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婚姻講究門當戶對,您可知道門當與戶對,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2021-01-10 闡史官曉悅

說起「門當戶對」這個詞,相信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因為中國的傳統婚姻觀念中,特別講究男女雙方家庭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實力的對等,這就是即便在今天,也經常被人們說到的「門當戶對」。

可是您知道嗎?其實門當和戶對,是古代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兩樣東西,是古代建築大門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

先說門當:指的是大門前,左右兩側擺放的一對石墩或者石鼓。門當的形狀有圓形和方形兩種,圓形是戰鼓的象徵,也就是含蓄地告訴人們,這個家的男主人是一名武將;方形的寓意是硯臺,表明這個大門裡的一家之主是個讀書人,是一名文官。

再說戶對:指的是大門的門楣上方或者兩側,特意突出的木雕、磚雕或石雕。戶對的數量有嚴格的規定,必須是二、四、六這樣的雙數,據說這寓意著家中夫妻和順,男丁興旺。

戶對通常都是圓柱形或者方形,每根的長度大約在三十釐米左右,並且必須要與地面平行。與門當所要表達的主人身份有所不同的是:圓形戶對代表文官之家,方形則預示一家之主為武官。

再聊聊戶對在數量上的講究,首先戶對必須是成雙成對的雙數,這個咱們前文中已經提到過了,再有戶對數量也是一家之主,為官級別的體現:通常來說,一到五品的官員,家宅戶對為六個;六到七品的官員,家宅戶對為四個;而七品以下的,家宅戶對就只能用兩個了。當然如果是普通的大戶人家,門楣上的戶對,最多也只能是兩個,這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一種等級制度的體現。

中國古代建築學,極為推崇對稱美,所以凡是有門當的宅院,必定會配套上戶對,並且門當的大小和戶對的多少,甚至上面雕刻的裝飾圖案,都是宅邸主人社會地位、身份、以及家境的重要標誌。

正是因為「門當」和「戶對」,所涵蓋的家庭背景的信息量非常之大,所以古人在決定子女的婚姻大事之前,總是會派人暗中考查對方宅邸大門上的門當和戶對,只有從「門當」與「戶對」上,品讀出來的對方家世信息,與自己的家庭條件互相匹配的時候,才會把兒女的婚姻大事確定下來,這個確定過程是相當謹慎和詳細的,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古人對家族家庭觀念的注重,以及對待婚姻的嚴肅態度。

久而久之,考察「門當」和「戶對」便成了中國古代婚姻文化的一部分,慢慢地「門當戶對」也就成為青年男女進行婚配時的常用語了。

不過,滄海桑田,時過境遷,隨著文化習俗和社會觀念的轉變,很多古老的傳統都隨著現代化的進程而改變了,在現代人的社交範圍不斷擴大,以及婚姻自主,戀愛自由的觀念下,現代人的婚姻,是否一定要門當戶對,恐怕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相關焦點

