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臺,瓊崖革命火種的搖籃

2021-02-18 正清和文化

2月3日上午,海南正清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瓊崖革命故事編寫組、海南澄邁美亭大決戰研究會、書香瓊崖社和海口揮墨人書畫展廳、秀谷勵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等七家紅色文化傳播團隊聯合走訪瓊臺師範學院(老校區)。代表們在展廳,面對著大革命時期中共瓊崖領導人、革命先驅者的遺像和事跡,同志們肅然起敬,無限感慨。大家激情講述著革命先輩的故事。紅色文化傳播部編寫組組長、紅色故事員輔導老師,海南省公民道德與法建設促進會副秘書長鹿松林說:「站在這裡充滿對黨的崇敬,對黨百年偉業的感恩。瓊臺師範學院是我們大講中共瓊崖故事的源頭,這裡應該是大學生的黨校,我省高校進行理想和信仰教育的最佳落地的場所。」

瓊臺師範學院黨委書記李湖、副院長王顯芳和學院相關領導始終陪同走訪學習。李湖向聯合走訪組詳細介紹了瓊臺的革命歷史貢獻,並講述了瓊臺師範學院今年充分利用自己校園的特點,開展一系列大講中國共產黨故事和偉業的設想。

瓊臺師範學院是瓊崖革命火種的搖籃。瓊臺師範學院老校區(含瓊臺書院)在海口市府城中山路。在中國大革命時期,瓊臺師範學院前身為瓊崖中學、廣東省立第六師範等,是海南最高學府,培養了一大批革命英烈,其中有:中國共產黨在瓊崖最早期的領導人和革命先驅徐成章、徐天炳、梁秉樞、楊善集、王文明、馮平、葉文龍、周士第、羅文淹、李愛春、陳垂斌、陳德華、陳永芹、謝飛等。

徐成章和馮平是瓊崖第一批宣傳革命道理的人物。徐成章為我黨第一支革命武裝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隊長;馮平為瓊崖工農紅軍總司令兼西路紅軍總指揮;楊善集是大革命時期廣東共青團工作和青年運動的先驅、海南地區黨組織和革命武裝的創建人之一;王文明是瓊崖黨政軍和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

1926年6月中共瓊崖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並成立了中共瓊崖地委領導機構,十三名委員有七位是瓊臺師範學院畢業生,中共瓊崖地委書記為王文明,會議地點是海口竹林裡131號邱家祖宅,拿出自己家祖宅大院掩護會議召開的大鹽商邱爵一的大公子邱秉衡也是瓊臺師範學院校友。

國共合作第一次失敗,中共廣東區委將瓊崖地委改為特委,楊善集從廣東返瓊任特委書記。楊善集和陳永芹在椰子寨暴動激戰中壯烈犧牲,雙雙只有二十七歲。楊善集犧牲後,由王文明接任書記。王文明在母瑞山艱苦奮戰中病逝,他和特委把大旗傳給馮白駒(李愛春為其入黨介紹人)。據瓊崖革命史研究專家邢怡孔說,當時,堅持二十三年武裝鬥爭紅旗不倒的瓊崖縱隊中層以上幹部有一半畢業於瓊臺師範學院。

