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入流的行當都有些隱晦的稱呼。
就像賊,老北京話裡把幹這種事的人叫佛爺,從千手千眼佛引申而來,高明的賊就得有千手千眼的本事。
閒話裡也有稱鉗工的,意思就是賊那兩隻手指就像鐵鉗一樣,捂得再緊的東西都能給你夾出來。全中國的賊那麼多,各有各的本事,那麼要有多大的神通,才能被稱為「賊王」呢?
答案就是四個有,有技術,有團隊,有規矩,有聲望。
有了偷盜的技術,就能教出一群徒弟,徒弟多了組成了團夥就得有規矩方便管理,團夥不斷發展壯大直至成為新中國以來最大的盜竊團夥,那它的頭子自然就成了官方民間雙認證的「賊王」。
說了那麼多,這個「賊王」到底是誰呢?他就是黃庭利。這個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要是說起他的外號「黃瘸子」,那可真是大名鼎鼎。
黃瘸子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網上很多報導說起這個人,就喜歡寫他是「新中國建國以來因盜竊被槍斃第一人」,可能是以訛傳訛,也可能單純為了吸引眼球,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筆者都要在這裡糾正一下:說黃庭利是「賊王」的確是實至名歸,但「建國以來因盜竊被槍斃第一人」這個說法是絕對錯誤的。
在他之前,有許多人都因盜竊被判處過死刑。
83年嚴打期間,有很多偷盜被判死刑的例子。因此,盜竊槍斃第一人這個稱號不足為信。
說回黃瘸子,他的扒竊技術是哪裡學來的呢?又是怎麼從一個小毛賊一步步成為聞名全國的「賊王」的呢?
不要急,筆者這就用《天下無賊》中的三句話作引,慢慢說道說道此人。順帶一提,這個黃瘸子就是《天下無賊》裡黎叔的原型。
黎叔
我最煩你們這些打劫的了,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
開始的時候,黃庭利就是個普通農民,1969年在黑龍江一個農場務農,後來又在其他城市輾轉漂泊了幾年。
1979年4月,黃庭利從山東返回雞東縣,途中被火車壓斷了一條腿。鐵路部門雖然沒什麼責任,但本著人道主義精神還是給他裝了一條假肢。不知是聽了誰的蠱惑,黃庭利堅持要找鐵路部門討說法,要補償。為此,他天天呆在哈爾濱火車站要錢。
錢沒有要到,生活先沒了著落。小學沒畢業的他沒啥文化,又沒有一項正經技術。盯著哈爾濱人來人往的人群,黃庭利動了壞心思。
沒錢,可以偷啊!
不過,賊也不是誰想當就能當的。
當時的小偷,很少有單獨行動的,大多都是團夥作案。有人負責盯梢,有人負責掩護,有人負責劃拉包偷東西,偷到了錢團夥內部再進行二次分配。核心人員拿大頭,小弟們拿小頭。
像黃庭利這種單槍匹馬的毛賊,難以成功不說,還會被其他盜竊團夥排擠。
在一次哈爾濱火車站的行竊中,黃庭利就被本地的盜竊團夥狠狠警告,禁止在他們的地盤上偷東西。
想要加入別人的團夥,同行們又嫌棄他沒技術還是個瘸子,會影響團夥的偷竊效率,沒有一個願意接納他。
沒辦法,黃庭利只能遠離「火車站」、「市場」這些早已被劃分好的勢力範圍,轉而去一些盜竊團夥不願意去的偏僻地界偷東西。
在一個路口,黃庭利蹲守許久,終於鎖定了目標。一個計程車司機,剛把顧客放下,正把車停在路邊抽菸。在司機給顧客找錢時,黃庭利看到了他的錢包裡有很多錢。
趁司機閉目抽菸的功夫,黃庭利順走了錢包。
正在他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顫抖著手拉錢包拉鏈的時候,身後悠悠地傳來一句話:「錢包是空的,你還偷它作甚?」
黃庭利轉頭一看,說話的是個精瘦的老頭。
這錢包自始至終沒離開過他的目光,老頭的話黃庭利自然是不信的。
他的嘴角漏出鄙夷的神色,自顧自打開錢包,沒想到,裡面竟然真是空的!
