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暖陽
寶寶出生後,很多父母都比較關心寶寶體重和身高的增長變化,尤其是一些新手媽媽,沒有照顧孩子的經驗,總是害怕孩子營養不良或者營養過剩。
其實寶寶體重和身高的增長,都有一些規律,但是因為孩子的體質不同,每個孩子的體重增長情況可能會存在一些差異。
所以父母也要對這個問題,有個清醒的認知。只要孩子的體重和身高在正常範圍內,父母也不用過於擔心,孩子的發育就沒有太大問題。
新生兒滿月後,孩子體重多少才算是正常?
新生兒剛出時正常體重為5-8斤,其實現實生活中多數新生兒的體重都在6-7斤,體重是這個數值的新生兒非常有優勢,嚴格來說:新生兒的體重過大和過小都不好。
寶寶體重過大(超過8斤)就可以被稱為巨大兒,巨大兒不僅容易加大難產的風險,而且孩子的健康程度也會受到影響。
如果寶寶體重過輕(低於5斤),多半意味著孩子的器官發育不完全,身體素質比較差。出院後寶媽更難照顧,也極容易出現營養不良。
新生兒出生後一個月,也就是滿月的時候,體重增長460克-800克均為正常,這個時期,很多寶媽仍然還在坐月子。母乳餵養的寶媽,其月子質量的好壞,其實也影響著孩子的身體發育。
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媽,月子期間就要注意忌口,這樣的話,才能夠避免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1歲內的孩子,如果父母想要了解到寶寶的身高和體重是否正常,就可以參考下這個計算公式。
6月齡之內的孩子:
標準體重=寶寶的出生體重(換算成千克)+月齡x0.7(千克)。
7-12個月齡的孩子:
標準體重=6(千克)+月齡x0.25(kg)
掌握了上面的這兩種體重計算方式,父母也可以在家自測下自家孩子的體重,看看自家孩子合格沒,體重是否是正常範圍。
如果寶寶的體重沒有達標,並且和標準體重還有很大差距,父母就要注意多調整孩子的飲食,情況嚴重的話,要及時帶孩子去就醫。
父母在家給孩子測量體重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
不少父母給孩子測量體重的時候,都會選擇在家自己給孩子測量。在家量體重雖然方便,但是如果寶媽沒有嚴格遵守測量規則,得出的數據很容易出現誤差。
所以給寶寶測量體重的時候,父母要注重以下幾件事。
父母要注意多測量幾次如果家裡有條件,父母可以用嬰兒專用的體重秤為孩子測量,並且要多測量幾次,在測量的時候,切忌不要給孩子穿太厚。
給寶寶測量體重的時候儘量讓孩子處於安靜狀態,這樣的話,才能得出一個比較準確的數字。
可以寶媽抱著孩子一起量還有一些寶寶非常依賴媽媽,量體重的時候總是不配合,這個時候媽媽為了安撫孩子,其實可以抱著寶寶一起量。
這樣的話,既能夠給孩子一定的安全感,也不會讓孩子過於牴觸測體重這件事。
使用這種方法給孩子量體重的話,只需要用到家中常用的,最普通的體重秤。
用第一次寶媽抱著孩子測量的體重減去第二次寶媽獨自測量的體重,就可以得出孩子的大致體重這樣來回幾次,數據值也會越來越準確,越來越趨於一個數值。
寶寶體重過低怎麼辦?
有些寶媽可能會發愁自家孩子體重過低,父母應該怎麼做?其實寶寶體重過低不一定是營養不良導致的發育不良。
判斷寶寶是否出現發育不良的現象,要根據孩子的體重,頭圍和寶寶平時的精神狀態來考慮。
一般來說寶寶的體重低有以下幾個原因,找出原因,才能夠對症下藥。
父母遺傳寶寶比較瘦弱,怎麼餵也餵不胖。其實跟父母也有關,如果父母本身就比較消瘦,孩子也可能會受到父母的遺傳,並不是受後天因素的影響。
這樣父母就沒有必要過於擔心,正常餵養寶寶就好,畢竟寶寶的體質也跟父母的基因有關。
父母后天餵養問題如果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體重基礎比較大,後期父母餵養一段時間後,孩子的體重不增反減的話,父母這個時候也要多考慮下,是否是寶寶的日常飲食出現了問題。
是否母乳餵養的次數太少。或者奶粉的營養不夠。寶寶3個月之後就進入了高速發育期,這個時候,營養補充一定要跟上,不然孩子的正常的生長發育也會受到影響。
寶寶的消化系統出現問題寶寶體重增長過慢,出現的原因可能是寶寶的消化系統出現問題,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寶寶飲食正常,但是體重增長卻非常緩慢的情況下。
這種情況父母首先要考慮到寶寶的消化問題,是不是受到了影響,父母照顧孩子再精細,如果孩子的身體無法吸收的話,也只是在做徒勞功。
尤其是在孩子添加了輔食之後,父母更要注意孩子的消化情況,及時做出調整。
羊駝媽媽心裡話:
寶寶體重低的話,父母要觀察寶寶是否有挑食的習慣,孩子的輔食類型是否合理,是否及時給孩子添加了輔食,輔食和母乳的餵養方面是不是主次顛倒了等等。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你家寶寶體重增長正常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
有關孩子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