文 | 龐鈞友 楊豔紅

排版 | 董梅貞

審校 | 路石

輪值主編 | 龐鈞友

圖 | 朱麗娜

鳴謝

海南正清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海南經濟特區央投實業有限公司

海南野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電視媒體的三個變革|《一同走過從前——臺長日記》

認識「制播分離」|《一同走過從前——臺長日記》

發揮「群」優勢 大講紅色故事

紅色故事:《瓊崖馮白駒》

……

相關焦點

  • 「全民悅讀海口閱讀會」 8位朗讀者線上播講瓊崖紅色故事之《瓊崖火種》,有7家單位聯辦,7家平臺報導……
    全民悅讀海口閱讀會線上播講瓊崖紅色故事之《瓊崖火種》活動通知 紅色文化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瓊崖革命精神是黨在領導海南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中形成的精神。這裡的每一處革命遺蹟、每一件珍貴文物、每一個瓊崖紅色故事都是鮮活的教材,亦折射出革命先輩崇高理想、堅定信念、愛國情操的光芒。2021年1月30晚7:30,全民悅讀海口閱讀會舉辦「大講紅色故事」活動。大家共同講述中共瓊崖在大鹽商邱爵一的大公子邱秉衡的幫助下,在海口邱家老宅秘密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中共瓊崖地委的故事。
  • 擎起瓊崖革命指路「明燈」
    1927年11月13日的夜間,在海棠油燈的微弱光照下,關乎瓊崖革命方向的重要會議——瓊崖特委第一次擴大會議就在這座祠堂召開。    重挫之下 會議指明革命方向    1927年秋,海南革命形勢發生重大變動。當年9月,瓊崖共產黨人在椰子寨打響了全瓊武裝總暴動的第一槍,拉開了全瓊武裝總暴動的序幕。
  • 【黨史故事】邢慧學:瓊崖巾幗舞紅纓
    17歲那年,由父母包辦許配嫁人,因對這樁婚姻不滿意,邢慧學婚後不久就從夫家出逃,後到當時瓊崖文化中心府城求學。 在府城,邢慧學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影響,思想上得到極大的啟迪,很快就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洪流中。1926年初,邢慧學進入省立第六師範學校(今瓊臺師範學院,以下簡稱六師)初中就讀,成為學生運動中的活躍分子,經常參加社會上的各種政治活動。
  • 紀念海南解放70周年丨邢慧學:瓊崖巾幗舞紅纓
    當時,邢慧學演出一部時裝劇配合革命宣傳,她扮演的叛逆角色,具有很強的真實性,起到了很好的革命宣傳效果。在邢慧學17歲時,面對包辦婚姻,她不卑不亢,敢於反潮流,留下一紙「抗婚宣言」隻身逃婚。1926年初,邢慧學進入省立第六師範學校(今瓊臺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習。就讀時期,她常帶領青年學生上街演說,宣傳革命思想。
  • 大年初九,全悅海口閱讀會少兒朗誦團七少年線上講述中共瓊崖故事.在實踐中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品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熱愛中華文化.
    >活動通知 2021年01月30日,全民悅讀海口閱讀會利用微信群載體進行了第一次線上播講瓊崖紅色故事之《瓊崖火種》活動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反響和關注!為了更好的發揮「群」的優勢傳播紅色故事,弘揚海南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鬥爭中形成的瓊崖革命精神,全民悅讀海口閱讀會總群繼續進行一系列線上播講瓊崖紅色故事的活動。2021年02月20日(大年初九),全民悅讀海口閱讀會少兒朗誦團七名少年將在線上大講中共瓊崖革命故事。
  • 紀念海南解放70周年 | 瓊崖革命鬥爭和渡海解放海南島戰鬥勝利來之...
    其餘部隊於11日按原計劃成功登陸,並在擊潰國民黨軍三個連後,由當地遊擊隊接應,與瓊崖縱隊勝利會師。  1950年3月26日、3月31日,第二批偷渡部隊分兩撥渡海,順利與瓊崖縱隊會師。  兩批部隊偷渡成功,使海南島上的先遣登陸部隊有了近一個師的兵力,大大增強了接應力量,為主力部隊大規模渡海登陸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 巾幗英雄:瓊崖女性的抗日救亡活動
    中國傳統社會的女性大都受到神權、族權和夫權的三重壓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讓有覺悟的女性參與抗日宣傳,不但容易喚醒廣大農村婦女的身份認同與革命熱情,而且還因為女性更具有做宣傳工作的特殊優勢,如善言談、喜溝通、隱蔽性強等,因此女性參與抗日宣傳的效果是比較好的。二是積極參戰,充實和壯大抗日力量。
  • 陳玉嬋:博學「女秀才」熱血灑瓊崖
    陳玉嬋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瓊崖傑出的婦女領袖之一。她曾是瓊崖婦女解放協會主要領導人、共青團瓊崖地委委員和婦女部長,也是瓊山縣第一任婦女解放協會主任,並曾任瓊山縣國民黨黨部執行委員兼婦女部長等職務。她1899年出生於瓊山縣舊州王美道鄉美嶺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 電影《革命者》定檔7月1日 李大釗先生探求革命火種
