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夏2》五條人爆火,八一八戳中時代「嗨點」的「怪」範兒樂隊

2020-08-20 文娛小仙女

充斥各種「怪力亂神」傳說的神秘娛樂圈,普通人只敢吃瓜,但懷揣「明星夢」的俊男美女卻樂此不疲,前赴後繼。

「四千年」的美貌,「長腿歐巴」的身材,「音樂神童」的天賦,環肥燕瘦,宋玉潘安,五湖四海,出口內銷,反正就是為了「走紅」。

這個深不可測的江湖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小紅靠捧,大紅靠命,強捧灰飛煙滅」。

《樂隊的夏天2》爆火的「怪」範兒樂隊五條人,就是這個命中帶「紅」的幸運兒。

天時地利人和,嚴絲合縫,沒被現實馴服的「野生」藝術家,戳中了整個時代的「嗨點」。

一個是「低配男神」仁科,濃眉大眼,輪廓鮮明,有種帶著新鮮泥土氣息的「帥」。他自封「農村拓哉」、「郭富縣城」,在舞臺上神經質的喜感,堪稱魔性洗腦,過目不忘!

一個是翻版「謝賢」,冷酷中透著幽默,墨鏡一戴,誰都不愛。惜字如金,但每句都可以說在點子上。尤其是和「話癆」仁科站在一起,強烈的互補氣質和奇妙的化學反應就產生了。

在這信息爆炸的年頭,和32支樂隊一起上熱播綜藝節目,還有什麼比「讓人記住」更重要?

如果說鮮明的個性和獨特氣質,是五條人出圈的重要法寶,那麼接下來我就結合時代背景,給大家深度解析五條人「爆紅」的三大原因。

一、貧富差距和階層壁壘,讓「草根崛起」的夢愈發狂熱

貧富差距是全世界永恆不變的火爆議題,而敢於「扎心」的電影最容易創造奇蹟。

今年年初,社會學出身的韓國導演奉俊昊憑反諷貧富差距的電影《寄生蟲》,斬獲第72節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橫掃第9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以及最佳外語片四項大獎,可謂是開創了亞洲電影新歷史。

要知道,在百年電影史上,上一次同時被金棕櫚和奧斯卡評為最佳影片,還是1955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君子好逑》。奧斯卡也一向都是歐美電影的天下,但《寄生蟲》卻成為了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非英語的最佳影片。

電影中固化的階層壁壘,懸殊的貧富差距,觸目驚心之餘,也體現出導演對嚴峻社會問題的深度剖析和思考。

住在半地下室的窮人,費盡心機掩藏身份,混入上流社會「寄生」,卻最終難逃悲劇命運。無法跨越的階級鴻溝,就像一道天塹橫亙在彼此之間,時刻提醒窮人不要「逾矩」。

前段時間熱播的韓劇《便利店新星》也肆無忌憚玩兒起了《寄生蟲》的梗,趾高氣揚的女二母親,把有錢人的囂張跋扈演繹得淋漓盡致。錢是尊嚴,是正義,是真理。而才貌俱佳的男主(池昌旭飾),只剩被羞辱的份兒,也太欺負人了!

站在旁觀者視角的觀眾,此時此刻最期待的橋段,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草根逆襲」。

以上畢竟是隔壁韓國略為「誇張」的藝術作品,接下來我們看看國內的真實情況。

據研究數據顯示:2001-2007年,貧富差距還處於較為合理的狀態,適當的差異帶來工作動力,有利經濟增長。

2007-2015年,以房地產為主的存量財富加劇了貧富差距程度,資產的金融化也促成了新的「馬太效應」。

2015年至今,貧富分化相對嚴重,甚至超過了「破壞拐點」,帶給貧窮人口強烈的被剝削感,逐步抑制經濟總量提升。

現實社會中「被剝削」的窮人,只能在虛擬的影視劇和綜藝娛樂節目中尋找發洩的出口。

貧富差距和階層壁壘,讓「草根崛起」的夢愈發狂熱,也讓《樂隊的夏天2》裡帶著泥土芬芳的五條人,成為「二八定律」中佔比較大的一方觀眾的寵兒。

LOGO就是紅色塑膠袋的五條人,從不掩飾自己的「草根」屬性,甚至沒有作為「明星藝人」的自覺,始終把自己當成「匯入汪洋大海的水滴」,可以隨時隱身在潮溼南方小鎮的城中村,喧囂夜市的燒烤攤。

