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東方紅五號首飛成功!西安航天「硬科技」再立功

2020-11-18 西安網

  1月5日

  我國研製的發射重量最重

  技術含量最高的高軌衛星

  ——實踐二十號衛星

  經歷7次軌道機動後

  在36000公裡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成功定點

  這標誌著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實踐二十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發射重量8噸多,平臺單機國產化率達100%,設計壽命長達16年,搭載了十多項國際領先的技術驗證載荷。作為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試驗星,目前衛星已完成轉移軌道變軌工作,對東五平臺的主要關鍵技術進行了驗證,後續將繼續開展在軌試驗與驗證工作。其中,五院西安分院為該衛星研製的硬核載荷Q/V載荷、寬帶柔性轉發器、雷射通信終端和三重疊天線等相繼開始工作。這些優秀的西安航天「硬科技」,承載著五院西安分院航天人挑戰航天新技術的勇氣,更承載著我國更多航天新技術發展的新希望和新徵程。

  

  高通量通信衛星是我國通信衛星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我國已經發射的首個高通量衛星實踐十三號衛星,可以使地面用戶能享受到衛星寬帶網際網路服務。實踐二十號衛星副總設計師周穎介紹:「與之相比,實踐二十號衛星上搭載的西安分院研製的Q/V載荷是未來高通量通信衛星和超高通量通信衛星關口站主要使用的載荷,代表著未來高通量衛星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是國際航天在高通量衛星研製上的重要方向。」

  

  實踐二十號衛星研製現場 莊茜倩攝

  西安分院研製雷射終端是實踐二十號衛星上的重要「新載荷」。據西安分院雷射終端研製負責人陳安和介紹,在實踐二十號衛星發射任務中,西安分院將實現雷射終端在軌的星地通信,通過雙通道,可以實現10G左右的通信容量。同時,相比於目前在軌應用的單一體制的雷射終端,西安分院在實踐二十號衛星雷射終端研製任務中主動「加戲」,搭載的雷射終端包括相干和非相關在內的三種體制,可以對不同體制下星地之間的通信情況進行驗證。

  

  實踐二十號衛星 莊茜倩攝

  由五院西安分院為實踐二十號衛星所研製的寬帶柔性轉發器在國際上也屬難度較大的載荷產品,代表著一個國家星載數字透明處理的最高水平。據介紹,實踐二十號衛星所搭載的寬帶柔性轉發器可以將有限的頻率資源進行詳細劃分,並且通過在軌資源管理實現多用戶的靈活使用,提升星上通信資源的使用效率,是通信衛星領域不折不扣的「黑科技」。

  

  實踐二十號衛星電推進系統研製現場 五院供圖

  傳統的衛星構造一般都是在衛星的單個艙板上安裝一副天線或者兩幅天線,而此次西安分院為實踐二十號衛星在衛星艙板上安裝了三重疊的三副天線,三副天線在收攏後共用一個安裝面,不僅縮短了反射器尺寸,加大焦距,還節省空間。西安分院為該衛星研製的高精度應答機將對衛星的測控精度由以前的幾十米提高到釐米級,實現了對衛星測控質的飛躍。同時,實踐二十號衛星還將對西安分院的復材波導、太赫茲技術、雙管放大器、電磁低衝擊鎖緊釋放裝置、柵格反射器等專項技術進行在軌驗證。

  

  科研人員在研製測試過程中

  「實踐二十號衛星代表了我國民商用通信衛星發展的新高度。無論是從通信容量還是載荷的靈活性上來看,還是從衛星所覆蓋的頻段來看,實踐二十號衛星上所承載的新載荷、新技術真是滿滿當當,而這滿滿當當的新技術背後卻承載著西安分院人在通信領域驗證新技術的新希望和新期待。」周穎說。