    電影《革命者》定檔7月1日 李大釗先生探求革命火種 2020-12-27 14
  • 革命星火燃 點亮新希望
    1928年8月12日,瓊崖蘇維埃政府在今瓊海市陽江鎮高朗村成立,瓊崖勞苦大眾第一次實現當家作主——革命星火燃點亮新希望槍炮聲中成立的瓊崖蘇維埃1927年9月23日,椰子寨的槍聲拉開瓊崖共產黨人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白色恐怖統治的序幕。此後5個月中,瓊崖共產黨所領導的革命武裝力量迅速發展壯大到1300多人,並在全瓊舉行武裝暴動。1928年2月,中共瓊崖二大通過了成立瓊崖蘇維埃政府,發展縣、區、鄉蘇維埃政權的決議。
  • 革命歷史劇《啊搖籃》官宣曝海報 海清重現革命「帶娃戰線」的崢嶸...
    由陝文投藝達影視出品,賈軼群擔任總製片人、林柯執導,王茜總編劇,海清、李澤鋒 ,周也、朱銳領銜主演,徐紹瑛、郎月婷、李芯逸、田徵、劉潤南,李寶安,張航瑜等主演的革命歷史劇《啊搖籃》於今日曝光首款海報,這是劇組自開拍以來首次官宣主演陣容。該劇集結一眾實力派與新生代演員,海報一經公布,就引起全網的強烈期待。
  • 革命歷史劇《啊搖籃》首曝海報官宣陣容
    海報由陝文投藝達影視出品,賈軼群擔任總製片人、林柯執導,王茜總編劇,海清、李澤鋒,周也、朱銳領銜主演,徐紹瑛、郎月婷、李芯逸、田徵、劉潤南,李寶安,張航瑜等主演的革命歷史劇《啊搖籃海清化身「醜媽媽」,實力演繹史上最難「帶娃」電視劇《啊搖籃》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抗日戰爭時期,黨中央為了保護革命後代,在延安成立託兒所,醜子岡(海清飾)臨危受命,帶領一眾革命工作者開啟保育革命後代的傳奇一生。此前,該劇一直處於低調拍攝,此次發布海報堪稱驚喜十足。
  • 點評《紅色搖籃》這部經典的紅色革命電視劇
    作為80後的我,更加比較喜歡觀看紅色革命題材的電視劇。基本我每年都會反覆觀看幾部經典的紅色革命題材電視劇,之所以成為喜歡,就是反反覆覆觀看也不感覺膩,反而每看一遍都要一個新的感受;一個新的認識,對了裡面的人物又有一個新的認知,仿佛也感覺無論看多少遍,都也無法對人物的認知到底,這也正應了每年都要反覆去觀看紅色電視劇的原因;比如說我前面有篇《長徵》電視劇介紹和點評。今天咱就再說說另外一部也是比較經典的紅色電視劇---《紅色搖籃》。
  • 展現李大釗的革命故事,電影《火種》開機!主演富大龍這樣解讀角色
    建黨100周年重點獻禮影片《火種》20日在海口開機,演員富大龍將飾演李大釗。該片由陳劍飛執導,周振天編劇,其他主演還有姜武、杜旭東等。姜武 資料圖 圖源新華社 攝於2016年《火種》將通過1919年—1927年和1951年兩條時空線索,展示李大釗點燃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火種、成為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歷史畫卷
  • 紅色遺址奎星樓:"八卦樓"裡燃起革命火種
    20世紀30年代,這裡是中共地下活動據點之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彭衝就在此傳播革命思想,組織進步青年開展抗日宣傳活動。坐落在海滄中心小學內的「奎星樓」,是明代滄江書院唯一的遺存建築,抗戰時期曾肩負著特殊的使命———作為地下黨員的活動據點,播撒著抗日火種。  在海滄,前臨九龍江口,後依文圃山麓的海滄中心小學顯得很靜謐。
  • 瓊崖縱隊明知道46軍是自己人,為何還痛下死手?實乃迫不得已
    其中瓊崖縱隊是我黨在海南島上的一支人民武裝隊伍,這支隊伍起初就是海南島上由瓊崖特委領導的一支農民起義隊伍,1927年9月,以農民起義隊伍為基礎組建出了這麼一支瓊崖縱隊,這支縱隊在中國的歷史上經歷了一段很長的革命歷程,從大革命時期到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都有他的身影。
  • 陳允洛:傳播革命火種的幕後奉獻者
    [新聞頁-臺海網] 陳允洛:傳播革命火種的幕後奉獻者 南洋著名報人、教育家,被譽為「泉州三傑」之一;他以報刊為陣地、以筆墨為武器,在組織旅緬華僑參加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中做出重要貢獻
  • 海南革命報業奠基人—林文英
    林文英還致力宣傳民主革命思想,協助同盟會的胡漢民等人主持《中興日報》,撰寫文章同保皇派的《南洋總匯新報》展開論戰,批駁了保皇派「革命在中國不能成功」和主張君主立憲等謬論,提高了華僑的政治覺悟,讓華僑在鬥爭實踐中逐漸認識到新聞輿論對推動革命運動的重要作用。
  • 海南日報數字報-冷兵器殺出革命豪情
    省博物館館藏的20世紀30年代瓊崖工農紅軍標槍頭(用於長矛),曾見證了長矛這種普通的冷兵器,成為瓊崖革命初期許多革命戰士打擊敵人,追求人民解放的重要武器。  迎頭痛擊  長矛刺向反動派  1927年,瓊崖四二二事變後,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屠殺,中共瓊崖特委大力發展革命武裝,但是由於槍枝彈藥極其匱乏,大部分革命戰士不得不使用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