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感」讓「真實」更具情感穿透力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青春、日常、專注、輕巧 「網感」讓「真實」更具情感穿透力

高濃度的人文情懷與文化含量,被植入日常化的新穎表達之中,當下紀錄片正在經歷一場基於青年審美、網絡審美的創作、營銷理念升級。 (均紀錄片海報) 製圖:李潔 在昨天舉行的上海電視節白玉蘭論壇現場,來自電視臺、各大視頻網站的嘉賓,分析了青年一代網絡審美趣味對紀錄片的重塑,這個選題也是近日網際網路影視峰會現場的熱議話題。

此前《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國紀錄片年生產總值達66.6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入局不久的新媒體紀錄片表現尤為搶眼,而相關視頻網站後臺數據指向市場新趨勢——紀錄片的核心受眾,已經向年輕化方向發展。

在學者看來,當下紀錄片正在經歷一場基於青年審美、網絡審美的創作、營銷理念升級——高濃度的人文情懷與文化含量,被植入日常化的新穎表達之中,相伴而來的,還有越來越多與內容特性匹配的營銷、聯動策略。以爆款紀錄片《中國醫生》《但是還有書籍》為例:這兩部在網絡平臺播出的紀錄片,分別獲得豆瓣9.3與9.2的超高評分。獨特的網絡審美趣味或者說「網感」鮮明,讓紀錄片中的真實表達更具情感穿透力,也促進著年輕一代文化自信與民族認同感的強勢回歸。

 用青春化、日常化視角開啟當代「英雄敘事」

「每個人都是自己的英雄。」在介紹《中國醫生》的創作理念時,總導演張建珍曾特別強調了這樣一句話。這也是《中國醫生》最打動觀眾的地方:創作者用長期的蹲點拍攝,記錄下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的同時,也燭照了白衣之下的血肉之軀。那些迷茫、糾結、苦痛、歡欣、自我療愈的時刻,讓英雄可親可愛,也讓觀眾意識到英雄並非天生,只脫胎自一個個勇於擔當、自我突破的時刻。

張建珍將這種日常化的視角,視作對紀錄片本質的回歸,但在當下的網絡紀錄片市場中,這種回歸恰恰成為類型出圈的關鍵。最明顯的案例,莫過於人文紀錄片題材從宏大歷史符號向熱騰騰日常感的驚豔「轉場」。近年深受青年人喜愛的《生活如沸》《人生一串》等網絡美食紀錄片,讓火鍋、烤串等特色美食成為主角,用奇觀化的美食呈現與地方飲食習慣博人眼球的同時,也探討了「圍爐」「擼串」等飲食習慣背後的中國式人情百態。

愈發濃鬱的生活氣息,來自對生活之「真」的探尋執著,也是網生代審美的自發抉擇。本次入圍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的《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便在年輕人云集的嗶哩嗶哩網上收穫了大量彈幕。通過對出警日常的紮實跟拍,一群基層民警成為觀眾心中有血有肉的平凡英雄,有的民警甚至有了大量粉絲。「所有紀錄片最終都是關於人的故事,鏡頭中的文化自信,往往都是通過我們身邊最實實在在的人所決定的。」在《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總導演蔡徵看來,積極擁抱網絡,擁有文化自信的青年一代,更樂於在日常體驗中感知文化發展、城市建設等重大命題。

網絡審美也讓紀錄片短起來。針對當下年輕人忙得沒空吃早餐的現象,一檔名為《早餐中國》的紀錄片應運而生。有意思的是這檔以青年人為目標受眾的紀錄片,形式上也採用了青年人喜愛的短視頻方式——五分鐘一集內容,上下班時等一班地鐵就能刷完。「輕巧」的表達讓《早餐中國》獲得不錯的網絡傳播。「當下抖音等短視頻網站十分流行,短視頻為何會撬動如此廣泛的市場關注,這值得紀錄片人借鑑。」爆款紀錄片《航拍中國》導演餘樂認為,當下紀錄片創作者更應該跳出傳統觀念,去研究短視頻中蘊藏的網絡趣味。

