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應該認識他:心理學史上的巨人——榮格

2021-03-01 和合蘊之

人生是一場靈魂的盛宴,一場精神的修煉。

無論什麼原因,當一個人開始不滿足於物質的擁有,開始走向心靈的探索,會在不同場合與時空認識很多心理學名詞,當然還有一眾心理學大師,包括弗洛伊德、榮格、皮爾斯、艾賓浩斯、皮亞傑等等著名心理學家,他們是心理學史上的巨人,為人類做出不朽的貢獻。

很多人和我一樣,非常敬仰榮格,很想探索他那深奧艱澀的心理學理論,諸如原型、集體無意識、情結、阿尼瑪、阿尼姆斯等等。榮格開創了一門充滿獨創性的學問,他始終行走在探索「人類終極疑問」的路上不知疲倦,對於複雜而又深奧的人心,究竟它的真面目為何?又有什麼意義?他要懂得!他也希望更多人覺醒,可以懂得。

卡爾·榮格1875年出生於瑞士的凱斯威爾,父親則是一位虔誠的牧師,母親的性情反覆無常,兩個哥哥夭折。自小榮格便是一個奇怪而憂鬱的小孩,他大都是和自己作伴,常常以一些幻想遊戲自娛自樂。他還將自己分成兩個人格:一號和二號。一號小孩在日常生活中認真學習、專心聽講,和一般的孩子一樣。二號卻很像成年人,多疑、不輕易相信別人,並且選擇遠離他人。

1895年榮格進入巴賽爾大學主修醫學,後來接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兩人開始了長達數年的緊密交往與合作。榮格還發表論文,題目為《心理學與超自然》(On the Psychology and Pathology of So-Called Occult Phenomena)。後來,兩人的見解有所差異,榮格的想法和弗洛伊德漸行漸遠。跟弗洛伊德決裂之後,榮格猶如走入一條死胡同,他的學說也遭了嚴厲的批評,後來,他開始了一連串的旅行,並專心探索自己的潛意識。

[人格論]

 

在榮格看來,心靈或人格結構是由意識(自我)、個體潛意識(情結)和集體潛意識(原型)等三個層面所構成。

 

意識:人格結構的最頂層,是心靈中能夠被人覺知的部分,如知覺、記憶、思維和情緒等,其功能是使個人能夠適應其周圍環境。

 

個體潛意識:人格結構的第二層,包括—切被遺忘的記憶、知覺和被壓抑的經驗,以及屬於個體性質的夢等,相當於弗洛伊德的前意識,可以進入意識內我領域。

 

集體潛意識:人格或心靈結構最底層的潛意識部分,包括世世代代活動方式和經驗庫存在人腦結構中的遺傳痕跡。它不是個體後天習得,而是先天遺傳的;它不是被意識遺忘的部分,而是個體始終意識不到的東西。

[夢的解析]

 

榮格認為,夢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們沒有意識到或注意到的思想,夢的象徵作用主要是集體無意識的表現,只有經過「放大」後才能真正了解它們的含義和原型。夢提供了能幫助人們在生活中恢復平衡的信息,它的功能主要是一種補償性的,它通過製造夢的內容來重建整個精神的平衡。可以通過對某些反覆出現的主題予以揭示,使夢者心靈的主要傾向得以顯露,幫助夢者梳理分析得到啟示。

 

比如某人夢見一場豪雨,其中一種解釋可以是:下雨代表淨化,表示目前的厄運狀況即將一掃而去,新的人生即將來臨。當然,需要具體地訪談,得知更多的信息才能更加切合夢者。榮格關於夢的見解獲得了許多稱讚,並且在臨床應用中碩果纍纍。他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理解了一個符號和一種象徵關係,這一成就對精神治療具有突破性的推動作用。

[榮格名言]

 

「只有撇開對外物的追求,才能達到靈魂的所在。若他找不到靈魂,他將陷入空虛的恐懼,而這恐懼將揮舞長鞭,驅使他絕望盲目地追求空洞的世事。他將受無盡的渴求愚弄,在心靈之路上迷失自己,再也找不著靈魂。」

 

「世界懸於一線,那根線就是人的心靈。」

 

我漂泊了許多年,時間長得讓我忘記了我還有靈魂。

 

當愛支配一切時,權力就不存在了;當權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兩者互為對方的影子。

 