五條人就像一個符號,代表社會上每一個普通人。看著他們的短褲和人字拖,內心的親近感油然而生。

戴墨鏡、冰塊兒臉的阿茂就像小時候村裡那個最時髦的叔叔,帶著自己的「發財夢」去大城市闖蕩,然後杳無音訊。

「多動」的話癆仁科,則是帶著詩人氣質的混世魔王,讓每個班主任又愛又恨,剛想板起臉責罵,就被這小子一句話破功。幽默是種天分,他還真有!

這倆人就像從周星馳電影中走出來的小人物,塑料味兒的市井氣,世俗而不低俗,一看就是拿了「主角」劇本啊!

他們在《樂夏2》的走紅,又何嘗不是生活在貧富差距日益嚴峻的當下,廣大觀眾內心真實欲望的投射呢?

當「平平無奇」的小人物也可以憑藉才華出圈,有一種叫做「希望」的東西就會被點亮,然後那些在瑣碎生活中掙扎的普通人,才能撕開眼前冰冷的黑暗,觸摸溫暖的光。

時代選中了五條人,不服不行。


二、寧可「土到掉渣」,也不「俗不可耐」

「超女」火了,接下來就是「快男」、「快女」、「我型我秀」、「好聲音」……各種草根兒選秀應接不暇。

「慢綜藝」火了,「嚮往的生活」、「青春旅社」、「親愛的客棧」、「幸福三重奏」、「中餐廳」……不一樣的明星,一樣的「詩和遠方」。

信息爆炸的時代,同質化的東西大家都要看吐了,在已經被無數人嘗試過的路線上繼續前進,就成了「俗不可耐」,就是原罪。

另闢蹊徑「土到掉渣」,反而是「差異化競爭」的決勝之路。

所以,和大眾印象裡明顯不一樣的「民謠樂隊」五條人,成了《樂夏2》最令人驚喜的「黑馬」。

看看別的民謠樂隊唱什麼?

1995年成立的殿堂級民謠樂隊野孩子,在《樂夏2》現場無伴奏的「黃河謠」,直接把周迅唱哭。歌裡的蒼茫和宏大,崇敬和嚮往,堪稱大多數「正統民謠」的範本。

低苦艾的鄉愁,達達的清新,也都帶著「根正苗紅」的民謠範兒,驚豔但不驚喜。

「五條人」唱什麼?

本尊親自蓋章認證:「塑料味兒的音樂,有什麼玩什麼」。

他們的歌裡唱的是身邊人的故事,打工仔和打工妹,是另一種赤裸裸的真實。

他們會住在城中村,潮溼的南方、很窄的小路、握手樓。打工仔、打工妹或者有一些都市白領有時候也蝸居在那裡。

他們寫「阿珍愛上了阿強」,也有很多歌,會提到擺地攤,走鬼的朋友。

要知道,阿茂和仁科對這樣的生活可一點都不陌生。

2001年,阿茂高考失利後從海豐來到廣州,以擺攤販賣打口碟為生,並受到了國內外唱片的影響。So,德國樂迷從他們的作品中聽出德國酒吧和俄羅斯流行歌的味道?

