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虞姬雙雙自刎,愛情故事流傳百世,兩人之間會是怎樣的愛戀

2020-09-03 執筆說歷史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關注,關注更多歷史和奇聞。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或者聽說過陳凱歌導演的一部作品,這部影片迄今為止依舊評分很高,至今無法超越,正是《霸王別姬》。張國榮演的虞姬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在影片中真正的融入到虞姬的角色當中,讓我們真切感受到當年西楚霸王項羽與虞姬當時的場面虞姬願一生追隨著項羽的步伐,選擇與他一起自刎。

虞姬也叫做虞美人,是項羽一生最愛的一個人。虞家原本也是楚國的貴族,秦國統一之後,虞家和項家都來到了今江蘇地區,項羽和虞姬從小就是青梅竹馬虞姬在嫁給項羽不久之後,陳勝吳廣帶領農民起義。項羽也加入到了起義的行列之中,推翻秦朝暴政,虞姬選擇跟隨著項羽到處南徵北戰,項羽走到哪,她就跟到哪裡。

項羽在外面奮力廝殺,虞姬則就在帳中不安的等著項羽。她可以從項羽回來時的表現來判斷項羽此刻怎麼樣,她都會給項羽鼓勵,讓項羽能夠放下過去的煩心事,帶著鬥志繼續加油。虞姬甚至也會穿上裝備跟著項羽一起上戰場,給項羽最大的鼓勵。

巨鹿之戰中,項羽帶領軍隊渡河,拿出了破釜沉舟之勢,將後路都給截斷了,帶領將士們拼死一搏。正是這樣,項羽軍隊的每一個人都拿出來前所未有的實力,因為他們都知道必須要贏才能回去,所以這場戰役讓秦軍大敗,項羽也逐漸成為了主心骨。

在推翻了秦國的統治之後,項羽自稱為西楚霸王,項羽雖然脾氣不好,但他鍾愛虞姬,攻陷鹹陽之後,他只要了金銀珠寶,裡面的人他全都沒要,只要虞姬。他們的故事也是成為了一段經典,令人心生羨慕。

自此成為了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一直都佔據著很大的優勢,劉邦只是個小勢力。慢慢的項羽開始變得仁慈了,屢次給劉邦機會,導致劉邦開始佔據主動。決定勝負的一戰,垓下之戰,在這場戰役中項羽大敗,他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而且還給項羽來了個四面楚歌導致項羽的手下紛紛都不想繼續打了。

到此刻已經大勢已去,虞姬始終不離不棄,選擇了自刎。項羽飽含著眼淚將虞姬掩埋,隨後突圍也沒有成功,最後也選擇了烏江自刎,繼續陪伴著虞姬。項羽虞姬悽美的愛情故事至今還在傳頌。

