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於OPL的奇葩應援,是直男也能玩嗨的「飯圈文化」?

2021-02-16 BB姬


近兩年,面對所謂的「飯圈入侵」,電競粉絲總顯得謹小慎微。

但他們對應援——這個源於粉絲圈的舶來詞似乎接受度頗高,很快就將其納入了電競文化的一部分。

我身邊就有不少妹子是鐵桿電競粉絲,她們會在賽前製作應援物,成立粉絲後援團,組織線下觀賽,活動搞得井井有條,還能拉原本不了解電競的新夥伴入坑。

就連玩著蔡徐坤梗的直男們,也不介意去賽場拉橫幅,舉標語,剃頭亮紋身,對著鏡頭說出心中所愛,畢竟這套在體育賽場上倒也司空見慣。

在每年DOTA2的Ti之前,都會有視頻大神製作應援視頻,安排上根據遊戲主題改變的歌曲,讓人聽得熱血澎湃。

即便去不了現場、動手能力不強的觀眾,也能在每次大賽獲勝後,加入「喊樓」大軍。這些響徹校園的吶喊,已經不止一次登上熱搜,成為了全民電競時代的標誌。

如今,少男少女們在應援這件事上,達成了前所未有的共識。只要不在言語行為上過激,不影響比賽本身的和諧,用自己的方式給喜歡的戰隊、選手加油,不也是在釋放青春的荷爾蒙嗎?既增加了觀眾的參與感,又體現出玩家群體的創造力。

 

下面我們要聊的這群電競粉絲,同樣是應援大潮中的一支,但他們在短時間內,就把應援方式玩出了花,從硬核到土味無一不精,單純論「戰鬥力」,絕對稱得上「特種部隊」。

這群粉絲都來自OPL。OPL,全稱《決戰!平安京》職業聯賽,是手遊《決戰!平安京》中國最高規格的賽事,這一年穩步發展,積累了大量核心觀眾,一些國內的大俱樂部,像OMG、BLG也都設立了平安京分部。

昨天,OPL剛進行了秋季總決賽,對決雙方是OMG和LF,最終LF以4:2的比分擊敗對手獲得冠軍,比賽過程跌宕起伏,現場的小姐姐那叫一個...咳咳。

當然,有趣的不止比賽本身,還有OPL官方發起的「電競花式應援大賞」——在這個活動中脫穎而出的玩家作品承包了我一周的笑點。

我把這些應援作品粗暴地分成了三個階段,是的,連應援都能循序漸進,推陳出新了! 

第一階段是拿現成的素材進行二次創作,這一招最難的地方是要取其精華。

最常見的是把選手的直播、採訪畫面P上旁白,做成表情包,就算這人你不一定認識,但搞怪的內味兒是有了。

心情到位了,還能吟詩作賦一首~

把選手的直播錄像剪輯成幾分鐘的集錦,是電競圈長盛不衰的做法,能讓路人快速熟悉他支持的選手,當然,看完往往操作沒學到,沙雕梗知道了不少。

第二階段的應援是硬核派的天下。在活動剛開始的幾天,微博下的話題就淪為了「大觸鬥法現場」。

如果說選手在場上鬥的是遊戲技術,粉絲們鬥的則是畫畫功力。

寫實派的代表,將一張截圖勾勒成富有韻味的肖像畫:

原創黨繪製了惟妙惟肖的Q版造型:

還有機甲中二風的作品:

甚至是將選手與其熟練的式神相結合:

而不會畫畫在這時成了天生的原罪,「我他媽為什麼不會畫畫.jpg」是我等凡人的心聲。

第三階段堪稱應援活動的最高潮,它可能不需要粉絲有多高超的才藝,但,一定要夠土!OPL的土味應援一出動,抖音快手抖三抖。

把霸道總裁的土味廣告換成選手對話只是基本操作。

讓生性靦腆的選手跳起抖肩舞才是真正的peace&love。

土味的內部也有鄙視鏈,第一個讓非洲人錄應援詞的粉絲肯定沒想到,自己無意間掀開了一場戰爭。

 

馬上就有人請到烏克蘭美女來應援,至少在顏值上形成了碾壓。

這場攀比最後還是被「你滴寒王」終結了,「美女和野獸」都沒有跟在「OG加油」後面的一陣陣狂笑直擊人心。

總有人覺得請別人來送祝福還是有些疏離感,於是他們親自拉起了橫幅,擊敗強敵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強敵,奧利給!

