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離開德雲社的那些人現在都如何?最後一位竟然做起了鑑寶專家

2020-08-27 雅痞浪人轉載號

德雲社,亞洲最大的男子偶像天團,目前人數有四百多人,在相聲界可謂是一家獨大,佔據了相聲的半壁江山。網上有人如是戲謔道:「眾所周知,相聲分為兩種:一種是德雲社,一種是非德雲社。」

德雲社成立於1995年,曾命名為「北京相聲大會」,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

德雲社現在火得一塌糊塗,舉一個例子就能說明——德雲社在網上售票,不管有多少位置,幾乎都是幾十秒內全灰!什麼意思?就是說幾十秒內德雲社的演出票全部售罄,由此衍生了一個新詞:德雲灰。

然而你知道曾經那些離開德雲社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了嗎?下面我們就來嘮嘮。

李菁

1995年,李菁與郭德綱、張文順創辦了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2010年8月退出德雲社。

李菁的人品還是不錯的。他與郭德綱同甘共苦了十餘年,離開德雲社後也沒有說半句郭德綱的不好。

他離開德雲社後混得也是風生水起,畢竟自身是有實力的。李菁後來成立了自己的相聲團體「星夜相聲會館」,雖然無法與德雲社相比較,但也成就了屬於自己的事業。

李菁也投身於影視劇行業,現在是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北京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北京曲藝家協會理事、中國快板藝術委員會委員。

何雲偉

李菁的老搭檔何雲偉就有「意思」了,離開德雲社後又是拜侯耀華為師,又是跟姜昆參與各種文藝演出,似乎秉持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觀念,他與那些跟郭德綱水火不相容的人走得很近。

後來又因為改名字的事鬧得火熱——他不願歸還「雲」字,索性把「雲」字改成「沄」。這也難怪會被網友們調侃:「這『沄』字不行啊,太水了。」

離開德雲社後,何雲偉依舊搭檔李菁,後來又離開了李菁的「星夜相聲會館」,成立了相聲團體「紅門相聲匯」,自己也做起了班主。不過現在也沒看到他新的相聲作品,反而在各大自媒體上能看到他曬自己的畫作。

曹金

曹金(16年鬧出了「發票門」,由此被收回了「雲」字)也是在2010年10月退出的德雲社,並且和師父郭德綱鬧得不可開交。隨後他就開了自己的相聲小劇場「聽雲軒」,收了十來個徒弟,並進軍娛樂圈。

除了相聲、影視劇行業,曹金還涉及了餐飲業,年收入很可觀,也換了妻子。

劉雲天

劉雲天當時選擇跟搭檔曹金離開德雲社,完全是出於兄弟情面,任憑郭德綱多次勸阻也無果。

剛開始他還跟曹金一起在聽雲軒搭檔演出,後來逐漸淡出了相聲圈,傳聞現在劉雲天在開花店,他的現狀被網友們無情地吐槽為「慘不忍睹!」

徐德亮

說起現狀「慘」的,就不得不說說徐德亮(「德」字已被收回)了。他師從郭德綱的老搭檔張文順,離開德雲社後,徐德亮混得是「一日不如一日」:曾經在大學裡說相聲被人轟下臺;進行相聲巡演,即使門票只有30元也沒見得賣出去多少。