仁科當時還在海豐的工藝美術班裡學繪畫,當時的他也沒想到自己後來會搬到廣州石牌村投靠阿茂,兩人為了餬口,一起擺攤販賣盜版書。

他們自己就是歌裡的這些「小人物」其中之一。

在《樂夏2》現場,趿拉著人字拖的仁科和阿茂,在臺上唱:「阿道山靚仔咿喲,你為什麼穿著你那破拖鞋;阿道山靚仔咿喲,你為什麼不去剪頭髮;阿道山靚仔咿喲,你還是騎著你那輛破單車。」 簡直就是在唱他們自己。

和達聞西樂隊的即興PK,阿茂一邊唱著「拖鞋酸了」,一邊把腳上的人字拖甩飛。這個「體驗派」的音樂人,已經把歌詞和自己合二為一了。

從《縣城記》,到《一些風景》。從《廣東姑娘》,到《夢幻麗莎髮廊》。

混雜著海豐方言、英語、粵語、普通話的唱法,描述著底層人民生活的歌詞,「土到掉渣」,甚至聽著他們的歌就想吃煎餅,但也是聽一遍就再也忘不了的「人文紀實故事會」。

五條人從不打雞血,也不附和流行的「成功學」。你看不到他們所謂的「奮鬥」,也沒有迫切的欲望。他們半戲謔,半瘋癲,帶著點無所謂的樂天知命,讓歌裡的「底層「,也在平等的視角下得到了藝術的尊重。

這就是他們最「不俗「的地方。

三、摒棄「官方」氣息的無趣,揮灑荒誕的幽默

活在重重面具掩飾下的當代「社畜」,本能反感任何散發著「官方「氣息的敷衍。虛偽又無趣,像是來自上個世紀的古板老學究。

平時壓力就夠大了,放鬆下來看個綜藝節目,選手還在裝。你不累,觀眾都累!

所以我們需要有人打破明星被「求生欲」支配的謹小慎微,肆意揮灑荒誕的幽默,最好帶點兒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綜藝都能get到電影的感覺,值了!

五條人在臺上幾分鐘的聊天,直接讓屏幕前的我眼淚都笑出來了。

自稱「農村拓哉、郭富縣城」,甩一甩飄逸的長髮,感覺自己是整條街最靚的仔。

臨時換歌,讓燈光舞美全部傻眼,歌詞一片空白,準備的問題卡作廢,導演臉都綠了。最後的安慰竟然是「你會找到更好的工作」(心疼導演一秒鐘)。

A4紙寫著「五條人」,仁科說:「去到哪裡,鼓手都會留下墨寶。」

一句「我們知識分子不打架「,讓隔壁馬賽克感覺有被冒犯到,大張偉笑到出畫。

就連主持人馬東,都被仁科一句「有空打電話給我」,整到無言以對……

來《樂夏2》要繼承大位的傲嬌太子「不速之客」決定不再吐槽五條人,因為給他「帶來了歡樂」。

木瑪樂隊主唱說:「這是讓我今天晚上最開心的兩個人」。

「綜藝神獸、人間彈幕」大張偉也終於在搞笑界棋逢對手,笑著說:「範兒太怪了」。

五條人的「有趣」,就是在《樂夏2》綜藝裡,觀眾緣爆棚的絕妙殺器。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能被觀眾投票撈回來的五條人,就是群眾的「真愛」。

除了會「造梗」,還會畫畫,寫小說,有著導演夢的仁科,在臺上肆無忌憚說著塑料味兒的英語,一口一個「No problem !Just do it!」,那叫一個隨性放鬆,怎麼舒服怎麼來。

跟他們歌的感覺一樣,有種情調在裡面,會讓你覺得有南方的海邊那種閒適的空氣,穿著短褲拖鞋,歌詞又帶著濃濃的情懷,充滿了人生感悟。

五條人的logo是個塑膠袋。底層民眾充滿煙火氣的生活,走到哪裡都能看到,他們的歌也是這樣,生活各個角落都會去寫。

摩登天空的藝術總監張曉舟說:「五條人是目前最有趣的樂隊之一,他們不僅僅是民謠那麼簡單」。

他還說:「他們有可能掙錢,但不可能臭大街。最重要的是,他們生氣勃勃。」

我只能說:「他說得對。」

結語:

