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屌絲的五條人,其實很「高貴」

2020-12-28 騰訊網

作者 / 阿筆

「仁科的房卡撿回來了嗎?」

「撿了撿了,李佳琦幫他撿了~」

昨晚,五條人樂隊出現在李佳琦直播間。一如既往地隨性,掏出房卡當撥片,即興創作完後,房卡也飛到了地上。於是,就有了直播間在線催仁科撿房卡的名場面。

下播一個半小時後,不知道是不是為了來拿回房卡,仁科又出現在直播間了。給李佳琦送了一本書,一句話:「缺陷就是完美」,還有一件皮衣。不按常理出牌的五條人,喜提熱搜。

(他來了,他又來了)

再往前一天,五條人在綜藝《樂隊的夏天2》(以下簡稱《樂夏2》)中二度淘汰。「五條人使勁浪,我們使勁撈」,微博上,齊刷刷的應援口號。

作為主角的五條人,自然也是玩得不亦樂乎,剛好,趁此熱度宣傳新歌。用仁科的話來說,「我們最近發了新歌,可以去聽一下。」

食醉狗五條人 - 食醉狗

有媒體稱:這對賣過盜版的廣東青年,今年夏天要住在熱搜裡。(by一條)據娛樂產業(ID:yulechanye)不完全統計,五條人出現在《樂夏2》第一期、第七期,相關微博熱搜話題12+,累積閱讀量超20億,#被五條人笑死#熱搜歷史最高排名top1。

與此同時,五條人火速被邀請入駐知乎、B站,出現在李佳琪直播間。在抖音、頭條、豆瓣、微信等社交平臺,五條人的「條言條語」、「音樂風格」,定期不定期激發各種討論和熱議。

你以為節目不更新,熱搜上就沒有他們了嗎?不,#作為影迷的五條人#,同樣憑藉直白但又不乏深度的回答,成為熱搜,夯實文藝青年五條人的人設。

一個不爭的事實,五條人正在走紅。而《樂夏2》節目組當然要積極響應,相互打配合,衝刺熱搜KPI。

這麼說吧,在《樂夏2》的熱搜軍功章上,五條人,功不可沒。

1

五條人所到之處,起風又起浪。

「渣男、渣男、渣男……」《樂夏2》的現場,臺下100多號人齊刷刷地衝上臺上的五條人喊。

發生了什麼?在剛剛更新的《樂夏2》第七期節目中的比賽規則,兩支battle的樂隊通過猜拳決定出場順序,仁科先說了lady first,但按規則一定要猜,仁科走過去和福祿壽說:我出剪刀,你們出石頭就行。福祿壽照做了,但仁科贏了。

場子一度有點混亂,五條人有點懵。

結合節目後面的彩蛋,負責他們的導演世傑問:為什麼要反悔?仁科說這其實就是一個他們常玩的遊戲,但這一次,他沒有騙世傑。

錄製這期,娛sir剛好在現場,五條人想開個玩笑,不過,似乎沒成功,撇腳的普通話也沒能幫助他們有一個更好地解釋。

作罷。比賽繼續。

「豺狼」與「仙女」的battle(劉忻說的)。五條人先演,歌曲是改編伍佰的《last dance》;福祿壽則改編另一首網絡歌曲《少年》。

結果,五條人淘汰。單就娛sir 現場感受而言,結果尚且算合理。(PS:僅代表作者本人現場觀看)

首先,《Last dance》因為電視劇《想見你》迅速走紅,大街小巷都在放,程度絲毫不亞於「網友好喜歡」裡面的任何一首。你品,你細品。

換句話來說,五條人即便再怎麼玩,也很難會擊中大眾樂迷。而對於這次改編,仁科在一開始就放話:很多人把伍佰的《Last dance》唱成了二百五,他們要唱成一千。

微博上,不少樂評人,自發點評了五條人的這次音樂改編。耳帝分享了一大段聽歌的感受:「五條人把這首歌唱的粗野、市井且暴躁,歌舞廳裡無所事事的古惑仔們並不相信這兩個吊兒郎當的人會有真情流溢,但是醉意朦朧中聽著還是會被他們觸動。」後面簡單提到了後尾聲部分的吉他,加大了混響、失真、鑲邊等效果器,落點還是在於聽感讓人目眩神迷。

鄒小櫻則表示:五條人和福祿壽都沒有發揮好,都不及格。前者過於簡單化,後者過於複雜了。更激情發問:朋友們,你們聽過五條人新發的那首《食醉狗》嗎?是這個水平嗎?