  • 「門當戶對」是什麼意思,你真的知道嗎?
    門當戶對,一直都以一個神秘的概念,游離在婚姻制度的不同時期,被長輩們當作準則一般參考遵守,又或被年輕人嗤之以鼻摒棄在身後,似乎在越來越奔放和自由的今天,門當戶對也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門當戶對呢?
  • 難怪李湘王嶽倫周期性有疑似婚變傳聞,門不當戶不對婚姻能穩固嗎
    如果身邊的朋友,或者是明星藝人,出現離婚的時候,我們就喜歡說是因為門不當戶不對。怎麼會用門不當戶不對,來解釋離婚呢?門當戶對,這不是幾千年來批判的封建主義婚姻制度的糟粕嗎?不是早就該掃進歷史垃圾堆了嗎?還是幾千年下來,循回輪轉中,依然發現有合理價值的一種觀念呢?首先什麼叫門當戶對。
  • 為什麼我們會用「門當戶對」這個詞來形容男女姻緣呢
    其實,門當與戶對最初是指古代大門建築中的兩個重要裝飾部分,可惜現今存留已經不多。什麼是「門當戶對」這個成語本來和結婚一點關係都沒有,是古代人蓋房子的事兒。「門當」與「戶對」最初是指古代大門建築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看是一種建築裝飾,也可以看是主人家身份的象徵,正因為如此,後期才演化成我們常說的門當戶對。
  • 《三十而已》鍾小芹和陳嶼離婚了:婚姻需要門當戶對嗎?
    ,丈夫「什麼都比妻子重要」,她步步妥協,習以為常。很多人都在她和陳嶼的相處中,看到自己的婚姻縮影:不溝通,不交流,明明是兩個人的日子,卻過成了一個人的單打獨鬥。為什麼明明相愛的兩個人會過成這個樣子,原來這是因為他們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典型的門不當戶不對!
  • 俗話說:「一家兩門出,家中多鰥寡」,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人們在蓋房子的時候,大門的朝向都是有很多講究的,而且一個院子只能有一個大門,可以說大門就相等於一個家庭的臉面。有句農村俗語叫做:「一家兩門出,家中多鰥寡」,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以前的「門」有多重要?
  • 門當戶對是婚姻裡最大的謊言
    其中一位是李清照,而另一位,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這個不凡女子,就是朱淑真。朱淑貞將愛情的嚮往以及對心愛之人纏綿旖旎的情誼,毫無遮掩地寫進詞中,更因為提出休夫,招致了世俗無盡的鄙夷和唾棄。 可正是這位被世俗禮法唾罵了近千年的女子,卻用她的《斷腸集》,她的執著,她的抗爭,向世人詮釋了幸福婚姻的真諦。
  • 「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只有一個結果
    在老一輩人的思想觀念中,婚姻首先要講究門當戶對,似乎只有這樣的感情才能開花結果,只有這樣的「愛情」才能根深蒂固。時代的飛速發展,讓人們逐漸對這個詞模糊了、陌生了,認為這四個字早就追不上時代的潮流了,早該被淘汰了。
  • 願你的婚姻,能夠門當戶對
    點擊上方「育兒網」即可訂閱獲得專業育嬰師定製備孕至6歲育兒知識過去人找對象結婚講究門當戶對,
  • 古代最講究門當戶對,盛家三代主君高娶,三個女兒高嫁,憑什麼?
    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家雖是小門小戶,官職只有小小的五品,又沒有什麼爵位,但在京城中也算是相噹噹的人家,就算是那些有爵位的貴族,對盛家都畢恭畢敬,這都是因為當時那個年代重文輕武,官家倡導什麼大家自然是跟著追捧什麼,而盛家則是幾代清流的文官,大家自然對他們有幾分尊敬。
  • 《門第》揭露婚姻真相: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到最後是遍體鱗傷
    羅小貝不懂何春生的難,不知道何春生從小到大受了多少苦,而何春生面對羅小貝給予的一切優渥生活,不懂得感恩。如果彼此多一點包容他們就不會不斷的爭吵。可如今重溫後卻發現自己錯了。看到老公和別的女人逛街買東西,也視而不見。就連老公都不回家,她也不會生氣。最後,同學的老公無法忍受這種虧欠式的婚姻,提出離婚了。健康的夫妻關係一定是對等的。
  • 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能走到最後嗎?
    按照網友的說法,兩個人是典型的門不當戶不對。我從不否認門當戶對對於婚姻的重要性,但「門當戶對」真的只是收入、社會地位這些外在的條件:你是蘇家布莊的掌門人,他就必須是烏家布莊的獨生子?你家良田百畝,他家至少八十畝?這不是婚姻,是交易。
