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扒民警老穆:抓過2000多名扒手 胸懷天下無賊夢

2020-12-22 中國長安網

老穆(右)抓捕行動中。

周末人物·中國新聞名專欄

這篇人物報導非常特別,主人公不能露名也不能露臉,因為他是反扒民警。

在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便衣偵察大隊,有句格言——無影無形,無私無畏,無名英雄,無上光榮。因為扒竊犯罪是個險惡的江湖,與扒手的「貓鼠遊戲」要考量反扒民警的膽識、責任、信仰等方方面面。

□本報記者陶相銀

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便衣偵察大隊大隊長老穆幹反扒工作21年,擒賊無數,他既是威海的「名捕」,也是反扒民警中的普通一員,他和他們胸懷天下無賊夢,深藏功與名。

「勇猛和勇敢是兩碼事」

T恤、褲衩、運動鞋,跨個小包,溜溜達達……街頭上的老穆是個挑不出任何鮮明特徵的平常人。而在20年前,老穆是那種眼神能殺人的猛人。

1997年,21歲的老穆從警校刑事偵查專業畢業,成為威海市公安局環翠分局刑偵大隊的一名刑警。老穆很生猛,「恨不得每次抓捕都是赤手空拳當面對打。」在刑偵大隊,老穆的師父是比他大8歲的老滕,搭檔是同樣剛畢業同樣生猛的老牛。

1998年,外地警方通緝的兩名在逃毒販逃到威海。外地民警趕到威海抓捕,向刑偵大隊請求協助,並明確說明「兩名毒販都有槍」。抓捕時,老穆和老牛衝在了最前面,老牛一腳踹開房門,老穆嗷的一聲衝了進去,老牛緊隨其後也呵斥著「別動,別動」衝進屋來。兩名毒販在睡覺,被驚醒的同時,發現腦門上頂著槍口。而在兩名毒販的枕頭下,各有一把子彈上膛的自製手槍。

當毒販被押解上車時,外地民警拍了拍老穆的肩膀,「真勇敢……」。老穆和老牛備受鼓舞,恨不得馬上去找領導邀功。可一回到辦公室,老滕拍著桌子把兩人訓了一頓,謂之「倆彪子(膠遼方言:傻子)」。

老穆當然知道這次抓捕的危險程度,所以他當時對師父的看法是,「他不夠猛。」

1999年春節後,公安環翠分局成立了治安行動大隊,老滕和老穆師徒倆一起被抽調過來。幹反扒沒幾天,老穆就體會到,「師父的不夠猛,其實是足夠穩。」這種體會來自一次反扒行動。

那次要抓捕的是流竄慣偷「老八」。老滕說,「老八」是名公交車扒竊老手。老穆不服,在一張50元的紙幣上寫上自己的名字,對摺起來放進褲兜。因為褲子的所有衣兜和上衣的兩側衣兜裡的財物,是扒手最易得手的。在公交車上,老滕發現「老八」後,眼神暗示老穆注意,而老穆卻刻意靠近「老八」,想試試「老八」的身手。公交車走了幾站後,「老八」突然下車,老滕給老穆使了個眼色就跟了下去,隨即就把「老八」摁倒在地了。老穆納悶,「還沒人贓俱獲呢,抓他幹啥?」老滕可不含糊,說「都得手兩回了。」果然,兩人當場就在「老八」身上搜出了兩個錢包。老穆下意識地一摸褲兜,「喲,錢沒了。」但贓物裡可沒有老穆的這張50元紙幣。

審訊中,「老八」的話讓老穆大吃一驚。「老八」說,他先是偷了老穆的錢,又隨即連偷兩個錢包,正準備再多幹幾票時,看到了老穆斜著眼看他,「一看你的眼神,就知道你是警察。」「老八」趕緊溜,下車時也隨手把老穆的那張紙幣扔了。事後,老滕訓誡老穆,「隱藏自己是反扒民警的必修課。」

