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工作後就會知道,公司強調結果往往比過程更多。讓自己擁有結果思維,能更好地放大自己工作內容的價值。
那麼,如何在職場中修煉自己的結果思維呢?修煉的重點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公司。
結果思維最重要的三個定律是:有結果、可交換、易複製。
只有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公司,以公司的視角去思考執行的過程與結果的交付,才能修煉自己以終為始的思維,同時也能檢驗自己有沒有做出「可交換、可複製的結果」,鍛鍊自己全方位「自由職業態」的能力。
下面3個建議可以讓你在職業中更好修煉:
確認結果:很多時候我們在完成一項工作時,只知道其中需要的動作和過程,不知道結果。所以要反覆確認結果,以最終的結果為目標完成工作。
多給選項:不要給問答題,要給選擇題;不要給單選題,要給多選題。
超出預期:儘可能地超過別人的預期一點點。就是這一點點能讓人永遠記得你。
如果是創業中的人,或者想發展自己的副業或第二職業,該如何修煉結果思維呢?
舉一個例子:
假如你現在發現自己特別喜歡也擅長寫作,於是你在你的三件事裡寫下「每天日更500字」。但是你現在知道了,這僅僅是一個行動。我們要用結果思維升級一下。
首先要問自己的是結果第一律:「日更寫作的結果是什麼?」
如果是開心,那麼這是個興趣,不管寫成什麼樣子,快樂就好。
但如果是有價值,那麼結果必須是「寫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然後問自己第二個問題:「誰會需要這個結果?我要交付給誰?他們覺得什麼有價值?」 這是結果第二律:結果能交換。
你很快會意識到這篇文章如果僅僅表達自己的碎碎念是沒有交換價值的。這跟很多人自己辦公眾號是一個道理。
文章的價值是能通過文字傳遞作者的思想,引起讀者的共鳴,或者讓讀者覺得有用。簡單說,文章傳遞的信息和情感才是可交換的。
接著,你可能會發現女性特別喜歡你的文風,這些人同時也需要關於「心理、個人成長、婚姻生活、教育育兒」等一系列的價值。而你很喜歡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內容。
所以,此時你的結果升級成: 「每天堅持寫一篇對女性有幫助的、心理或教育相關的文章,」
為了超出大家的預期,你在每一篇文章下面,還可以附上一副自己畫的小插畫。你可以向用戶徵集自己的「暖心小語」,也在文章內或插畫上寫上他們的名字,這樣,你和用戶之間的互動就建立起來了。
最後你問自己的問題是結果第三律:「有什麼方式能複製和放大這個結果?」
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是把文章發到微博或者微信,然後逐漸讓喜歡的人養成習慣天天看。
如果一旦有了規模,可以和出版社或其他平臺合作,專門拆解女性讀者有益處的書籍。這樣複製的是內容來源。
可以深挖幾個固定的領域,比如心理、教育、成長類,設定好自己的文風類別。這樣複製的是固定領域。
還可以聯繫幾個固定的渠道發布。這樣複製的是傳播途徑。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從「我要寫文章」這件事到「傳播有價值的信息」的自媒體IP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的,其實也是「結果三定律」的層層深入。
所以,對於自由職業者、多重身份或者創業者,可以持續地問自己這三個問題,能讓你做事情更有穿透力和價值感:
1、我做這件事情,結果是什麼?
2、這個結果對誰有價值?他們看到什麼東西才覺得可交付?
3、如何讓這個結果易於複製,可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