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條人走上爆紅之路

2020-09-09 鈦媒體APP

文丨音樂先聲(ID:nakedmusic),作者丨Echo,編輯丨範志輝

8月31日晚,五條人樂隊在微博宣布淘寶店鋪"五條人士多店"正式開業,並將該條微博置頂至今。

打開店鋪的淘寶頁面,一股濃鬱的市井氣息撲面而來。店鋪背景是一張寫著"開業大吉"的復古海報,產品由仁科和茂濤酷帥代言,裝修風格十分簡單。目前,淘寶店裡只上架了5款商品,一套金屬徽章、兩件T恤、兩套海報。第二批猛貨——三款人字拖及經典老虎包尚在製作中。

粉絲們頓時被轉移了注意力,沒想到在愛奇藝撈了一個夏天的五條人,突然出現在了淘寶店。

從《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以下簡稱《樂夏2》)開播到現在,五條人已經經歷了三次淘汰,但人氣卻一路高走。

從第一期因仁科阿茂的喜劇效果衝上熱搜第一,以及三次被淘汰又三次復活的"一波三折"競賽路,這個方言土味、地方性、散漫風的樂隊終於算是風風火火地出了圈,也成功地將《樂隊的夏天》變成了"撈五條人的夏天"。

話題和流量的背後,是所見所聞皆市井煙火,底層人民的故事是五條人的創作底色,也是他們自己的生活。

這半年,音樂人過得都不容易,五條人也聲稱"疫情期間把所有錢花光了",讓本就沒車沒房的五條人"雪上加霜",調侃自己是為了"名和利"來到《樂夏2》舞臺,而如今開起淘寶店,也順理成章。

從"撈五條人的夏天",到五條人的士多店

回溯五條人的"出圈路",幾乎始於一場意外。

《樂夏2》第一期,五條人的表現無法不讓人記憶深刻。臨場換歌只是因為感覺來了擋不住,並秉承著"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的精神,把整個字幕、燈光、伴奏和導演,全都拖下了水。

在樂隊與主持人的對話環節,仁科戲稱自己是"農村拓哉"、"郭富縣城",爆梗不停。被淘汰後,還不忘一本正經地安慰工作人員說:"沒關係,我覺得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除了行為藝術般的反常舉動,他們的"塑料味"音樂和清奇畫風也讓人印象深刻。

當導演cue到五條人出場時,他們還躺在沙發上睡眼惺忪,緊接著就是茂濤腳踩人字拖、仁科一身短褲套皮衣出場的清奇畫風。這支來自廣東海豐小縣城的樂隊,人如其歌,詼諧、隨意,又堅定,彈起手風琴和吉他的樣子,像是在街頭打了個響指那般愜意。

臨時換上的《道山靚仔》全是聽不懂的海豐方言,歌裡不斷被重複的那句 "老勢勢"在極具鄉土味的伴奏中鮮活起來,表演古怪又充滿場景感。像街頭的一個紅色塑膠袋被海風啪地打在你臉上,海豐縣城的故事就在這紅色塑料感的濾鏡下漸次展開。

五條人就這樣帶著生動的市井氣與不羈的幽默感迅速破圈,接著就是鋪天蓋地的採訪和《樂夏2》每播一期就霸屏熱搜的"頂流"待遇。

話癆體質的仁科樂此不疲地接受各家媒體的採訪,不經意地流露出他們影迷與書迷的文藝屬性,卻又始終不放棄他的逗比屬性,隨時準備拆解採訪者的一切預設。

在傾情推薦電影《盛夏》時,採訪者讓仁科給一個安利的理由,他沉思一會,嘴裡跑出一句讓人忍俊不禁的話——"你看了以後工作會很順利,會發財,然後一生……好吧,好運來!"

