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航天事業再次取得歷史性突破:東五平臺首飛成功

2020-11-27 騰訊網

保定市周一限行尾號

2和7

2020年1月5日10時01分,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科技人員與衛星研製方的精準控制、密切配合下,實踐二十號衛星經歷七次軌道機動後,在36000公裡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成功定點。

圖源:環球時報

實踐二十號衛星與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有什麼高科技的地方?

時封君(微信ID:shidaifengmian)注意到,實踐二十號衛星作為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試驗星,是目前我國研製的發射重量最重、技術含量最高的衛星,發射重量8噸多,平臺單機國產化率達100%,設計壽命長達16年,搭載了十多項國際領先的技術驗證載荷。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創新採用了桁架結構技術,比傳統的承力筒式結構承載能力更大、適應性更強。平臺可以廣泛應用於高軌通信、微波遙感、光學遙感、空間科學探測、科學試驗、在軌服務等多個領域,是世界航天領域少有的多適應性平臺。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的出現填補了我國東方紅系列大型衛星平臺型譜的空白,實現了智能化自主運行管理,有效提升衛星的好用、易用性;通過分艙模塊化設計和數位化研製模式,大幅縮短研製周期。此外,平臺的單機國產化率達100%。

西安中心作為此次發射入軌段、早期軌道段、長期管理段的任務中心,已圓滿完成了對長徵五號遙三的跟蹤測量、對實踐二十號衛星的變軌控制工作,衛星定點後,技術人員將繼續開展在軌試驗與驗證工作。

圖源:央視新聞

在此之前,2019年12月27日20時45分,長徵五號遙三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2000多秒後,與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分離,將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綜合資料來源:央視新聞、環球時報】

時代封面

秉持新聞理想,堅守職業道德,

忠實記錄歷史,弘揚時代精神!