關於這位心理學巨匠——榮格,尚有很多值得學習和探索,以後再慢慢道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榮格心理學:分析心理學的基本理論
    說起心理學巨人,大家都會想到弗洛伊德,熟悉心理學的人都知道,弗洛伊德為心理學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潛意識理論和對夢的研究解析至今還深刻影響著心理學界。然而小編今天要介紹的並非弗洛伊德,而是另一位同樣的頂級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弗洛伊德最有名的弟子,相信對很多人來說這個名字是神秘而陌生的,然而他的那些心理學理論和思想至今仍對心理學研究產生深遠影響,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分析心理學。
  • 榮格分析心理學——夢的講座
    他繼續提到:「這樣的頓悟一生只可能幸運地獲得一次。」在《夢的解析》的啟發下,年輕的精神病學家榮格得以闡明對精神分裂症患者從思維形態到夢形態的症狀理解的轉變。從這個最初的起點,夢逐漸成為榮格心理分析工作和心靈探索的重心,因為他認為夢是無意識對意識傳送的最為重要的信息。此外,榮格生命中大量重要的事件都曾經在他的夢中被預見。
  • 女性應該如何走出心靈困境?榮格分析心理學啟迪:明辨善惡是關鍵
    這在榮格的分析心理學中,是極為常見的事情。很多事情,都能用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去解釋。瑞士的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是榮格的忠實擁護者,同時,她也是榮格的學生,並作為蘇黎世榮格中心的主要導師,一生致力於榮格分析心理學的研究。她不僅在榮格分析心理學研究的深度上令人難以匹敵,在研究的廣度上,也是讓人折服。
  • 用榮格心理學探索童話世界 用榮格心理學探索童話世界
    32開      頁數:280    上架建議:暢銷·心理自助   魯網10月16日訊 (瑞士)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1915—1998)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博士是公認的、傑出的榮格心理學繼承者
  • 《陰影與惡》,用榮格心理學知識解讀童話故事中的隱含寓意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追隨心理學家榮格近30年,是公認最傑出的榮格繼承人。同時,她還擅長把榮格的心理學概念和方法運用到童話分析當中,成為童話心理解讀最具權威性的代表人物。《陰影與惡》被稱作馮·法蘭茲最可怕又最吸引人的一本書。在這本書中,馮·法蘭茲選取世界各地的多個童話故事為例,從心理學和文化角度進行綜合分析,討論故事中所反映出的人類心理的陰影面和邪惡面。
  • 榮格的人格面具
    他給妻子做過精神分析,後來把妻子培養成精神分析師,成為他的圈子中的重要一員。1916年分析心理學俱樂部成立,愛瑪被選為第一任主席。榮格自幼孤獨,他的獨處面具非常發達。與弗洛伊德鬧翻後,他把自己封閉起來,對自己進行分析,最終「認識」了自己,與自己「和解」了。
  • 榮格:積極想像的人生是值得過的
    這就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發明的「積極想像」,也可以譯作「主動想像」, 榮格還稱其為「睜著眼睛做夢」,是分析心理學流派最主要的流派之一。在《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中,榮格寫到:只要我能將情緒轉化為意象,也就是找出躲藏在情緒裡面的那些意象,我的內心就會覺得平靜、安全。我若停留在情緒中,就有可能被無意識的內容物打敗。
  • 榮格與瑜伽
    正是在這個時候,他在瑜伽中認識到了一種與自己發展的「自性」概念相吻合的方法,以及一種與潛意識探索和個性化理論平行的技術。他得出的結論是,自性的體驗和實現是``印度瑜伽的最終目標'',因此,``在考慮自性的心理問題時,我們應該更好的利用印度智慧的寶藏''(CW16 .219)。
  • 當童話故事遇上榮格心理學 第B12版:新知道 20180816期 濟南時報
    □徐敏  乾淨純粹的童話故事怎會與深刻抽象的榮格心理學相遇?  在意識狹窄的現代視野中,童話是森林、河流、動物以及可以預期的人物關係,而正是這些可以預期的形式與元素,得以跨越時間、地域與文化,傳遞著人類的共同秘密。所以,用榮格心理學解讀童話,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認知。
  • 榮格:偉大與謙卑
    但是,按照榮格自己的理論,任何人在擁有其誘人或充滿魅力的「人格面具」(Persona)的背後,也都會掩埋著他自己的「陰影」(Shadow),那是他隱藏起來不想讓別人看到的一面。套用作者在書中引用的話:「……認識陰影就已經足以讓我們謙卑……」或許,其中也就包含了陰影所能帶給我們的價值。我記得在我做榮格心理分析的時候,我的分析家曾這樣告訴我,人們都以為陰影全都是骯髒的東西,並不知道99.9%的純金也在其中。他說,這大概也是榮格的意思。
