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港下午3點半對陣江蘇蘇寧。在兩隊首回合1:1戰平的情況下,上港隊還是準備以更穩妥的方式來取得比賽的勝利,晉級最後的決賽。
昨天的賽前新聞發布會上,上港隊主帥佩雷拉已經很明確地表示,他不擔心球隊運動戰進球困難這個問題,以穩為主、保持攻守平衡才是這場比賽的戰術思路。
這就意味著上港隊基本還是和中超第二階段的前三場比賽一樣,不會貿然強攻,而是耐心組織進攻或者是等待對手犯錯。
佩雷拉的想法倒也不錯,畢竟客觀來說,上港隊的整體實力還是在蘇寧之上。先穩住後防,再尋求抓住一兩個機會來進球和贏球是十分常規的思路。
但最近這幾場比賽下來,上港隊把握機會的能力還是讓人有些擔心。更何況和蘇寧的首回合比賽,在對手嚴密的防守下,上港隊連像樣的得分機會都不多。好在全場比賽裡上港隊最好的破門機會,倒是被對方後衛張誠「把握」住了,貢獻了一個烏龍球。
上港隊進攻問題的癥結還是在於隊長胡爾克身上,雖然在球場上的位置是右邊鋒,但他更喜歡到中場中路來拿球,然後一個人強行帶球突破向前。
這樣的踢法首先是分散了球隊的進攻組織核心奧斯卡的球權。其次,胡爾克在球隊由守轉攻的時候不喜歡第一時間和隊友配合,但如今過人能力又大幅度下降,因此很容易被對手斷球。上港隊原先非常擅長抓攻守轉換的機會來發起閃電戰,現在這樣的場面已經很難看到了。
更要命的是,胡爾克在被斷球後總是要去和對手、裁判理論,甚至會出現瞬間「石化」,完全不理會場上的比賽還在進行。對手直接發動進攻起來,上港隊等於少了一個人。
兩隊第一回合的比賽,當胡爾克下場之後,上港隊用最快速、直接和有效的方式發動了一次扳平比分的進攻。
奧斯卡拿球在中路一腳十分簡練的長傳,直接找到了右邊路空檔處的王燊超,後者切入禁區後傳中,呂文君中路包抄射門換來了對手的烏龍球。
這麼多年的習慣已經養成,讓胡爾克在場上就是改不了喜歡一個人蠻幹的風格。既然如此,上港隊主帥佩雷拉能不能,或者說敢不敢,換一種方式來發揮隊長的特點。
先不安排胡爾克首發,讓他在替補席的板凳上待命,作為球隊的後手。在下半場,對手體能下降之後再換上胡爾克去強突,成為上港隊進攻中的生力軍和爆點,這樣的效果可能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