自由的性情加上低調的內秀,觀眾發現他們的搞怪表象背後有著發掘不完的寶藏內核,偶然破圈後,樂隊的人氣得以一路高走。參加節目前,五條人自嘲是為了名和利,在之後的專訪裡,他們又十分耿直地表示,目前"名是得到了,利還要再等等"。

於是,他們走進了李佳琦的直播間,當場扔了拖鞋和房卡,在插科打諢間完成了第一次商業化嘗試。在第三次被《樂夏2》淘汰後,索性開起了淘寶店——五條人的士多店。

"士多"是一個帶著叉燒味兒的舶來詞,音譯自"store",個體戶小賣部的意思,這是80年代香港街坊小店的流行叫法,後來傳入珠三角地區。深夜下班後的打工仔尤其喜歡坐在士多門口,在大馬路邊的人來又人往中虛度一整個夜晚。在廣州,士多門口的二三凳子是標配,"坐士多"也成為了一種關於廣州人民屁股的條件反射。

但在瞬息萬變的現代化進程中,"士多"很快就被甩在時代的背後,隨著連鎖便利店的浪潮一趟又一趟,廣州城區的士多店關了一大半。而"士多"也逐漸脫離商店語境,進化為某種文化符號,指代廣州地區一種隨性、務實的街邊文化。

"士多"予人的觀感與五條人的氣質很相似,肚子裡藏了眾多潮溼又閃光的故事,身上不乏可溯源的時光物件,卻一句也不張揚。狹小樸實的門面,不施粉黛的裝修,沒有花言巧語,卻默默地關心街頭的每一個人,將一系列生活細節都考慮周到。五條人把"士多"從街頭開到網上,把它的印記帶進頭也不回的時代裡,讓它的古早成為正在下沉的那一點經典基底,就像他們的音樂。

小小的一家士多,看似販賣的是五條人的周邊,實際上它們也承載著五條人這些年的音樂錨點。店裡銷量第一的T恤是售價169元的瘋馬綠T,上面的圖案是一匹穿著手風琴、戴著草帽的妖嬈黑馬。

2006年的時候,仁科住在石牌村,他因為著迷于吉普寨音樂裡的手風琴元素而開始了自學之路。由於擔心被鄰居投訴,仁科就半夜跑到旁邊馬場路空曠的公交車停車場練琴。2015年,這隻戴著草帽的"瘋馬"被印上了五條人臺灣巡演的海報。現在,它被做成了T恤。

店裡的另一爆款,則是以樂隊logo ——"紅色塑膠袋"為標誌性元素的系列產品。對五條人來說,"塑料是另一種赤裸裸的真實",而所謂的"塑料感"在我看來其實就是一種紀實風格。

在五條人的歌裡,處處可見草根的影子,有故鄉、有生活,有每個縣城都會出現的燈紅酒綠與各式人物。他們用瑣碎又細膩的方式展現著小人物的生猛,就好像那個在天上飄著,俯瞰城鎮鄉村的紅色塑膠袋。當它被做成了一系列的徽章和T恤,它們便成為了最直接的五條人精神的外化。

五條人的士多店裡有兩種海報,一個是"回到海豐"系列,一個是"巡演系列"。有網友說,五條人就算不搞音樂,設計海報也能出圈。對比強烈的色彩,極具地方性的標誌性元素,這種融合了時代元素和鄉土氣息的海報,總是讓人覺得似曾相識又與眾不同。

"回到海豐"系列開始於2008年,那時候的五條人還沒有正式發布過專輯,海豐沒什麼可以演出的場地,五條人找到一個畫室,帶了兩把吉他和一臺手風琴,就開始了他們的第一場"五條人回到海豐民謠音樂會"。

後來,"回到海豐音樂會"變成了一個傳統,每年過年的時候,五條人都會在海豐開唱,每年也都會配以一張新的海報。

看著店裡的海報,就好像在看五條人這些年走過的路,他們音樂中的那種荒誕現實主義,也在視覺上得到了更加鮮活的體現。

開張3天賣了40萬,五條人的士多店為何如此火爆?