反觀福祿壽,三個看起來文文靜靜的女生,又是豎琴,又是電子琴,偏傳統樂器。而一開口,獨特的嗓音,初印象有所反轉,這是其一;其二,她們的改編,顛覆性蠻強,很快,現場的樂迷被帶入一個新的意境,忘了這首歌原來的旋律。

邏輯是這樣的:人一旦形成一個既定/先有認知,想要打破至少也得給到100%以上新的東西,而對於新的、沒有預期的,只需要50%就可以。

不太確定,當天現場有多少人和娛sir一樣,在沒有看《樂夏2》之前,娛sir沒有關注過福祿壽,五條人有聽過他們的歌曲。但看兩隊的成績,大眾樂迷/專業樂迷分別給出的票數,也能看出一二。(PS:《樂夏2》的大眾樂迷和專業樂迷,定期不定期更換。)

但即便如此,絲毫不影響五條人成為《樂夏2》首支大贏家樂隊,搞不好,還是唯一。

2

這並不是,五條人在《樂夏2》第一次「下車」了。

7月25日,《樂夏2》趕上2020年夏天末班車,開播。

從後來米未不少關於《樂夏1》的復盤採訪發言來看,《樂夏1》的的成績與出圈,遠超他們的預期。這是好事,但同時,亦是更大的挑戰:第二季要如何穩住?

賽制升級。與《樂夏1》首輪31進15的排位賽不同,第二季首輪比拼分三組進行,每組排名前六的樂隊才能晉級。言外之意,首輪節目就有五支樂隊要提前告別,分別由現場樂迷、專業樂迷和超級大樂迷共同投票決定。

超級大樂迷陣容,新加入了周迅,替代了吳青峰。節目時長增加了一倍,每支樂隊背後的故事+採訪,都放進了正片。開播即連更兩期,時長累計3小時零3分。

首期節目,五條人臨時改歌,原本唱的是《問題出現了我再告訴大家》,而上臺演的則是《道山靚仔》。

道山靚仔五條人 - 樂隊的夏天2 第1期

負責他們的導演世傑在6月13日,應該就是首期節目錄製當天,發微博:「第一個音響起,我就知道了這幫混蛋。」

結果,五條人,淘汰,但也開啟了在《樂夏》的話題熱搜之旅。 #我要被五條人笑死#隨即衝上熱1,他們對世傑說的那句:「你會找到更好的工作」系列表情包,出現人傳人現象。也有聲音調侃:沒毛病呀,用的另一種方式表演「問題出現了我再告訴大家」。

五條人在知乎親自下場剖析如何看待五條人會被淘汰:

「我們臨場換歌,故意找死,當時燈光師被迫扭成DJ,攝影師找不到方向,超級樂迷的問題卡變成廢紙,我們的導演臉都綠了,所以我們活該被淘汰。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也是樂夏的損失……」

是他們的說話風格,不用懷疑。第七期被淘汰後的採訪中,被問及輸了有什麼遺憾,仁科的回答依然是:你們可能比我們遺憾。條言條語持續了好一番後,世傑忍不住打斷:是你們淘汰好不好,不是我。

五條人為什麼會如此討喜?在正午故事的採訪中,仁科和阿茂的朋友「500元先生」曾說:「總有人覺得五條人挺屌絲,很底層,在我看來他們高貴得要命。咖啡是手衝的,對麥當勞文化特別了解,喝茶也不會隨便,三餐很正常,女朋友固定,這些都是正宗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都看錯他們了,他們生活得很自由,很自然,而且很高貴。」

再結合近日的各種熱搜話題,五條人聊電影、聊藝術、聊節目,隨性、接地氣,但後勁十足。如此,倒是不難理解仁科在聊起五條人音樂時說:「我們寧可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

3

爭議不是沒有。

五條人在《樂夏2》的表現,一度讓這檔音樂節目搶了隔別《脫口秀大會》的飯碗。

這也是爭議點的集中:作為樂隊,不是靠音樂而是靠人設、綜藝效果走紅。早在節目開播之初,民謠歌手、詩人周雲蓬民謠歌手周雲蓬便連發微博質疑《樂隊的夏天》,會過早地消費和透支剛剛好的中國音樂市場,會讓後來的音樂人生存更艱難。