《樂夏2》五條人爆火,這支戳中時代「嗨點」的「怪」範兒樂隊,無疑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產物。在走紅帶著一絲「玄學」意味的娛樂圈,五條人堪稱今年夏天的「新任錦鯉」。

第一次因為「作死」臨時改歌被淘汰,差點「一輪遊」。被觀眾投票撈回來的五條人依然不長記性。別的樂隊避之唯恐不及的福祿壽,仁科大義凜然「英雄救美」,選擇對戰。結果在改編賽中演唱伍佰的《Last Dance》又一次被淘汰,

唯一的變化是:觀眾開始把注意力從仁科的幽默轉移到了音樂本身。

但五條人似乎不想幹涉觀眾的選擇:「一部分人可能會通過這個窗口,再去了解我們的音樂,我覺得這樣很好。但是有一些人,他只是停留在幽默,這個講話的幽默,然後沒再去聽歌,也沒關係。因為這就是生活,他們開心,我也很開心。」

你看,這就是五條人,不一樣的五條人。

相關焦點

  • 《樂夏2》五條人爆火,八一八戳中時代「嗨點」的「怪」範兒樂隊
    《樂隊的夏天2》爆火的「怪」範兒樂隊五條人,就是這個命中帶「紅」的幸運兒。天時地利人和,嚴絲合縫,沒被現實馴服的「野生」藝術家,戳中了整個時代的「嗨點」。一個是「低配男神」仁科,濃眉大眼,輪廓鮮明,有種帶著新鮮泥土氣息的「帥」。
  • 《樂夏2》:五條人樂隊怎麼就這麼火?網友一語道破玄機
    如果說,自去年的音樂類網絡綜藝《樂隊的夏天》開播以來,到今年的《樂夏》第二季,讓你找出一支你認為最火的樂隊,估計十有八九都會選擇現在正火得一塌糊塗的五條人樂隊。踩桌子、蹺二郎腿,都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就連樂隊LOGO也是塑膠袋上加個手寫體的「五條人」三個字……你真的很難想像,看了這麼多樂隊的演出,居然還會有這樣一支樂隊活生生地活躍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 《樂隊的夏天2》:被「打撈」的五條人
    ,五條人是《樂夏2》最大的流量來源。所以,五條人在一次次淘汰後,又一次次復活。 《樂夏1》的豆瓣評分8.8分,《樂夏2》僅有7.6分。一檔綜藝,流量和口碑總要抓住一個。口碑下跌的時候,就得努力守住流量。「五條人的夏天」在一定程度上是《樂夏2》的主動選擇。
  • 撈回五條人,為《樂夏2》衝熱搜KPI?
    《樂隊的夏天2》(以下簡稱《樂夏2》)中二度淘汰。一個不爭的事實,五條人正在走紅。而《樂夏2》節目組當然要積極響應,相互打配合,衝刺熱搜KPI。 這麼說吧,在《樂夏2》的熱搜軍功章上,五條人,功不可沒。
  • 「樂夏」和「五條人」火了,但中國獨立樂隊的真實生存狀態你知道嗎?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五條人火了。他們的走紅又帶動這檔綜藝出圈,讓更多主流人群對於國內獨立樂隊產生了興趣。 這些出現在《樂夏》的樂隊,其實屬於非主流中的主流,背後多有大廠牌支撐。而在那些廠牌的陽光普照不到的地方,還有無數野生的獨立樂隊,他們把自己稱作地下樂隊。
  • 《樂夏2-五條人淘汰記》:五條人又雙叒叕淘汰啦
    上周最新一期的《樂夏2》中,在第二階段1V1改編賽已經全部結束,10強樂隊已經產生。。等等,什麼,節目組又搞事情,在淘汰的樂隊裡挑選2隊與晉級的樂隊Call Out,毫無意外,五條人又成功復活PK了。。
  • 五條人被淘汰卻登上雜誌封面 樂夏2強行蹭熱度失色不少