微信號:shidaifengmian

版權聲明:時代封面(微信ID:shidaifengmian)在推介傳播過程中難免出現部分文章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的情況。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我國正躋身國際一流通信衛星...
    、技術含量最高的高軌衛星——實踐二十號衛星成功定點,這標誌著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作為首飛試驗星,該星將對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大型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平臺——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以下簡稱「東五平臺」)進行全面在軌驗證。目前,衛星已完成轉移軌道變軌工作,對東五平臺的主要關鍵技術進行了驗證。
  • 贊~東方紅五號首飛成功!西安航天「硬科技」再立功
    1月5日  我國研製的發射重量最重  技術含量最高的高軌衛星  ——實踐二十號衛星  經歷7次軌道機動後  在36000公裡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成功定點  這標誌著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實踐二十號衛星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抓總研製,發射重量8噸多,平臺單機國產化率達100%,設計壽命長達16年,搭載了十多項國際領先的技術驗證載荷。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發力低成本商業航天市場
    12月22日,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下稱「火箭院」)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為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創造了條件。
  •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萬珂 攝)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趙竹青)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將  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意味著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  我國中型運載火箭「更新換代」  長徵八號由航天科技(000901)集團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火箭院)抓總研製。
  • 星辰大海,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
    2017年,長徵七號遙二火箭 成功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送出我國首個「太空快遞」。2020年起,長徵五號系列火箭 迎來高密度發射,從執行空間站首飛、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到將要執行的嫦娥五號、空間站艙段發射任務,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 自2015年首飛後,幾年間十戰全勝,將51顆衛星送入軌道,同時填補了我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的空白。
  •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可滿足不同功能衛星的研製需求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可滿足不同功能衛星的研製需求  Evelyn Zhang • 2020-01-06 14:
  • 長五遙三成功發射 中國航天迎來「超級2020」
    長五遙三成功發射 中國航天迎來「超級2020」 原標題: 時隔兩年多,中國最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以一次完美的飛行,重回公眾視野。
  •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別浩浩碧海 向渺渺青空
    來源:【人民日報】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圓滿成功,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它將重約22噸的載荷成功送入太空,奠定了長徵五號系列火箭在世界現役火箭第一梯隊中的地位。 按計劃,我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成為國家太空實驗室。 「點火!」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全家福來了!玉兔二號行駛裡程突破600米!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12月22日,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以「一箭五星」方式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的首次飛行任務。
  •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
    「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微信公眾號9月22日消息:該所研製的某組合動力發動機首飛成功。2020年金秋清晨,位於我國西北的某靶場上,伴隨著巨大的響聲,一支穿雲箭劃破寧靜,縷縷白煙在藍天與黃沙的映襯下分外惹眼,仿佛架起天與地連接的橋梁。
  • 恢復號首飛全記錄,美國重掌載人航天第一飛
    儘管全球大流行依然籠罩美國(馬斯克也中招),儘管熱帶風暴埃塔橫穿佛州半島(持續影響一周),儘管前一天準備首次發射(因無法回收火箭而作罷)……但這一切都沒能阻擋載人龍飛船歷史性發射,一步登天,開啟人類商業載人航天新紀元。
  • 「亞太九號」成功發射開啟我國商業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新篇章
    新華社西昌10月18日電(記者 許晟)17日0時16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我國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開啟了我國商業通信衛星發展的新篇章。
  • 捆綁2枚助推器的新型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2020年真實不平凡的一年,近日嫦娥五號任務剛完成,就在今日北京時間12時37分左右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提供全系列動力長徵八號遙一運載火箭在我國海南文昌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新一代的長徵八號運載火箭以捆綁2枚助推器的方案,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將有效載荷送入預定軌道,長徵八號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 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可滿足未來 20 年大容量衛星應用...
    IT之家1月5日消息 據環球時報報導,由長徵五號遙三火箭送入太空的實踐二十號衛星,經歷七次軌道機動後,今天(5日)在36000公裡高度的地球同步軌道成功定點,定點於東經105.5°。衛星定點成功,這也標誌著東方紅五號衛星公用平臺首飛成功。
  • 我國可回收型號長徵八號發射成功,遺憾的是首飛並沒有實施回收!
    就在剛剛,長徵八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首飛,不過有點讓人遺憾的是,長徵八號首飛型號並非可回收版本。獵鷹重型火箭回收長徵基本情況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是一款中型火箭,也將我國未來商業航天的主力軍,其主要參數如下:隨著長徵8號等火箭為代表的新型火箭發射成功,我國長徵系列火箭也將逐漸告別「毒發」稱呼,為人類航天及環保事業做出貢獻。
  • 「胖五」首飛成功後,52年前的這部科幻電影,離我們越來越近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隨著我國長徵5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發射基地順利升空,歷時2天19小時於5月8日成功回歸,這也標著這我國航天事業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進入了新的階段。航空航天事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領域,也是提升綜合國防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建國七十年來經過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航天事業終於有了起色。但與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相比還是具有明顯的差距,這是一項偉大的工程值得國人為之奮鬥。
  • 【回眸十三五】中國航天問鼎蒼穹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十三五」期間,圍繞技術創新和實踐創造,中國航天不斷刷新進軍太空的中國高度。2016年,以「長徵五號」「長徵七號」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中國火箭實現升級換代。2019年,「長徵十一號」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具備海上發射能力的國家。今年起,「長徵五號」系列火箭迎來了高密度發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大火箭的運載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長二捆」火箭的研製成功,使我國首次突破助推火箭的捆綁技術、首次研製成功推進劑利用系統和大型發射臺等36項關鍵技術,為我國運載火箭進入國際市場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該火箭已退役。2016年11月3日,長徵五號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
  • 嫦五回家第5天,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順利發射,專家:全新突破
    嫦五回家第5天!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順利發射,5顆衛星送入軌道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回家已經過去了第5天,經過科學人員的稱重,返回器攜帶了1731克珍貴月壤,這標誌著我國航天技術已經來到了強國行列,在未來的嫦娥工程中就準備圓夢載人登月了。
  • 逐夢九天 縱橫蒼穹——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展紀實
    如今,美國太空梭已經全部退役,俄羅斯太空梭終止於那次無人飛行,日本、歐洲的太空梭也停留在紙面上,世界航天大國全部回到了飛船的方案。我國的載人航天事業一直沿著中央批准的「三步走」戰略穩步前進,目前已經完成第一步載人飛船和第二步空間實驗室的全部任務,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