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在印度上映後引起巨大反響,豆瓣上也拿到了7.5分的不錯成績。
編劇以一記看似尋常的耳光,喚醒了沉睡已久的女性自我意識。
01
阿穆是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美麗女孩,大學畢業後經父母介紹,嫁給了出身富裕家庭的維克拉姆。
婚後為了全心全意地照顧家庭,她便順應趨勢,辭職做起了家庭主婦。
在外人眼中,她和丈夫維克拉姆的婚姻生活非常幸福:對方長相帥氣,在一家大公司擔任要職,性格溫和,與她相處和睦;婆媳關係融洽,家裡還為不會做飯的她專門請了女傭。
阿穆很愛維克拉姆,並相信他也很愛她,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的完美。
直到有一天,幸福的生活因為一記耳光被打碎了。
這天,維克拉姆的公司通知他即將升職去倫敦擔任主管,一家人都很開心,特地舉辦一場派對來慶祝。
派對上,杯觥交錯,賓客雲集,大家盡情地狂歡,阿穆作為女主人也興奮地跳起了舞蹈,成為了眾人的焦點。
然而派對進行到一半時,維克拉姆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得知自己即將到手的高管職位被一個白人取代了,想去倫敦就只能在其手下幹活,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的他一下子變得怒不可遏,當場就和上司吵了起來。
聽到爭吵聲的阿穆聞聲趕來勸架,只想把暴怒的丈夫拉走以免生出事端,而盛怒之下的維克拉姆卻由於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抬手扇了她一個耳光 !
頓時所有人都愣住了,阿穆也被打懵了,站在那裡像一個小丑,氣氛頓時變得無比尷尬。
時間仿佛凝固了,竟然沒有一個人上前來安慰,似乎在大家看來,妻子被丈夫打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受了委屈的阿穆躲到房間裡哭泣,這時婆婆走過來,本以為她會好心安慰一番,結果卻指責阿穆:快點出來,外面還有好多客人,別人會怎麼想。
從那以後,阿穆的臉上就再也不見了笑容,整個人仿佛被抽走了元氣,原本活潑開朗的姑娘成了一朵枯萎的花。
而維克拉姆和婆婆卻完全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大家一致認為這不過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應該趕緊翻篇。
可是,這件所謂的「小事」,可以就這樣翻篇嗎?
02
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要求一直很高。
外人眼中舒適安逸的婚姻生活不過是一個幌子罷了。為了扮演好一個賢妻良母的角色,阿穆放棄了曾經的舞蹈家夢想,一頭扎進了瑣碎的家務活中。
每天凌晨起床取牛奶和報紙,澆花,煮茶,為丈夫準備早餐和工作資料,還要給婆婆測量血糖,一件都不能少。
擔心丈夫沒空吃早餐對身體不好,她可以手捧早餐一直追到門外。
而丈夫維克拉姆簡直就是一個巨嬰:網斷了要喊妻子修理;
印表機出了故障也要喊妻子來處理。
仿佛離開了阿穆,他的生活就不能正常運轉了。而他也認為阿穆的付出是理所當然,從未表達過感激。
「耳光事件」之後,他一直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妻子悶悶不樂,直男思維只知道帶她去餐廳吃飯,給她送禮物。
好不容易聊到正題,他的話聽起來卻只有吐槽和抱怨,絲毫沒有顧及妻子的感受。
很明顯,他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錯,自始至終保持著大男子主義的態度,沒有一句真誠的道歉。
而其他人也覺得阿穆有些小題大做,不僅親生母親勸她要學會忍耐,就連接手她離婚訴求的女律師也覺得很不可思議-------為了一個耳光就要鬧離婚?!
在阿穆看來,這一記耳光,是家暴的開端。
而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這次忍耐了,很可能就會有下次。
耳光確實不算大事,但真正令她失望的,是丈夫和周圍人的態度。
周圍的人都在勸她,忍一忍就過去了,大家不都是這麼過來的嘛。
就連自己的娘家人也一致認為不應該把這種小事放在心上,為此已經訂婚了的阿穆的弟弟和準弟媳還鬧得不太愉快。
阿穆的母親年輕時為了照顧家庭不得不放棄了心愛的歌唱事業,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也被她傳遞給了自己的女兒--------女人就是要為家庭而活著。
而阿穆真正想要的,不是禮物也不是倫敦的生活,而是來自丈夫的尊重。
03
在全世界範圍內女性地位低下的國家,印度一定榜上有名。
這個國家的家暴極其普遍,每天都會發生不少針對女性的暴力事件,而離婚率卻只有1%。
在印度,不僅童婚現象屢見不鮮,女性在婚姻中的地位也很低,很多女性沒有收入來源,必須依附於男人,這也是她們不被丈夫尊重的原因。
《耳光》一片中刻畫了來自三個不同階層的女性。
除了來自中產階級的阿穆,還有她家的女傭和她聘請的女律師。
女傭來自社會底層,雖然每天辛苦工作養家,卻因為生不出孩子,經常遭遇丈夫的拳打腳踢。
被打之後女傭偶爾會質問丈夫為什麼打她,而丈夫會氣勢洶洶地回答:打你還需要理由嗎?
在家暴的男人看來,打老婆就和吃飯睡覺一樣,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也根本不需要理由。
而女律師外表光鮮靚麗,實則也有難言之隱。即使她作為女權律師能力出眾,卻一直被丈夫譏諷是靠著公公的地位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無論她在外面打贏了多麼難的官司,回到家總會被強勢的丈夫要求做個小女人。
這種普遍存在於亞洲地區的以男性為主的傳統觀念,不僅印度有,其他國家也有。
去年大熱的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女主角也是因為照顧家庭而當了全職主婦。當她因女兒哭鬧不小心打翻了咖啡時,旁人卻嘲諷她是帶不好孩子的媽媽。
中國有句古老的成語叫「相敬如賓」,意思是夫妻間相處融洽,互相敬愛,像對待賓客一樣。
這個詞不僅僅意味著夫妻相處時需要禮貌客氣,更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尊重才是維護幸福婚姻的秘訣。
每個女孩婚前都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美少女,婚後為了所謂的愛情和家庭,才會甘願洗手作羹湯。
片中阿穆堅決要離婚,是因為丈夫的這一耳光徹底打掉了她對丈夫和這個家的愛。
如果她接受了這個耳光,就意味著接受了耳光背後的不公平。
那麼就意味著曾經美麗驕傲的舞蹈家,將淪為一個可以隨意被打罵的女人。
如果不能讓大男子主義的丈夫意識到這一點,那這場婚姻就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
所以她明白反抗家暴的意義,在於當它出現苗頭的時候就必須堅決遏制,才能讓對方明白自己的底線,並捍衛自己的尊嚴。
對於已婚者來說,家,是幸福的港灣,而不是施暴的場所。
而對於女性來說,為愛可以犧牲一切,但這種犧牲必須被尊重,必須是為值得的人。
愛你時,我可以為你赴湯蹈火;不愛你了,我也可以瀟灑地走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