膽又有天分的導演,首次貸款拍劇就能賺錢;儘管已經在電視劇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但是鄭曉龍正式上手自己拍電視劇,還是在1993年。那時候鄭曉龍恰好看到了一部小說,只用一夜的時間看完,第二天便開始籌備拍攝電視劇的準備工作,這部小說名字就叫做《北京人在紐約》。
  • 馮小剛眼光真毒,新劇陣容「豪橫」,又要拍出一部爆款連續劇了?
    不過,說歸說,姚遠最後讓出婚房,與周北雁結合,「打臉」之後卻是暖心,23年過去了,依然很懷念它。如果說《甲方乙方》還比較輕鬆幽默的話,那麼之後的《一聲嘆息》又多了幾分沉重。陷入中年危機的梁亞洲對老婆的一番自我解剖,說進了許多人的心裡:「晚上睡覺我摸著你的手,就像摸著我自己的手,沒什麼感覺,可是要是把你的手鋸掉,那就跟鋸我的手一樣疼。」
  • 鄭曉龍 可看性與正能量缺一不可
    首播於三年前、鄭曉龍執導的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在2020年從冬天一直被談論到夏天,半年內累計超3.5億播放量,被疫情擾亂生活的人們不約而同重溫,從中找尋慰藉心靈的片段。同樣出自他手,2011年的收視冠軍《甄嬛傳》,在「B站」又掀起了新一輪解讀熱潮,年輕人為這部劇剪輯製作了1.9萬餘條視頻,總點擊量過4.5億次。
  • 鄭曉龍:可看性與正能量缺一不可
    此前他曾四度獲得白玉蘭獎最佳導演提名,其中在2008年、2012年分別憑《金婚》《甄嬛傳》獲得白玉蘭獎最佳導演獎。首播於三年前、鄭曉龍執導的電視劇《急診科醫生》,在2020年從冬天一直被談論到夏天,半年內累計超3.5億播放量,被疫情擾亂生活的人們不約而同重溫,從中找尋慰藉心靈的片段。
  • 鄭曉龍被召拍獻禮劇《功勳》,趙麗穎《幸福》將推遲,暫定7月
    這不,這邊趙麗穎的《有翡》正拍到殺青階段,趙麗穎的另一部劇《幸福到萬家》就出現了問題。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主要是鄭曉龍的檔期,出現了變化。鄭曉龍被應召去拍國家獻禮劇《功勳》這個月月初的時候,電視劇備案公示,大家一下就注意到了其中名叫《功勳》的劇。這部劇可大有來頭,是被眾多網友稱為電視劇版的《我和我的祖國》獻禮劇。
  • 鄭曉龍這三部劇,堪稱過去10年電視劇市場的縮影丨國劇60講第二季(10)
    多年以後,餘興未盡的鄭曉龍又拍了他的第二部醫療劇《急診科醫生》,在2017年秋天播出。鄭曉龍在擔任中心主任期間,管理工作佔去相當大的精力,導演作品的數量並不多。2007年播出的《金婚》是一部有著全民影響力的作品。《金婚》的創意發端於鄭曉龍的生活體驗。鄭曉龍的父母都是軍人,退休以後因為生活瑣事吵嘴,就打電話找來孩子當同盟軍。孩子到了以後,他們把所有「歷史恩怨」回放一遍。
  • 被封中國「電視劇教父」,《甄嬛傳》導演憑什麼能這麼「兇」?
    02、既大膽又有天分的導演,首次貸款拍劇就能賺錢;儘管已經在電視劇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但是鄭曉龍正式上手自己拍電視劇,還是在1993年。那時候鄭曉龍恰好看到了一部小說,只用一夜的時間看完,第二天便開始籌備拍攝電視劇的準備工作,這部小說名字就叫做《北京人在紐約》。
  • 導演鄭曉龍:要以現實主義態度拍劇,不太理解觀眾倍速看劇
    澎湃新聞記者 揭書宜8月5日,在第26屆上海電視節評委見面會後的群訪中,鄭曉龍導演談及執導的電視劇《急診科醫生》時,如是說道。今年疫情期間,網上曾流傳了鄭曉龍在2016年執導的電視劇《急診科醫生》一個片段。劇中 「新型冠狀病毒」、「封城」等臺詞與今年的現實情況如出一轍。
  • 她和劉亦菲同時走紅,3年連爆5部劇,父親病重時拿不出醫藥費
    而她當初又為什麼會接拍《粉紅女郎》,並且取得了3年連爆5部劇的成績呢?這一切,都要從2001年開始說起。父親病重時拿不出醫藥費,為救父接拍《粉紅女郎》2001年,剛畢業不久的陳好幸運地被北京人藝錄取了,成為了一名正式的話劇演員。
  • 趙露思眼光真毒,從「陳芊芊」到《我,喜歡你》,選劇穩、準、狠
    《我,喜歡你》的熱播,再加上之前《傳聞中的陳芊芊》的火爆,可以說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趙露思已經出現了兩部爆款劇這樣的成績,讓人不得不佩服趙露思選劇的眼光,真的是「穩、準、狠」。但是因為劇中出現了「女尊男卑」的設定,讓這部劇呈現出了極大的「反差」看點,最終,這部劇因為這種「女尊男卑」的反差,成功成為了一部爆款劇。
  • 這才是近年最好的國產醫療劇,鄭曉龍出品!