「吃飽了跑不快」

多年來,老穆一直在隱藏自己。

2018年,老穆榮膺威海市公安局「感動威海」十佳警察。每位獲獎者的事跡都要被拍攝成專題片播放,但老穆是個「另類」,他的專題片是一段動畫片,在片子裡他叫「穆羊羊」。

老穆擒賊無數,每年有無數次上鏡的機會,但每次面對媒體的鏡頭,要麼是拿盆花遮住臉,要麼是背過身給觀眾看後腦勺。名字倒是簡單,在各家媒體的報導中均是「反扒民警老穆」。

老穆說:「幹了23年警察,覺得新鮮。」在老穆辦公室的衣櫃內,有兩套警服,一套是作訓服,需要常換;另一套是常服,常年掛在柜子裡,一年穿不了幾次。這套常服是2000年10月1日配發的99式警服,20年後嶄新如故。除了開大會、受表彰,老穆再沒有穿常服的機會。

在家中,老穆的衣服和鞋子比媳婦的多。這倒不是因為老穆臭美,而是需要在不同場合穿不同的衣物。海水浴場的海灘上,穿沙灘服和沙灘鞋、戴太陽鏡和遮陽帽,跟遊客無異;農村集市上,穿老頭衫、破舊運動鞋,有時還要扣個大草帽,就是個普通莊稼漢;即便是在商場,也不能穿豔麗的衣物,更不許衣物上有任何鮮明的標誌。

「師父說過,我們這一行必須是扔到任何人群裡挑不出任何特徵的人。」多年以後,老滕的這句話成為便衣偵察大隊每個隊員恪守的隊規。

最大的花費來自買鞋,這是每個反扒民警的共識。在微信運動的排行榜中,每位反扒民警的步數都是兩三萬步,長期佔據排行榜的前列。

有胃病是反扒民警的普遍情況,這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沒規律。「盯梢的時候,怕上廁所,連水都不敢喝。吃飯也沒準點,街上隨便買著吃。」老穆玩笑似的說,就算是在家吃早飯,也不能吃飽,「吃飽了跑不快。」

若說規律,別人休假時不休假是反扒民警最大的生活規律。「周末和節假日裡人多,扒竊案最多,別人休假時是我們最忙的時候。」老穆講了一個冷笑話,剛結婚時,媳婦常問他「周末休不?」過了兩年,媳婦改口為「哪個周末休?」再後來,媳婦乾脆說,「哪年周末休假,咱們慶祝一下。」

在公安系統已經擁有諸多高科技偵查手段的同時,反扒民警的裝備依舊是「一雙眼兩條腿」,每天隱藏在人群中與扒手玩著「貓鼠遊戲」。

「我姓穆」

老穆抓過的扒手不下2000人次,接觸了形形色色的扒手。

扒手大多來自問題家庭,所以扒手對家庭也沒有什麼概念。在老穆接觸過的扒手中,罕有結婚者,而有的結婚者要麼很快離異,要麼不生養孩子,亦或是養的孩子也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

扒手這一行,也很難「金盆洗手」。對每個落網的扒手,老穆都要去上一堂課,「拋開雙方的身份,敞開了談,談人生,談家庭,什麼都談,就是想讓他感受到這個社會沒有拋棄他。」但老穆的收效甚微,「幹這行來錢容易,很容易上癮。」所以,當扒手成為慣偷後,他往往要「活到老,偷到老」,在老穆的抓捕記錄中,年齡最大的扒手75歲。

「偷癮」並非杜撰,在心理學上它叫「病理性盜竊」。慣偷「小驢」租了兩間儲藏室當窩點,當老穆找上門時,發現門都推不開,「滿滿當當,無所不有,簡直就是個超市。」贓物裡並沒多少貴重物品,卻有著成盒的橡皮、女性的外套、孩子的玩具等各種東西,「現場負責清點登記的夥計當場能氣瘋了,那種北京130輕型貨車裝了4車,才全拉完。」「小畢」算得上是扒手中的「貴族」,他有套大房子,還有45萬的存款,偷來的現金被他隨手扔地上,偷來的金項鍊掛在廚門把手上,而當老穆上門抓捕時,他卻在樂此不疲地扒電線皮,「他到處去偷電線,賣裡面的銅芯。」

