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文藝青年平時都幹啥,看完你還敢說自己是文青嗎?

2020-12-20 騰訊網

盛世之下,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不論你是士農工商的哪一個階層,都能活得相當滋潤。宋朝便是如此,在中國古代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宋朝的繁華景象就得到了經典還原。

汴京城內店鋪林立,各色人群熙熙攘攘,一派商業都市的繁華景象。

《清明上河圖》局部 北宋 張擇端

那作為一位文人,在宋朝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在許多畫作中也有所記載,我們一起看看吧!

品茶、焚香、插花、掛畫,宋代文人生活四藝。

品茶

宋代是中國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侶,下至商賈紳士、黎民百姓,無不以飲茶為時尚,彼時老百姓們將素菜館稱作【素分茶】,興之所至時,給點小費也雅稱【茶湯錢】,日常居家,飲食則稱作【茶飯】,連酒館的服務人員也被尊稱為【茶博士】。

飲茶之法以點茶為主。

之前熱播的《知否知否》裡面,盛家姑娘們學習的技藝之一就是點茶。

宋代流行點茶法,將茶壓輾成粉末後放入茶盞中以水注點,用力攪拌使茶水混合成乳狀再飲用,點茶是唐朝和宋朝時期的一種煮茶方法。點茶也常用來在鬥茶時進行。

▲《攆茶圖》局部 南宋 劉松年

《攆茶圖》以工筆白描的手法,細緻描繪了宋代磨茶、點茶、揮翰、賞畫的文人雅士茶會場景,從中可以印證宋代點茶的具體過程。

畫面分兩部分:畫幅左側共兩人,其中一人跨坐於一方長條矮几上,右手正在轉動茶磨磨茶;石磨旁橫放著一把茶帚,是用來掃茶末的。

▲《攆茶圖》局部 南宋 劉松年

另一人佇立於一黑色方桌邊,左手持茶盞,右手提湯瓶正欲點茶;

▲《攆茶圖》局部 南宋 劉松年

從這幅圖中,我們也能看到當時所用的各種器具。畫面中有一正在煮水的風爐,貯水用的甕;方桌上是篩茶的茶籮、貯茶的茶盒、白色茶盞、紅色盞託、茶匙、茶筅等用器。

文人們則聚在一邊揮毫潑墨。

▲《攆茶圖》局部 南宋 劉松年

宋代大文豪蘇軾曾給友人寫過一封手札《啜茶帖》,邀請友人來喝茶。

蘇軾《啜茶帖》

釋文:

道源:無事,只今可能枉顧啜茶否?有少事須至面白。孟堅必已好安也 軾上 恕草草

大體意思就是:道源兄,沒什麼事的話來喝茶吧,我有一些事需要當面和你說,孟堅現在挺好的吧!

風雅之事必定也得有風雅之器,宋代制瓷技藝空前發展,器形較之前代更為豐富多彩,幾乎包括了人民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茶具自然也是十分豐富的。

宋代青白瓷茶具

焚香

中國從古至今,從宮廷到民間,都有焚香淨氣、焚香撫琴、吟詩作畫和焚香靜坐健身的習俗。

在宋徽宗的《聽琴圖》中,撫琴人旁邊的案几上面放的就是焚香用具,香爐還有嫋嫋青煙,非常形象。

《聽琴圖》局部 宋徽宗

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更十分青睞焚香靜坐和修身養性。他在赴海南儋州途中購買十多斤檀香,並建一「息軒」,常在軒中焚香靜坐。他題詩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在觀書時,齋中常要焚香。他在詩中寫道:「官身常欠讀書債,祿米不供沽酒資,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閒看玉溪詩」。

宋代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高峰,也是香薰爐造型結構創新方面的集大成者。

掛畫

「掛畫」最早是指掛於茶會座位旁的關於茶的相關畫作,演變至宋代,掛畫改以詩、詞、字、畫的捲軸為主。文人雅士講究掛畫的內容和展示的形式,作為平時家居鑑賞或雅集活動共賞的重要活動。

宋《人物圖冊》

這幅圖曾被乾隆拿來按照原版cosplay了一下。

清 丁觀鵬《乾隆帝是一是二圖》

插花

插花在宋代已經形成風氣。這裡說的插花是以瓶插花。文人插花別有情趣,已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加上宋朝制瓷工藝的發展,也為插花提供了製作更加精美的器皿,使之相得益彰。

除了觀賞,宋朝的文人還有一個嗜好,就是戴花。到宋真宗時期,男人戴花甚至提升到國家的禮儀制度上,楊萬裡有詩云:「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芍藥牡丹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想像一下,文武百官頭戴各色鮮花上朝議事,可謂「百花盛放」「美不勝收」了!

