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真實慘案被拍成電影,全程飆淚不敢看第二遍

2021-02-08 新電影

2014年4月16日,韓國世越號沉船。

事故發生後,船長和救生人員拋棄乘客、率先離開,韓國政府掩蓋事實,並未在第一時間展開救援。造成304人死亡,172人受傷的慘痛結局。

世越號事件發生後,韓國社會陷入很長一段「自省時期」,指責政府和總統的不作為。影視製作方以此拍攝《那天,大海》、《黃金救援時間內毫無作為的國家》、《潛水鐘》等紀錄片,揭露世越號事件從天災演變為人禍的殘酷現實原因。

最近,又有一部和世越號相關的影視作品出現在大眾面前了,且還是一部上映於院線的電影,名字叫做《生日》。

相比於紀錄片所承載的「指責」意味,這部電影的情緒偏向於釋然。

故事從世越號事件說起。沉船後多人死亡,受害者家屬因此痛不欲生,不願相信出「親人已死亡」的殘酷現實。

主人公正是活在回憶中的一家人。

兒子秀浩因事故離去,母親選擇性遺忘兒子早已死亡這件事情,每年都會給兒子買新衣服,原封不動將兒子的房間保存原樣。

失去兒子的事實讓母親感到無比痛苦,因此忽略家庭中小女兒的成長。很多時候,都是女兒去廚房做早餐給母親吃。

事故發生後,缺席家庭整整8年時間的父親回來了:他在越南工作,因故坐牢三年。兒子暢想著去越南遊玩的場景像是發生在昨天,卻再也無法感受兒子擁抱自己的溫度。

和活在過去的母親相比,父親多了一份理智。事故已經發生了,大家應該勇敢從傷痛中走出來,不要因此忽視生活中其他的美好。

父親很不理解妻子對女兒的態度:「女兒也還是孩子,為什麼要早早成熟,活在哥哥死亡後的壓抑生活氛圍中?」

女兒卻懂事安慰父親——

「經歷了那種事還沒事的話,才叫做不對勁吧。」

和韓國所有現實題材電影一樣,《生日》聚焦於社會慘案,還原案件受害者家屬慘痛的生活,以此達到反思社會的目的。

點點被「世越號」這一切入題材而吸引,卻萬萬沒想到:故事中沒有任何痛斥政府的鏡頭,而是從親人這一溫情的角度出發來拍攝,溫柔中更顯殘酷。讓人更加無法忘懷那段慘痛的歷史。

母親由韓國著名演員全度妍飾演。

2007年憑電影《密陽》拿下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女演員,《無賴漢》更是讓她獲得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女演員。

電影《生日》中,她完美呈現痛苦的母親形象,總是喃喃自語著:燈亮起來了,是兒子回來了嗎?寥寥幾句,就讓屏幕面前的觀眾淚如雨下。

父親則由男演員薛耿求扮演。憑藉《素媛》中的父親角色拿下韓國百想藝術大賞最佳男主角。相比於《素媛》中的崩潰流淚,《生日》中的他多了一些內斂。把失去兒子後的痛苦情緒藏起來,帶領妻子和女兒邁向新的生活狀態。

除卻事故發生後受害者家屬的生活狀態之外,《生日》還花費大量筆墨描述了事故倖存者的生活。

——秀浩之所以死亡,是因為他的救生衣給了一個柔弱的女孩。女孩因此內疚不已,經常去秀浩的教室,在秀浩的課桌內放巧克力。最近更是在準備完成「秀浩去越南旅遊」的夢想。

鏡頭帶到女孩身上時,她正小心翼翼躲在快餐店打工,不敢承認自己是倖存者,更不敢把秀浩因自己而死亡的事情說出來。導演由此傳遞出倖存者也是受害者的思想,更顯沉重。

另外,影片中還有很多受害者家屬聚集在一塊給逝去孩子舉辦生日宴的鏡頭。

秀浩的母親非常抗拒:我們怎麼能坐在一起聊天呢,我們怎麼忍心笑出來?

但慢慢的,秀浩母親在他人對兒子的讚譽評價中回想起兒子的生活瑣事,感受到生者對逝者的回憶和思念。

這一刻,她終於釋然,接受兒子已經離去的事實,屏幕外觀眾也因此泣不成聲。

就像這部電影的名字一樣。

生日是人誕生的日子,也是大眾對逝者的一場銘記。即使生命已經逝去,但美好回憶仍舊留在大家的心裡。

相比於永遠活在痛苦中,帶著美好回憶繼續生活才是最好的選擇。

世越號事件中,受害者們遺憾離去。但他們永遠活在親人朋友們的回憶裡,永遠鮮活。

-END-

關注【新電影】公眾號,告別片荒!