據報導,五條人的士多店開張3天就賣了40多萬,兩千多個徽章和一千五百多件T恤一夜之間就被買空。目前,該店淘寶粉絲數量已近30000,除了海報,T恤和徽章都是預售狀態,發貨日期推遲到了9月15日和25日。

不過,與以往帶有獵奇性質的網紅不同,沒有樂迷對他們在走紅之後追求利益的方式反感。如果說鮮明的個性和獨特氣質是五條人出圈的重要法寶,那麼在搞怪的表象背後,其實是嚴絲合縫的"天時地利人和"。兩位沒被現實馴服的野生藝術家,戳中了整個時代的嗨點,才讓這麼多人樂意為他們買單。

所謂"地利",當然是《樂夏2》這個吸引上億人觀看的綜藝平臺。從綜藝人設所追逐的鮮明度來看,五條人的大熱可謂意料之中。就外型而言,人字拖、皮衣、花襯衫、"郭富城時代"的髮型,無一不帶有與現代化格格不入的衝突感;就行事風格而言,他們打破一切預設的方式十分符合綜藝節目所追求的"意外"這一題眼;就傳播而言,戲劇性的 "三進三出"讓"撈五條人"成為了一個網絡知名梗,極大地提升了觀眾的參與度,使話題快速出圈。

所謂"天時",便是契合時代精神的土潮風格,也幫助五條人走上了差異化的決勝之路。從《鄉村愛情》尼古拉斯·趙四到蝴蝶公主,Z世代極力擁抱著"土味"網絡亞文化,從而誕生了一種"土到極處便是潮"的審美風向。

再往深了說,則是草根標籤之下的一種時代記憶的傳承與演變,其文化脈絡上可以衍生出關於當前社會的集體認知等一系列討論。所謂的"土潮"神曲,其實是見證著城鄉極速變遷帶來的精神和物質衝擊下的產物,在土氣和俗氣的喜感之中,是真實記錄與藝術表達的戲劇性融合。

至於"人和",則是五條人音樂中的人文關懷,扎紮實實地被感知到的人反饋了回來。他們的音樂之所以具有時代感,是因為他們總是用藝術創作來細緻入微、真實貼切地記錄下時代滾滾洪流裡濺起的點點泥星。

同時,他們的歌詞和唱法都很辛辣,事實是他們的確經常在臺上喝酒,那股粗糲感來自布滿殘屑與垃圾的小鎮街頭。於是,當五條人的音樂帶著一股"塑料味"撲面而來,五條人用他們的作品提醒著我們,不要沾沾自喜於這個激情翻滾的時代,只是看到它流光溢彩的一面。

如五條人在《爛尾樓》裡寫廣州"爛尾樓"這一時代進程裡的特色事件,用極具詩意的語言作荒誕現實主義的描繪:"大樓結構像迷宮一樣,裡面的人都瘋瘋癲癲。酋長帶領部落走出沙漠,他也消失在傳說裡面……" ;再如《夢幻麗莎髮廊》,寫同樣具有時代特色的髮廊妹,寫不可能存在的拯救與愛情:"她來自夢幻麗莎髮廊,她說她家裡很窮很鄉下,只有山和河沒有別的工作,年輕的時候她被別人騙,被賣去一個陌生的地方……"

他們對女性這類弱勢群體的關懷不少,類似的還有《晚上好,春天小姐》,寫的是天台下的站街女。同樣,他們也寫像我們某個同學的《道山靚仔》、像某個農村親戚的《李阿伯》、《倒港紙》的古巴表叔公。五條人的歌,大多帶著鮮明的階級色彩,寫的是生活底層的人,卻把最美好、最浪漫的東西給了他們。著名藝術評論家陳侗說:"他們的歌通過敘事,把這種草根的、我們不要的東西變美了。"

五條人是反精英的,但他們姿態一點兒也不沉重,很幽默、還有點兒傷感,同時他們也很世俗,卻世俗得特別可愛。一本正經搞笑的背後,透露出一種知識分子才有的強大自信。

他們在《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裡的冒險精神,其實就是對現代體制中的"成功學"所製造的焦慮感的一種消解。但五條人並沒有直接談論這麼宏大的話題,而是從一個年輕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麻煩小事著手。

如結婚那夜,朋友喝醉酒把別人車砸了,醒來後賠了一千五……這些看似不著邊際、不值得一說的故事,其實就是生活中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年輕的人啊,放手去做,"問題出現我再告訴大家"。

在五條人的音樂裡,人生的計劃、社會的規則被部分消解,看起來沒那麼穩固,同時他們也以豁達幽默的生活態度以身作則。所以,五條人看似在帶來歡樂,其實給予的是安慰,給到的是那些在瑣碎生活中掙扎的無數普通人,讓我們願意視之為偶像並追隨。