編輯:劉偉

相關焦點

  •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可滿足未來 20 年大容量衛星應用...
    IT之家1月5日消息 據環球時報報導,由長徵五號遙三火箭送入太空的實踐二十號衛星,經歷七次軌道機動後,今天(5日)在36000公裡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成功定點,定點於東經105.5°。衛星定點成功,這也標誌著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我國正躋身國際一流通信衛星...
    ,這標誌著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作為首飛試驗星,該星將對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平臺——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以下簡稱「東五平臺」)進行全面在軌驗證。目前,衛星已完成轉移軌道變軌工作,對東五平臺的主要關鍵技術進行了驗證。
  • 我國航天事業再次取得歷史性突破:東五平臺首飛成功
    保定市周一限行尾號 2和7 2020年1月5日10時01分,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科技人員與衛星研製方的精準控制、密切配合下,實踐二十號衛星經歷七次軌道機動後,在36000公裡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成功定點。
  •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可滿足不同功能衛星的研製需求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可滿足不同功能衛星的研製需求  Evelyn Zhang • 2020-01-06 14:
  • 實踐二十號衛星定點地球同步軌道 東方紅五號衛星平臺首飛成功
    根據航天科技集團的消息,12月27日發射的長徵五號火箭攜帶的東方紅五號技術試驗通信衛星實踐二十號已經成功定點地球同步軌道,這也意味著繼長徵五號火箭發射成功之後,全球最重的通信衛星也成功了。
  • 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從1到327,為中國航天點讚!
    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距北鬥全球組網僅一步之遙!為中國航天點讚!戳視頻,了解「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發射秘聞15分鐘後喀什觀測站捕獲衛星數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收到衛星上傳出的《東方紅》樂曲中國成為了全世界第五個有能力獨立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1984年4月8日長徵三號火箭成功發射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是中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截至2019年3月10日,長徵系列已先後有17型基礎級火箭和5型上面級投入使用,成功將506個太空飛行器送入預定軌道。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別浩浩碧海 向渺渺青空
    來源:【人民日報】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圓滿成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它將重約22噸的載荷成功送入太空,奠定了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 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成為國家太空實驗室。 「點火!」
  • 航天科技集團: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故障原因查明,下半年復飛
    航天科技集團: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故障原因查明,下半年復飛 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2018-03-02 18:34 來源:澎湃新聞
  • 140位東方紅特邀貴賓,共同見證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成功飛天
    「見證長徵飛天榮耀,共築家國富強之夢」12月27日,東方紅公司特邀來自南寧、柳州、桂林、北海及廣州、汕頭市場的東方紅貴賓140人親臨航天文昌發射場,共同觀看「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的成功發射。當晚20時45分,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將實踐二十號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發射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中國航天日|守護、測試...陝西航天人和「東方紅一號」的故事
    1970年4月24日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東方紅」音樂在太空響起。  2003年10月15日  楊利偉搭乘「神舟五號」飛船成功往返,從此,中國人叩開了太空的大門。  2007年10月24日  中國首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準確入軌,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奔月的夢想。
  • 東方紅五號公用平臺實現燃料高效利用—新聞—科學網
    微重力條件下燃料管控試驗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 「嫦娥五號」開啟月球採樣之旅 西安硬科技貢獻「最強大腦」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升空,開啟了人類時隔48年的月球探測地月往返之旅。
  • 逐夢太空 深圳東方紅助力嫦娥五號「挖土」之旅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王海榮 通訊員 趙巍 文/圖 北京時間11月24日凌晨4時30分,在我國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微信公眾號9月22日消息:該所研製的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2020年金秋清晨,位於我國西北的某靶場上,伴隨著巨大的響聲,一支穿雲箭劃破寧靜,縷縷白煙在藍天與黃沙的映襯下分外惹眼,仿佛架起天與地連接的橋梁。
  • 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 將於4月中下旬執行
    原標題: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 將於4月中下旬執行   新華社電 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經過一周多的海陸運輸,於2020年2月5日安全運抵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後續將與先期運抵的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一同進行發射場合練,之後執行首次發射任務。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發力低成本商業航天市場
    12月22日,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下稱「火箭院」)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為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創造了條件。
  • 「胖五」今日再出徵 專家解讀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究竟多厲害
    2017年7月2日訊,去年首飛成功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有了「繼承者」。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第二枚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已於昨日16時30分開始推進劑加注,預計將於今日發射。大塊頭「胖五」究竟有多厲害?專家為我們一一解讀。
  • 前瞻太空產業全球周報第6期:中國東方紅五號新一代大型衛星平臺...
    發布會指出,北鬥提供全球服務以來,國家各行各業應用北鬥的信心倍增,全面布局北鬥產業,「北鬥+」「+北鬥」的產業生態體系進一步豐富完善,北鬥規模化、產業化和國際化應用再上新臺階。發布會指出,2020年6月前,我國計劃再發射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屆時將全面建成北鬥三號系統。
  • 你們還記得東方紅1號嗎?這位少年的航天夢也是你們的航天夢嗎?
    50周年了,不知在蒼穹之上的東方紅孤獨嗎?不,其實它並不孤獨,我們長徵系列火箭送去一個又一個中國航天的衛星,它在天空之上見證了我們中國航天史不斷地發展,一代又一代的「中國牧星人」們前赴後繼不斷打破國外的壟斷,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遙想50多年前,那時的新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