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曲響向天歌。分享音樂,閒談娛樂。原創文章,敬請關注。
《樂隊的夏天2》正在熱播中。
在最新的節目播出中,已經到了第二輪的淘汰賽階段。這個淘汰賽又叫改編賽,顧名思義,就是由樂隊自己去改編節目組提供的別人的歌曲,進而與自己配對成功的另一支樂隊 「相愛相殺」。勝者進入下一輪,輸了就只能被淘汰了,當然,節目組還是設置了被淘汰樂隊的「撈人」環節,有機會讓得票數最多的被淘汰樂隊「復活」回歸。
畢竟,這場改編賽是一對一的晉級賽。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支樂隊幾乎都使出了渾身解數,儘量確保自己站在《樂夏》的舞臺能長久一些。因此,這一輪比賽非常激烈,也十分精彩。在這10組配對「相殺」的樂隊中,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組,應該還是《樂夏》最具活躍的氣氛擔當五條人樂隊,以及和他們「相愛相殺」的福祿壽樂隊。
這個五條人樂隊還真是越來越「浪」了。這一次,他們不但把現場氣氛「浪」到了新的高度,還把《浪人情歌》原唱伍佰的《Last Dance》改編得非常「浪」。總之,對於五條人樂隊、對於仁科來說,「浪」就一個字。
在配對環節中,福祿壽樂隊的三位小妹妹站在臺上,臺下居然沒有樂隊願意選她們,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臺下卡座上的仁科大手一揮,隨手拍了一下旁邊的阿茂,就大大咧咧地上臺「英雄救美」去了。看到仁科那種隨性、率真的舉動,搞得現場的那麼多樂手們頓時會心地笑了,而臺上站著的福祿壽三位小妹妹也成功地避免了尷尬的窘境。
在輪到五條人樂隊與福祿壽樂隊這一組競演時,仁科又「浪」起來了。按規定,每兩支樂隊比賽前,他們之間要選擇演出先後順序。仁科代表五條人樂隊走到福祿壽樂隊那裡,對福祿壽的豆豆說:「石頭剪刀布,我出剪刀好了。」豆豆看他說得那麼真誠,就信了。
結果一出手,豆豆出的是石頭,而仁科出的是布。大家看到後,都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豆豆也頗為尷尬地站在那裡不知所措,現場還有人說:「大哥就是大哥」,更有不少觀眾對著仁科大喊「渣男!」。不過,仁科還是很激動、認真地解釋說:「這是我們樂隊經常這麼玩的,雖然我贏了,但是選擇權還是交給福祿壽,女士優先嘛!……」哈哈,當時的場面真的是太搞笑了,仁科這傢伙「浪」起來那是誰也擋不住啊。
福祿壽樂隊是目前20強裡唯一一支由純女生組成的樂隊。這三位小妹妹的「美」,從字面意思上來說,那就是顏值美。這方面曲響菌不用刻意強調,只要你有看《樂夏2》,那你一定能夠看到這個三胞胎姐妹的廬山真面目。至於她們到底美不美,你們自己看後說了算。
當然,福祿壽樂隊的「美」,曲響菌認為最主要的還是音樂上的「美」。在首輪中,我們聽到了福祿壽樂隊表演的一首至情至真的歌曲《玉珍》,這是些她們寫給外婆的一首曲子,飽含深情,催人淚下,現場的不少其他樂隊成員聽了都流下了眼淚。
在這一輪裡,福祿壽三姐妹選擇改編的歌曲是今年的網絡神曲《少年》。我想,只要你有去刷抖音、快手等短視頻,那麼恭喜你,你絕對聽過這首歌。經過福祿壽三姐妹改編的這首《少年》,許多觀眾聽後在網絡上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有的人認為很好聽,就像她們上一首歌曲一樣,層次豐滿,有溫情、激情;另一部分人認為,她們用力過猛,有些地方顯得「畫蛇添足」了,套用仁科說的話,那就是「味精」加多了。
其實,以上兩組不同的聲音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如果單純從感性的「視聽」角度來看,曲響菌認為,福祿壽改編的這首《少年》已經「很美」了。音樂的層次感分明,在進入第二遍之前,她們對人聲和樂隊音色的處理上,儘量作了不少「留白」,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暖心。但是在進入間奏後,特別是加入了那個警報聲後,整個音樂就開始燥起來,包括人聲也變得越來越激動與狂野。
平心而論,後面部分的音色鋪墊上確實會多了一些,特別是最後的結尾部分,確實會有「畫蛇添足」之嫌,但這些並不影響她們心目中想要表達這首歌的意義。正如豆豆所說,她們把這首歌的「少年」定義為「向死而後生的少年」,而不是原唱的那種「光芒萬丈的少年」,因此,她們在音樂中改了一些歌詞,運用了不少氛圍效果音色。總之,福祿壽對這首歌的改編,曲響菌認為還是比較成功的,還是很「美」的。
經過這一輪的捉對「廝殺」,有10支樂隊被殘酷、無情地淘汰了。幸好,節目組還是像上次那樣,設置了一些投票「撈人」環節。特別是對於五條人樂隊來說,上一次他們被淘汰,就是得益於這個「撈人」環節才把他們復活回來。這一輪,五條人又「光榮犧牲」,只是這一次不知道他們有沒有那麼幸運呢?
從目前樂迷們的反應來看,大家對五條人能留在《樂夏》舞臺上還是持肯定態度的,對他們的回歸也比較樂觀。看來,一旦投票啟動,估計五條人樂隊又會像上次那樣上演「王者歸來」。
最後,問題來了——你歡迎五條人樂隊回歸《樂夏》舞臺嗎?你願意去投票把他們「撈」回來嗎?
靜候各位客官的留言暢聊。謝謝!
——END——
我是@曲響向天歌:分享好音樂,閒談鮮娛樂。關注不迷路,請您多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