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知名雜誌Variety(《綜藝》)報導,受疫情影響,全球電影產業正在探索在線發行新模式。與此同時,愛奇藝已成為中國新興的PVOD即高端付費點播(Premium Video on Demand)模式領跑者。該報導透露,愛奇藝在2019年就開始嘗試PVOD服務,但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才在多部影片上應用此模式。疫情導致觀眾長期待在家裡,因而對新影視內容產生強烈的需求。另外,在院線關閉期間,電影製作公司也面臨需要儘快收回製作成本等問題,這讓流媒體平臺成為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發行渠道。
愛奇藝會員及海外業務群總裁楊向華在接受《綜藝》雜誌採訪時表示:「在國內受疫情影響,影片發行模式產生變化,如今網際網路平臺也能自己發行電影。疫情也將對用戶的娛樂習慣產生長期影響。」換句話說,PVOD將長久地發展下去。
今年2月1日開始,愛奇藝應用PVOD模式陸續上線甄子丹主演的喜劇片《肥龍過江》、動作電影《我們永不言棄》、文藝片《春潮》、奈飛奧斯卡獲獎影片《婚姻故事》,以及在7月24日上線了重量級視效大片《徵途》。
值得一提的是,愛奇藝針對PVOD模式制定了「第一窗口期」制度,在窗口期期間會員和非會員都必須付費才能觀看更優質的影片。窗口期過後,所有會員用戶都可以免費觀看。 在第一窗口期間,愛奇藝通過最低保證和收入分成模式與製作公司進行利潤分成。過了第一 窗口期後,愛奇藝則會向影片出品方支付特定時間內的一般性版權費。
楊向華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環球影業《魔發精靈2》採用PVOD模式取得的票房成績讓愛奇藝對這一模式抱有信心,但在中國取得類似的成功可能還需要些時間。
美國觀眾更習慣於在網上以單片付費的形式購買影片,並且由於有著更強大的購買力,也能夠支付更高的價格。但國內觀眾習慣於支付很低的費用成為流媒體網站的會員,免費觀看網站上的影片。
「國內觀眾缺少單點付費的習慣。大多數用戶根本不熟悉這種購買行為。」 楊向華表示,接著又補充道,「雖然在疫情期間,國內用戶對線上觀看影片的接受度有顯著提高,但用戶對在線視頻內容的付費意願仍是個未知數。」
據悉,愛奇藝一直在針對不同的影片類型,嘗試不同的PVOD定價、發行窗口時長和推廣方式,以求達到效益最大化。
在營銷方面,愛奇藝嘗試在預售期,採用捆票折扣、遊戲化虛擬活動和直播獲取低價門票、以及其他獨特的網際網路營銷方式。這種以在線形式為主導的營銷方法在中國市場非常管用,因為中國有很大一部分用戶都在手機上看電影。
楊向華表示:「目前尚不能說我們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商業模式,但我們正在嘗試新的東西,並做出相應調整。中國的PVOD發展速度會比美國慢一些——這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愛奇藝始終相信PVOD模式將會與影院線下觀影形成互補,可以促進影片收益最大化,其目標是創造一種「靈活」的發行模式,在該模式下,影片出品方可以在平臺上自行設定票價。
但他也承認,讓所有合作夥伴都加入進來「需要一個溝通的過程,還要有耐心地做一些說服工作」。楊向華表示,「我們要想辦法讓整個電影行業能夠一直運轉下去,就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找到好的解決方法」。
目前,愛奇藝以PVOD模式發行的最大規模影片是改編自同名遊戲的視效片《徵途》,製作費用超4300萬美元,特效鏡頭高達80%,在影院重新開放的同一周,該片在愛奇藝平臺和奈飛同時上映。普通會員票價定為24元人民幣(合3.47美元),而愛奇藝會員觀影只需半價。國內電影票的平均價格約為30元人民幣(合4.33美元)。
《徵途》的製作公司——星皓影業有限公司CEO王海峰表示,剛開始做出以PVOD模式上映的決定非常艱難,為了說服投資者,導演和演員,也做了很多工作,最終也取得了合作夥伴的理解。「我們覺得網絡首映一定會成為未來影片發行的新趨勢,我們只是想成為這種模式的先行者,總會有人邁出第一步。」
另外王海峰說道,國內電影進入院線發行的排片競爭通常比美國還要激烈,很多人不得不尋找其他發行渠道。
從明年開始,星皓影業計劃每年製作兩到三部電影,專門通過愛奇藝的PVOD模式線上發行。他推測,與文藝片或奇幻片相比,商業電影可能會更適合這項服務。他表示:「很多人會在小屏幕上觀看,所以電影公司需要製作更容易吸引觀眾注意力的電影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