如鮑德裡亞在《消費社會》中提到,認同與消費之間存在著一種辯證關係,為確認身份,表達認同,消費者選擇進行消費,而當消費完成之後,又進一步加深了消費者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因此,五條人的淘寶店一開張,樂迷們便紛紛湧入,以實際的購買行動表達著對五條人的認同。

在這樣的消費中,樂迷消費的是物品被賦予的符號象徵意義。這種符號消費和社群文化特徵,是粉絲經濟得以運轉的邏輯。從中我們也看到,獨立樂隊出圈之後,飯圈文化與樂隊文化的碰撞與融合。而不論獨立音樂圈的人多麼不屑於飯圈文化,獨立樂隊想要高效地實現商業化,不可避免要依託於粉絲經濟,即使是五條人這樣的"文化流氓"也不例外。

自媒體時代,獨立音樂人如何實現自我運營?

五條人的走紅,不禁讓人想起《樂隊的夏天》第一季的冠軍樂隊新褲子。從節目開播伊始,彭磊就憑藉真實又擰巴的性格圈粉無數,時不時的冷幽默中呈現著一種戲謔性的反差,其鮮明個性也讓他在《樂夏1》結束之後成為了商業品牌的寵兒。而彭磊的咪咪與嘎嘎的系列周邊,也與五條人的士多店多有雷同之處。

十年前,彭磊就創作了"咪咪和嘎嘎"的漫畫形象,如今這個漫畫形象正在成為他們音樂的視覺文化衍生品。新褲子樂迷可以花1000塊在北京的情緒美術館買到咪咪與嘎嘎的畫作,也可以去到商場,在正版音樂周邊IP運營商MAGICBUS的店裡花200塊買到彭磊同款T恤,還可以在微信表情包裡使用這款形象,隨意打賞。

而五條人的士多店,雖然開得較晚,但他們自出道伊始便有著的獨樹一幟的設計感,同樣早早地為他們的IP化做了鋪路。所有的海報、專輯,甚至是巡演舞臺,從視覺表現到logo設計,都跟他們的音樂一樣,有著一種怪誕的美感,以及永不缺席的土味元素,如人字拖、霓虹燈、瓜子花生、蒼蠅……

最近,他們的《故事會》專輯還在迷笛2020頒獎禮上獲得了最佳專輯設計獎。專輯《故事會》的封面模仿了民國時期的電影海報,構成圖案的音樂成員都被塑造成電影角色,封面上加入了電影廣告的文案、主演名單等來強化這個概念。阿茂像個老大,仁科像個浪子,還給配了一位金髮女郎。歌詞本的封面則採用了一個關於廣州爛尾樓的攝影作品,製成了一個樸實無華的《故事會》雜誌封面,與海報上的"浮誇"繪畫形成對比。

像五條人和新褲子這樣在綜藝節目中出圈的例子讓我們看到,如今的媒介環境中,獨立音樂人進擊主流的路徑存在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平臺力量,一個是人格魅力。而且,人格圈粉這一走紅途徑有著強大的商業化潛力,基於IP天然的文化屬性和情感屬性,具有可持久、多樣化變現的商業潛力。尤其在網際網路全面滲透的時代,IP化特別適合在碎片化傳播中實現穩定的價值傳播,並建立情感共識,延展出長期價值。

需要明確的是,在五條人和新褲子的這類走紅路徑中,我們所討論的獨立音樂人的運營是有平臺前提的,但不是每個樂隊都擁有走上綜藝一炮而紅的機會。在自媒體時代中,音樂人不僅要尋求更大的平臺,更要自己懂得利用好現有平臺。

近期,音樂先聲觀察到如樂隊"表情銀行"自製的音樂評論類短視頻節目《德國樂迷看樂夏》,就開啟了獨立音樂人自己製作音樂綜藝的宣發新嘗試。作為《樂夏2》的民間衍生節目,《德國樂迷看樂夏》節目第一集就累計獲得了111萬次觀看,超2萬轉贊評熱度,更是得到《樂隊的夏天2》官方轉發認可。