    最近剛追完兩部警匪劇、兩部反黑臥底劇、一部商戰劇,小仙女們是不是又要劇荒啦?
  • 鄭曉龍:大浪淘沙,能留下來的才是精品
    從1990年擔任萬人空巷的《渴望》製片人開始,他的「爆款」持續了30年,他執導的《北京人在紐約》《金婚》《甄嬛傳》《羋月傳》《急診科醫生》,部部都是當之無愧的「現象級」。戲如人生。這些真實的細節,讓看戲的人,能在鄭曉龍的劇中看到生活,看到自己。這樣的劇,自然大家愛看。
  • 《甄嬛傳》10年,鄭曉龍孫儷再度合作古裝歷史劇,原著作者操刀
    《甄嬛傳》10年,鄭曉龍孫儷再度合作古裝歷史劇,原著作者操刀宮鬥劇一直都是影視劇市場長盛不衰的話題。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港星齊聚的《金枝欲孽》,後來楊冪的《宮鎖心玉》,再到後來的《延禧攻略》、《如懿傳》,勢頭一部比一部大,陣容一部比一部強。
  • 拍《甄嬛傳》時,導演鄭曉龍為何要用兩個懷有身孕的演員?
    文/慵懶範兒 近日,蔡少芬扎著高高的馬尾,穿著斑點白底露肩上衣,配搭玫紅色的束腰大擺公主長裙,襯託出A4的小蠻腰,在視頻中和一幫姐妹互動,稱自己25歲。 47歲有3個孩子的她,還真和25歲的美女有得一拼。
  • 《甄嬛傳》播出9年的背後,為何鄭曉龍當初如此青睞孫儷
    所以,《甄嬛傳》的成功離不開另一個人,那就是該劇的導演鄭曉龍。鄭曉龍可能很多人不認識,但他拍的電視,幾乎陪伴著80、90一起成長。1990年12月,一部名叫《渴望》的電視橫空出世,一經播出就轟動了全國。
  • 新近開拍的8部重量級好劇,每一部都有爆款潛質,錯過有點可惜
    趙麗穎是最具收視號召力的85後小花,人氣高,號召力強,主演的作品一部比一部火,這部劇還是由大滿貫導演帝鄭曉龍執導,質量有保障,爆款預定的好劇。楊紫近兩年發展很猛,主演的《香蜜沉沉燼如霜》《親愛的熱愛的》都成為了爆款大劇,人氣高號召力強,資源也好,接連拍了《餘生請多指教》《青簪行》後,又接拍了這一部,無縫進入劇組,又努力又拼,大受讚賞!
  • 2021年,最期待的歷史劇《大清相國》,孫儷、鄭曉龍再度聯手
    不過,這部劇的口碑卻不怎麼樣,豆瓣只給出了6.0的低評分。同時,網友們的口風也驚人地一直:一群中老年的人卻要演情竇初開的小清新,略顯油膩啊!當然,《上陽賦》現在也僅僅只更新到了14集,還有54集未播出,隨著故事的推進,口風出現轉機也說不定。回看當年的《如懿傳》,周迅的處境也不是如此嗎?最後還不是憑藉劇情、演技扳回了一城。
  • 今年「冷門」的4部校園劇,部部都是高顏值,全部看完眼光獨到
    今年「冷門」的4部校園劇,部部都是高顏值,全部看完眼光獨到!校園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可是人們最喜歡的一種電視劇種類,不過在這個2020年也上映了很多精彩的校園劇,但是成為爆款的校園劇卻不多,今天就給你們講講今年「冷門」的4部校園劇,部部都是高顏值,全部看完眼光獨到!
  • 鄭曉龍:我的劇永遠和老百姓站在一起
    ▲鄭曉龍堅持拍自己內心的故事,拍人性的故事鄭曉龍自己曾總結中國電視劇的30年發展道路:「第一個10年,基本是積累和人才培養的階段;第二個10年是井噴的10年,而第三個10年是民營資本進入電視劇市場、群雄並起的10年。
  • 四味毒叔 | 鄭曉龍追憶「北藝六傑」養成史,痛斥收視造假和抗日神劇
    我們再聊到鄭導之前的一些作品,咱們剛才看了您自己的一些收藏品,那真的是半部中國電視劇史了,從80年代開始,您就在北京電視藝術中心參與了很多中國電視劇史上經典作品的創作、策劃、導演。那麼也就想請您談一談,原先是做行政領導,後來擔任製片人、策劃,最後親自上手導。那中心主任、製片人、導演這幾個角色,您最喜歡哪個?鄭曉龍:我其實哪個都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