除了風雅之事,文人們也會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不過因為體力受限,會選擇更為儒雅的運動——「捶丸」,也就是現代的高爾夫。和現代一樣,這種運動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捶」即擊打,「丸」即小球。捶丸,即是我國古代以球杖擊球入穴的一種運動項目。前身可能是唐代馬球中的步打球。當時的步打球類似現代的曲棍球,有較強的對抗性。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來的同場對抗性競賽逐漸演變為依次擊球的非對抗性比賽,球門改為球穴,名稱也隨之改稱「捶丸」。

▲圖為《秋宴圖》

當時,連兒童也非常喜愛捶丸活動。如北宋官吏膝甫,幼時「愛擊角球」,他舅父範仲淹「每戒之不聽」。這裡所說的角球,就是用角骨製成的球,不易擊碎。這是當時捶丸活動盛行的有力佐證。

不得不說,宋代文人的生活十分的雅致、豐富、精彩,看完這些,在宋代,你還敢說自己是一個文藝青年嗎?

欣賞更多名家名作

請收看電視美術館

電視美術館收看路徑

山東有線電視用戶只要具備雙向點播功能都可以收看。

收看方式一:在電視直播頁面,遙控器按【888】就可直接進入

收看方式二:主菜單>玩電視>電視應用>高清美術館

收看方式三(享TV用戶):主菜單>應用>電視美術館

本期編輯:八寶不是粥

相關焦點

  • 看不懂老羅這8張海報 , 誰還敢說自己是文藝青年?
    全場2000多張門票不對外售,只採用邀請制,你一定想老羅這次又在賣弄什麼情懷?但人家這回沒提情懷的事兒,他們打的旗號是「文藝青年們的聚會」,參與機制是,上傳能夠暴露自己文藝氣質的內容,然後工作人員將對此進行審核。 如果你拿到了票,那麼恭喜,你是一名合格的,經過錘子認證的文藝青年。據網友PO圖,票根設計是這樣的: 不是都在說屌絲經濟麼?
  • 不敢承認自己是文青,是因為現在的」文青「太像商品
    於二零零八年左右,網上突然流行著「你是不是文青」、「文藝青年指數」諸如此類的網上問卷式測驗,當中有多條例如「文青都極瘦」、「文青都愛村上春樹」、「一定要到電影中心看獨立片」等外在形象、消費模式來斷定文藝青年的項目。隨後,亦陸續有潮流雜誌打著文藝的腔調以「文藝風」為噱頭,推介地方、衣服品味等消費品。而對於文藝青年那些的確存在的文藝部分,卻正正被大眾,甚至乎一些文藝青年所忽略。
  • 敢賣1塊錢一包的「小魚乾」,是怎麼做出來的?看完你還吃嗎?
    尤其是在零食這一方面,小編有很深的感悟,可以說它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也可以說平時閒暇在家追劇的時候,必要的陪伴或者是朋友來家裡做客的時候,招待朋友最好不過的東西。所以很多時候去超市,就會買一些關於零食的食品,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在購買零食的時候,總是會被一元錢一包的小魚乾吸引住我們的眼球。相信很多吃貨們都知道,這款零食它非常的好吃,但是你們知道它是怎麼生產的嗎?
  • 文青有4層,你在第幾層
    2018年網絡第一炸,黑了三毛,更黑了女文青。新世相創始人張偉說:「世道變壞,是從人們取笑文藝青年開始的。」工作是打遊擊,旅遊是窮遊,棉麻衣服來自於淘寶50元店鋪,談戀愛換人比換衣服還勤。他們是老闆眼裡的災星,企業文化的蛀蟲,責任心對處於這一階層的文藝青年來說是稀有物質。
