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監獄看守所辦懇親活動 感化犯人助重獲新生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9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中秋節快到了,臺灣各監獄看守所舉辦懇親活動,推動「枕邊細語」活動,讓犯人在錄音室對家人講內心話或為孩子講故事,幫助犯人找回正常人生。

鍾姓男子入獄後,父親患癌症晚期,獄方特別通融,讓雙方會面。臺灣《聯合報》記者林敬家攝影

死囚獲再審 盼回家過年

臺南看守所上周舉辦中秋懇親活動,死囚謝志宏被檢方請求再審。謝志宏的哥哥、母親等家人前往探望,聽到哥哥親口告知這個好消息,謝志宏不禁紅了眼眶。

謝志宏的哥哥說,自己跟弟弟差12歲,從小看著弟弟長大,一直都相信弟弟的清白,18年來每天都盼望弟弟回家。面對弟弟「無辜被判死刑」,自己曾經一度感到絕望和委屈,入獄後每年只有3次見面機會,10多年來看著弟弟的青春歲月都在獄中度過,自己內心感到很遺憾。如今出現轉機,希望弟弟早日回家,「下次再見,就是跟我們回家過年」。

患癌父親怕等不到兒子出獄

彰化監獄日前也辦了懇親會,犯人阿鍾去年入獄服刑後沒再見過父親。原來,鍾父被檢查出患口腔癌,正接受化療,身體虛弱。阿鍾擔心父親病情,雖條件沒達到,但獄方通融,讓他與父母相見。

鍾父說,自知健康不佳,想等到兒子出獄,不知是不是奢望?很期盼看兒子結婚生子,希望他出獄後不要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生活。阿鍾眼睛泛著淚光,說「很後悔做錯事,很怕下一次就見不到爸爸」。

少年犯殺人入獄 奶奶不離不棄

今年27歲的廖姓男子因殺人罪被判刑30年,入獄時才初中畢業。奶奶在他服刑期間不間斷探望,成為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廖某以優異成績從矯正學校畢業後,轉到彰化監獄服刑。奶奶盼孫子能早日出獄。懇親會上,兩人相見,手牽著手不放;提到過去,祖孫倆都紅了眼眶。

為了告別過去,廖某服刑期間相當低調,拒絕見曾經的友人,「要把過去少讀的書都補回來」,希望好好表現,明年申請假釋,「奶奶等我10年了,不再讓她傷心」。

犯人仔仔(左)摟住媽媽(右),承諾出獄後要好好照顧她。臺灣《聯合報》記者曾健佑攝影

犯人讀故事錄光碟說心裡話

彰化監獄除安排懇親會,今年也鼓勵犯人錄製心裡話給家人,或是讀故事書錄製光碟給孩子們聽。

殺人犯廖某也錄製了一段故事,他說,奶奶就像書中人物,為了別人,犧牲自己,付出不求回報。錄到最後,他再次向家人說「抱歉」。

有1名因毒品案件進出監獄看守所多次的犯人,女兒正在讀小學一年級,於是錄音講故事給女兒聽,希望她像故事中的主人翁一樣「懂得感恩,走上正當的路」。

彰化監獄推行「枕邊細語」活動,讓犯人將心意灌注在光碟中,「跨越時空,搭起橋梁,成為守護家人的力量」。

服刑期間父親亡故 犯人懊悔

臺北監獄19日和20日連辦懇親會,一般家屬和犯人只能隔著玻璃說話,監獄管教人員19日首次替每個犯人及其家人合影,希望通過照片讓親情更緊密。

「我已經被關12年了!」犯人趙大年輕時犯重案入獄,雖樂觀面對,言談間仍流露坐牢期間失去父親的懊悔。

趙大的哥哥也因犯罪入獄,2人一同在臺北監獄服刑,家裡經濟負擔全靠姐姐一肩扛起。趙大的姐姐說,每個月都會來看哥哥、弟弟,想起過往,總忍不住落淚,她要把照片放在客廳,這樣就可以隨時看見家人。

