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可以一刀斬殺顏良,卻八十回合拿不下徐晃,還差點被殺

2021-01-18 騰訊網

人們常說,金木水火土,相生又相剋。這種微妙的關係,有時候說在人身上,竟然也是能匹配得上的。關羽,因為他勇武過人,又義薄雲天,在中國歷史上最是受尊敬,被民間尊稱為「關公」。一代代的封號尊崇,到了清朝時,他已經被封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概括一下,就是「武聖」,甚至和春秋時期的儒家創始人「文聖」孔子齊名。

勇冠三軍

在這盛名之下,關羽的武力值縱然有神話的功勞,但是細算起來,他這一生的功績,即便是在英雄輩出的《三國演義》裡頭,也算得上是響噹噹的。據記載,關羽在《三國演義》中,一共斬殺了十六位大將,其中就有顏良這位魏國的大將。但是和徐晃打了八十回合,也沒能將其拿下,甚至還差點被殺,這是怎麼回事?我們慢慢來看。顏良,後世將其常與文丑連在一起。雖說史料記載不多,可同文丑都是袁紹手下甚是有威名的一流大將,率領著上十萬的精兵。袁紹派他去攻打白馬,在戰場的前半段,完全是這人的個人秀,「勇冠三軍」的顏良把曹軍嚇得不敢吱聲。

刺於馬下

然而白馬之戰的後半段就很有意思了,《三國演義》裡是這麼描寫後半段的:「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倒提青龍偃月刀,騎赤兔馬,見面就是秒殺,這在戰場上動不動大戰幾十個回合的完全不同。

名不見經傳

而徐晃呢,魏國的一代名將甚至可以說是開國的元勳級人物,同樣作為一個出場同樣不多的三國人物,是除了呂布以外,明顯的把關羽擊敗之人。建安二十年的「襄樊之戰」中,關羽水淹七軍,之後便是敗走麥城這一讓人扼腕的結局。關羽的死可以說和徐晃有著不小的關聯,曹操派遣徐晃去救敗走樊城的曹仁,徐晃迎戰關羽,關羽並不能將他擊敗打退,倉皇之下率領部隊離開,最後被孫權派將領伏擊。關羽這位英雄卻在最後被徐晃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人給打敗,迎來了英雄末路,美人遲暮。

總結

而顏良在歷史上並沒有和徐晃交戰過,真正和徐晃交戰過的是文丑,《三國演義》中記載,文丑騎馬而來,徐晃手裡掄著兩大斧迎戰,一頓廝殺之後,徐晃覺得自己打不過,便調轉馬頭跑了。把文丑當作顏良的同一水平線,這麼來看,徐晃也不見得能敵得過顏良。所以說,即便是武力值這麼強的關二爺,也不能逃離這種相克制的微妙關係。

參考文獻:

《三國演義》《三國志》

相關焦點

  • 顏良文丑有多厲害,為什麼會被關羽秒殺?
    今天就來簡單地分析一下顏良文丑的實力,甚至有能力將夏侯惇斬於馬下,呂布也不是這兩人的對手。顏良有多厲害顏良在《三國演義》中被關羽一刀斬殺,很多人覺得顏良實力不行,實際上在三國嘉靖版中曾記載當時出徵前劉備曾找過顏良,告訴顏良關羽的樣貌特徵,並囑託顏良在看到關羽後勸降,這也是為什麼兩軍對峙的時候,顏良下令手下放開一條路,而關羽則是個愣頭青,看見一條路直通敵將,想都沒想就衝上來一刀斬殺顏良,這讓顏良話還沒說出口便死在了關羽手中。
  • 關羽在人生中的最後一戰中,為何沒有嚇住龐德和徐晃?各有原因
    關羽也知道徐晃是一員虎將,自己的義子關平不一定是徐晃的對手,於是準備親自出戰。說實話,如果關羽巔峰時期,借給徐晃十個膽子,他也不敢和關羽交手。當年關羽白馬坡斬顏良,延津誅文丑,還歷歷在目。這樣的關羽,徐晃敢戰嗎?個人認為徐晃是不敢出戰的。 然而,此時的關羽,早已日落西山,年近六旬,當年的赤兔馬,也三十來歲了,早已過了巔峰時期。
  • 顏良乃「河北四庭柱」之首,卻被關羽一刀斬於馬下,是否徒有虛名
    不過,在《三國演義》之中,顏良卻變成了關羽口中的「插標賣首」之徒,更是在此後交戰中被關羽一刀斬於馬下,那麼顏良真的是徒有虛名嗎?實際上並非如此,無論是《三國志》,還是《三國演義》,顏良死的其實都有些冤枉,不同之處在於,《三國志》中死於荀攸之計,《三國演義》則死於劉備的一句話。
  • 蔡陽的武功有多高,為何敢千裡追殺關羽?幾回合能斬殺關羽?
    而演義中蔡陽和關羽的對陣,那可稱得上是完敗啊!原文:為首一將,乃是蔡陽,挺刀縱馬大喝曰:「你殺吾外甥秦琪,卻原來逃在此!吾奉丞相命,特來拿你!」關公更不答話,舉刀便砍。張飛親自擂鼓。只見一通鼓未盡,關公刀起處,蔡陽頭已落地。從書中來看,蔡陽和關羽的交手時間實在是太短了,連一通鼓的時間都沒到,可想而知蔡陽的實力有多差。
  • 《三國演義》黃蓋,程普能否擊敗徐晃,魏延?
    所以,先分析下四人的綜合戰績和表現。首先是徐晃:典韋去世後,徐晃就是曹操營裡的二號猛將。比如,白馬之戰,超一流的顏良二十回合擊敗徐晃,造成了曹營諸將的「慄然」,恐怕除了許褚,就只有徐晃會給諸將造成這種震動。
  • 《三國演義》中的徐晃,為何對趙雲膽戰心驚,對關羽卻主動挑戰?
    他曾經和劉備的部下多次交鋒,不過我們可以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他對關羽並不懼怕,在樊城之戰中,徐晃身先士卒,揮斧直取關羽。但是在漢水之戰中,他卻和張郃兩人見到趙雲膽戰心驚,不敢交戰。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一、徐晃與關羽、趙雲的交手。徐晃原是楊奉的手下,他在曹操奉迎漢獻帝時與曹操相遇。徐晃在一出場就和曹操陣營中的頭號猛將許褚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
  • 擊敗關羽,逼平許褚,曹營猛將徐晃的真實實力究竟有多恐怖?
    也因為其光芒過於耀眼,同樣出色的曹魏名將集團在襯託下顯得格外平庸,這不過是錯覺而已。被世人認為是「三流武將」的徐晃,真實能力相當出色,典韋去世之後的曹魏集團中,許褚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猛將,而徐晃則緊隨其後,與許褚在伯仲之間。徐晃究竟有何能耐,能與許褚爭北方第一名將之名?
  • 如果龐德大戰巔峰時期的關羽,最多能堅持多少回合?
    龐德的武藝不錯,即使面對巔峰時期的關羽也至少可以打上百八十個回合。關羽和龐德的樊城之戰是《三國演義》後期的經典對決之一。特別是第一天交手時,關羽和龐德廝殺了一百多個回合難分高下,而且兩人越戰越勇,兩邊軍士都看呆了。收兵以後,關羽誇龐德「刀法慣熟」,足以當自己的對手。而龐德也說「人言關公英雄,今日方信也。」可見兩人對對方的武藝還是非常認可的。
  • 關羽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五大猛將奈何不了此人,他到底有多厲害?
    關羽自然不會怯戰,大怒不已,想要教訓一番不知天高地厚的龐德,教教他如何做人。兩人都掄起大刀,開始廝殺,大戰了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還更有精神了。雙方鳴金收兵,結束了第一天的戰鬥。  第二天,關羽和龐德大戰五十回合,繼續不分勝負。此時,龐德詐敗,引誘關羽來追,一箭射中關羽肩膀,被關平救了回去。兩人第二次動手,龐德還略佔上風,雖然暗箭傷人不光彩,卻佔了關羽便宜。
  • 過五關時,換成許褚夏侯惇張遼徐晃龐德曹仁守關,關羽能闖過關嗎
    許褚若是堅守不戰,死守關卡,關羽定過不了關,但是三國演義中的設定,大將遇對手後,都會主動出擊選擇單挑,所以此時武功不如關羽的許褚,守不住關卡。二、關羽戰徐晃徐晃在樊城之戰擊敗過關羽,但那時關羽年齡大了,還受傷了,而且荊州被奪,關羽心煩意亂,不在狀態,所以敗給了徐晃,但這不能體現兩人的真實武功水平。