審訊慣偷,能把人氣得七竅生煙。慣偷都是頻繁進出班房的老油子,只要是不被抓現行,什麼都可以賴掉。「這幫人就沒個說實話的,基本都是『零口供』。」老穆說,「要麼是人贓具獲,要麼就得有錄像等輔助證據,否則很難追究刑事責任。」但即使有真憑實據,慣偷也會一口咬定是「第一次作案」「就做了這一起」,甚至面對鐵證他們也不交代,「有個小偷就跟我們說過,『把錄像播給我看,你們播一段我就認一起,否則啥都不認』。」所以,慣偷們的訊問筆錄上,常常會這樣——除了姓名和住址一欄,其他問答全是寫著「不語」。

對付慣偷,老穆不需多說話,久而久之就凝練成了一句話。每當審訊室不可開交時,老穆推門而進,對慣偷露出輕蔑一笑,說道:「我姓穆」。對方往往一怔,馬上知曉眼前這位就是威海的「名捕」,再也不敢胡說八道。

「我姓穆」這句話彰顯了老穆的「江湖地位」。而扒竊確實是一個江湖。

扒竊江湖

現實中的扒竊犯罪未必像文學作品、影視劇中那麼誇大,卻因為真實而更令人觸目驚心。

扒竊是個江湖,未必有幫派,但確有門派。

「威海的列車少,『跑大輪』(火車扒竊)的基本沒有,『攆小輪』(公交車扒竊)、『趕大集』(集市扒竊)、『逛商場』(商場扒竊)、『趕飯口』(餐飲場所扒竊)、『釣黃魚』(剪婦女金項鍊或金手鐲)的跟其它城市差不多。」說起反扒,老穆一口的「江湖黑話」,「他們之間一般不相互『嗆行』。」

扒手不「嗆行」是因為各有各的套路。「攆小輪」也被稱作「擠公交」,作案方式也被分為好幾種,趁乘客上下車擁擠時作案叫「擠車門」,在車廂內還有「掏包」「抹包」等方式。「逛商場」也是如此,趁顧客撥開商場的門帘時行竊叫「扒門帘」,偷顧客購物車內的包則叫「飛包」。「趕飯口」相對簡單,許多就餐者將外套掛在椅背上,扒手坐在受害人身後,趁其不備掏走衣兜內的財物叫「摘褂」。「釣黃魚」更是一個「技術工種」,必須是團夥作案,兩三名沒技術的扒手負責「打下手」,「前託」故意擠靠受害人吸引其注意力,「後託」用太陽傘遮住受害人視線,負責下手的「技術人員」趁機用尖嘴鉗剪斷受害人的項鍊(手鐲),並快速抽(擼)走。

扒竊還有著「不吃窩邊草」的行規,他們大多是到異地流竄作案,有組織、成員多的聾人扒竊團夥就是代表。

每當發現扒手是聾人,老穆首先會把右手拇指和食指屈成環狀往額頭上一比劃,這是手語「我是警察」的意思。老穆會手語,這是在跟聾人扒竊團夥交手多次後不得不自學的。

聾人盜竊團夥是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成員之間很信任、很依賴。他們通過一個眼神、一個細微動作就能體會到別人的想法,有的人甚至能自制出單發手槍和子彈。老穆端過不少聾人盜竊團夥的窩點,「十幾個人租一套房子,男女分屋睡覺,一起吃,相互搭檔作案,相互通過簡訊、微信或QQ聊天聯繫。」

審訊聾人更困難。儘管有手語翻譯,仍要比審訊正常的犯罪嫌疑人多耗好幾倍的時間。「不只是交流問題,更主要的是心理隔閡。」老穆說,「他們非常在意別人的歧視。」

這個江湖中,還有很多常人無法想像的醜惡。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看守所都暫緩收押「患傳染病、患有其他嚴重疾病,在羈押中可能發生生命危險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犯罪嫌疑人。不符合收押條件的一律不予收押,由辦案機關負責變更強制措施。