毒販決心出獄好好照顧媽媽

犯人仔仔24歲時因販賣海洛因被捕,共判刑24年,服刑已滿8年。他原本只有小學學歷,入獄後念到高三,笑稱,「獲得很多過去沒有的知識,讓人生有了改變」。

「我已下定決心要好好照顧媽媽!」仔仔說,母親每月定期來探視,給了自己繼續活下去的動力,懇親會上自己都會和媽媽擁抱,承諾出獄後會找穩定的工作,好好陪伴媽媽。

相關焦點

  • 看守所與監獄有什麼不同之處,犯人又是如何進行改造的?
    一般羈押看守所的時間大約為六個月左右,對本法院判決不服提出上訴者相對時間要長一些。 認為判決公正量刑適當那麼既可離開看守所轉向下一個目的地,監獄。
  • 被判刑多久會從看守所轉到監獄?看守所、監獄、拘留所有何不同?
    一、被判刑了多久會從看守所轉到監獄判決生效後,犯人即要從看守所轉到服刑監獄,一般在15天之內移送
  • 看守所和監獄有何區別?
    從廣義上講,關押一切犯人的場所都能叫監獄,看守所也包含在廣義的監獄範疇。而從狹義上講,二者是有不少本質區別的。二者的羈押性質和任務不同看守所關押的人犯主要有兩大類,一是被依法逮捕和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二是在交付刑罰前,剩餘刑期在3個月內的罪犯。
  • 同樣是關犯人的地方,監獄和看守所有何不同?沒想到這麼大區別
    那麼同樣都是關押犯人,監獄和看守所有什麼區別嗎?我們至今才弄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相信大家看一些法制頻道的時候,都會發現這些犯罪分子再犯了違法亂紀的事情之後會被警方逮捕,之後法院會對他們所犯的事情進行審判,最終他們會被關到監獄或者看守所裡面,有部分犯人被關到了看守所裡面,也有很多人被關到了監獄當中,事實上都是關押罪犯,監獄和看守所有著怎樣的區別呢?
  • 被判刑後可不可以轉監獄,被判刑多久會從看守所轉到監獄?
    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後一般會關押在看守所,在法庭進行案件的審理並且做出裁決之後就會被移送到監獄,對於看守所、監獄都在一定時間限度內剝奪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那麼在進行判刑之後犯罪分子在什麼時候會被轉移到監獄呢?
  • 同樣都是關押犯人,為什麼還要分監獄和看守所,到底有什麼區別?
    同樣都是關押犯人,為什麼還要分監獄和看守所,到底有什麼區別?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犯人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情之後,就會被逮捕,通過法院判罪之後,送到監獄或者看守所關押起來,有的罪犯被關進了看守所,有的罪犯則被關進了監獄,明明都是關押罪犯,為什麼還要有監獄和看守所之分呢?
  • 看守所和監獄哪個更苦?結果您一定想不到,修軍律師解讀不同之處
    看守所是指因涉嫌犯罪被採取強制措施羈押的場所,關押在看守所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刑事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即依法完成自偵查,審查起訴和審判的全過程,這裡被關押的人員稱之為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負責管理的人員稱之為管教。
  • 一起來看看臺灣吳姓宗親懇親大會
    學習臺吳經驗 促進家族事業——吳國榮會長應邀赴臺  2017年11月11日,廈門吳氏宗親會會長吳國榮應邀前往臺灣彰化,參加臺灣吳姓宗親總會主辦、彰化市吳姓宗親會承辦的第41屆懇親大會。國榮會長對臺灣宗親總會的組織結構、工作方式、舉辦活動模式都非常讚賞,他認為臺灣模式是世界吳氏最好的模式之一,值得世界各地宗親會效法。國榮會長的發言,獲得大家的熱烈掌聲。
  • 看守所和監獄都能送些什麼物品
    公民因觸犯刑法被刑事拘留後關押在看守所(行政拘留在拘留所)一直到法院宣判結束(如果不服判決,上訴期也是在看守所渡過)。死刑犯(不含死緩)一直在看守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餘刑(指判決天數減去被關押的天數)不足三個月的也是在看守所服刑。其他犯人就移交監獄了。
  • 看守所和監獄到底有什麼區別?聽聽相關人員怎麼說
    看守所和監獄到底有什麼區別?聽聽相關人員怎麼說這幾天正是中秋放假的時候,小編也約上了幾個小夥伴一起聊聊天,畢竟小夥伴之間已經很久沒有在一起了,這一次還有一個很久沒有碰面的同學,也加入了其中,他在司法部門工作,當然和他聊天也離不開司法方面的問題,其中有個小夥伴問道,社會上已經有了監獄為什麼還要設置看守所呢?看守所和監獄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看守所、拘留所、監獄區別是什麼?