 產品體驗從「平面」到「立體」,紀錄片正成為人文景觀

除了內容表達的年輕化、日常化,網絡紀錄片的生產理念也在晉級。業內人士指出,在前期調研、拍攝、播出的基礎流程之外,網絡紀錄片在營銷策劃、發行、品牌打造等方面進行了拓展。也就是說,網際網路紀錄片相較於傳統類型,更具產品思維與產業布局的雄心。靈活的IP聯動,讓紀錄片從純觀賞性的「平面」產品,晉級為線上線下體驗豐富的「立體」人文景觀。

基於平臺特質,圍繞優質內容的產品矩陣,正在不斷豐富、拓展產品玩法與用戶體驗。美食人文紀錄片《日出之食》就曾與線下購物平臺合作,推出節目同款美食。數據統計,在節目播出期間,與其合作的購物平臺銷量比以往同期提高不少,而線下的同款產品也成為了節目的宣傳廣告。眼下,紀錄片《江湖菜館》又將與外賣平臺合作,開啟「邊看邊吃」模式。紀錄片中出現的美食,通過網絡下單,30分鐘內便可被送至觀眾手中。已形成品牌效應的紀錄片《人生一串》,更是借力網紅經濟,推出了實體店。由紀錄片官方授權的線下體驗店,選址在青年人聚集的區域,將紀錄片中呈現的各類燒烤產品匯集起來。門店一開,就成為了全國各地青年爭相「打卡」的網紅景點。

