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有自已的汽修店,有穩定的收入,家庭條件也慢慢好了起來,感謝政府、感謝幫扶單位,讓我真正通過自已的雙手擺脫貧困,成為家裡的頂梁柱。」萬年縣陳營鎮郊區村貧困戶陳義重不「等、靠、要」,決心穩紮穩打,用心做人、做事,靠勤勞脫貧致富,讓貧困成為歷史。
意外降臨 扛起重擔
2012年,陳義重的父親突然發病,四肢癱瘓,醫院檢查顯示頸椎病變致頸髓神經受壓,必需手術治療,治療費用大概需要8萬元左右,這對於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猶如晴天霹靂。陳義重和母親找親戚朋友四處湊錢還不夠,村幹部得知他家情況後,發起愛心捐款共籌3萬多元。在大家的幫助下父親的手術做的還算順利,出院後父親扶著輪椅可以慢慢挪動了,但還是需要有人看護。家庭全部重擔壓在年輕的陳義重肩上,不滿20歲的他一邊學習,一邊照顧家裡,原本懵懂無知的少年,已然成了家中頂梁柱。
背井離鄉 拜師學藝
為減輕家裡負擔,2013年陳義重放棄上大學的機會,只身前往南昌做學徒。就這樣,原本應該在大學校園裡享受快樂學習時光的他,每天蹲在地溝裡、爬在汽車下,跟汽油、柴油密切接觸,和電線、扳手打交道,一天下來,經常是一臉汗水、滿身油泥,每天累的腰酸腿疼,苦髒累不說,連身好衣服也不能穿。但是憑著一股鑽勁、倔勁,他克服重重困難,很快掌握專業知識,熟悉了解車輛的技術性能,成為一名行家裡手。同時,他成功收穫妻子方瑞的芳心,並有了愛的結晶。2013年,他們一家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日子雖然還是貧困,但是總算有了盼頭 。
回鄉創業 脫貧致富
「陳義重是一個勤勞能幹又孝順的人,他能回鄉創業我們也很高興。」陳營鎮郊區村第一書記陳美清對陳義重稱讚不已。為了方便照顧父親,2019年初,陳義重放棄南昌的工作回鄉創業。在村幹部和駐村工作隊的協調下租賃了下陳村三間店鋪,房租錢由村委會先擔保,盈利以後再支付,並幫助他申請了一次性創業補貼5000元。5月,修理廠裝修完畢正式營業,創業初期比較艱難,陳義重一人身兼數職,修車、洗車,廠裡的活他什麼都幹。好在有大家的幫助和支持,積極幫忙宣傳,而他對待工作也勤勤懇懇,用心服務,靠誠信和技術經營換取每位客戶的信任。2019年底,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及大家的幫助,陳義重還清租賃費用並成功脫貧。
「感謝大家的幫助,讓我們家走出低谷,我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等生意做大,希望能幫助其他貧困戶解決就業問題。」陳義重黝黑而又略帶滄桑的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他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也相信修理廠生意會越來越好,日子會越過越甜。(萬年融媒體記者 李天鵬)
註:凡屬於本公眾號內容,未經允許不得私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