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是有讀者給小編發過來各種各樣的「公告函」、律師函、「仲裁書」、「立案通知」等圖片。內容不外乎是對借款人的各種威脅,那麼收到這樣的文件,怎麼判斷真假呢?遇到類似的情況該怎麼應對?不妨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讀者收到催收發來的「訴訟公告函」,內容其實也是千篇一律:警告借款人,如果在不還款,涉嫌貸款詐騙,將會對其採用法律手段,立案偵查,會面臨刑事責任,告知村委會等等。最後一定會附上個人的聯繫方式,讓借款人懸崖勒馬,抓緊聯繫還款。而這次他收到的「訴訟公告函」有一個特別之處,極具威脅性,就是落款留下的聯繫電話,是借歸屬地款人本地的電話,對於這一點他比較擔心。
這是真的嗎?小編告訴他兩個字:假的!為什麼說是假的,其實遇到類似的文件,根據三點可以快速判斷真假:1、正式的文件通知,不可能是簡訊、郵件等形式發給你的,必定是通過郵寄的形式到你手上,而且必須由你本人籤收。2、網貸屬於民間借貸,此類威脅信大多數都會威脅要負刑事責任,肯定是假的。3、正式文件一般都會留下單位座機作為聯繫方式。假的文件多數是私人微信、電話等。
遭遇催收發送這樣文件來威脅,該怎麼應對?
小編認為,遇到對方造假文書、公函等信息,可以把這些文件作為對方非法催收的證據,保留起來。如果某一天,借貸雙方對簿公堂,這些內容可以作為證據來提交。遇上情節比較惡劣的,建議直接報警處理,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如果是你,收到此類簡訊,你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