於是,很多扒手採取多種極端方式來逃避刑事拘留。有的扒手事先吞下被打磨圓滑的釘子去作案,有的扒手則吞金屬質筷子,還有的人故意感染肺結核等傳染性疾病長期不治療。多年的抓捕中,老穆目睹過許多不可思議的情景,一名扒手在被民警撲上來之前吞下了手錶,一名女扒手邊跑邊把幾根大頭針拍進了肚皮內,扒手「老凱」則從皮鞋內抽出了一根長約15釐米、寬約1.5釐米的鋼條吞下……

「盜」高一尺,「道」高一丈

老穆是威海市公安局的第一批「警師」,也因聞名業內而經常去授課。課堂上,他總要擺出鑷子、鉗子、刀片等一堆扒竊作案工具來進行講解,而這些都是老穆多年從扒手手中繳獲的,「技術高的,能用兩根手指直接夾出受害人衣兜裡的手機、錢包;其次的,用鑷子,鑷子前頭纏上膠布,防滑,而且沒聲音。刀片用紙幣包住,只露出個頭,輕輕一划,包就破了……」

扒竊是門「技術活」。反扒21年,老穆遇到了不少所謂的「神偷」。女扒手「胖燕」能在公交車上把一個11英寸的iPad從受害人的提包中順利抽走;「小卜」不僅能趁人撥門帘時偷走受害人懷內衣兜的錢包,還能在抽出錢後,再把錢包「遞」回去……

老穆從來不敢輕視扒手,「老百姓稱他們是小偷是錯誤的,其實他們不少是大盜。」如今還在監獄服刑的「小義」曾在4天裡向同一個銷贓點賣了28部手機;目前還在蹲監獄的「司馬剛」則曾向老穆炫耀說,「我的右手頂一架直升飛機錢。」在2000年那個手機個頭大且不普及的年代,「司馬剛」一天能偷6部摩託羅拉998手機,而當時這款手機的價格在五千元左右。

扒手「盜」高一尺,需要老穆「道」高一丈。「這幫人都是慣偷,要想讓他跟你說實話,必須讓他服氣。」老穆說,「小卜」因為被他抓了兩次現行,出獄後再沒來過威海。

21年的反扒生涯,老穆成為聞名遐邇的「名捕」。老穆的「道行」有多高?

2017年12月19日中午,在一處農貿市場,一名貨車司機急於卸貨,忘鎖車門,駕駛室內的6萬多元貨款被盜。能看到貨車的監控探頭在100多米外,不僅拍不清,角度也正好看不到駕駛室。案子被派出所移交到刑警隊,所有人都對案子無從下手,最終不得不請老穆「出山」。

監控畫面被無限放大後,只剩下滿屏的灰點。正是從滿屏灰點中,老穆捕捉到了一個模糊的身影,「他從貨車旁經過,先是正常步速,後來加速了……」,鎖定了這個身影,困難迎刃而解,嫌疑人很快落網。

雖然街頭和商超內遍布監控,但監控仍有盲區,而精明的扒手也不會在監控探頭下作案。「在案發現場以外的監控錄像中找線索,需要我們了解小偷的特徵。」老穆說,「小偷的神色舉止、走路姿態與常人有細微的差別,比如他們得手後會不由自主地加快步速……」

「絕不可以不勇敢」

2014年3月,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便衣偵察大隊成立,公安環翠分局治安行動大隊的「反扒小組」被抽調過來作為骨幹,一同「加盟」的還有20多名年富力強的特巡警,他們的管轄範圍也由環翠區擴至威海全市。

據統計,在2014年之前,威海市區扒竊案件日均30起左右;自2014年以來,威海市區扒竊類、拎包類案件持續下降,至2020年日均發案量為在0.3起。

「扒竊案越來越少,但我們的『掃街』還得持續,否則容易反彈。」老穆雖然感覺「斬獲不夠」,但仍高興,「天下無賊就是我們的理想。」這個理想,需要反扒民警做出巨大的犧牲才能實現。

一有警情,總會有年輕民警興奮起來。看到他們的神情,老穆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作為領導和師父,他只得再跟年輕人重複師父當年的話,「沒警情才是最大的好事。」