  • 大批女文青窮遊西藏被騙,回來還一直讚美,這是什麼原因?
    西藏一直是文藝青年泛濫的重災區,在眾多雞湯的洗腦下,男文藝青年開始跟風窮遊西藏,口袋裡裝著幾百塊錢,蹬著一輛破自行車,窮遊本該是美好的,在錢不是很寬裕的時候,可以花最少的錢去更多的地方旅遊,但是窮遊也是旅遊,不是讓你乞討流浪。
  • 文青裝扮指南
    ,有可讀性和可傳播性,字數3000字以上,附上100字左右的作者簡介。長此文受野生搖滾藝術家巫毒青年先生的豆瓣日誌《滾青速成指南》啟發,特此聲明,並向這位藝術家致謝,感謝你的日誌一次又一讓我在笑聲中自愈了頭痛。文青不比滾青,速成好歹是成了,文學要靠時間積澱,速成不了。有很多同學突然想要與眾不同,卻發現自己一窮二白還不具備樂器街舞油畫等炫耀性技能時,就毅然決然地選擇了成為文學青年的道路。
  • 文藝是你自己的事兒,與愛情無關.
    如果你是正在擇偶的文藝女青年,試著不要給自己貼文藝的標籤,而可以適當散發「有思想」的味兒。有思想是一個比文藝更加內斂,你不問我不說,不會去刻意炫耀展露,只待你靜靜發掘的品質。男人們不會說我要娶個文藝的姑娘,但有點兒追求的男生都會說,我想找個有點兒思想的。
  • 文藝女青年這個詞,用在張鈞甯身上才不是罵人呢!
    經過錦鯉老師進一步了解,才知道她是個跑步狂人,極限運動愛好者,手持法學碩士學位的學霸,存有在影史留名之野心的演員。這麼漂亮的履歷,這麼瘋狂的燃燒!後來還有《白色巨塔》,她扮演一個感情經歷非常糾結的女醫生,和戴立忍、言承旭合作。
  • My Little Airport:上一代文藝青年的失敗人生路
    聽這張專輯的上一代文藝青年,大約就和阿P的那些同學差不多大,20歲出頭,百無聊賴,把專輯名奉為金句四處溜達,暗戀的心事就像美夢一場:我都曾寫你,在每天的日記,但放棄你卻像再沒可能夢想,像—個沉悶的獨唱。
  • 文藝青年怎能不讀王小波?看這三本書,走進文青的世界
    文藝青年怎能不讀王小波?看這三本書,走進文青的世界編輯:笛簫談書 本文原創 抄襲必究歡迎大家來到笛簫談書,這裡有好看的書籍,還有有趣的書籍,這裡還有讓你讀了欲罷不能的書籍。來到這裡還會收穫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 《唐伯虎點秋香》:一場戀愛,就讓屌絲與文青原形畢露
    其實,有人說屌絲習慣性犯傻,卑微著自嘲又憤慨當下,如果要舉例說明,這一方面的王者當屬王思聰。但如何去分辨一個文青,我想很多人把畢生所學都擺出來也說不明白,甚至連文青是褒是貶都弄不清。有人說文青是熱愛生活的文藝青年,也有人說文青是愛好文學和藝術的矯情青年,也有人說文青是窮卻又有懷揣一切關於美好夢想的痴情青年。那屌絲與文青到底是什麼了?
  • 為什麼臺灣女明星多出文藝女青年?
    原創 水鴨、黃小姐 藍小姐和黃小姐因為在採訪中說到王智和梅豔芳,伊能靜被網友追罵。每有異事,伊能靜必甩一篇小作文為自己說話,已成為伊能靜混娛樂圈的一項標配,我們拭目以待她又會寫啥?不得不說有這種充沛的文字表達欲的女演員還真的不多。
  • 文青怎麼當導演?這5位大導能教你兩招
    文藝青年的導演路,必有昆汀這般的精神。去坎城電影節領最佳導演獎的他,始終保持有一說一的耿直態度。先是在臺上提了句「以前你們發了我一個啥獎我忘了」,後邊又感嘆起了「拍片最難還是錢」,既不怕主辦方難堪,也不怕自己露怯,盡顯大佬的真性情。