更可笑的是,徐德亮在相聲圈混不下去的時候,便開始以所謂的專家學者的身份出現在電視節目中,其中就包括鑑寶節目。


如今的德雲社人才濟濟,張雲雷、郭麒麟、張鶴倫、孟鶴堂等都能獨當一面,後起之秀張九齡、張九南、劉筱亭、尚筱菊等也都未來可期。

真心祝願德雲社越辦越好,也祝願德雲社的角兒們越來越好。


本文由雅痞浪人來嘮嗑原創並發布,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當初那些離開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現在都在幹什麼?數曹雲金最滑稽
    德雲社一定是有一份功勞的。可是,樹大招風,人多口雜。隨著德雲社的壯大,德雲社內部也出現了一些矛盾,讓不少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選擇離開這個舞臺。如今,那些曾經在德雲社舞臺上一夜成名的弟子,或者那些曾經在臺上風光無限的老臺柱子們,離開德雲社後的他們,現在都在幹什麼?都過的怎麼樣呢?而眾多相聲演員離開德雲社又讓郭德綱發生了什麼改變?
  • 離開德雲社的那些人,現在過得怎麼樣?他們後悔當初的選擇嗎?
    內憂,徒弟多了,管理方式跟不上了,利益分配成了最大矛盾;外患,和主流相聲界的對抗,德雲社一直被排擠。在這樣的情況下,先是徐德亮和王文林在2008年9月退出德雲社,2010年8月,郭德綱和北京臺鬧翻、打記者之際,李菁、何雲偉離開,隨後,曹雲金、劉雲天離開。離開德雲社的人,各有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錢的問題,大家都覺得付出多了拿得少了,最後只能不歡而散。
  • 被曹雲金挖牆腳退出德雲社的那些人怎麼樣了?有人當網紅做起直播
    被曹雲金挖牆腳退出德雲社的現在混的都很差,有人當網紅做起直播德雲社現在可以說是相聲界的頭部,從以前只有上了年紀愛聽相聲到現在年輕人紛紛愛上相聲,這裡面德雲社可以說是頭一份,把相聲開到全世界巡演德雲社也是頭一份,相聲從即將沒落到男女老少都喜歡,德雲社可謂是立了不少功,雖然現在的德雲社一片輝煌,但是德雲社也面臨過非常嚴重的危機。
  • 閆雲達近況如何?他為什麼要離開德雲社?
    縱觀離開德雲社的師兄弟們,他們在離社後,可都依舊做起他們的老本行說相聲,甚至還以郭德綱「對著幹」呢。偏偏閆雲達似乎放棄了幾十年的相聲之路,而做起了網絡直播的事情,還做的有聲有色。關於閆雲達當初為何離開德雲社,當事人對此都沒有做任何的回應,對於他的離開德雲社原因雖然有些撲所迷離,但在網絡上搜一下閆雲達離社原因,似乎還是繞不開「綠了某師弟」一說。閆雲達離開德雲社時期,他發了這麼一條博文:「本人閆宗海即日起退出德雲社,該還的還,終究還是自己的名字寫著順手。」
  • 鑑寶專家用17萬「騙」一幅古畫,轉手便賣出了8736萬,最後怎樣了
    如果是收藏愛好感興趣的朋友,一定會聽說過這樣的忠告:古玩界的水,深得很,但是對於朱雲兄弟倆人來說,他們再謹慎小心,卻還是跌到一位名叫劉巖的鑑寶專家手上,具體是怎麼一回事情呢?
  • 鑑寶專家劉巖:當初17萬「騙畫」,轉手賣出8700萬天價,後來怎樣
    因為許多收藏家們並沒有專業的知識,鑑寶節目就這樣應運而生。但並不是每一位鑑寶專家都有著職業道德,為收藏家們細心鑑寶。一些別有用心的鑑寶專家們,利用一些收藏家不懂的專業知識這一點,為自己謀利,鑑寶專家劉巖就是這樣一個人。鑑寶專家劉巖:當初以17萬「騙畫」,轉手賣出8700萬天價,後來怎樣。
  • 那些退出德雲社的人現在都怎麼樣了?
    哪會德雲社還是屬於低谷期,出現了過郭德綱、李箐、張文順、于謙等人在臺上,臺下卻只有一個觀眾的情況,不過隨著郭德綱在網絡上的躥紅,德雲社也迅速壯大,不過也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外有內患的境地,徒弟多了,管理方式跟不上,利益分配不均勻,導致一些人離開了德雲社,今天我們就來趴一趴那些離開德雲社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 祖傳的名畫被鑑寶專家17萬「騙畫」,轉手賣到上千萬,後來如何了
    引言當時的一位17世紀英國著名博物學家、哲學家約翰·雷曾經說到,在一本書裡《未知》中表示到:「欺人只能一時,而誠實卻是長久之策。」這句話很明顯要表達的意思就是,當一個人隨意說謊話欺騙別人的時候,可能在短時間內別人看不出來,但是隨著時間慢慢的推移,總有一天會被別人識破,所以這就告訴我們,我們只有誠實的去對待別人,才是與人友好交往的最好辦法。誠實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也是一個人具備的最珍貴的品格,我們對於那些誠實的人都自然而然的尊重和信任起來。
  • 當初在鑑寶過程中,失手砸碎2億寶貝的王剛,被告上法庭後來怎樣
    有一些他所主持的節目都獲得很好的收視率,前幾年王剛主持了一檔《天下收藏》的綜藝節目,這一檔綜藝節目是鑑寶節目,既然是鑑寶節目那必然會有鑑寶專家,同時這一檔節目最大的亮點就是那些被鑑寶專家判定為假貨的寶物
  • 女子拿祖傳玉佩鑑寶,專家不僅紛紛拍照,還說:格格吉祥!
    玉石翡翠無論是在現代社會還是在古代社會都是非常值錢的,也正是因為玉石翡翠的稀少,市場價值又高,所以玉石翡翠又被認為是富貴人家象徵身份的一個裝飾品。古代玉石翡翠大多數都是富貴人家的物品。古董一般都是古代時期留下來的物品,價值都比較高。所以,古代由玉石翡翠製成的物品就更加珍貴。