  • 三國二十四名將終極武力榜:呂布之下,馬超稱雄,關羽未入前五
    第四名 顏良咱不提白馬之戰時關羽一刀斬殺顏良好嗎?兩人正常單挑,顏良可以20回合擊敗徐晃,換成關羽20回合能擊敗徐晃,估計沒幾人相信關羽能做到吧!除了呂布馬超趙雲有可能(呂布可以,馬超和趙雲還真不好說,但是缺少實際的戰例對比),三國還有誰能做到。
  • 龐德到底有多厲害,為什麼關羽許褚徐晃等5大將都奈何不了他?
    龐德戰關羽關羽在三國時期名聲很大,憑藉著自己的勇猛可以說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再加上能用兵,水淹七軍傲視群雄,有了「威震華夏」的稱呼。關羽和龐德之間有過兩場單挑,關羽沒能佔任何便宜,而且還吃了虧。但龐德也不好惹,兩人大戰了一百回合,雙方勢均力敵沒有明顯優劣勢,第一次雙方單挑沒有勝負之分。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痴呆了。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回營後的關羽和龐德都不服氣,雙方都想把對方打贏證明自己,第二天雙方再次進行了一場單挑。
  • 顏良、文丑被殺感覺很冤,看看華雄就知道原因了
    聯盟中無計可施的時候,這時候作為毫無名氣的馬弓手關羽站出來的,要出手斬殺華雄,眾人不信,曹操藉此提出要讓關羽一試,並讓關羽借酒壯膽,關羽一句「殺華雄何須解酒,待回來喝酒不遲」,不一會功夫,關羽提著華雄的人頭回來的,這時候酒還有溫度,這就是「溫酒斬華雄」的典故。
  • 樊城之戰徐晃贏關羽的原因是什麼?
    只能說在這個時候孫權劉備各自的對外政策發生了根本的改變,他們儘可能更多的佔領荊州的意圖也日漸顯露出來,孫劉聯盟關係名存實亡,孫權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對付劉備身上,這時三國的格局實際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樊城之戰爆發。樊城之戰徐晃怎麼會贏關羽東漢末年的建安二十四年秋,當時關羽圍樊城。
  • 徐晃怎麼死的 曹操「五子良將」之一徐晃之死
    曹操手下勇將徐晃徐晃是河東楊人,與關羽可以說是同鄉人,儘管徐晃和關羽各為其主,但是兩人的關係似乎也是不錯的。似乎也是因為是同鄉,死法也是大相逕庭。那麼,徐晃怎麼死的,死後徐晃又被葬在了哪裡。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從此,他便成為曹操的一名忠實戰將,跟隨曹操轉戰南北,為曹魏的創建屢立功勳。
  • 關羽什麼時候出生的,享年多少歲?
    講到三國就必須要說一說我們的武聖關羽,關羽可謂是當世之名將,後世之楷模啊。殺顏良斬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等一系列的成就,讓人望而生畏啊,也可以稱之為一代「殺神」。跟劉備是結拜兄弟,被曹操生擒後儘管受到各種的厚待,但是仍然想回到自己兄長的身邊,真的是重情義講感情,赤膽忠心。
  • 關羽一百回合未戰勝龐德,龐德如此厲害,為何不是三國頂級武將
    而在書中的三國時代也可以說是一個群雄並起豪強林立的時代。在作者羅貫中的筆下塑造了許多的英雄人物,譬如關羽,張飛,典韋,甘寧等人。而在這其中,關羽因為其忠義的特質,高強的武藝受到了許多人的喜愛。 而在樊城之戰當中,關羽曾經與歸順與曹魏的龐德交手,令人意外的是,龐德居然和關羽一百回合不分上下,那麼龐德如此強大,為什麼不是頂級武將?
  • 敢群毆呂布,敢單挑關羽,夏侯兄弟和五子良將為何忌憚張飛趙雲?
    蜀漢有五虎上將,曹魏有五子良將,東吳有江表十二虎臣,武廟七十二將中至少有十二位可以算後漢三國人物,這還不包括屬於梟雄級別的將帥孫堅、孫策、呂布。在一般人看來,既然可以號稱名將,那就應該是天不怕地不怕敢摸閻王爺鼻子的英雄好漢。
  • 【三國猛將傳】樊城之戰 徐晃究竟是如何戰勝的關羽
    樊城是曹魏在荊州的重要據點,一旦樊城失守,那麼由此以北的廣袤平原無險可守,曹魏只得退回宛城(今河南南陽)一線,在這樣的局勢下,曹魏派出了徐晃去協助曹仁來與關羽抗衡。那麼,樊城之戰徐晃怎麼會贏關羽的呢?再者,關羽的軍隊因為之前的打仗,已經是疲憊之師,而徐晃的軍隊都是有備而來。這是徐晃贏關羽的第三個因素。第四,徐晃贏關羽的第四個因素是徐晃治軍嚴謹,有勇有謀,後來曹魏的軍隊在摩陂集合就可看出,因只有徐晃部下的軍營整齊,將士駐陣不動。第五,徐晃還趁勝追擊,衝入關羽的包圍圈內,把關羽逼到撤圍而走,關羽手下的將士很多投沔水而死,關羽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