  • 婚姻中的門當戶對:跳水女皇郭晶晶嫁給豪門公子霍啟剛
    婚姻要門當戶對,幸福的概率更大些,而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大多都是不幸福的,不過郭晶晶和霍啟剛的幸福婚姻給我們帶來了門當戶對的另一種解釋:精神上的門當戶對更重要。門當戶對,意思是結親的雙方和家庭經濟社會地位對等。郭晶晶的家庭是一個普通家庭,霍啟剛的家庭可以說是豪門,兩個家庭是不對等,可以說是門不當戶不對,但事實是兩個人生活幸福,而婆家人也很重視郭晶晶,為什麼會這樣呢?
  • 山東棲霞牟氏莊園的「門當」與「戶對」
    我們很多人知道門當戶對這個詞,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的出處。門當戶對這個詞是指少男少女找對象,要找男女雙方包括雙方家庭社會地位、經濟條件、風俗習慣等等相當的結合在一起,這樣的婚姻才比較妥當、比較長久。其實這只是它的引申義,「門當」與「戶對」原本是指膠東民居必不可少的兩個物件。
  • 電視劇《門第》重播再次火了,門當戶對原來這麼重要
    門當戶對給大家的感覺就是非常的現實,雖然這部劇的情節雖有些牽強,但是有些東西卻很真實。剛開始還行可是看到後半部分,我發現小貝還是和小馬哥居然還挺合適的,這部劇看著其實蠻不舒服的,不過也驗證了門當戶對這句老話還是很重要的。小時候看《門第》覺得小丁非常的討厭勾搭有婦之夫,得了絕症還讓春生去照顧她,還覺得春生怎麼這麼善良,現在真是覺得春生太可惡了就是一個大渣男。
  • 為什麼門當戶對的婚姻很重要
    在群裡和朋友圈裡問:門當戶對的婚姻重要嗎從他們的評論中可以知道,兩個人結婚在一起,不僅僅是家庭背景的門當戶對、社會地位、經濟實力的利益均衡,婚姻中的組合大多數是按照俗話中的門當戶對來進行的。平時他們搓麻將都是五塊一次,而她表哥的女友就覺得一次五塊錢算什麼,沒意思,她覺得最起碼都應該是四十塊錢一次。
  • 揭秘:嫁入豪門的兩個正確選項:門當戶對;成為自己。
    何謂門當戶對?門當:是古時在大門前左右兩側相對而置的一對呈扁形的石墩或石鼓,戶對:是位於門楣上方或門楣兩側的圓柱形木雕或雕磚,是建築裝飾,也是主人家身份的象徵。古代的門當戶對與今日的門當戶對有明顯區別,古人結婚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現代婚姻更加注重男女諸如生活習慣,氣質修養,興趣愛好,理想目標等。這些細節的養成部分來自後天,更大部分來自從小的家庭教育。人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兩個家庭的價值觀差異很大,孩子價值觀同樣會有很大差異。
  • 真的是婚姻危機了嗎?門當戶對需要被重視!
    讓知道消息後的人們直冒冷汗,究竟是什麼樣的深仇大恨要這樣兇殘的將人殺害呢?隨著證據不斷匯集,嫌疑人慢慢指向了來女士的現任丈夫許先生,在眾多證據面前,許先生也不得不承認了其作案過程。真相往往都是殘忍無情的,與自己相處10多年的妻子說殺就殺了,還能沉著冷靜的掩蓋案發現場將其分屍拋進化糞池裡,淡定裝出被害人家屬的無辜和可憐,這一切的一切,足以說明他的心理有多變態。
  • 《傲慢與偏見》豆瓣8.6:婚姻裡的門當戶對,是精神上的一路同行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性小說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毛姆將它列為世界十大名著小說之一,書中完美的展現了對待自由婚姻的嚮往。影片一出場,就引人注目,有英式鄉村的感覺,畫面唯美,情節優雅婉轉,他的傲慢與她的偏見,但最終他們還是解除種種誤會,走在一起。有人說,這是一部童話,現實中很少見。在現實中,他們一個處於上流社會,一個卻太過普通,門不當戶不對。
  • 古往今來,婚姻中彩禮重要嗎,女兒結婚女方父母要準備什麼?
    因為男性地位不一樣,到了父系士族公社時期,因為男人在人類發展中起到的主導作用,需要男人狩獵和預防其群體的攻擊,慢慢代替了女性的地位,這個時候隨著地位的改變,婚姻就成了女性被動。到了封建社會,婚姻變成了父母作主,講究門當戶對,媒妁之言。
  • 古代婚姻規定,三種情況不得休妻,其中包括先窮後富。現代人對此...
    其中有一位同事就對我說,現在找對象也講究門當戶對。他舉例說,縣人武部的一個部長,他的女兒就嫁給了一個縣幹的兒子;縣某個行長的兒子就娶了縣財辦主任的女兒,等等。這話讓我這個剛跳出農門其貌不揚的小青年感覺很不是滋味,對「門當戶對」自然出生一股討厭之情。 我有一個同學,我們一起在這個局工作。我找對象還八字沒見一撇呢,他卻宣布要結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