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邪?
人們迷信的認為一些看不見而有害的就是邪,
因為未知,所以害怕。
人是趨利避害的動物,
所以民間就有很多迷信的闢邪說法。
不論是大人生病,還是小娃出生,
不論是人受驚嚇,還是家事不順,
都會用一些「闢邪之物」驅散「邪氣」,
民間都有哪些驅散「邪氣」的「闢邪之物」呢?
硃砂
硃砂是一種天然礦物質,含汞約86.2%,是鍊汞的主要原料。天然礦石自然形成,怎麼和「闢邪」扯上關係了呢?
自古以來,不管風水大師開光起靈,還是民間百姓祛病納福,總是把硃砂作為闢邪第一聖物。
誰家孩子有病了,就會用硃砂包個紅紙包放在小孩身上,據說可以安神鎮煞,再灑一些硃砂在灶臺旁,可以讓宅子受護佑而不沾邪氣。
哪有什麼邪氣?
安神可能有一定的說法,因為硃砂也是一種中藥材,本身具鎮靜、抗驚厥和殺菌等功效,而驅邪就是一種臆想罷了。
那大家為什麼都信硃砂可以闢邪?
相傳秦始皇當年為長生不老煉製長生不老藥,遍地去尋訪煉丹妙藥。硃砂視其為「太陽日精而生,乃天之靈氣」,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成為了煉製仙丹原料的不二之選,光皇帝的陵宮就曾經囤積三噸之多。後來皇帝更是對硃砂情有獨鍾,包括皇家御印、御書硃批、後宮佳麗著妝,都用上了硃砂。
另一個關於硃砂闢邪的典故,登基後的武則天因殺人太多,經常夢見鬼魂,食不能安,夜不能寐。道士則用硃砂置於寢宮之中,霎時光芒萬丈,武則天才得以安然入眠。後來就有了民間書硃砂於符咒,端午節貼於正門,用於驅邪鎮宅;小孩滿周歲時,眉間則點硃砂以明志,寓意平安太歲、多福多吉之意。硃砂闢邪的迷信說法因為其歷史緣故流傳至今。
桃木
闢邪聖物又怎麼能少得了桃木?
剛生的小娃,老人總是擇一處桃樹,取其東南枝,押於小娃襁褓之中。
即便科學發達的今天,依然有不少老人迷信桃木的神奇力量,不管走了哪裡,桃木棍隨身帶著。
別的不說,就憑桃木第一闢邪神物的名頭也是給人們心理增加了莫名的底氣。
桃木,在我國民間有著極其尊崇的地位,有的地方也稱為「降龍木」。
相傳上古時代,夸父追日,追日未至,道渴而死。臨終前,將其手中之杖化為一片桃林。
還有一個傳說是后羿的徒弟逢蒙用桃木棍打死了自己的師傅。后羿死後封為上神,手牽惡虎,食百鬼,為鬼中之王。後來人們就開始迷信桃木可以殺死鬼王,可以闢邪氣,慢慢桃木闢邪的傳說就流傳開來了。
玉器
玉石這件物什,細膩、溫潤、含蓄幽雅,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佔有獨特的地位,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的一種代表符號。但不管怎麼說,玉本身就是一塊石頭,一個裝飾品,民間卻有很多人對此十分執著,認為玉可以驅邪消災,可以聚天地之氣。
這也許是受中國神話傳說的影響,和人們的傳統觀念有關。
神話傳說中,闢邪又稱貔貅,是一隻上古神獸。其貌既像獅子又像老虎,長有一對翅膀,兇悍無比,是天庭忠誠的守衛,日夜守護著天庭的安全,那些邪靈穢物因畏懼其兇猛而不敢靠近。幾千年來,從皇帝到尋常百姓都很講究佩戴貔貅,而玉石是打造貔貅最好的材料。打磨好的玉貔貅一身珠光寶氣,遂有生財之意,也怨不得人們都喜歡了。玉貔貅原名本就闢邪,久而久之,玉也跟著沾了驅邪消災的「仙氣」,玉能闢邪,也就流傳至今了。
玳瑁
玳瑁在民間「闢邪」的地位絲毫不亞於玉器。
近年來,很多迷信的人認為玳瑁是龜科動物精血凝固而成,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玳瑁能夠「闢邪」的傳聞不脛而走。
一些不法商販抓住了人們的需求點,一方面鼓動宣傳其闢邪功效,另一方面大肆捕撈, 致使本是國家野生保護動物的玳瑁瀕臨滅絕。
玳瑁屬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法律明文規定,嚴禁捕殺玳瑁,也禁止銷售玳瑁製成的工藝品,買賣玳瑁製品都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希望那些迷信玳瑁「闢邪」的人也要增強法律意識,積極保護野生動物,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這比「闢邪消災」更重要。
大蒜
這個算是最常見的了。也可能是因為大蒜氣味古怪,百蟲聞而避之,好好的食物又怎麼被標上「闢邪」的標籤了呢?
究其緣故,其實是受了西方文化的一種影響。西方吸血鬼傳說中,大蒜和十字架都是驅趕吸血鬼的神器,因為吸血鬼不喜歡大蒜刺鼻的味道。但曾幾何時大蒜也成我們東方「闢邪」的聖物了?我們闢的「邪」似乎不包括西方的吸血鬼和狼人吧。
牛角
牛角「闢邪」功效其實也不是中原自古流傳下來的,最早源於少數民族的一些傳說,比如苗族人認為牛角有闢邪作用。這源於苗族人的一種牛文化和對牛的崇拜,不管是苗人裝飾還是慶祝節日,你都可以找到一些牛的影子。苗族村寨每到節日都要祭祀耕牛,就像祭祀祖先一樣,苗族對牛的這種虔誠和崇拜,認為牛角可以「闢邪」的傳統觀念也被保留下來。
狗牙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狗牙、狗血能闢邪就開始流傳,還得必須是渾身毛髮都是黑色的狗。這個可能和傳說中二郎神的哮天犬有關。
還有一個傳說是天狗曾和上古妖物九頭鳥搏鬥過,還一口咬掉過它一個頭,妖魔鬼怪見之聞風喪膽。傳說在民間的流傳甚廣,人們相信狗的一身靈氣都在狗牙上,只要佩戴上狗牙就能闢邪鎮災。很多時候小孩子夜間啼哭,受了驚嚇,人們都是用狗牙壓於枕頭下。也許是給孩子一種心理安慰,不過據說有一定的鎮寧的作用。
希望消災避禍,人之常情。
但寄往於無,卻忽視了有。
真有迷信者,不如聽編者一句,
一身正氣,則神鬼不近,
仰不愧天,則邪靈不侵。
不信邪,正正經經做事,
不闢邪,堂堂正正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