辦公室的櫥櫃裡,有碘酒、棉籤、創可貼,乃至繃帶。這些處理一般創傷的藥品,是反扒民警的「標配」之一。老穆說,因為他們的抓捕突發性太強,受傷是不可避免的。

對於受傷,老穆已經數不清有多少次,最重的一次是鼻梁骨粉碎性骨折。有一次,老穆在市區一家餐廳發現了一名扒手,在追了約1公裡後,兩人在街頭對打起來。老穆把扒手制服,給他戴上背銬,押上了警車。進了警車,老穆放鬆了警惕,坐在對面的扒手猛然起身,一頭撞向了老穆面部,眼鏡被撞碎,破碎的鏡片扎出一臉血。事後,老穆不得不接受手術,「差點成為塌窩鼻子。」

隻身擒賊冒險,兩人擒賊也不一定能全身而退。有一次,老穆和老夏搭檔,在市區古陌早市上抓一名扒手,雙方當街對打了20分鐘。老夏也是猛將,曾是警校的散打冠軍,鞭腿踢得頗有章法。而對手是位渾身腱子肉的壯漢,扛打扛摔。「我一個抱摔把他撂地上了,還沒等我掏手銬,人家一個鯉魚打挺就起來了……」老穆至今心有餘悸,「等把他制服,我跟老夏的褲子全磨碎了,腿和胳膊上都是血。」等支援的民警趕到,兩人又從扒手身上搜出了一把匕首,「得虧沒容他把刀子掏出來。」事後,他們才知道,這位扒手曾是東北某體校的摔跤運動員。

還有很多危險是很難察覺的。有一次,老穆抓了一名上了歲數的扒手,從被抓到去醫院體檢過程中,扒手不斷地故意咳嗽、吐痰。等檢查結果出來,醫生先給老穆等民警掛上了吊瓶,「那老傢伙有嚴重的肺結核。」另一次的抓捕中,扒手「大個兒」掏出匕首劃破了手指頭,往民警身上甩血,在被老穆一腳踹地上後,「大個兒」還試圖去咬老穆。「大個兒」是慣偷,還是個愛滋病患者。

