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的故事

2021-02-08 科學家庭育兒經

聞雞起舞的故事

聞雞起舞的祖逖

「聞雞起舞」「中流擊楫」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典故,故事裡無處不透露出主人公奮發圖強、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正是這種精神感動、激勵了無數人。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祖逖。他出身於武將世家,少年時父親去世,由兄長撫養長大。他性格豁達,為人慷慨,仗義疏財,但從小不喜歡讀書。長大後,他胸懷遠大抱負,立志報效國家。這才發現,要想治國安邦,空有拳拳報國之心是不夠的,必須具備淵博的才學。

於是,年輕的祖逖開始發奮讀書,他深知,自己需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以往虛度的光陰。

當時,他和好友劉琨一起擔任司州主簿,兩人感情深厚,志同道合,意氣相投,經常在一起讀書練劍。

為了能抓緊時間學習,他和劉琨約定每天要早早起床看書、練劍。可是,那個時候沒有鬧鐘,怎麼辦呢?有一天半夜,祖逖聽見雞叫,他翻身坐了起來,叫醒劉琨,說:「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怎麼了,天天都有雞叫聲呀?」祖逖說:「不如我們以後聽到雞叫就起床看書、練劍,如何?」劉琨欣然贊同。從此以後,兩人一聽到雞叫便起床讀書練劍。無論酷暑嚴寒,颳風下雨,兩人從來都沒有間斷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之後,兩人不僅學問大有長進,既能出口成章、妙筆生花,又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藝,成了文武全才。祖逖幾次遊歷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經天緯地、輔國佐君的棟梁之材。

當時,北方匈奴經常南下攻晉,而晉朝統治階級內部卻爭鬥不斷,百姓已置身於水深火熱之中。

祖逖看到國土淪喪,百姓遭殃,非常痛心,於是上書晉元帝司馬睿,請求舉兵北伐中原,收復失地,重振國威。當時的司馬睿正在平定江南地區,還 顧不上北伐,於是任命祖逖為豫州刺史,提供一千人的糧草和三千布匹,作為北伐中原的給養支持。沒有士兵,祖逖自己招募;沒有盔甲武器,祖逖自己籌集。

一切準備停當,祖逖帶領著從中原一起流亡來的部屬和幾百戶鄉親,渡江北上。

戰船一路向北,來到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激起的浪花拍打著船頭。祖逖神情莊重,站在戰船的甲板上,看著滾滾東去的滔滔江水,面對著與自己生死與共、同甘共苦的勇士,他知道,現在的自己就是勇士們心中的中流砥柱。他手敲船槳,大聲說道:「勇士們,祖逖若不能橫掃敵寇、復興中原,就絕不再渡此江,就如這滔滔江水,一去不返!」船上的勇士深受感染,他們舉起刀槍,齊聲高呼:「願與將軍共存亡!」呼聲如滾滾雷聲震動天地,就連咆哮的江水也被這震天的呼聲掩蓋了。

祖逖率軍渡江後屯兵江陰,招兵買馬,打造兵器,很快就招募了兩千士兵,組成了一支強大的北伐軍隊。

祖逖禮賢下士,善於招納人才,而且作戰勇猛,身先士卒,因此將士同心,所向披靡,收復了黃河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不僅如此,祖逖軍紀嚴明,勤儉節約,鼓勵農業生產,被中原百姓當作父母一樣尊敬和愛戴。每次祖逖凱旋,百姓們都不約而同地送來豬、羊和美酒,犒賞三軍。

但是正當祖逖厲兵秣馬、積蓄力量,準備完成復興中原的大業時,東晉統治集團內亂,導致北伐失敗,收復的失地又被攻佔。祖逖憂憤而終。

中原人民聽聞祖逖去世,十分悲痛,他們紛紛為祖逖修建祠堂,以表懷念。雖然北伐的事業未竟,但祖狄發奮圖強、報效祖國的精神,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景仰和稱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 我們將及時處理。

點下方↓↓↓閱讀原文有驚喜!




