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房間凌亂的家庭,能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嗎?」,這句話不久前就聽到某親戚談及過,怎麼回事呢?原來親戚的弟媳婦是十裡八村有名的「懶媳婦」,家裡面整天凌亂得讓人進屋無法落腳,孩子的衣服更是髒的如回到以前缺水的年代,可能很多人覺得當媽媽很辛苦,房間亂些、孩子的衣服髒些也很正常,但是一個凌亂的家庭肯定會給小孩帶來一定的成長影響,但所形成的影響絕對不是全部,房間凌不凌亂也不會直接決定能不能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先來說說房間凌亂給小孩帶來的負面影響:
房間的整潔象徵著個人和家庭的形象問題,若家裡面凌亂不堪想必訪客的人數也不多,孩子的心思包括眼神都是非常敏銳的,小的時候如果孩子穿的太邋遢,大概除了自己的父母能抱的人是寥寥無幾,雖然孩子的成長父母之愛排名第一,但可愛呆萌的出門形象也自帶吸引人的自信光環。
前些天,接姑娘放學回家的時候,閨女說「媽媽,同學和老師們都看著我,一直看著我進教室了還在看」,聽到這樣的古怪話我反射性地問了一句:「為什麼看你呀?」,姑娘有些驕傲地說「因為他們覺得我好看呀,好多老師都誇我真漂亮」。
恍惚之間,想到了自己童年經常被同學嘲笑,或者盯著其他自帶光環同學發呆的場面,那個時候眼神裡充滿了對漂亮、好看的羨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是現如今2、3歲都經常嚷嚷著要漂亮的小朋友?再者,隨著年齡增長孩子們「愛面子」的一面也越來越強烈,尤其是朋友到家裡面做客露出牴觸或嫌棄的表情時,孩子內心產生的自卑會更加明顯,叛逆期的孩子還會對父母露出較為明顯的嫌棄之色。
再來說說「為什麼房間凌亂的家庭不會直接決定能不能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房間凌亂或者父母邋遢這只不過是大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這就跟討飯的人和錦衣玉食的人生活處境不同是一個道理,討飯者遇到一碗熱騰騰麵條的饋贈就會感激涕零,但是對於錦衣玉食的人來說麵條就像是白開水一樣平淡無味,不想吃的時候直接丟進垃圾桶還毫無面色之變。
同樣的道理,生活在凌亂或乾淨整潔家庭的孩子,他們所看到、體會到的情節不同,能夠領悟到的所得自然也不相同。就拿今日的主題「凌亂家庭」來說,生活在凌亂家庭裡的小孩因為外在形象很容易自卑、內心,但也有一些孩子在「父母指望不上」的情況下自己行動,比如為了漂亮、自己每天穿漂亮乾淨的衣服,按時刷牙洗臉做個乾淨整潔的小朋友。
相信很多成年人回想自己童年被嘲笑、羨慕別人漂亮的時候,回家後都會變得勤快、乾淨很多,每天吵著鬧著要穿漂亮、乾淨的衣服,洗臉刷牙就連梳頭也變得積極很多,不過這樣「父母指望不上、孩子自己行動」的獨立,一般都是體現在大朋友身上,當然隨著攀比現象縮減至幼兒園情況普遍起來,很多孩子從幼兒園開始都特別愛美、注重自身形象,比如孩子每天穿這個衣服不是、那個衣服也不行的鬧騰,實際上就是孩子「愛美」的脆弱心在作祟。
總體來說,房間凌亂家庭影響得只是孩子的外在形象,生活習慣、包括成長領悟,真正決定孩子是否有出息的瓶頸,還在於孩子是否具備積極、樂觀和勇敢等學習態度,而父母指望不上的獨立就是非常好的積極、樂觀和勇敢訓練,但這份訓練一定要體現在父母培養的愛,而不是父母個人凌亂、和懶惰下的迫於無奈……
那麼在父母培養獨立愛的訓練裡大人該如何正確實施「凌亂」呢?
1、不要讓太乾淨成為潔癖
有些家長是愛乾淨過度成為了潔癖,電視劇《虎媽貓爸》裡的茜茜,就是因為姥姥愛乾淨過度以至於讓孩子形成誇張的公主病,回到鄉下不願意上髒亂廁所,尿褲子了也不願意穿其他小朋友的舊衣服,這樣的過度愛乾淨很難融入集體,即便是日日穿著漂亮的公主裙也很難得到別人發自內心的讚美。
這樣的過度在乎形象,實際上都是家長過度愛乾淨造成的潔癖習慣,比如孩子外出時這不能摸、那不能摸,還給孩子傳遞哪哪都是細菌、不乾淨的思想,以至於孩子每天生活在家人小心翼翼的保護下,這樣過度保護的孩子雖然愛乾淨、但也只是什麼都不會的潔癖,衣服髒了不會自己換、只會哭,手髒了也站在原地哭、不知道自己去洗……
2、適當地讓孩子形象「凌亂」
適當地讓孩子形象「凌亂」,比如孩子摔跤濺了一身泥,這個時候不要著急去給孩子整理形象,讓孩子通過「髒一些」的凌亂感受到周圍人異樣的眼光,包括要往大人懷裡「求抱抱」的嫌棄,這些外在髒亂體驗都會讓孩子切身體會到形象的重要性,當小朋友會要求爸爸媽媽幫忙換衣服,大朋友知道自己去換衣服時,這種獨立性的愛乾淨,會成為了優秀形象裡的優秀習慣伴隨他們一生,讓他們的習慣、乃至形象都受到更多人的讚美和鼓勵。
如果孩子的愛乾淨都是父母一直在把關、呵護著,有一天孩子摔跤起來,明明自己髒的是個泥人卻端著高高在上的架子去嘲笑別人,這也就是傳說中的「假乾淨」,更是難以融入集體的受排擠對象,所以不管是家庭凌亂也好、太過愛乾淨也罷,培養孩子獨立愛乾淨就是父母能給孩子形象上的一顆璀璨星宿。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實例,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