過去一年的遊戲圈,錦旗和外賣多次淪為玩家維權的工具,而OPL 的粉絲卻成功讓送錦旗返璞歸真,看著這文案,仿佛呼吸到了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新鮮空氣,玩起遊戲來都暢快了。

你說送錦旗也就圖一樂?那麼送選手「上樓」總能用「牌面」來形容了吧。

OPL的花式應援遠不止於此,什麼彈琴、唱歌、編舞的實在塞不下了,不得不感嘆這裡真是人才輩出。

或許你會奇怪,是什麼原因促使這群粉絲的表達欲望如此強烈?

這恰恰就是 OPL 特別的地方。平常大多數電競賽事都比較嚴肅,官方總是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而OPL似乎認定了要帶觀眾一起走花路,顯得相當「不正經」。 

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有什麼樣的官方就有什麼樣的粉絲,OPL觀眾們也如出一轍,從應援活動中就能看出他們樂此不疲的嘚瑟勁兒。這「不正經」的背後,其實映射的是OPL 與玩家之間的羈絆。

翻開OPL粉絲在微博上的日常,像是來到夕陽紅粉絲團嘮嗑廣場,他們會擔心遊戲火不起來,像明星養成一樣,把平安京玩成了現實中的養成遊戲;

他們為喜歡的選手擔憂,像「親媽粉」一樣心繫選手個人冷暖——這一批小眾而硬核的玩家,平安京圈子之於他們,更多是互相陪伴的慰藉,這種親近彌足珍貴。

別忘了,電競之所以能成為我們遊戲生活的一部分,正是因為它有著紮實的群眾基礎,玩家能和那些讓他們一起哭或一起笑的內容產生共鳴,而好的電競賽事,勢必要承載、強化這種共鳴。

在這些OPL粉絲作品中,我們不光看到了電競粉絲的活力和創造力,更可貴的也許是其中散發出的暖意。在噴子文化肆虐的如今,這片圈地自萌的「桃花源」提醒著我們屏除戾氣,去發現競技之外溫暖、寬慰、葆有微光的一面。

向這些有愛的人兒致敬!