除了自製綜藝,疫情期間無法演出的表情銀行也一直通過自媒體的方式為樂迷提供陪伴。他們會不定時地錄製臥室音樂發布在微信公眾號與微博上,同時也不斷地輸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與音樂靈感。這種在社交平臺上講述音樂創作背後的故事的方式,其實和樂隊們在綜藝上的表現如出一轍,都是在用人格魅力加持音樂作品的傳播。

數字媒介的出現,消解了傳統社會中的空間感,私人情境越來越多地被併入公共情境,名人的後臺空間逐漸縮小,作品與人變得越來越不可分離。

對於音樂人來說,為了讓自己的音樂作品被更多人聽到,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或許是先讓他們看到自己。像這類尋求平臺和音樂IP化的自我運營方式,雖然無解音樂人的整體生存困境,但每個獨立音樂人都需要找到傳播途徑為自己發聲,以"麵包"來供養"理想",並用以對抗音樂市場中的流水線作品。

五條人的爆紅之路與商業化探索,也讓我們看到商業法則和藝術底蘊如何共同作用於獨立音樂人的發展。極具可讀性的作品與符合現代傳播語境的形象,人如其歌的五條人讓我們看到,不是小眾的音樂才是好的,而是好的音樂始終具有大眾化的潛力,好內容即價值。

先聲話題

話題內容:為什麼五條人能夠引爆大眾情緒?說說你的看法。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我們將會在本周發布的文章推送內,從所有留言評論中,擇優挑選2位讀者,各送出五條人士多店的周邊一份。獲獎名單將在每周日的「先聲周報」欄目中公布,請保持關注。