  • 《文青的第一堂日本文學課》:第一次當文青就上手?
    《文青的第一堂日本文學課》是擅長漫畫隨筆的漫畫家久世番子在文藝雜誌所連載文青漫畫合集的蛋源,以較為現代日本年輕一輩的觀點來看待這些日本文豪,其中還參雜了作者個人與編輯的吐槽和意見,讓就算不懂文學的宅宅們可以因為這本書充當「一日文青」陶冶身心?達到對作品的興趣。
  • 「文藝青年」到底是個什麼群體?10部電影告訴你
    這個群體跟「文藝青年」這個標籤又有什麼關係?再者,文藝青年跟那些學者、知識分子、藝術家又有什麼不同呢……以下推薦10部電影或許能幫我們解答這些問題。4、《昨天》(2001)原名:昨天國家:中國導演:張揚「推薦語」《昨天》裡的男主角確切地說更像是個「搖滾青年」,但他跟「文藝青年」有許多共性,其中之一便是愛得「抑鬱症」。就本人較主觀的一些看法:抑鬱症對某些「個體」有無病呻吟的嫌疑,屬小資病。
  • 文青的消弭
    偶爾也會回溯之前的日誌、手記、照片、包括狀態,除了感慨一句以往充沛的創作力和好奇心,也只敢默默嘆一聲「真是人到中年」。所有的文藝與講究都消融在日復一日的生活裡,消磨在雞零狗碎的日常中,消耗在不斷重複的抗衡間。不知不覺你就很久沒有好好看過一次電影,抬頭觀察過一片天空,沒有讀一本好書,去看一次完美的夕陽。
  • 伊能靜的文青夢
    在同一檔訪談節目中,#伊能靜談女性價值#圈的好感還沒持續一天,#伊能靜評價梅豔芳#立馬將其置於全網撻伐的險境。嚇得芒果TV匆匆下架了這一期訪談。在冷淡風格的易立競面前,伊能靜幾乎有些自嗨般地傳達現階段的幸福:「你不覺得我很幸福嗎?我就覺得我真的很幸福,因為通常在完成了愛之後,再去完成自我價值,你就再也丟不掉什麼東西。」
  • 張楊,你對女文青的力量,一無所知
    它堪稱文藝青年愛情史上,詩經般的巨作。不得不說,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能夠完成這樣的寫作了,這正是女文青與眾不同的地方——寫作力非常強。很多人說自己信佛,卻從未朝拜過;想滌淨靈魂,想去西藏,卻從未出發過。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足以說明,女文青的執行力超強。書上說,地球上任何兩個人之間,只有七個人的距離。而女文青,以自己當七,跨越七個人,直接與地球上的另一個人,發生關係。
  • 我想文藝地開店不想文藝地喝風
    真的像想像中的那樣美好嗎?每一個文藝女青年都有開花店、咖啡館的夢想  這是多少女孩子夢想的生活:在街角開一間小小的花店、書店、咖啡館或是甜品店,不用打卡、不用擠早高峰,每天輕鬆賺錢,沒有辦公室、沒有老闆、沒有客戶、也沒有應酬。  每天打開門,陽光灑進來,有鮮花、有咖啡豆的味道,還有蛋糕的香味、書卷氣息,有輕快的音樂。慵懶地坐在窗邊,一本書、一壺茶,度過一個下午。
  • 金士傑 一個徹底的敢為文青
    :一個徹底的文藝青年,他敢窮,敢慢,敢徹底忠於自我文 / 王科科金士傑,是一個不一樣的文藝青年。那時他就是所謂的文藝青年,酷愛電影和讀書,天天混在書店,「哲學的、文藝的、心理學的、社會學的,我全都愛看,全都涉獵。年輕時還有段時間差點想出家」。所以,突然有一天,他隻身去了臺北,一邊幹苦力活兒搬貨賺生計,一邊搞從小的志業:說個故事或寫個故事。「那年我2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