    不知不覺,《樂隊的夏天2》已進行到了第八期,1V1改編賽繼續開啟。從音樂角度來講,這期節目無疑是音樂愛好者的一場盛宴。無論是haya樂隊對上康姆士,還是「馬達」樂隊的強強對話,亦或是野孩子超級斬等樂隊的精彩演繹,都讓樂迷們大呼過癮。視聽盛宴看得過癮,但看完全場,卻感覺少了些東西。
  • 「樂夏HOT5」出爐!經歷多次淘汰,五條人終成樂夏HOT2
    「樂夏2」定檔微博今年,一直等到了七月底,才終於等來等來了《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定檔消息,僅提前一天,25日開播的節目,24日中午才通知次日開播,但是這並不影響大家對「樂夏」的喜愛,第一期便迎來了開門紅。
  • 五條人走上爆紅之路
    從《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以下簡稱《樂夏2》)開播到現在,五條人已經經歷了三次淘汰,但人氣卻一路高走。這半年,音樂人過得都不容易,五條人也聲稱"疫情期間把所有錢花光了",讓本就沒車沒房的五條人"雪上加霜",調侃自己是為了"名和利"來到《樂夏2》舞臺,而如今開起淘寶店,也順理成章。從"撈五條人的夏天",到五條人的士多店回溯五條人的"出圈路",幾乎始於一場意外。《樂夏2》第一期,五條人的表現無法不讓人記憶深刻。
  • 《樂夏》|寧願土得掉渣的五條人,究竟靠什麼魅力虜獲網友的心?
    酷暑難耐,陪伴我們嗨翻盛夏的仍有《樂隊的夏天》!最新一期《樂夏》,五條人在和福祿壽樂隊1V1改編歌曲的比賽中,叒被淘汰了!為什麼說又呢?這是他們在樂夏第二次被淘汰了。網友們紛紛調侃,這個夏天都在忙著「撈」五條人了,更有網友表示:「五條人你們撒歡兒玩,我們玩命撈!」
  • 五條人用塑膠袋裝走《樂夏》亞軍獎盃,三大蠱王你入了誰的坑?
    》第二季的熱度不如第一季,而五條人又獨佔了一半關注。然而,追看《樂夏2》絕對不虧,以下這三大蠱王,你入了誰的坑? 「脫口秀蠱王」仁科五條人是《樂夏2》人氣斷層的樂隊,而仁科毫無疑問是人氣斷層的蠱王。他愛書如命,很會畫畫,他畫的「瘋馬」適合印到五條人的T恤上。
  • 《樂夏2》:五條人說話搞笑,唱歌又好聽,個個都是人才!
    這一季來的樂隊基本都沒聽過,前兩期基本沒有特別出彩的,都是2倍速滑過,直到五條人的出現,讓我笑出了豬叫聲!也被刷上了微博熱搜,五條人自嘲自己的音樂帶著塑料感,從他們穿著的塑料拖鞋,以及說著地一口塑料普通話,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市井味道!
  • 《樂夏2》:五條人說話搞笑,唱歌又好聽,個個都是人才!
    《樂隊的夏天》總算開播了,算是抓住了夏天的尾巴,不然就變樂隊的秋天了!這一季來的樂隊基本都沒聽過,前兩期基本沒有特別出彩的,都是2倍速滑過,直到五條人的出現,讓我笑出了豬叫聲!後續五條人在微博還曬出和世傑一起的合照,世傑拿著他們的新唱片,職業假笑,一看就是被迫營業的樣子,難道,你們把世傑坑了,就是想把他變成第五條人嗎?這真的太雞賊了!土到極致就是潮,五條人的音樂也是很接地氣,特別對於漂泊在外的人,特別容易產生共鳴感,當然如果你想聊他們的歌,你可以打電話給仁科,say something!
  • 被《樂夏》淘汰的五條人直播帶貨,都快把李佳琦整瘋了