-END-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飯圈應援文化,是該治治了
    有明星,然後有飯圈。在資本的裹挾下,「飯圈文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粉絲為偶像打榜、控評、氪金……最初的應援行為多集中在電影電視演唱會等藝人作品上,現在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線下的各個方面,亂象迭出。一些上「快樂大本營」節目的明星後援會,為了讓何炅、謝娜、李維嘉、吳昕、杜海濤幾位主持人在節目中照顧好自家偶像,用後援會的資金購買應援禮品送給幾位主持人。這些禮物從麵包飲料到大牌奢侈品,甚至還有金條,貴重程度令人震驚。由此揭開了飯圈中廣為人知的潛規則:為idol(偶像)應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 時評|何炅收粉絲應援禮「翻車」?飯圈應援文化,是該治治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評論員 陳江有明星,就有飯圈。在資本的裹挾下,「飯圈文化」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由此,揭開了飯圈中廣為人知的潛規則:為idol(偶像)應援,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飯圈的每一次熱搜,都在刷新大眾對社會和娛樂圈的新認知,粉絲的應援方式也讓人看得雲裡霧裡:平時送自己的偶像禮物尚好理解,為什麼上綜藝還要給節目組和主持人送禮呢?眾所周知,「應援」是個舶來詞,並非中國自產,本意是表達對偶像的支持和關愛。
  • 奇葩說黃執中剖析飯圈文化,你的宿舍有飯圈女孩嗎?
    最近播出的《奇葩說7》討論了一個辯題:「如果媽媽瘋狂追星不回家,子女該不該阻攔?」正反雙方各持己見,辯論過程十分精彩。反方的觀點是:不應該阻攔。論點是媽媽不應該被套上枷鎖,辛苦了一輩子,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生活等。正方的觀點是:應該阻攔。
  • 飯圈神仙級別「應援文化」操作均產於SM家!
    「打call」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是我們飯圈的一大文化體系——應援文化。 隨著國內愛豆團體的日益成熟,「飯圈版應援文化」也終於進入了大眾的視野,要提到「應援文化」的首出,那就要追溯到KPOP圈了。應援文化,雖最初是從日本流行開來的,但這種印象沒有根植在大眾腦海裡,反而是在韓國給「發揚光大」了。
  • 當人民教師教唆小學生應援肖戰,是飯圈的錯、還是師範生教育的錯
    然而,國內的飯圈文化,已然病入膏肓、太惡臭了,肖戰才好沒幾天,公關和買熱搜的錢花出去還熱乎著,「真愛粉」就來秀操作了近日,一名小學教師,居然為了肖戰,號召學生們一起錄視頻應援。這可真是真愛,也是真Crazy,這麼教書育人也真是奇葩!喜聞樂見,這老師被辭退了。
  • 劉耀文粉絲買英國爵位惹非議,網友稱飯圈應援方式無意義無底線
    不知從何時起,網絡上隨處可見飯圈文化。粉絲們為了給自家愛豆博一個璀璨的星途,每天不是在努力地修圖做視頻,就是在兢兢業業控評和搞數據。每當一些特殊的日子,比如說出道紀念日、愛豆生日,粉絲們又會聚到一起,討論著準備一些別出心裁的禮物,只為讓自家愛豆開心、臉上有光。
  • 明星收到的奇葩應援禮物:寧靜收到哪吒套裝,還有碗和吸塵器
    受日韓流行文化的影響,粉絲經濟作為偶像運作的基礎被移植到國內,並伴隨著網際網路及娛樂媒體的深度發展,造就了新的「飯圈景觀」。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應援,當然還有公益應援、餐車應援、媒體應援五花八門,類別繁雜,集體應援能玩出很多花樣。
  • 飯圈應援,非得花錢才行?
    粉絲為偶像打榜、控評、購買禮物,在飯圈應援活動中十分常見。最近,一位知名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一段話被翻出,他對粉絲喊話:「我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個保溫杯了,還有我真的沒有那麼愛寫字,那五十多支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都貼了標,撕不掉。」目前,這位主持人所在的電視臺已經表示,將進行全面調查,依紀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在輿論場上,人們關心的是:飯圈應援究竟到了怎樣的地步?
  • 畸形的飯圈文化何時休
    先是主持人收取明星粉絲應援的昂貴禮物,後是節目組被質疑指定商家銷售高價應援餐點。近日,湖南衛視回應正在調查有關情況,一同被推到輿論風口浪尖上的還有應援與飯圈文化。  愈發誇張激烈的應援行為背後,是逐漸扭曲畸形的粉絲圈層文化,即所謂「飯圈文化」。按照正常思路,偶像有實力,所以吸引來粉絲,粉絲選擇看他電影、買專輯。現在呢?作為粉絲就要儘可能多地購買,為偶像花得越多,證明偶像「實力」越強,等於愛得越深。於是,應援的意義超出表達自我喜愛,重點變為對外展示明星「實力」,進而演變成喜歡一個人就要為其鋪平前進道路。
  • 野蠻破壁的飯圈文化,不會輕易地被「割韭菜」