「跟這種人打交道,不可能不害怕。每次抓完他們,回家都不敢跟老婆孩子說。」老穆說,範瑋琪有首歌叫《可不可以不勇敢》,「在我們這裡,警察絕不可以不勇敢。」

相關焦點

  • 反扒高手兩年抓獲260個賊 夢想「天下無賊」
    抓獲嫌疑人從一個普通的警察,成為一個讓扒手聞風喪膽,讓百姓拍手稱讚的反扒高手。5年的堅守,石磊以自己鋼鐵般的意志和膽魄,換來了震懾扒手的「辣手抓賊」的美譽。他一個人兩年時間就抓了260個賊。懷著「天下無賊」的夢想,公安新城分局便衣大隊中隊長石磊,5年堅守在反扒一線,幾次身受重傷,甚至被賊多次威脅,他都沒有放棄抓賊,始終踐行著自己的夢想。正因為石磊有出色表現,從2010年起,他連續2年被評為新城區人民滿意政法幹警;2011年被評為西安市青年崗位能手標兵。短短5年,石磊從一個警界新人成長為一名智勇雙全的「反扒能手」。
  • 法者|高鐵「鷹眼」唐凱:16年堅守反扒一線,只願天下無賊
    現年35歲的唐凱是濟南鐵路公安處濟南乘警支隊刑警大隊大隊長,他另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鷹眼」——他是鐵道反扒隊伍「鐵鷹」的一員。加入「鐵鷹」小分隊已有16個年頭,唐凱累計參與偵破各類旅財案件350餘起,為旅客挽回直接經濟損失約500餘萬元,參與抓獲網上在逃人員932名,僅今年以來他親手抓捕的逃犯已有86名。反扒高手前傳回憶起第一次跟車,唐凱至今記憶猶新,「壓根兒分辨不出,看誰都像賊,看誰又都不像賊。」
  • 一位反扒民警的百變人生:高1米8外形俊朗卻扮成乞丐
    一陣風吹過,地上落葉飛了起來,它們和宋飛一起奔向100米遠的火車站。火車站廣場有一輛巡邏警車,車裡坐著兩名穿制服的民警。「我的價值不在那裡,我的價值在那個裡面。」瞟了一眼車裡的民警,宋飛指著幾米遠的候車室說。2月27日,春運已過,河南省駐馬店火車站,候車室裡依舊擠滿了人。
  • 中國最強扒手:有一位竟然偷遍半個中國
    他也出演了《天下無賊》這部劇,公安方面也為了避免助長不良風氣,就判了死刑,這也是黃庭利最後的歸期。上世紀八十年代黃庭利的風行時代二、公益反扒吳彥忠吳彥忠並沒有偷過東西,他卻有一種無形的偷東西本領。一名正義的反扒大師,並有一副帥氣的外表。曾經還參與過《扒竊大王》。
  • 緊盯三圈 小案快打 深挖團夥 武漢視偵民警「微行動」保護市民錢袋子
    長江網訊 「抓的就是你,莫動!」10月28日,青山區建設一路鋼城一小門口,隨著一聲大喝,正穿梭在接送孩子家長人群伺機作案的慣扒彭某,雙手被幾雙大手牢牢抓住。市公安局視頻偵查支隊十二大隊便衣反扒民警已跟蹤他多時。
  • 我跟扒手頭子蒸了個桑拿,他說他們經常也反扒 夜行實錄0041
    周庸:「那是誰抓的扒手?」 我說可能是民間反扒組織。 他們義務在扒手出沒較多的地方進行反扒活動。但因為沒有執法權,一旦扒手出現傷殘情況,他們就得儘量避嫌——之前就曾有過扒手死亡,反扒志願者被起訴,反扒組織被起訴的情況。 可能是他們的人抓到扒手後,見他自殘,怕被倒打一耙,就走掉了。
  • 隨便看看深入評析電影《天下無賊》
    《天下無賊》是由馮小剛導演,劉德華、劉若英、王寶強、葛優等人聯合主演的一部內地電影。影片講述的是單純善良的農民工傻根,身上攜帶打工攢下的血汗錢,乘坐一列通往家鄉的火車,但是這列火車上卻有兩夥賊惦記著他的錢。傻根的單純善良感動了一對盜賊情侶,但是另一個盜竊團夥卻不想放過傻根的錢。
  • 《天下無賊》很有意義的一部影片,結尾很感人!
    《天下無賊》:這或許是一個賊迷途知返的故事。從劉德華那眼神我就看出來了,他戴著雜亂的假髮,陰鷙的眼神,偶爾在看向劉若英的時候流露一絲溫柔。他自己後來說,他不是道上的神仙,他是過路鬼,誰跟他搶他就跟誰拼命。劉若英發現自己懷孕了,因為這個新生命的到來讓她重燃了希望,不能讓孩子繼續當賊啊。
  • 心中無賊便天下無賊《天下無賊》
    今天橙子為大家帶來的是《天下無賊》講述了一對扒竊搭檔在一趟列車中為了實現一個名叫傻根的民工「天下無賊」的願望,便與另一個扒竊團夥展開了一系列明爭暗鬥的故事。傻根人如其名,傻裡傻氣,對生人也不設防,他把別人當朋友,但別人早已把他當羔羊。來到車上剛坐下,一個由葛優扮演的老頭想坐在他們旁邊,但王薄沒讓他坐,還直接把老頭架到了車廂外。