原來,就在黃庭利轉頭的當兒,老頭就在錢包底下劃了個口子,把包裡的錢偷走了。
黃庭利意識到遇到了高人,當即跪下來拜師。
老頭自知自己時日不多,也不想一身偷竊的本事失傳,就收了黃庭利這個徒弟。兩年後,老頭去世,黃庭利也順利學成出師了。
偷竊在此時的他這裡,已經成了一個極具技術含量的手藝活。
有組織,有紀律
有了技術之後,黃庭利漸漸地在哈爾濱各大火車站偷出了「威名」,大家都知道有個姓黃的瘸子偷竊技術高超,每次都斬獲頗豐。久而久之,「黃瘸子」這個代號取代了他的本名。
黃瘸子技術高超,難免就有越來越多的人想到投身於他。恰好,黃瘸子也覺得自己一個人偷盜效率太低,有愧於師父教的一身本事。因此想要組建一個團夥,將師門發揚光大。
於是,他將想要找自己學藝的一圈子人召集起來,每個人起一個外號,採用軍事化管理,最終編為「鬼隊」、「南下支隊」和「北上支隊」三個隊伍。
「鬼隊」負責在京廣、京蘭線的火車上作案;「南下支隊」負責偷盜河北山東一帶的市場;「北上支隊」則負責哈爾濱至大慶、北安的火車。
為了提高盜竊成功率,他提出了「三大戰術」,即事前迷惑,事中果斷,事後掩護。
同時,所有偷竊人員必須剪大眾髮型,衣帽佩戴整齊,容貌乾淨整潔,神情淡然自若。
除此以外,他還強調所有團隊成員還要遵守一個規矩,不偷孕婦和老人,因為這兩類人屬於弱勢群體。我們是賊,但盜亦有道。
百十號人在黃瘸子的領導下,儼然要成為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盜竊軍團。
這次出來一是鍛鍊隊伍,二是考察新人
隨著黃瘸子團隊的名聲越來越響亮,隊伍也越拉越大,不斷地有新人想要加入。
新賊入夥,光有規矩有理論指導還不夠,還得有實戰經驗。
黃瘸子的實踐課就設在作案的地點,很多時候往往就是在火車上,採取老帶新的方式。
一趟下來偷不偷到東西倒在其次,主要是鍛鍊隊伍,考察新人。比如哈爾濱到大連有一個班列,就在這個班列上往返操練。在實踐中,黃瘸子及其手下嚴格遵守之前學到的理論知識,一個個穿戴整齊,尊老愛幼,偷盜之餘還不忘幫助他人。
就拿黃瘸子來說,每次領隊偷竊都會穿一身乾淨筆挺的灰色衣服,領口處露出白色襯衣的領子,而且鬍子刮的十分乾淨。雖然他一條腿是假肢,步子十分僵硬,自己本身就行動不便,還時不時幫他人提點行李。
一次下車時,列車長專程追下來詢問小夥子們是哪個單位的,熱情地提出要給所在單位寄表揚信,對他們扶老攜幼掃地擦桌子的行為十分感動,簡直就是80年代的活雷鋒。誰會想到,眼前這幫彬彬有禮的正人君子會是賊呢?有了這一層掩護,黃瘸子團夥在作案現場被抓到的情況極為罕見。
不過,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賊即使裝得再像好人也終究是賊,壞事做多了總有失手的一天。
1984年春,黃瘸子團夥終於迎來了毀滅式的打擊。
由於北京通往附近幾個城市的火車班列接連發生重大盜竊案,引起了高度重視。經過深入調查,相關人員掌握了一個寫有各種奇怪名字的小冊子,這正是黃瘸子用於管理團隊核心成員的花名冊。靠著這本小冊子,有關人員順藤摸瓜,將包括「二當家」李玉方在內的29個人先後抓獲。
沒想到的是,這些人被抓後口風很緊,拒不交代同夥,甚至挑釁,揚言「黃瘸子不到案,我們的問題說不清。」這時他們才意識到,只有抓到了黃瘸子,這起火車盜竊案才能結案。經過一番調查,有關人員了解到黃瘸子在濰坊有一個小老婆小玲子。
小玲子給他生了個孩子,據小玲子的父親交代,4月份黃瘸子約定回來看孩子。於是,有關人員提前布網,多處設哨,終於將黃瘸子逮住。團夥成員見黃瘸子被抓獲,最後的心理防線也被攻破,紛紛坦白罪行,交代同夥。
1984年7月底,黃瘸子及其團夥90餘名主要成員全部歸案。
收押兩年後,一代梟雄黃瘸子就此落幕。
伴隨著一聲槍響,黃瘸子的「賊王」生涯就此畫上了句號。他一手創建的盜竊集團也分崩離析,再無後繼。此後,華北東北一帶治安明顯轉好,盜竊率顯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