    要說這個夏天最火的一支樂隊,肯定非五條人莫屬了。綜藝、採訪、發新歌,最近還去了李佳琦的直播間。要知道李佳琦的直播間可不是誰都能去的,之前去過李佳琦直播間的明星,大都是擁有高流量和話題度的明星。我有預感五條人會火,但沒想到已經火到這種程度了。
  • 《樂隊的夏天2》:作為「解構者」的五條人
    當五條人樂隊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個環節的1V1中再次被淘汰時,馬東幽默地提醒各位觀眾趕緊去相關渠道投票,把這個樂隊撈回來。而根據最近五條人樂隊的大火以及在觀眾間獲得的討論來看,他們重歸《樂隊的夏天》大概也是可預見之事。而一些評論也指出,與其說是曾經作為小眾的五條人樂隊需要這個節目,倒不如說是第二季的《樂隊的夏天》更需要這支樂隊。
  • 《樂隊的夏天2》:五條人徹底火了,背後的原因值得深思
    《樂隊的夏天2》五條人帶給了我們所有歡樂,這句話從他們首次出場持續到現在,依然實用。從最開始的默默無聞,到現在火得開始「飄」了,這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他們一次次的被淘汰,一次次的又被復活之後,許多人都說《樂夏2》在過度消費五條人,好好的一個樂隊音樂節目也跟著變味了
  • 《樂夏2》第四波賞析點評,記得去撈「五條人」和「後鯊」
    說實話,最近沒有什麼寫作欲,對很多熱點話題非常無語,狀態很糟,不過還是按照慣例繼續分析樂夏2,來的有點晚。樂夏2已經進行到1v1改編賽環節pk就像是野路子樂手和學院派樂手的對決,五條人一罐的風格就是他們的「塑料味」,伍佰的原曲《Last Dance》本身就是一首足夠有個人特色的一首歌,經過五條人的改編很顯然,這種特質被加強,在我的感性裡是會喜歡這一版改編的,超級樂迷的票數也顯示更喜歡五條人,而福祿壽改編《少年》在音樂編曲上其實專業性更強
  • 《樂夏2》擁抱「失控」:五條人臨場換歌,水木年華首場淘汰
    又一個夏天,《樂夏2》來了,帶著和第一季略有區別的更年輕的表達。《樂夏2》從1500多支樂隊中最終選出33支樂隊,當中有不少重塑這樣成名多年的樂隊,但更多的是福祿壽、Mandarin這樣你可能之前從未見過的新鮮面孔。在賽制上,《樂夏2》玩得更大膽了。牟頔透露,比賽的激烈程度提升了大概20%。
  • 我在樂夏2看廣告!
    「樂夏2」左右,其他的網綜自動降一星,就是這麼好看。」 「讓人沒想到的是,「樂夏2」播出後,他們竟然上了熱搜。五條人樂隊完成了一次喜聞樂見的行為藝術,給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送上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農村拓哉+郭富縣城的經典發言:『你一定會找到更好的工作的!』」
  • 樂夏2收官,重塑、五條人、達達列前三,是我心中的前三,你呢?
    樂夏2進入了決賽,Hot5正式產生,仔仔細細完完整整地看了兩遍,想說的著實有點多,不得已周日未正常營業半決賽結束後,就和小夥伴們一起討論最後的五強花落誰家手風琴一拿,拖鞋一穿,樂隊本身的魅力和氣質就死死地拿捏住了。歌曲確實是像喝多了寫出來的,這絕對是五條人幹得出來的事情,和不願意即興的重塑不同,五條人最擅長的就是即興。不按套路出牌,不守規則的trouble maker五條人用自己的藝術氣質和真實隨性徵服了觀眾,某種程度上也「拯救」了樂夏節目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