相關焦點

  • 項羽自刎江邊,虞姬追隨而去,留下悽美的愛情故事,是真是假
    這些都是我國漫長歷史中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其實還有一對璧人的愛情故事也十分悽慘,令人難以忘懷,那就是楚霸王項羽和他的寵妾虞姬的故事。項羽在困境中殺出重圍卻還是沒能逃出漢軍的追擊,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便於烏江邊自刎而亡,項羽尚且如此,身邊的虞姬豈能有活路?據說虞姬也隨著項羽而去,飲劍自殺了。
  • 霸王項羽自刎烏江,美人虞姬是成全了自己?
    虞姬死後,成功突圍到烏江邊,烏江亭長想渡他過江,項羽自認為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自刎於烏江邊。四面楚歌,兵少糧絕。虞姬已經記不得在這個地方我們被漢軍困了幾日,可虞姬知道,再如此下去,他不願丟下虞姬一人突圍,虞姬便是困了他的命。或許沒有以後了,今夜月光如銀,便讓虞姬我再為他唱一曲罷。虞姬繪好妝容,穿上與他大婚那日的龍鳳喜袍,耀眼的金鳳灼的虞姬眼睛生疼。
  • 項羽烏江自刎後,虞姬決然殉情,事實果真如此嗎?
    西楚霸王項羽和寵妾虞姬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被世人口口稱頌、惋惜慨嘆,還被許多戲曲家和音樂家編繹成了悽美的文藝作品,一如京劇名段《霸王別姬》、又如歌手屠洪剛的經典成名曲《霸王別姬》。 面對垓下之圍,項羽自當於困境中拼盡全力再度一搏,即便是冒死也要突出重圍。
  • 說史:虞姬是項羽的妻子嗎?
    虞姬和項羽之間的故事,人們總是流傳著各樣的傳說,其中「霸王別姬」最為盪氣迴腸,虞姬為了讓項羽不再分心,心甘情願自刎而死,而項羽最終也死在了
  • 項羽戰敗後虞姬為何一定要自殺?
    在連年的徵戰中,虞姬始終與項羽形影不離,兩人感情十分融洽。有人說項羽和虞姬的愛情是天生一對,地配一雙。這項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國貴族,秦始皇滅楚後,遷移到今江蘇省宿遷縣過隱居生活。項羽和虞姬從小一起長大,兩小無猜、青梅竹馬,這兩家於是結為秦晉之好。虞姬嫁給項羽之後不久,陳勝、吳廣領導的秦末農民起義開始了。
  • 烏江自刎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項羽真正的死因你可能猜不到
    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項羽在垓下被十面埋伏後,虞姬以死明志,江東子弟殊死突圍,項羽才能突圍至烏江,他想起虞姬之死,江東子弟也損失殆盡,不由心中悲戚,於是再也不肯渡烏江,放棄了捲土重來的機會
  • 虞姬:你知道項羽為什麼能紅嗎?
    霸王別姬是歷史上最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項羽最多被人提起的,也是這段故事。反正,如果不是有虞姬,我根本不會關心項羽是誰。很多讀者都催我寫虞姬,催了好多次,但我一直拖著沒寫。因為,我很喜歡這樣悲壯的故事,不想把這個氛圍破壞掉。好像任何的解讀,都是多餘的。每個人在這個故事裡,都會有自己不同的解讀。
  • 項羽烏江自刎前遇到兩位老人,為何一位想要害他另一位卻想要救他
    卻在垓下一戰,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最後上演了一出霸王別姬,而後突圍烏江自刎而死的悲情故事。在突圍途中項羽先後遇到了兩位老人,一位想要害他,而另一位卻想要救他,這是怎麼回事呢?在秦末楚漢相爭的後期,劉邦和項羽之間的戰爭在滎陽陷入僵局,雙方都暫時沒有能力去消滅對方,也都不甘心就此作罷。劉邦首先提出了議和的建議,項羽在考量再三之後,最終表示了同意。
  • 霸王別姬—虞姬真的是自殺的嗎?
    沉默,就是有意不寫,這可能會給後人造成一種遺憾。關於這個沉默有兩種解釋,其一,從美學角度來說,沉默自有它的審美價值,比如維納斯象徵最美的女人,但卻少了一隻胳膊。朱光潛曾經說:「這個宇宙之所以美,就是因為它不完美,所以它才完美。」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史料選擇方面的原因。
  • 項羽妻妾無數,為何後人只知道虞姬?
    在這段歲月中,出現了一個武力超群之人,此人名為項羽。人們對於項羽的事業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對於此人的感情生活卻只知道虞姬。那麼,你是否有產生過疑問,項羽一生之中到底有多少的妻妾。世人皆認為項羽是個痴情種,此人一生摯愛虞姬一人。但是事實確實是這樣嗎?其實不然。我們從虞姬的「姬」中可以了解到,此人不過是項羽的一個小妾罷了,也就是說,項羽必定還有妻。