昨天周雲蓬再發微博:當初我們一起搞樂隊不是因為熱愛音樂嗎?難道是為了有資格被人當猴耍?不過,需要明確的是,周這條微博針對的是這件事本身,並非五條人。

插播一下,他們之間故事不少,周雲蓬髮微博稱五條人為好朋友。五條人曾在《正午故事》的採訪中聊起2008年,周雲蓬到廣州領「青年領袖」獎,仁科和阿茂認識了周雲蓬當時的經紀人佟妍,並成為周雲蓬在「喜窩」酒吧演出的暖場嘉賓。

音樂和綜藝效果之間如何平衡,是始終貫徹在綜藝行業的問題之一。去年新褲子、刺蝟等樂隊出現在《樂夏1》,再往前,《中國新說唱》《歌手》等節目,大同小異,不同程度地伴隨著類似的質疑聲。

米未聯合創始人COO牟頔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他們的初心只是做一檔有趣的節目,偉大的音樂理想不是米未的事情。從節目的立場出發,她們只需要為《樂夏》負責。

而樂隊、歌手們,恐怕沒有人甘於永遠小眾,放棄一個極可能走向大眾/翻紅的機會。在娛sir看來,核心在於每個參與者自身的選擇,既然選擇了,就要有承擔後果的準備。五條人、後鯊、大波浪、福祿壽……他們的音樂也好,人設也罷,都只是其中助跑節目熱度值的重要一環。

只不過,五條人是那個跑地最快的樂隊。所以,節目組和五條人,決定happy together。

五條人的每一次出場,都自帶BGM,似乎時刻準備著,大鬧《樂夏》。誠然,對於馬東和《樂夏2》來說,一方面,五條人成功跑出來,為節目上半場熱度值助力不少;但另一方面,節目下半場能否再跑出來一個「五條人」,以及能否有像去年《你要跳舞嗎》《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等歌曲出圈?仍需要打問號。

成稿之前,有業內人告知,五條人後面又復活了。倒也不必驚訝,如果說,一開始五條人需要《樂夏》這個節目,讓更多人聽到他們的歌,那麼,現在,《樂夏》也同樣需要五條人,定期/不定期為節目貢獻熱搜,衝刺KPI。

(內文圖片源於微博和愛奇藝截圖)