  • 天下無賊裡黎叔也有原型?堪稱全國最強扒手,耗費17省警力追捕
    看過《天下無賊》的朋友們對裡面各個生動的角色肯定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其中亦正亦邪的"黎叔"可能會讓更多人難忘。雖然黎叔絕對不是一個正面形象,但是葛優的精湛演技讓這個角色鮮活了起來,以至於很多人看完電影後都對這個形象難以忘懷。
  • 20年來,1200多名盜賊被裝扮成女性的退伍軍人逮捕
    據悉,本期的主題是「執著」:退伍軍人志願抓小偷只是為了天下無賊的夢想;農村養雞的年輕人,因為一個誓言,在村裡和消防員的年輕人只保留了村裡和消防員的更多泰山超過十年。民間義務反扒手馮黎明把抓小偷當成一種愛好說到「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馮黎明,不僅很多山西太原市民認識他,大多數小偷也認識他。
  • 他說:願天下無賊!
    到2015年,郭昭軍先後配合警方抓獲400多名各種類型的違法犯罪嫌疑人,破獲了200多起盜竊案,他也因此上榜「中國好人榜」。   「政法」家庭孕育出的「英雄夢」   郭昭軍從小對小偷小摸行為十分抗拒,夢想看到「天下無賊」的社會景象。他想是由於父親在檢察院工作,家人很多都在「公檢法」等部門,接受到一些正義的薰陶。
  • ...衫、雙肩包……他們「隱匿」於城市的大街小巷,只盼「天下無賊」!
    3「我最折騰的一次,是當時碰上一個兩百多斤的嫌疑人,別的組員在制服其他嫌疑人,我當時也沒想那麼多,只要他『下活』,我就得抓他啊,把東西給事主拿回來!然後我跟那個胖子在地上爭執了十多分鐘,我就想著不管你是多高多重多壯,就得把你抓住,就是靠著這股勁頂著,最後把他制服了,我們兩個當時也都脫力了,緩了好一陣,我才緩過來。」直到說起案子時,小鵬的語氣才略帶波瀾。
  • 《天下無賊》裡葛優原型:號稱天下第一神偷,曾出動17省警力抓他
    影片《天下無賊》講的是一夥賊為一個打死也不相信天下有賊的鄉下小夥,與另一夥賊相鬥的故事,葛優在其中扮演了黎叔,是扒竊團隊的頭目,而黎叔的原型也是號稱天下第一神偷的「黃瘸子」,曾出動17省警力抓他。「黃瘸子」的真名是黃庭利,山東省沂南縣大莊鄉後交梁村人,小學學歷,1969年時,23歲的黃庭利到了黑龍江務農,但並沒有賺到多少錢。
  • 三扒手專挑趕集群眾下手,被蘭山警方抓現行!
    雷霆出擊 一舉抓獲3人近期,蘭山公安分局便衣偵查大隊民警發現某通信營業廳有多名群眾在排隊補辦手機卡,民警意識到事有蹊蹺便上前打聽,原來這些補辦手機卡的群眾都是在同一個集市上手機被盜。儘管如此,很多群眾認為被盜手機價格不是太高,報警後也不一定能找得回來,沒有及時報警。
  • 《天下無賊》:豆瓣評分7.7,你看過了嗎?
    《天下無賊》:豆瓣評分7.7,你看過了嗎?2004年末,據說周星馳變了,據說馮小剛也變了。而這就是說,他們的電影都變了。一個是港式無釐頭,一個是京式幽默,他們變了,那麼他們的電影究竟會變成怎樣?在我的印象中,馮小剛的賀歲片從來不會死人,頂多也就是受點傷,連那種在結尾處勾人遐想的「瀕臨死亡」也沒有過,但是在《天下無賊》的最後卻死了一個人。
  • 華誼"私人定製"《無賊》開播 祝願"天下無賊"
    華誼做行業良心劇 《無賊》蓄勢待發作為中國最著名的影視娛樂文化公司,華誼兄弟拍攝了大量品質上成的作品,現代軍事題材的《士兵突擊》、當代情感題材的《蝸居》《夫妻那些事》,翻拍武俠名著的《倚天屠龍記》……各種題材和類型的作品都能在華誼這口大鍋中烹製成美味,且散發出日久彌新的芳香。
  • 從天下無賊到天下無鈔票,信用更值錢
    突然想起了2005年的電影《天下無賊》。經典的臺詞:「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 「誰是賊,是賊站出來給俺老鄉看看。」(王寶強):那麼多的賊絞盡腦汁出盡花招終究也沒能把他的六萬元搞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