  • 榮格分析心理學與 MBTI 人格模型:識人識己終身受用工具
    第一講、分析心理學與 MBTI 人格模型  1、什麼是心理學?    2、什麼是分析心理學?  思維是對事物的作出判斷和推理,情感是對事物的好惡傾向;在認識世界的時候沒有運用理性判斷,所以感覺和直覺屬於非理性功能。    3. 在改造世界的時候時要運用理性判斷,所以思維和情感屬於理性功能。    當我們分別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以及面對外部的現實世界時,會分別偏好使用兩個不同的功能。
  • 危險方法,佛洛依德和榮格的對決
    應該把對患者的治療方向放在未來而不是過去的分析中。,而榮格則建立分析心理學。他對潛意識的領域的研究,為後來現代醫學的動力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等學派提供了理論基礎,也為西方人文科學的發展提供了理論支持。可以說榮格在現實生活中,應該也是個很有魅力的人。
  • 群體心理和集體無意識|讀勒龐《烏合之眾》和榮格《心理學與文學》
    在讀了法國社會心理學家古斯塔夫 勒龐的名著《烏合之眾》後,聯繫上以前讀過的瑞士心理學家榮格寫的《心理學與文學》,於是就有了上邊這些淺薄的思考,於是也就有了這篇文章。 勒龐的《烏合之眾》是研究群體心理的,他所指的群體,指的是「若干個體帶著一個目的聚集成群」,而且一旦成為群體,「就會產生某些不同於民族性格的新特徵」。
  • 《陰影與惡》丨用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中的善良與邪惡的設定
    那些無處不在的骷髏、巨人、女巫、魔法師在童話中到底意味著什麼?公認最為傑出的榮格繼承者、榮格派童話分析大師馮·法蘭茲終身代表作《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系列》一套四冊中的《陰影與惡》是一本聚焦在人類陰影面與邪惡面觀察的既可怕又吸引人的書,她用22個童話搭配臨床案例,在簡單純粹的童話當中,輔以民族學、神話學、字源學及意象與象徵的擴大比較,不僅還原這些黑暗故事背後隱藏的深意,也指引了一條認識自己的路徑。
  • 當你讀懂童話,你已不再是孩子:用榮格解讀,喚醒「集體無意識」
    1.弗洛伊德&榮格&馮·法蘭茲榮格這個人,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如果你對他不熟悉,弗洛伊德你總還算了解一些吧。他們曾同屬精神分析學派,弗洛伊德在某種程度上還是榮格的引路人。但後來,隨著榮格分析心理學體系的創立,他與弗洛伊德的理論形成了重大的衝突,最終兩個人的關係走向了決裂。
  • 齊亞玲:從榮格心理學的視角看《功夫熊貓》
    本文嘗試從榮格心理學的視角來分析一下《功夫熊貓》涉及的中國文化心理,即大多分析是建立在分析心理學的理論假設之上的。榮格心理學與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1913年,由於學術觀點上的巨大分歧,更由於難以忍受弗洛伊德「把自己的權威置於真理之上」的專制霸道作風,曾被他欽定為「皇太子」的榮格與弗洛伊德公開決裂。
  • (理論)傑西卡-榮格與佔星
    佔星中沒人認為是淺黃色帶土星環的土星在水瓶座「導致」榮格創立了匿名戒酒會,只是這件事就發生了,這是一件詭異的事情,就像愛因斯坦將量子糾纏稱為「遠距離鬧鬼」一樣。(愛因斯坦認識榮格,後面會說)。 榮格和集體,榮格和靈魂 卡爾·榮格的魂神星與水瓶座的土星相刑,水瓶座掌管集體,這在榮格的一生中有很多重要的體現。
  • ...精神分析動力學Ⅲ:自體(主體間性)/大師系列(弗洛伊德·榮格...
    精神分析初學者開始接觸自體心理學時,如果上來就閱讀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的著作,會感到十分吃力。科胡特本人在經典精神分析以及自我心理學中都有深厚造詣,而當時他所處的時代需要他向傳統精神分析學者給出自體心理學的答覆回應,所以初學者很容易因其著作中呈現出的多種精神分析觀點與自體心理學觀點的交錯而迷惑,無法直接輕鬆理解和把握自體心理學的基本概念和實操框架。
  • 生命之海中升起的火焰:榮格《金花的秘密》
    幽暗的潛意識海底火焰從這最深的海底穿透種子生出一朵碩大的金花《金花的秘密》《金花的秘密:》是分析心理學宗師榮格評論中國文化的著作
  • 顛覆弗洛伊德與榮格形象的電影:我們敢於去受傷嗎?
    他是享譽世界的心理學家,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經典著作《夢的解析》、《超越唯樂原則》的作者。是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是他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難道他不應該是最能審視自我心理問題,也最能解決自我心理問題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