【新電影 】  微信號:MOV555

相關焦點

  • 不敢看第二遍的韓國電影《素媛》,如今8年過去了,小女孩長成這樣
    不敢看第二遍的韓國電影《素媛》,如今8年過去了,小女孩長成這樣韓國電影《素媛》,相信很多人看了第一遍後就不敢再看第二遍了,真的是太慘太壓抑,讓人對劇中的小女孩遭遇十分心痛,不過知道這是根據真實事件而拍攝的時候,那更是氣到不行,劇中小女孩精湛的演技也是讓人感同身受,不過誰能想到這位小妹妹是2006年的人兒呢。
  • 被譽為第二部《熔爐》,這部8.1分新片不敢再看第二遍!
    2011年的《熔爐》是一部難以被超越的經典之作,豆瓣評分高達9.3分,在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中位居第18位,這部經典改變了韓國法律。去年,韓國也誕生了一部現實題材的電影佳作《小委託人》,好評如潮,甚至被譽為第二部《熔爐》,它所聚焦的是家暴虐待兒童的社會問題,同樣有著現實社會意義。《小委託人》在豆瓣的評分為8.1分,三星及以上好評超97%,這是一部讓人看到飆淚而且不忍心再看第二遍的作品。最讓人心痛的是《小委託人》和《熔爐》一樣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也就是發生在2013年的韓國漆谷繼母虐童案。
  • 韓國N號房事件將被拍成電影!細數那些韓國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製作公司方面表示該電影將於下半年開拍,目前電影還在籌備狀態中,讓我們共同期待吧!眾所周知,韓國近些年來翻拍了許多由社會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這些電影質量都比較高。一經播出後,很多都對社會乃至法律法規產生了重大影響。本期小編特意找來了幾部韓國由真實事件翻拍的電影,你看過幾部呢?1.
  • 堪比「N號房」,9部韓國電影真敢拍,不忍看第2遍
    那些堪比「N號房」事件的真實案件改編電影韓國放開審查制度之後,電影產業進一步發展,大量的類似「N號房」性質的真實案件被改編成電影,警示著世人不要忘記這世界的惡意。電影原型是發生在2005年韓國光州一家聾啞學校的真實故事,圍繞聾啞學校的女孩子們被校長、教務長、老師X侵而展開的一系列調查和審判。這部電影上映之後,韓國通過了保護性X侵者權益的「熔爐法」。類似這樣的未成年遭遇X侵案件,不止一起,電影《素媛》同樣講述了一起駭人聽聞的性X案件。故事原型來自趙鬥淳X侵八歲女童事件。
  • 韓國真實案件:14歲少女被43人施暴!!看完後不敢再看第二遍
    有一種電影,是我看完之後不敢再看第二遍的,比如今天這部——《韓公主》
  • 豆瓣評分9.2,這部電影我不敢看第二遍
    總有一部電影,是你慕名而去,看完之後發誓再也不看第二遍的。它們不是幼稚到浪費時間的大爛片,也沒有難以企及的高格調,但是它們真實得過於殘酷。上一部被我列入"不再看的電影清單"裡的,是鼎鼎大名的《辛格勒的名單》,那種血腥的震撼經歷過一次就足夠了。最近一部加入其中的好電影,是豆瓣評分9.2的《辯護人》。
  • 由《不完美的她》聯想到這些電影,不敢再看第二遍怕再次潸然淚下
    不得不提旨在是個淚點越來越低的人,看了其中幾集後實在不敢去看這部電視劇,尤其是從中看到劇中穆靜的男朋友虐待她的女兒穆連生,而穆靜卻不加以阻止的時刻真是氣憤之極又替可憐的小女孩難過傷心。在決定棄劇的同時又聯想到以前看過幾部電影,旨在至今不敢再看第二遍的,因為這些電影無一不在告訴著我們「人性永遠比你想像中更可怕」,孩子們正遭受來自各個方面的侵害。
  • 十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韓國電影,真的太敢拍了
    3、《七號房的禮物》;電影就是這樣能夠給人力量的產物,讓你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人性。如果問我為什麼想要個女兒,看完這部電影誰不想有個女兒。4、《孩子們》;已知的結局絲毫不影響觀影感受。前後兩部分的故事情節一直能抓住眼球。
  • 4部「撕心裂肺」的愛情電影,惹很多人淚崩,根本不敢看第二遍!
    4部「撕心裂肺」的愛情電影,惹很多人淚崩,根本不敢看第二遍!《後來的我們》很多人在看這部影片的時候哭了,並不是劇情有多感人,而是因為時過境遷,一切都改變後的落差,讓人看了都覺得很傷感,兩個人當初度過了最廉價的感情,但即使你飛黃騰達了,也已然換不回最初的曾經,讓我們更懂得珍惜愛情,學會理解。
  • 9部壓抑虐心的高分電影,看過一遍不敢再看第二遍!
    今天社長來推薦9部壓抑虐心的高分電影,看過一遍心痛到不敢再看第二遍!1、《晨曦中的女孩》一個豐滿嬌豔卻蛇蠍心腸的後娘+一個肉慾爆棚而漠視女兒的親爹+一個號稱萬能實則沉默不語的上帝=一個遍體鱗傷被虐致死的奧黛爾,並且最最讓人心痛的是這是真實事件改編~2、《穿條紋睡衣的男孩》本片根據約翰·伯恩的同名小說改編,原著是在從一個天真的孩子的視角為人們呈現戰爭的荒謬與殘忍,電影則側重將這種童真通過鏡頭放大化,以彌補為了適應拍攝需要而刪除的大量心理描寫