    看守所,臨時羈押犯人場所,是羈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機關。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三個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看守所收押犯罪嫌疑人,須憑送押機關持有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籤發的逮捕證、刑事拘留證或者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改造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追捕、押解犯罪嫌疑人臨時寄押的證明文書。
  • 看守所、監獄、拘留所這三個機關有什麼不同?
    看守所、監獄、拘留所都在一定時間限度內剝奪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那麼這三機關有在適用時有什麼區別呢?本文對此作了詳細描述。
  • 監獄和看守所裡,哪種罪犯是最被看不起的?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
    監獄和看守所裡,哪種罪犯是最被看不起的?今天總算是漲知識了看守所與監獄不是普通人能進去的,裡面關押的都是不利於社會穩定的人。對於平民來說,對裡面的情況了解的很少,從各種影視作品中知道,在這裡面經常會出現管理人員欺壓虐待服刑的人員,或是服刑人員中的強勢的人欺壓弱勢的人。
  • 都是關押犯人的地方,為什麼還要分監獄和看守所?可不能弄混了
    作為現代法治社會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監獄的存在我們都不陌生,無論是從電視劇、電影等影視作品中,還是政治課裡關於法律的章節中,又或者是生活裡人們的交談中,我們都能感受到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無論是何人,只要做了違法的事,最終都難逃法律的嚴懲。
  • 看守所與監獄的62種區別
    看守所:活動空間40平米以內。監獄:活動空間幾萬平米。看守所:抽菸還得躲著。監獄:光明正大,幾百老煙槍,不同點不同滅。看守所:洗澡排隊。監獄:洗澡靠搶。看守所:值班員很牛。監獄:活好,任何人都牛。看守所:新聞聯播監獄:新聞聯播+點評看守所:一個管教監獄:10幾個幹部。看守所:衣食有憂監獄:衣食無憂。看守所:不見天日監獄:風吹雨曬看守所:出門必帶手銬監獄:無看守所:運動違規監獄:避開監控,酌情運動。
  • 看守所,拘留所,監獄,這三個地方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可算知道了
    看守所,拘留所,監獄,這三個地方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可算知道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大家都知道,當人做的事或某些行為觸碰到國家規定的法律的時候,該人就會負責相應的責任。如果有一天你觸犯了法律,你知道警察要帶你去的是哪裡嗎?去的地方是有講究的嗎?又是按照什麼區分關押的人呢?
  • 看守所與監獄的區別
    看守所是關押犯罪嫌疑人,監獄是關押已判決的罪犯。二者的身份差異決定了場所的區別。 一般來說嫌疑人在看守所37天內檢察院根據案情作出批捕與不批捕的決定。不與批捕或者變更強制措施的(也就是取保候審)就可以回家了。不批捕的也就是自由了。取保候審的只是半自由。等待法院開庭審理。
  • 看守所和監獄的區別
    看守所和監獄的區別,其實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簡單的說可以分為3大點1,看守所一般關押的都是犯罪嫌疑人,而監獄關押的是已經判刑的人
  • 這所監獄犯人平均刑期88年,四周由野獸「看守」,無人越獄
    臭名昭著的安哥拉監獄,始建於1901年,位於美國路易斯安那首府巴吞魯日安哥拉鎮,三面被密西西比河包圍,水裡生活著很多鱷魚,另一面是一片森林,裡面野獸橫行,活躍著很多狼、毒蛇等等,監獄犯人每天晚上都能聽到各種狼嚎聲,據說很多人因此被嚇出了精神疾病。
  • 臺灣綠島不只有美麗的風景,還有關押重刑犯的監獄
    在地裡位置上, 綠島四面環海,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它早在日本侵臺時期,就開始了「監獄文化」。根據文獻記載,綠島設監獄最早是在一百多年前的1910年4月,當時日本人為了隔絕所謂的「犯罪人口」,特在綠島設置收容所,直到1920年止。據了解,當時是讓犯人們以「放牧」為生,任其自生自滅。 國民黨抵臺後,於1950年在綠島成立了「新生訓導處」,後更名為「新生總隊」,專門收押「匪諜」等政治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