【鈦媒體作者介紹: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請聯繫微信:chumo_01。】

相關焦點

  • 五條人走上爆紅之路 土得掉渣不再是貶義
    五條人走上爆紅之路 土得掉渣不再是貶義 從《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中,很多觀眾就此認識了五條人樂隊,大部分人對於五條人樂隊第一印象就是土,造型隨性、歌詞直白、專輯封面經常是街頭廣告風,但醜到 可不就是潮嗎~而對於不認識五條   原標題:廣東話五條人什麼意思?
  • 星光音樂節陣容官宣,今年爆紅的五條人「撈」來了
    星光音樂節陣容官宣,今年爆紅的五條人「撈」來了!星光音樂節陣容官宣,今年爆紅的五條人「撈」來了!而最讓歌迷期待的則是今年夏天爆火的五條人樂隊。五條人樂隊,成立於2008年,2009年出版了第一張專輯,2015年籤約摩登天空BADHEAD廠牌,今年夏天,五條人樂隊參加愛奇藝原創音樂綜藝《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因為反覆的淘汰,又被粉絲救回,粉絲們戲稱「樂夏」為「五條人淘汰記」。
  • 《樂隊的夏天》爆紅樂隊五條人作客虎牙98麻將節,來爭冠軍了嗎
    在這個夏天,《樂隊的夏天》爆紅樂隊就數五條人了,二人在節目中播出後迅速破圈。「郭富縣城」、「農村拓哉」已經延伸出了各種段子,人氣飆升,在投票復活榜單上面五條人是高居第一位的。五條人這名字聽起來很有意思,難道是因為兩個人打麻將經常摸五條才改的這個名字?
  • 五條人樂隊火了 兩條人、三條人、四條人、五條人均被申請註冊商標
    【環球網綜合報導】公開資料顯示,五條人是一個中國民謠樂隊,2020年夏天因參加成為《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而爆紅網絡。天眼查App顯示,五條人走紅網絡後,兩條人、三條人、四條人、五條人均被申請註冊商標。
  • 五條人爆紅背後,是詩意與「塑料感」並存的人文主義關懷
    五條人又上熱搜了。截止到8月30日零點的樂隊的夏天最終復活名單中,五條人以第一名的成績成功再次回歸舞臺。這大概是兩季節目以來,最頑強也最獨特的一支樂隊了。幾度被淘汰,又幾度被撈回,更有網友開玩笑說:「這大概是撈五條人的夏天了吧。」沒錯,從第一集播出後,五條人樂隊就憑藉他們的「清奇」幽默的鄉村知識分子畫風登上熱搜。
  • 五條人爆紅背後,是詩意與「塑料感」並存的人文主義關懷
    五條人又上熱搜了。估計馬東也沒想到,在聚集了搖滾圈老炮木馬,後海大鯊魚,重塑雕像的權利,小鮮肉白舉綱,過氣金曲組合水木年華等話題度極高的新一季樂夏裡,舉起節目一大半流量的樂隊,竟然是這個來自廣東小縣城,穿著人字拖,一副小混混氣質的五條人......
  • 五條人的士多店為何如此火爆?
    在樂隊與主持人的對話環節,仁科戲稱自己是&34;、&34;,爆梗不停。被淘汰後,還不忘一本正經地安慰工作人員說:&34;除了行為藝術般的反常舉動,他們的&34;音樂和清奇畫風也讓人印象深刻。當導演cue到五條人出場時,他們還躺在沙發上睡眼惺忪,緊接著就是茂濤腳踩人字拖、仁科一身短褲套皮衣出場的清奇畫風。
  • 五等分的新娘98話解析:三玖為什麼要走上料理之路?
    在《五等分的新娘》第98話中,三玖對風太郎訴說了自己的夢想,那就是想考上料理學校。那麼,三玖為什麼要放棄讀大學的機會,而走上這條料理之路呢?今天,小編就來深度解析一下三玖走上料理之路的原因。對於三玖走上料理之路最膚淺的解釋就是:三玖喜歡風太郎,所以想要通過料理來獲得風太郎(胃)的認可。因為自己的料理水平太差,所以決定上料理學校提高自己的料理水平。咋一看,三玖這種做法並沒錯。然而,如果只是因為喜歡某人而放棄自己的前程,那個某人如果看到了其實心裡是非常的痛苦的,他會質疑自己是否害了她?
  • 五條人爆紅之後轉型當主播,要展現廣東雀神風採!邊打邊唱太秀了
    五條人爆紅之後轉型當主播,要展現廣東雀神風採!邊打邊唱太秀了在2020年的夏天,五條人這三個字成為了微博熱搜的常客。作為一支來自廣東的樂隊,他們獨特的風格以及強烈的個人魅力,讓無數觀眾喜歡上了這2位有趣的老男孩。
  • 五條人爆紅背後:獨立音樂的重心「南移」了嗎?
    《樂隊的夏天》裡,九連真人、五條人以地方性的音樂風格,將大眾的視野帶往南方。畢竟,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搖滾格局是,北京以南都是南方。百分之九十的樂隊都來自北京,或者和北京有著某種聯繫。這是一個完全的新人樂隊,很少人知道他們。但他們靠著非常亮眼的舞臺表現贏得了大家的關注,成為一匹黑馬,最終獲得了第六名的成績。這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用方言創作的獨立音樂。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當時我們就覺得,如果五條人登上《樂夏》一定會表現得更好。結果今年《樂夏》節目組真的請到了五條人。然後五條人爆紅。更有意思的是,據說他們的百度搜索指數目前已經比節目本身還要高。
