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阿澀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亦是每個普通人都參與其中的沒有硝煙的戰爭,它比我們想像得要持久一些,我們也遠比自己想像得更堅強。2月份,綜藝節目乃至整個娛樂產業不斷停擺,也在不斷獲得新生。走過「七年之癢」的「歌手」系列就在這時,等來了它的第八季——《歌手·當打之年》(以下簡稱《歌手》)。
上周五晚,《歌手》緊隨在《下一站是幸福》其後播出,首場CSM55城收視率達到1.81%,位列當晚同時段首位。播出至今,據云合數據顯示,其全輿情熱度仍在榜單第一,平臺播放量已突破1億(不包括愛奇藝、優酷平臺),微博話題#歌手·當打之年#閱讀量達17.7億,討論量297.8萬。
雖然推遲了一周,但比起2月份繼續延期或停滯播出的綜藝,《歌手》能夠與觀眾見面即是好消息。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歌手》前路無虞,「歌手」系列是依靠現場觀眾打分形式得出排名,受疫情影響,後續將採取線上投票方式繼續錄製,效果如何、會不會繼續生變還有待觀望。
在這一特殊時節,觀眾與節目組對《歌手》全程能夠順利播出懷有同樣的希冀,這不僅是音綜獨有的撫慰人心的力量,更是因為在當下,有些娛樂要為疫情讓步,有些責任更要因疫情扛起。災難面前,我們並非人人自危。
這一次,《歌手》是懷著怎樣的底氣與觀眾見面的呢?
「當打之年」,《歌手》在溫情中撒野
「借一盞午夜街頭昏黃燈光,照亮那坎坷路上人影一雙;借一寸三九天裡冽冽暖陽,融這茫茫人間刺骨涼……」
毛不易以一曲《借》將蕭索的景與赤貧的人融為一體,最終道出一句「借平凡一生」的卑微訴求。不知是否2020開年太值得銘記,我們已經反覆浸潤在憂心、不安、感動、憤懣等各種情緒裡太久,這「借」,更像是每個普通人的真摯禱告,為自己,也為身邊的人。
類似這種以強烈的個人表達以及音樂風格,點燃當下觀眾內心情感,以抒發自我引起大眾共鳴的歌曲,在這一季中體現得更多,而這一改變,就來源於「當打」兩個字。
節目一開始,李建就替觀眾問了一句,「什麼叫當打之年」。「當打之年」的概念,源自評書語,原指武藝成熟與顛峰期的年齡段,後來被引入體育競技界,指運動員競技狀態顛峰期的年齡段。《歌手》將這個詞彙引入歌壇,詮釋年輕歌者正值青年的巔峰戰力。
起初,《歌手》剛剛公布七位首發歌手周深、毛不易、華晨宇、袁婭維、蕭敬騰、徐佳瑩和米希亞時,是備受爭議的。華晨宇、袁婭維、蕭敬騰、徐佳瑩都曾在《歌手》舞臺上現身過,再次作為首發歌手出現,難免讓人發出「無人可請」的疑問。但好在華晨宇、周深、毛不易等歌手具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以及良好的路人緣,還是引起了很多期待。
這也是順應時代的必然走向,給老牌藝人翻紅、老歌重唱,自然沒有為年輕歌手開疆擴土、展現新的音樂更值得關注,這也是為「歌手」系列尋求新生最好的方式。
這期歌手的表現整體而言並沒有讓人失望。除了唱功之外,自我表達的注重也凸顯出了歌手們的「音樂人格」。
讓周深得以成名的《大魚》搬上《歌手》的舞臺,空靈的聲音將綿長跌宕的細膩情感娓娓道來,把觀眾一舉帶離了俗世的慌張,注入撫慰人心的力量;徐佳瑩將自己的原創單曲《一樣的月光》融入了老歌《城裡的月光》,澄澈的懷舊之感,沁人心脾;米希亞演唱的日劇《仁醫》的主題曲《現在好想見你》也撬動著觀眾的心門,讓人不禁聯想到微博上時常有人感嘆「如今空蕩蕩的街」,我們懷念那個繁華熱鬧的大街,更想見到熱絡親切的朋友們。
除了傳遞普世情感溫情歌曲,《歌手》也不乏情緒肆意的個性之作。袁婭維沒了曾經的緊張和收斂,一曲《我愛》唱得瀟灑自如,讓人感受到她全身心投入音樂的魅力;華晨宇的《寒鴉少年》與蕭敬騰的《皮囊》異曲同工,抱有不妥協的面貌向黑暗的決鬥,與持著懷疑精神對現實的批判,都讓人血脈賁張。
不過《歌手》仍然存在讓人遺憾的地方,安靜訴說的歌一向不佔優勢,不利於舞臺音樂風格的多樣化。節目新增了「奇襲」賽制,但奇襲歌手只「襲」不「奇」,沒帶來更多的新鮮感,讓人不禁將期待的目光投注到了未上場的劉柏辛身上。
多事之秋,「雲綜藝」在疫情下行進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國家廣電總局立即部署全國衛視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和輿論引導。廣電總局宣傳司每天統籌全國衛視節目編排,指導加強疫情防控報導,減少娛樂性節目,並及時發布36家衛視全天節目指引。
隨後,湖南衛視、浙江衛視取消了原定春節期間播出的《快樂大本營》《王牌對王牌》《新聲請指教》《漫遊記》等節目。已經開播的《了不起的長城》《我家那閨女2》也因存貨不足,暫時停播。而準備錄製或在錄製中的愛奇藝的《青春有你2》、優酷的《少年之名》等項目也陷入停擺,《創造營2020》的錄製計劃也將推遲,或會影響2020年Q1Q2綜藝的上線播出情況,網綜市場難免出現斷層期。
而在近兩年一直被網綜市場擠壓的老牌臺綜,在這一刻發揮出了原有的影響力。央視的《經典詠流傳》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如期回歸,《天天向上》《非誠勿擾》《新相親大會3》等存貨頗多的衛視綜藝也在正常播出中。
綜藝市場面臨嚴峻考驗的同時,也釋放了其強大的生命力以及創新能力。
2月7日,湖南衛視同時策劃推出《嘿!你在幹嘛呢?》《天天雲時間》兩檔全新特別節目,通過「雲錄製」的新形式嘗試將短視頻元素電視化,以彈幕的形式實現與觀眾互動。
《嘿!你在幹嘛呢》由《快樂大本營》團隊策劃製作,是類似於用vlog形式記錄居家生活中的樂趣,宋茜、宋威龍、何洛洛在與快樂家族的連線中露面。維嘉媽媽在與宋威龍連線時,還追問其與宋茜的感情狀況,引發熱議;《天天雲時間》由主持人汪涵坐鎮長沙,錢楓、大張偉、王一博、高天鶴四位「天天兄弟」和四位藝人好友韓雪、王鷗、沈夢辰、楊迪足不出戶,線上「雲」錄節目。
此外,優酷也自2月8號推出了首檔明星公益直播節目《好好吃飯》,邀請了林永健、王小利、孫藝洲進行直播。
國內綜藝急需打破原有商業模式以及製作形式,來實現內容上的突破與革新,而這次綜藝市場的危機也不失為一次破釜沉舟的機會,從「雲觀眾」到「雲直播」,從策劃到播出僅僅用了幾天的時間,也可以從中看出綜藝市場的魄力以及生命力。疫情對綜藝市場的這次猛然「奇襲」,或許真的可以激發從業人士的潛力,打破行業固有模式,出奇制勝,煥活新生。
特殊時期,每個人都在為衝破「不知蒙住多少人的無邊夜色」而努力,為晴空的到來,多爭取一縷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