相關焦點

  • 微博熱議撈「五條人」,其實撈的是你自己
    最近,「又得去撈五條人」成了微博熱議的話題。作為《樂隊的夏天2》中的寶藏樂隊,五條人登場就被淘汰,被觀眾投票復活後又第二次被淘汰,卻絲毫不影響他們受到大眾的熱捧。從某種意義上說,「撈五條人」成了一種文化現象,成了綜藝節目等文化產品工業流水線化的一種反諷,也擊中了很多觀眾的內心:撈五條人,何嘗不是去撈那個反叛獨立的自己?
  • 《五條人》
    第一季沒有做到的事情,第二季通過五條人他做到了。五條人的走紅看起來是一場無心插柳的「意外」,但其實是這個舞臺的一種必然。那就是五條人了。網上有關廣東土豪穿拖鞋收租的梗起碼有六七成是真的,不誇張地說,五條人這樣的個性,在廣東滿大街都是。但在《樂隊的夏天》這個舞臺為什麼顯得那麼出挑呢?這絕對有「重塑」這樣的對手一份襯託的功勞,估計馬東覺得「重塑」們的襯託還不夠保險,所以又在專業樂迷中安插幾個「大師」,通過「四十歲懷念青春顯得很油膩」等這種不合乎常理的言論,把場子「裝X」的氛圍推至極點。
  • 五條人看似塑料的音樂方式呈現了高級審美,成了大家心目中的最佳
    福祿壽最讓我不解的地方就在於,她們似乎非常擅長這種環節,任何創作問題、人生問題她們總能說道說道,顯得很有想法的樣子,主持人拋給她們的每一個人問題,她們都能裝腔作勢,在我看來非常的幼稚,這種互動看似自然,實則惺惺作態。五條人的不同是他們本來就那樣,他們不想在這種問答環節裡,在飯局上做態表演,這是骨子裡的不媚俗。
  • 撈回五條人,為《樂夏2》衝熱搜KPI?
    不按常理出牌的五條人,喜提熱搜。 場子一度有點混亂,五條人有點懵。 結合節目後面的彩蛋,負責他們的導演世傑問:為什麼要反悔?仁科說這其實就是一個他們常玩的遊戲,但這一次,他沒有騙世傑。在正午故事的採訪中,仁科和阿茂的朋友「500元先生」曾說:「總有人覺得五條人挺屌絲,很底層,在我看來他們高貴得要命。咖啡是手衝的,對麥當勞文化特別了解,喝茶也不會隨便,三餐很正常,女朋友固定,這些都是正宗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所以很多人都看錯他們了,他們生活得很自由,很自然,而且很高貴。」 再結合近日的各種熱搜話題,五條人聊電影、聊藝術、聊節目,隨性、接地氣,但後勁十足。
  • 屌絲時代(下) #270
    二)IB逼格水庫論壇,之前有一篇文章《屌絲的偉大,和偉大的屌絲》[1][2]其中講到了,為什麼會有驢客,為什麼會有騎行,為什麼會有女文青進藏,為什麼會有「熄燈一小時」,為什麼會有義工,為什麼會有小米。他們其實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毫無意義。但是,一個屌絲去爬山,去露營,呼叫直升機救援,他其實向四周發出的訊息是:「我與眾不同」。
  • 人人都愛的五條人,其實你不懂他們
    節目首播當晚,#被五條人笑死#登上熱搜第一,復活後再度被淘汰,#五條人改編Last Dance#、#五條人送李佳琦皮衣#、#五條人說自己不用撈#先後成為熱門話題,#又得去撈五條人了#的話題閱讀量已超5.7億……在昨晚的復活賽中,五條人演唱了加強版的《阿珍愛上了阿強》,終於成功晉級,進入總決賽,不用再面對被淘汰,也沒有辜負無數為「
  • 五條人走上爆紅之路
    小小的一家士多,看似販賣的是五條人的周邊,實際上它們也承載著五條人這些年的音樂錨點。店裡銷量第一的T恤是售價169元的瘋馬綠T,上面的圖案是一匹穿著手風琴、戴著草帽的妖嬈黑馬。2006年的時候,仁科住在石牌村,他因為著迷于吉普寨音樂裡的手風琴元素而開始了自學之路。由於擔心被鄰居投訴,仁科就半夜跑到旁邊馬場路空曠的公交車停車場練琴。
  • 建寧公主身世曝光,看似高貴其實惹人疼,韋小寶成唯一的依靠
    真太后大仇已報蔑視的看著弱小的建寧,康熙高高在上俯視著這個曾經寵愛的妹妹,皇權在上韋小寶無法去安慰這個可憐人。建寧失去了所有的驕傲和光環,韋小寶成了她唯一的依靠。韋小寶的7個老婆,建寧是唯一一個霸王硬上弓賴上韋小寶,也是第一個和他有夫妻之實的妻子。
  • 五條人上熱搜那天,主唱仁科正在作家張曉舟家裡看齊澤克
    出身廣東小鎮的五條人樂隊因為「土味」被人記住。五條人用他們的舉動讓《樂隊的夏天》突然成了一檔爆笑脫口秀。本文作者認為,表面上玩世不恭的五條人,其實是在用嚴肅的態度思考公共議題,而這是稀缺的。撰文丨宗城在《樂隊的夏天》現場的五條人樂隊。「可以土到掉渣,不能俗不可耐。」
  • 五條人懟媒體了?真是想不到
    到了廣州組樂隊,在城中村生活,五條人唱廣東姑娘,和攤販走鬼對話,將市井生活、真實煙火氣生動記錄。後來去到國外旅遊,五條人又和異鄉認識的阿琳娜一起在湖邊餵鴿子、陷入夢境。,GQ採訪裡他們列的書和電影震驚到了大家,因此「五條人書單」「五條人影評」也成為現在的豆瓣顯學。