  • 這5部電影不敢再看了,太殘忍,並且不是虛構情節
    電影的種類有很多,有些人就喜歡看恐怖驚悚電影,覺得很刺激,看完之後就沒啥感覺了,因為覺得這些都是虛構的故事,但是有些電影的恐怖情節不是虛構的,在現實生活中有真實的原型,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五部有現實依據的恐怖片。
  • 6部真實慘案改編的電影!「滅門」,「肢解」,看完直起雞皮疙瘩
    他的母親從不允許他單獨出門,也不允許他與外界交流。因此他從小便是一個孤僻、沉默的孩子。也是因為母親強勢的性格,導致了愛德華有著嚴重的精神疾病。電影中諾爾曼有戀屍癖,他將自己死去的母親從墳墓裡挖出來、每天為她穿衣梳妝,自己還經常穿著母親的衣服四處遊蕩。這一情節是現實生活中真實發生過的,只不過現實比電影更加驚悚。
  • 《招魂》:這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恐怖片,不敢看第二遍
    如果你對恐怖片的印象還停留在為了嚇人而恐怖,結果卻製造出了搞笑氣氛這個階段,那請看一下《招魂》來改變你的看法吧。也許鬼只出現了兩分鐘,但足以讓我們花費兩個小時來平復一下自己的心情。故事從一個被惡靈附身的古風娃娃安娜貝爾開始,這個娃娃在現實中有真實原型,電影又對它的形象進行了重新的設計。被附身的娃娃會在羊皮紙上寫下文字,被扔進垃圾桶內又會出現在房間裡,這讓娃娃的主人驚恐不已,從而引出了沃倫夫婦,一個有陰陽眼,一位是驅魔師。
  • 「盤點」那些明明知道是好片,卻不敢再看第二遍的電影
    我敢看恐怖懸疑片,敢看驚悚鬼片,敢看血腥暴力片,敢看毀三觀變態片,可我最怕看那種壓抑、絕望的電影,就像有隻手強行穿透你的胸膛,揪著你的心臟,說疼好像也不太疼,可就是上不來也下不去的難受。,由真實事件改編。
  • 「電影改變國家」,韓國電影一直很敢拍!內含"世越號慘案"紀錄片.
    爆炸姐昨天又看了一部今年推出諷刺政治的韓國電影:《王者》該片是一次對政治腐敗狀況的徹底商業化
  • 十部不想看第二遍的電影,只因太過真實
    好像講對錯的都是心智幼稚的,可是正因為村民都在講利益,他們變得麻木不仁,善惡不分,整個村莊變成作惡的魔鬼,正是因為天狗講對錯,才還了事件一個正義。只講利益不分對錯的不僅僅是豬油蒙了心。這部電影所展示的,不僅僅是在韓國發生的一件事實,也是最近一直引發熱議的性侵問題。被性侵的,從來都是弱勢群體:兒童,女性,孤兒,殘障人士。電影結局,真的也是特別真實,哪有正義一定戰勝邪惡,更多的是感受到不公平……總之,看完很壓抑。
  • 一部只能看一遍的電影,99%的人不敢看第二遍
    2009年,陸川拍了一部備受爭議的電影《南京!南京!》。不少人覺得這部電影只拍出了日本人的善良,中國人的窩囊,你們覺得呢?「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當50萬人面對瘋狂的日本鬼子時,幾百名戰土站了出來!
  • 豆瓣9.2分再上熱搜,真實事件改編,我卻不敢看第二遍!
    提起《素媛》這部電影,總是會讓人想起那個本應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小女孩,承受著來自心理變態的成年人的傷害。而這些傷害是致命的、終生不可逆的。但是真實事件的原兇手,竟然就要出獄了嗎?《素媛》始終記得這個電影的海報中,一家三口都面含微笑,父親和女兒素媛的眼中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母親慈愛地看著孩子。平凡而又幸福的三口之家,被一個變態徹底毀滅。
  • 不敢看第二遍的五部電影!
    對比看史蒂芬·金的《肖申克的救贖》,你會發現:最勵志的人,隱藏最絕望的幻想。他們只得徒步前往鎮上求助,卻不知道,這恰恰是惡夢的開始……法斯賓德在《伊甸湖》中的作用,就是讓觀眾看一看他可以死得有多慘。看悲劇電影,最不忍直視的,往往是這樣一句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
  • 不敢看第二遍的五部電影
    他們只得徒步前往鎮上求助,卻不知道,這恰恰是惡夢的開始……法斯賓德在《伊甸湖》中的作用,就是讓觀眾看一看他可以死得有多慘。看悲劇電影,最不忍直視的,往往是這樣一句話: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雖然明知演員李來只是來演一下,但還是很難過:畢竟李來代替的,是一個真實的素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