相關焦點

  • 聞雞起舞【成語故事】
    樹屋故事,每天一個好故事,陪伴孩子成長。歡迎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 歷史奇聞:聞雞起舞的人是誰,歷史上聞雞起舞的主人公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勵志的人物,比如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每天早晨聽到雞叫,就開始起來舞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練成一身的好功夫,那麼是誰在聞雞起舞
  • 成語裡的中醫:聞雞起舞
    聞雞起舞是一個很勵志的成語,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說的是東晉時期將領祖逖,年輕時就很有抱負,每次和好友劉琨談論時局,總是慷慨激昂,滿懷義憤。他們在每天一聽到雞鳴,就披衣起床,拔劍練武,刻苦鍛鍊,只為練得殺敵本領,為國效力。
  • 聞雞起舞蔡徐坤是什麼梗啥意思 這個梗怎麼來的出處
    自從雞你太美的梗火了之後,網友們也沒有放過蔡徐坤,最近又出現了一個新的詞,聞雞起舞蔡徐坤,很多網友都不懂是什麼意思,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聞雞起舞蔡徐坤梗的出處介紹。  聞雞起舞蔡徐坤是什麼梗出處  聞雞起舞蔡徐坤就是因為雞你太美火了之後,網友們就想到了聞雞起舞,這個聞雞起舞裡面的「雞」就是雞你太美蔡徐坤,網友們現在一聽到「雞你太美「」就想跳舞,這就被網友戲稱為聞雞起舞
  • 在古代,同樣是聞雞起舞,為什麼有時候可以多睡2個小時?
    聞雞起舞聞雞起舞的故事,來源於《晉書 · 祖逖(tì)傳》。當時看這個成語故事的時候,就一直困惑於他們聞雞而起舞,那麼公雞是幾點鐘開始打鳴呢,還有一年四季打鳴的時間都是固定的麼?所以同樣是聞雞起舞,在冬天的時候有可能比夏天晚2個小時。
  • 中華成語典故系列:聞雞起舞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 成語典故篇——聞雞起舞
    原文出處:華之傑文化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後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
  • 他是成語「聞雞起舞」主角之一,後世對他的評價為什麼毀譽參半
    成語「聞雞起舞」,在世人心目中知名度極高。很多人的學生時代,都是在這句成語的薰陶之下長大的。千百年來,「聞雞起舞」一直被視為一種勤學修身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人們成長發展。關於這個成語的起源,想必很多人也耳熟能詳。
  • 雨讀堂 如果2016年被猴耍了,2017年就聞雞起舞吧
    如果2016年被猴耍了,2017年聞雞起舞吧。苦與樂來自外界,堅強則來自內心,來自一個人的自我努力。
  • IG樂顏「聞雞起舞」,而寧王已經停止訓練,Rank只是擺設?
    這是IG俱樂部隊員Rank列表,其中IG樂顏「聞雞起舞」,在5月1日凌晨5點起床訓練,並且用打野猴子取得了SVP數據,而IG寧王已經停止訓練,他上一次登錄韓服,還是季軍戰之前的事情,也就是說輸給FPX後,IG寧王暫停了Rank,目前身處鑽一54勝點,遠不及大師186勝點的Leyan。
  • 成語故事電影《胯下之辱》、網絡電影《護花高手在都市》相繼開機
    2017年第23期(總第41期)         8月12日上午,浙江衛視《娛樂快線》欄目永康站新聞發布會暨一雪影視成語故事
  • 「非遺故事在聊城」系列微電影——《剪花人》《哪吒帶我回家...
    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16日訊4月15日上午,體現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彰顯當下抗擊疫情文化力量的「非遺故事在聊城」系列微電影——《剪花人》《哪吒帶我回家》,在聊城市廣播電視臺開機啟動。「非遺故事在聊城」系列微電影項目以「挖掘非遺故事 傳承匠人精神」為主題,由中共聊城市委宣傳部、聊城市文化和旅遊局、聊城市廣播電視臺發起實施,旨在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工藝與魅力、守正與創新,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後的人文故事,展現非遺傳承人的匠心與艱辛,在全社會營造關心非遺、參與非遺事業的濃厚氛圍。聊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著豐富的非文化物質遺產。
  • 真正的《開學第一課》:看見人間疾苦,才懂聞雞起舞
    千百年來,中國人遭遇侵略和殺害,缺少的就是這種不畏強暴、勇於反抗的精神。 我們要保護並深愛自己,也要感謝那些沒有血緣關係卻不停吶喊的陌生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光亮和希望。 作為媽媽,我自然不希望你遭遇這般冤屈。但作為男子漢,你自己得有這樣的血性。
  • 成語故事:吳牛喘月
    近義詞:蜀犬吠日、喘月吳牛// 成語故事 //西晉初年,朝中有位大臣叫滿奮。是曹魏時太尉滿寵的孫子,曾任冀州刺史、尚書令等職。他身材高大魁梧,很有學問,為人也謙和。晉武帝司馬炎(司馬昭的兒子,司馬懿的孫子,晉朝的開國君主)對他非常器重,經常召見他進宮商議國事,因而他也受到不少同僚的羨慕。但他有個很奇怪的毛病,就是怕冷。怕到了什麼地步?
  • 立典希城,2017聞雞起舞
  • 六個有關「雞」的成語故事一定要告訴孩子~
    作為5000年的中華民族,每一個生肖,都延伸出了無數的故事;今天,和孩子跟隨嬌嬌媽,在雞年一起來學習,這6個關於雞的傳世典故吧!1、山雞舞鏡又叫山雞起舞,典出《南朝宋·劉敬叔·異苑·卷三》:「山雞愛其毛羽,映水則舞。魏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鑑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 《東方小故事》:我看過的最好的幼教視頻
    東方小故事是一個反映我國古代近代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高尚道德情操的系列小故事。
  • 聞雞起舞 獅子搏兔
  • 20個成語背後的勵志小故事,講給孩子聽聽
    磨杵成針、水滴石穿、聞雞起舞、鑿壁借光這些勵志成語背後不僅有一個值得品讀的故事,而且蘊含了我們傳統文化裡的優秀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