  • 同時被五個女人勾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五個女人和一個男人同居的故事,聽著都覺得真TM刺激~   —身份成謎的日版「五美」—  和剛結束的《歡樂頌》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這部劇也有五個女人,但不同的是她們的身份卻比《歡樂頌》的「五美」更加神秘莫測。白川美波,30歲,高貴冷豔的御姐,在家裡從來都是一絲不掛,只因她「討厭束縛」。
  • 五條人又又又被淘汰了,撈不起來的五條人到底怎麼回事?
    然而在舞臺上不斷被淘汰的五條人,在樂夏網絡加優榜上卻始終保持著第一名的高人氣。與上一季一路拿著王者劇本走向冠軍的新褲子不同,這季樂夏話題和流量之王的包攬者五條人拿了一個迷惑劇本,一面是網絡上大家瘋狂的喜愛,一面是樂夏舞臺上一次又一次的淘汰。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成了「五條魚」,真的被當作「工具人」?
    是的,沒錯,「五條人」趿拉著人字拖又回來了。這哪是什麼「五條人」,簡直就是「五條魚」啊。對於這隻僅成立了一年的樂隊,「五條人」的敗陣令許多人不服氣。他們僅給了「五條人」22票,卻給了「Mandarin」37票。而專業和大眾樂迷反而給「五條人」要高些,分別是22和83,給「Mandarin」的分別是16和82。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再次被淘汰,但他們的做法很「五條人」
    、選歌上,還是決定換對手這件事上,他們的做法真的很符合他們個性,他們還是萬千網友喜歡的五條人。 1.選擇對手椅子樂隊,理由很簡單 當馬東宣布call out的樂隊是達達樂隊和五條人,大家紛紛表示打不「死」的五條人又回來了,更有樂隊的成員表示:五條人的名字真的取得太好了,五條人就五條命,真實玩遊戲,然後反覆的復活。很貼切了!
  • 作為「問題」的五條人——看《樂隊的夏天》後草寫五條人
    本文作者認為五條人在《樂隊的夏天》中成為質問佔據主導地位審美、意識形態的「問題」本身。作者從五條人樂隊使用方言演唱說開去,探求方言背後的政治,再將重塑與五條人作為一組對子,說明兩組樂隊使用不同語言演唱體現的音樂想像。而對於超級樂迷張亞東及一些自媒體對五條人關注底層「題材先行」,「音樂先不提」的傲慢評價,本文也以五條人的音樂改編為例證做了回應。
  • 五條人的士多店為何如此火爆?
    五條人把&34;從街頭開到網上,把它的印記帶進頭也不回的時代裡,讓它的古早成為正在下沉的那一點經典基底,就像他們的音樂。小小的一家士多,看似販賣的是五條人的周邊,實際上它們也承載著五條人這些年的音樂錨點。店裡銷量第一的T恤是售價 169 元的瘋馬綠T,上面的圖案是一匹穿著手風琴、戴著草帽的妖嬈黑馬。
  • 《五條人的夏天》
    那個夏天是屬於五條人的,剩下的全都是虛無。五條人樂隊在2009年成軍,在11年後讓人感覺是橫空出世。這本身就是個很好的問題,為什麼是五條人?為什麼會是五條人?為什麼他們不在這圈那圈?為什麼這圈那圈的人聽到他們的名字很意外的樣子?以及,為什麼是廣州?「仁科的普通話都不標準呢」,有人說。
  • 打撈五條人是什麼梗 五條人樂隊詳情介紹
    最近很多網友都在說五條人這個詞,那麼五條人是什麼梗?廣東五條人是什麼意思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一起來看看吧。 但是大家沒想到,五條人又被淘汰了,為了能繼續在舞臺上看到他們,只能繼續撈唄。 五條人真的是很特殊的樂隊,這支渾身上下散發著土痞氣質的樂隊,在首輪突圍賽的時候就憑藉「郭富縣城」、「農村拓哉」打響名號,種種迷惑又好笑的操作令觀眾們啼笑皆非,所以人氣迅速上漲。 不過最讓人覺得好笑的,還是跟著五條人的導演。
  • 五條人力薦的30部電影
    你所了解的五條人或許充滿著人文關懷,這在他們的歌裡都能體味出來,無論是《阿珍愛上阿強》,或者《廣東姑娘》,抑或《夢幻麗莎髮廊》,社會邊緣人群始終是五條人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主體,他們唱著縣城浪漫主義,也唱著個體普世價值。
  • 樂夏:愛上五條人,其實和深愛樸樹是一個道理
    馬賽克主唱給人的第一感覺「很油」,再看一眼更油,但這種油又不會讓人太過反感。還有人說,貝斯的聲音比主唱還好聽。這一點不敢苟同,貝斯聲音乾淨,但缺少了點個人特色,而顯然主唱的聲音更適合馬賽克,況且主唱不俗的舞臺表現力也會為整個樂隊加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