  • 【特稿】劍鋒難斬情思斷 霸王虞姬千古談 ---欣賞《霸王別姬》大銅章
    ==西楚霸王和愛妻虞姬的真摯情感,千百年來在民眾中廣為流傳。霸王的勇武,虞姬的溫柔,成為悲劇的愛情傳說,有著惋惜的憐憫,男兒優柔寡斷的失望……「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的悲戚之聲,將內心的無奈和對虞姬的難以割捨,淋漓盡現。項王悲歌慷慨,留下千古愛情的纏綿,成為後人心中的思念。
  •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羽,垓下戰敗烏江自刎,為何仍被人敬佩?
    說到西楚霸王項羽,這一生的故事非常多,他活得轟轟烈烈十分灑脫。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人們對於他的評價卻有著較大的爭議。有些人認為項羽沒有大智慧,只有一身蠻力,還是一個殘暴的君主。可是有些人認為項羽性格直爽,是個爽朗重情的人。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所以對於項羽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 虞姬墓竟然有兩座,虞姬到底是如何死的?她真是殉情自殺的嗎?
    有人肯定又要拍磚了,虞姬是為項羽殉情,自刎而死啊,這有什麼謎團?哎,真相可沒有這麼簡單。一直以來,不管是京劇、歌曲還是影視劇裡,都說虞姬是為了項羽殉情,這一點也得到了不少專家的認可。可是,也有人表示不同意。他們認為,虞姬的確是自殺的,不過的絕對不是因為項羽,而是另有原因。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項羽的最後一戰,虞姬並沒有自殺,他們還有一個兒子叫項隆
    如果當時項羽過了江東,那麼中國的歷史或許將會被改寫,楚漢之爭必將會延長若干年。然而項羽並沒有那麼做,而是把隨他徵戰五年的烏騅馬送給了烏江亭長,理由是"不忍殺之",同時也不忍心敵人把它殺了。看來項羽愛馬,甚於自己的生命。後來,項羽身邊的勇士們全部戰死,他也在悲憤中自刎。更為悽慘的是,項羽的屍體竟被漢將分成五塊搶去,為的是封王封侯。
  • 一代梟雄項羽與虞姬自刎烏江的內幕(下)
    項羽遠遠的看到一個美貌的女子正在專心投入的撫琴,虞父想上前去招呼虞,卻被項羽攔住。 待虞撫完琴後,許久,項羽才回神來,鼓掌稱道:「撫的好,撫的好,沒想到天底下還有這樣美妙的曲調,今日有幸聽到,真是令人痛快!」說話之間,無一不流露出一股豪情! 這時虞才感覺到項羽就站在亭子外。她慌忙的站了起來,這虞父過來對她道:「虞兒,這是為父經常跟你提起的天下英雄項羽。快過來行禮!」
  • 安然:項羽和虞姬的故事
    相傳虞姬性情溫柔,知書達禮,深得項羽喜愛。虞姬自刎後,項羽帶著她的屍體,向南馳走,不料漢兵追至,項羽無可奈何地丟下了虞姬的屍體。還有一個傳說說虞姬自刎前還寫了一首詩:「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 霸王別姬到底講的怎樣的故事,它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真的是看得我好傷感,但是小的時候就一直聽過霸王別姬,但是我一直不明白裡面到底講的啥,所以,我特意去看了很多關於這個故事的一些事情。歷史上的霸王別姬的故事,是講述項羽虞姬的絕美愛情故事,在民間可謂是廣為流傳,在秦末年間,各地農民起義軍興起,而項羽則是起義軍中的一支主力,在巨鹿之戰中摧毀。
  • 張愛玲的《霸王別姬》:虞姬是為愛情而亡,不是為男人而死!
    張愛玲是民國才女,她的文章以描寫人性中的「小」為特點,無論故事的結局如何,都帶著一絲悲傷悽婉的風格。「我只寫男女之間的小事情,我的作品裡沒有戰爭和革命,我認為人在戀愛的時候比在戰爭中顯得更樸素也更放肆。」
  • 朱曉軍作品 | 至今思項羽
    英雄項羽,其短暫的一生可圈可點,可贊可嘆!儘管他離我們是那麼得遙遠,可是歷史大轉盤上的悲歌,仍然在震撼著我們的心,讓我們去感悟,去思索,去奮發,去仰天長嘆……為了追尋這位悲劇英雄的故事,我先後去過和他相關的三個地方,宿遷項羽故裡,固鎮縣濠城垓下之戰遺址,和縣烏江邊霸王祠。
  • 項羽自刎烏江後,他手下的五虎大將結局如何?
    首先要說的,就是其中一位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猛人:虞子期。這位猛人首次出場,是在明代小說《西漢通俗演義》裡,他的身份是項羽紅顏知己虞姬的堂弟。但別看是虛構人物,卻因他長得帥武藝高,因此長期深受歡迎。到了當代楚漢題材的電視劇裡,也常是高人氣熟臉,身份也和虞姬越來越近,從明代時的「堂弟」,變成了當代電視劇裡的「親哥哥」。當然結局也從沒變:陪項羽血戰到底,壯烈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