  • 專訪丨郭小寒:五條人的爆紅可能代表了一種草根的逆反
    同時,郭小寒也想在兩岸的音樂中找到可供參照與鏡映的對象,她寫林生祥,是為了對照九連真人與五條人,他們都是方言的、搖滾樂基調,同時又帶有社會反抗意識的音樂。關於張懸的書寫,則是因為她的音樂一直在並行——從12年和樸樹一起做演出,後來又被拿來和曹方相對比。
  • 五條人爆紅背後,是4次被淘汰的套路和全國巡演只賺80塊的辛酸
    樂夏》還有五條人!但在他們爆紅的背後,卻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心酸和煎熬。今天,影小妹就來給大家講講五條人的故事。五條人就這樣誕生了,之所以不叫「兩條人」,是為了樂隊以後能人丁興旺,討個好彩頭。」這個回答不光很有哲學意味,還說明五條人的豁達通透。
  • 一夜爆紅被馬雲高薪挖走後,結局如何
    俗話說「乘著風口,豬都能夠起飛」,其實這句話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短視頻時代剛剛興起的時候,有很多長相平凡的演員,都通過飾演短視頻中的角色而走紅,一下子改變自己的命運,走上人生的巔峰,比如以前的王大錘,後來的張全蛋。張全蛋曾因為一段映射富土康的視頻一夜爆紅,還被馬雲高薪聘用。
  • 五條人的浪漫不在歌詞裡,在廚房的故事裡
    important}說一句五條人是今年夏天最紅的樂隊,沒人反對吧?從在《樂隊的夏天》初舞臺開始,五條人就憑藉強烈的風格,和離經叛道的行為突出重圍,在一眾樂隊中爆紅,C位出道即使淘汰,也引起了觀眾自發性的&34;行動,簡直成了一場大型行為藝術,在這個平靜夏天如同炸彈一般爆紅的五條人,和其引起的現象,背後都值得探究。
  • 《樂夏2》五條人爆火,八一八戳中時代「嗨點」的「怪」範兒樂隊
    《樂隊的夏天2》爆火的「怪」範兒樂隊五條人,就是這個命中帶「紅」的幸運兒。 天時地利人和,嚴絲合縫,沒被現實馴服的「野生」藝術家,戳中了整個時代的「嗨點」。 如果說鮮明的個性和獨特氣質,是五條人出圈的重要法寶,那麼接下來我就結合時代背景,給大家深度解析五條人「爆紅」的三大原因。 一、貧富差距和階層壁壘,讓「草根崛起」的夢愈發狂熱 貧富差距是全世界永恆不變的火爆議題,而敢於「扎心」的電影最容易創造奇蹟。
  • 《樂夏2》五條人爆火,八一八戳中時代「嗨點」的「怪」範兒樂隊
    《樂隊的夏天2》爆火的「怪」範兒樂隊五條人,就是這個命中帶「紅」的幸運兒。天時地利人和,嚴絲合縫,沒被現實馴服的「野生」藝術家,戳中了整個時代的「嗨點」。一個是「低配男神」仁科,濃眉大眼,輪廓鮮明,有種帶著新鮮泥土氣息的「帥」。
  • 五條人又又又被淘汰了,撈不起來的五條人到底怎麼回事?
    與上一季低開高走,刷爆每個人朋友圈的樂夏第一季不太一樣,樂夏第二季在一眾樂迷搞快點的期待中開始之後,就一直伴隨著這些質疑的聲音。#五條人叛逆收編史樂夏第一期開播時,面對五條人第一次被淘汰,我是真的非常遺憾惋惜的,當時我還寫了一篇文章叫《五條人樂夏一輪遊,不是五條人的遺憾,而是樂夏的遺憾》(點擊藍字閱讀)。
  • 五條人~~網紅打卡地蕭山旺角城店嘗鮮福利~~
    >五條人糖水鋪帶著刷爆抖音的網紅小火鍋來蕭山旺角城了!6月5日開業啦~啦~~啦~~~與西式甜品不同作為地道的廣式糖水五條人糖水食材講究,甜而不膩還自帶「夏秋去暑躁、冬春防寒冷」屬性加持能飽口福能養生,吃下去沒有負罪感堪稱嗜甜星人的福音!
  • 《樂隊的夏天》五條人、木馬成功復活!五條人回答周迅變化飄了嘛
    今夜《樂隊的夏天》戰況激烈,五條人、超級斬、木馬、福祿壽、HAYA樂團、傻子與白痴、後海大鯊魚、遺忘俱樂部八支樂隊將拿出殺手鐧,奮力一擊爭奪最後的兩席復活席位!第七個出場的是歡樂2020夏季的五條人,他們終於演唱了觀眾期盼已久的《阿珍愛上阿強》。五條人以三語rap全新展示了《阿珍愛上了阿強》這首歌,並且在最後跳下舞臺與現場的大眾樂迷一起演唱了這首歌,讓現場氣氛嗨到最高!
  • 為什麼人人都愛五條人?
    節目首播當晚,#被五條人笑死#登上熱搜第一,復活後再度被淘汰,#五條人改編Last Dance#、#五條人送李佳琦皮衣#、#五條人說自己不用撈#先後成為熱門話題,#又得去撈五條人了#的話題閱讀量已超5.7億……在昨晚的復活賽中,五條人演唱了加強版的《阿珍愛上了阿強》,終於成功晉級,進入總決賽,不用再面對被淘汰,也沒有辜負無數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