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勵志的人物,比如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每天早晨聽到雞叫,就開始起來舞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練成一身的好功夫,那麼是誰在聞雞起舞,歷史上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哪一位,一起來了解下。
聞雞起舞的人聞雞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
祖逖是晉代人,是一位胸懷坦蕩、有著遠大抱負的人。雖然,小時候的祖逖很淘氣,但進入青年時代以後,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書,廣泛閱讀書籍,學問大有長進。
祖逖曾多次進出京都洛陽,與他接觸過的人,都非常佩服他的才學,並都認為祖逖是個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
祖逖有一位幼時的好友劉琨,二人感情深厚,經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都準備為復興晉國,而立志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但把劉琨叫醒了:「以後聽到雞叫,我們就起床練劍吧。」於是,他們每天聽到雞叫後,就會起床練劍,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未間斷。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刻苦的學習和訓練,二人終成為文武全才之人,不僅寫得一手好文章,還有一身的好武藝。
後來,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徵北中郎將,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他的文才武略也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揮。
聞雞起舞的啟發在古時候,聞雞起舞就是指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用來比喻有志報國的人,能夠及時奮起,不因懶惰而荒廢光陰。另外,聞雞起舞也用來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雖然,從早睡早起的作息要求上來說,不建議用「聞雞起舞」來成就偉業,但這種「聞雞起舞」、肯下功夫努力的精神,卻是值得提倡的。
想成就一番事業,必然要能吃得一番苦,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與「聞雞起舞」的箇中道理是一樣的,只有吃得別人不能吃的苦,才能成就別人不能成就的偉業。
關注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