除了對新消費的促進之外,網絡紀錄片的「文化帶貨」能力也不容小覷。《但是還有書籍》上線後,片中提到的一些冷門書籍紛紛破圈。以第一集中提到的某純文學小說集為例,節目上線三天內便在官方淘寶店賣出700多冊,在當當網上更是直接斷了貨,臨時緊急加印8000冊。在文化學者看來,帶貨能力往往比收視數據,更能體現一部作品對觀眾的影響程度,而這也是人文紀錄片社會價值的進一步提升。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讓傳統文化更具穿透力
    從「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中華老字號故宮過大年」到「紫禁城上元之夜」,故宮各種接地氣的創意讓人目不暇接,收割了一大波流量,成為這個春節檔的「網紅」。  猶記得,2015年故宮展出《清明上河圖》,無數人排隊6個小時只為看一眼國寶;2017年展出《千裡江山圖》,故宮不得不實行分時段發號參觀。
  • 人民日報:《生死金銀潭》,讓中國抗疫故事更具傳播穿透力
    原標題:人民日報:《生死金銀潭》,讓中國抗疫故事更具傳播穿透力 今年年初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勇敢逆行,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報導疫情動態,傳播防控知識,講述感人故事。
  • 如何讓聲音更具穿透力?一個奇怪而奇妙的練習幫你實現
    聲帶閉合與聲音的穿透力有非常奇妙的關聯。雖然聲帶閉合練習目標直指改善氣息不足和呼吸緊張的問題,但它確是一個一舉多得的超效練習。當聲帶閉合好的時候,你的聲音是乾淨的、清楚的,就比如說嬰兒的哭聲就是那麼乾淨、清楚極具穿透力。下面跟我們來學習這個奇怪又奇妙的練習。
  • 畫面語言更有穿透力,比旁白威力更大
    畫面語言更有穿透力,比旁白威力更大讀寫人家主筆看一部影視劇,我們一般看到的是演員的表演,有時候,或許你說了什麼沒有看出來,但你的動態就已經說明了一切。但在一部好的影視劇中,有時候,用旁白來說明畫面,好像旁白就能說明了一切,但是畫面語言更具有穿透力,也具有說明力,畫面語言比旁白的威力更大。據報導,近年來的國產電視劇,在數量上呈井噴之勢,觀眾評分卻越來越低。除了《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和《花千骨》在人物關係上略有創新,《青雲志》《擇天記》在製作水平上稍顯優勢外,其他作品大都乏善可陳。
  • 高音極具穿透力,低音溫暖有磁性,張杰的唱功果然不容小覷
    對於張杰的高音,我想大家應該都已經很熟悉了,在《歌手》的舞臺上,張杰憑藉著出色的高音收穫大批粉絲,成為許多人心目中的實力唱將,張杰嘹亮又有穿透力的高音確實讓人沉醉,但其實,張杰的低音也同樣迷人。高音極具穿透力,低音溫暖有磁性,張杰的歌聲總是能讓人看到希望,不管是高音還是低音,張杰的歌聲裡始終有著一種令人堅定的力量,即便是極其壓抑的低音,也能給人一種在絕望中看到希望的感覺,可見,張杰的唱功是不容小覷的。平時都聽慣了張杰的嘹亮乾淨極具穿透力的高音,沒想到張杰的低音也這麼迷人,而且他也一直在刷新著自己的低音記錄,不知道以後張杰還會不會出更低音的作品呢?
  • ...這部上海出品的紀錄片靠什麼不斷提升中國故事的情感穿透力?
    這也讓《亞太戰爭審判》在文獻梳理整合、受眾知識普及之外,更多了一層對紀錄片本體創作的實踐探索——怎樣通過更具權威性和公信力的表達,不斷提升中國故事的情感穿透力與海外傳播力。 獨家話題,實地拍攝、珍貴影像還原二戰中不為人知的中國故事 「文獻影像中的黑白畫面缺乏生動性和吸引力,過分堆砌容易讓歷史題材紀錄片陷入說理和概述的窠臼,很難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
  • 唱歌時如何讓聲音更具穿透力?|新京報5分鐘藝術解壓
    新京報藝術解壓本期邀請到的是演員李沐然,李沐然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歌劇系,如今拍戲之餘,音樂和唱歌成了李沐然最好的解壓方式,所以今天她要分享的主題是「唱歌時,如何讓聲音更具有穿透力、更有質感。」
  • 《姜食堂》更具「真實感」的營業綜藝
    看姜食堂的初衷是因為新西遊記,卻沒想到比西遊記更喜歡,感覺更真實!更真實的緊張、更真實的搞笑、更真實的感動!我想拍過尹食堂的羅pd肯定對於這類節目比較有經驗。綜藝肯定有一定的腳本,但是加上這幾個人就發生了許多變數,而這正是節目的魅力所在。首先從姜食堂的選址裝修就從硬體奠定了成功的基礎。
  • 王力宏:聲音為什麼極富穿透力?