  • 老人拿著菜刀去鑑寶,遭到觀眾嘲笑,聽到專家報價,再也沒人敢笑
    現在很多節目都是關於國家鑑寶,因為我們歷史發展了幾千年,經過數代朝代的變遷,就有很多的民俗文物遺落於民間。因此,才會有鑑寶節目的大火。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關於一把古刀,這位老人拿來鑑定,卻遭到了大家的嘲笑,最後,大家誰也不敢笑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 女子帶著名畫去鑑寶,專家稱是贗品,女子大怒:齊白石是我爺爺
    而這些寶物普通人很難知道真假,慢慢地就產生了學習可以鑑寶的人。其實在我國很早的時候就有關於鑑寶的記載,在《素鼎錄》中就寫了很多鑑寶的技術。 一般來說,前來鑑寶的人都十分相信鑑寶專家的話,為什麼這個寶物的主人會反對鑑寶專家的話呢,在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01 在一次鑑寶活動錄製的時候,一名女子帶著名畫去鑑定。這位女子帶來的是齊白石先生的一幅畫,但是女子不知道這幅畫到底是真是假,所以想請專家來進行判斷。
  •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
    ,山西一女大學生去鑑寶,拿出家裡祖傳「狼皮」,專家看後情緒失控,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02 節目中,上一位鑑定嘉賓剛下臺,緊接著從後臺上來一位大學生,這位女學生抱著一張狼皮,緩緩的走上了觀眾席,臺下的觀眾也被吸引住了目光,最後專家開始詢問她,她才告訴了大家,這張狼皮是她們家的祖傳寶貝,家裡一直小心翼翼的保護著,這次來鑑寶節目,也是想讓專家們看一看這張寶貝的價值。
  • 曾經在德雲社紅極一時的何雲偉,離開德雲社後,現狀如何?
    其實在他們之前,有一位人名聲挺大的,那就是何雲偉,何雲偉是「雲」字科的,在德雲社,大家都要尊稱他為師哥。,不知道他現在看到德雲社發展的這麼好,會不會後悔當初的選擇呢?何雲偉離開德雲社何雲偉離開德雲社之時,正是德雲社正處在風口浪尖之時,德雲社的情況非常困難。
  • 她帶古畫來鑑寶,專家卻說是贗品,後來怎樣?
    古董收藏一直是一個褒貶不一的行業,有人說這是富人才玩得起的行業,因為古董這種東西,就和賭博一樣,你無法分辨它的年份,就連經驗老道技術純熟的專家,都不能保證完全鑑定準確,所以一旦花高價買下贗品,那就是賠了大本,如果不是富人,還真撐不住。
  • 鑑寶節目正在錄製,專家氣得當場退出,揭開了鑑寶界的「黑幕」
    其實除了專家,那些打著專家名頭招搖撞騙的「利益團體」更加值得警惕,3年前有一個鑑寶節目,邀請業內多位知名專家前去錄製節目,但錄製到一半,就讓專家氣得當場退出,並揭開了鑑寶界普遍存在的一個「黑幕」。這位專家就是蔡國聲,收藏愛好者應該都聽過他的名頭,他擅長的是雜項,在書法上面造詣也很深,從央視《尋寶》到各大電視臺的鑑寶節目,都有他的身影。他為人和善,能把他氣得撕破臉,也說明這個節目做得有多過分。
  • 大叔花437萬買個「臉盆」,激動拿去鑑寶,專家:站穩了我報價
    這句話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歷史的沿革,讓我們體會到了古人的智慧,而超高的工匠水平更是讓我們擁有了來自美的靈感,而這一切都體現在那些流傳千年的文物上。 專家從各方面進行了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讓眾人震驚。 二、專家細緻分析 專家在現場說道,這個「臉盆」是雍正時期的一件文物,並且還是屬於級別特別高的一種,因此能夠流落下來的更是少之又少,不少人都只聽說過卻從未見過。
  • 當初,因專家失誤導致王剛砸碎2億文物,最終是怎麼收場的呢?
    但是不管怎麼說,都說明了這些古董文物的珍貴,有些文物更是世上獨此一件。而在一檔鑑寶節目中,因為專家的失誤,結果導致王剛砸碎了價值2億的文物,那麼這件事情最終又是如何收場的呢?我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各個朝代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特產,比如漢朝金縷玉衣,唐朝的唐三彩,宋代的五大官窯瓷器,每個文物都代表著不一樣的含義。
  • 中國著名玉石鑑定專家王敬之來虞現場鑑寶
    除此兩樣,其他都叫玉石。」五一勞動節期間,中國著名玉石鑑定專家王敬之蒞臨我區上虞收藏品一條街,為我區及周邊縣市的廣大玉石收藏愛好者進行權威、專業、認真的鑑定。廣大藏友們懷揣極大的熱情和激情,紛紛拿出「看家寶貝」,希望藉助專家的慧眼給自己的藏品一個真實的「身份」。
  • 那些離開德雲社的演員的現狀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創業初期因為理念和執著走到一起,但是後期的分開多多少少都是因為利益,德雲社也不外乎是。於老師曾說:德雲社誰走都是簡單的人事變動,只要郭德綱不離開,德雲社就是永遠是德雲社!事實也證明了於老師的看的很通透,之前風雨飄搖的德雲社如今炙手可熱,而離開的人都是什麼現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