    飯圈是靠粉絲「為愛發電」:畫圖、寫文、剪視頻、組織應援活動等,來吸引路人粉的,所以在飯圈文化發展壯大的過程中,這些粉絲在思想上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消費能力越高、動手能力越強、貢獻值越高的粉絲,話語權越高。因此,飯圈的鄙視鏈大致如此:前線、富婆粉>產出粉>數據粉>普通消費粉>白嫖粉>私生粉。
  • 娛樂飯圈為何「應援」成風? - 每日更新 - 華西都市網新聞頻道
    驚訝:最豪禮物甚至包括和田玉  所謂「應援禮」,即在偶像的電影殺青、辦活動或是上綜藝節目時,粉絲為偶像以及劇組、節目組工作人員準備的禮品。這種來自於日韓的「應援文化」近些年在國內漸漸流行。  不少粉絲後援會都會在應援活動之後製作「應援報告」,記者隨手翻閱了幾位近年來當紅小生小花的「應援報告」發現,「粉絲應援禮」在飯圈內已成常態。
  • 飯圈應援色比口紅色號還難認
    飯圈套路深,對於初級選手來說,不妨從最簡單的顏色入手,數字之道給大家詳細扒一扒中國愛豆界的應援色有多少門道?流量Top50的明星同臺 場下應援會長什麼樣?先來見識下讓路人迷惑的場下應援究竟長什麼樣。哪種色是應援界的王道色系?應援色文化最早起源於日韓偶像圈,每個偶像都有自己的代表色,粉絲去現場時從螢光棒、周邊甚至穿著都儘量使用此種應援色,必要時還能拿來battle。大場面的演唱會是粉絲聚集地,也是粉絲「爭色」的主戰場,數字之道對上文中的50位明星的應援色進行了統計。
  • 飯圈應援,非得花錢才行?|媒體札記
    粉絲為偶像打榜、控評、購買禮物,在飯圈應援活動中十分常見。最近,一位知名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一段話被翻出,他對粉絲喊話:「我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個保溫杯了,還有我真的沒有那麼愛寫字,那五十多支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都貼了標,撕不掉。」目前,這位主持人所在的電視臺已經表示,將進行全面調查,依紀依規進行嚴肅處理。在輿論場上,人們關心的是:飯圈應援究竟到了怎樣的地步?
  • 絕無僅有的汽車飯圈文化,蔚來這次玩過了火?
    但是如同蔚來車主們對品牌這般瘋狂的追捧、痴迷,甚至如同「飯圈」文化一樣的應援行為,是否真的值得推崇呢?蔚來的「飯圈」對於這一次蔚來車主飛機蹦迪事件,發布者在視頻中介紹稱航班的正副機長、地勤、空乘、乘客均為蔚來車主,後續中航的客服面對媒體的詢問時也表示:「我們是包機,可以算是都是自己人,不算是公共場所。」客服還表示機艙內車友們的活動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不會影響到飛機航行。
  • 黃執中用PPT打辯論,指出飯圈文化「三大病症」,真敢說
    【編輯:晴淵】《奇葩說7》最新一期再一次掀起輿論狂潮,迅速以不同的話題登上熱搜。本期辯題是「媽媽瘋狂應援男明星,完全不著家,我該阻攔她嗎?」最引發熱議的,當屬黃執中從「瘋狂應援」角度切入,對部分飯圈文化所存在的「病症」所進行的深入剖析。
  • 從東方神起到肖戰,飯圈文化是如何發展至今的
    今日推出的系列報導《失控的飯圈》首篇——內娛飯圈文化緣起及導致影視經濟質變的節點。不過那時,能近距離接觸偶像的,只有後援會會長、貼吧吧主。然而看似渠道專業的應援,在大多韓飯看來卻「又土又低級」。2010年前,韓國的東方神起、SJ、少女時代已在全球風靡多年。在內娛粉絲混跡貼吧版頭時,韓國粉絲已逐步確立了買CD、刷音源、刷榜、入應援會等一系列專業化、規模化的應援方式。
  • 從快樂大本營應援禮事件看飯圈文化
    1.送禮從快樂大本營被爆出何炅「收禮」是收的最多的,網友扒到何炅在《口紅王子》節目上曾提到「玩笑著提醒粉絲,不要買粘得太牢的不乾膠,不然貼的標撕不下來,只能自己用」、「也別送太多筆和保溫杯啊,用不上」、「要送就送些實用的,比如彭昱暢粉絲送的按摩椅,不僅自己覺得好用,搬到化妝間,人人都愛用」等言論。
  • 跳應援舞寫CP作文,學生竟成教師粉追星「利器」,飯圈文化太可怕
    最近,老師帶領學生為肖戰應援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無獨有偶,5月13日,又有人爆出幼兒園的教師召集學生為王俊凱應援的視頻,於是,一條名為「河南一幼師讓孩子應援王俊凱」的話題瞬間登上了熱搜榜單第一的位置。想必不用說大家也都明白,這位老師是王俊凱的粉絲,以工作之名帶領孩子們應援王俊凱。當問及這位老師時她卻表示自己並沒有帶領孩子為王俊凱應援,只是單純的聊天而已。事情到此不由得令人奇怪,本該充滿正能量的校園為什麼會變成「教師粉」們追星的「利器」?「肖戰式應援」為什麼屢禁不止?
  • 為追星做情色主播,島國神劇揭秘飯圈文化
    你了解飯圈文化嗎?你為之著迷和瘋狂的偶像,為你做過什麼?面對這樣直擊靈魂的發問,飯圈女孩會說:不要問愛豆為你做了什麼,而要問你為愛豆做了什麼。打榜,購買CD和周邊,做數據.哪一樣不是需要真金白銀堆起來的愛。
  • 何炅收粉絲高價應援禮物,透露飯圈灰色地帶
    這麼多年來他身為公眾人物,他不是沒有倡導過不要送禮,但是應援送禮文化卻一直存在,說了很多次,說了很多年,最後又因為這樣的原因上熱搜,其實挺冤的。 這件事情之所以能成為熱點,必定有雙方的原因。大多數箭頭瞄準何炅的同時,又有多少人深思飯圈的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