    在這樣的一個事例下,更證明了王力宏的演唱實力。金曲製造機被稱為「金曲製造機」的他,很多作品傳唱度很高,並且都禁得起時間的沉澱。高質量的音樂作品、良好的唱功,讓他在華語樂壇像一棵常青樹。花田錯這首歌是王力宏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風歌曲之一,在《花田錯》這首歌中,他找到京劇與西洋流行樂的不謀而合之處。
  • 寶藏女孩於文文獻唱《陽光路上》極具穿透力嗓音超治癒
    於文文用她極具穿透力的沙啞嗓音,為大家詮釋了什麼是「開口跪」,同時歌曲也蟬聯了推薦金曲。作為青年實力派歌手,此次也被受邀參與由國家音樂產業基地主辦、無限星空音樂集團承辦的「音為有你」獻禮主題音樂活動中,用一首兼有抒情性和時代主旋律的歌曲《陽光路上》獻禮祖國。
  • 回應現實才有穿透力(新語)
    優秀的劇集、文藝作品不會因為平臺的更迭而失去魅力,在任何時代和媒體環境之下,都會釋放出藝術之於現實的穿透力和影響力    最近熱播的幾部電視劇,不僅在收視上形成了一個個高峰,也在線上線下引發了話題效應。
  • 單向匿名社交軟體,「紅白藍」提供真實情感的表達平臺 | 獵雲網
    紅白藍是一款單向匿名的熟人社交軟體,創始人杜鑫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和途徑去傳遞人最真實的情感。 【獵雲網成都】7月21日報導 (文/譚紫玲)網際網路技術為我們提供了各種面具,我們可以在每一個平臺上塑造一個自己,哪一個才是最真實的自己?紅白藍想找到這個最真實的表達平臺。
  • 如何讓拳頭打出去更有穿透力?
    穿透力是所有格鬥項目愛好者重點研究的重點,具體到如何達到穿透力每一個拳種都有各自的方法和經驗總結。總體來說肌肉的靈敏協調、勁力的充足順達、動作技巧的掌握這個三大的方向是沒有錯的。
  • 什麼釣魚小藥的穿透力最強?穿透力最強、誘魚最快速的釣魚小藥
    無論在黑坑還是自然水域釣魚,餌料的氣味都是誘魚的關鍵,尤其是針對鯉魚、鯽魚、青魚、草魚和鰱鱅等淡水魚類,餌料氣味在水中的穿透力越強,誘魚速度則更快,餌料自身氣味的穿透力都較弱,需要藉助穿透力很強的釣魚小藥,才能夠增加氣味在水中的傳播能力。那麼,哪種釣魚小藥的穿透力最強?
  • 【獨家】賈樟柯:我對不融於世俗的情感更感興趣
    相對於《三峽好人》,從前的變動是顯性的,而如今的變動則是「隱性地潛藏在我們的價值觀裡,潛藏在我們內心被小心保護的情感的領域。」在《山河故人》裡,賈樟柯用26年時間跨度去表達這種隱性但劇烈的變動。並非一時一地、此時此刻某一個年齡段的感情,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命裡面可能面臨的很多新的問題。包括對舊情感生活有新的理解、反思、甚至後悔。
  • 全民K歌唱歌技巧知識(二)---如何讓你的聲音更具磁性穿透力
    用丹田之力來唱,發出的聲音才會有穿透力,同時呢,這也是一種保健的方式。那什麼是丹田呢?我們的丹田位在我們的肚臍下方約三指幅寬的地方,具體的大家可以看下上面的圖。所謂丹田用力是靠身體的內部深層肌肉在做運動,也就是位在丹田位置後方的深層肌肉在用力。該如何感覺丹田位置呢?
  • Hello Nico 迷幻搖滾與超強畫面感的雙重刺激
    三位團員們來自不同背景,曲風涵蓋流行丶電子丶搖滾,壓抑而自溺,在吉他反饋噪音與合成音色鋪陳中,靜靜唱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傷害,旁觀都會生活中難以避免的矛盾與掙扎。重視音樂畫面感的他們,以抽象去詮釋虛無。主唱詹宇庭的聲音迷幻,又具穿透力,畫面感超強。最愛他們的兩首歌:《花》和《魚》。
  • 修煉結果思維,讓你做事更有穿透力和價值感
    舉一個例子: 假如你現在發現自己特別喜歡也擅長寫作,於是你在你的三件事裡寫下「每天日更500字」。但是你現在知道了,這僅僅是一個行動。我們要用結果思維升級一下。 首先要問自己的是結果第一律:「日更寫作的結果是什麼?」
  • 38歲張韶涵與31歲黃雅莉同臺,誰更少女感,一目了然
    兩人在舞臺上合作的一場暗黑系的《寓言+引路的風箏》,黑白女神唱出了一種復仇般的快感,還有在困境中掙扎,走出黑暗的勇敢,同時這場表演又是一場極具美感的視覺盛宴。一直以小身體裡藏著大能量的張韶涵,不僅嗓音清亮富有穿透力,強大的自律也讓她堅持健身,38歲的她宛若少女,顏值更是再刷新高,每次看到舞臺上的她,都讓人驚豔稱奇。
  • 如何讓你的聲音更有穿透力?
    《梨園春》「擂響中國」2017全國戲迷擂臺賽成人組半決賽第二場用丹田之力來唱,發出的聲音才會有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