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龍子(Scincidae)約1,275種蜥蜴的統稱。雖然世界各熱帶地區(以及北美溫帶地區)皆有分布,但以東南亞及其附近島嶼上的種類為最多。
體呈圓柱形,頭為圓錐形,尾長漸尖。最大者體長可達66公分(26吋),一般不及20公分(8吋)。多隱匿地下或穴居;活動的下眼瞼上有一適應地下生活的透明鱗片,使其鑽穴時既能視物又能避免粗糙粒子傷害眼睛。
其他種類可能有肢體不發達或完全退化以及耳鼓凹陷等怪異特徵,有些種類則樹棲或營若干程度的水棲生活。以昆蟲和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大型種類則以植物為食。卵生或卵胎生。
這次主要給大家介紹兩種飼當寵物養比較合適的藍尾石龍子和火焰石龍子。
藍尾石龍子屬於小型石龍子,體長約10~12公分,體色底色為黑色,並從吻端到尾巴的基部綴有金色的長條紋,長尾巴則為鮮豔而顯眼的藍綠色或鐵青色。
火焰石龍子說是石龍子科中最漂亮的種類也不為過。它們體側有由嘴部直到尾部連續的黑白紅三色相間的花紋,非常類似燃燒的火焰,因此被名為火焰石龍子,可以說非常貼切。它們的學名比較紛亂,不過最常用的除了Riopa之外還有Mochlus fernandi和Lygosoma fernandi兩個,命名的年代都不同,似乎並未統一。
這兩種石龍子與一般石龍子一樣。經常鑽入石塊或枯木下的土中棲息。所以全身鱗片光滑,動作迅速;個性溫馴,不會主動攻擊飼主;屬於肉食性,平常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蟋蟀、麵包蟲的接受度很高,也可以訓練吃飼料和牛肉或牛心。
底材可以用無菌培養土,也可以混合落葉或樹皮屑,溼度保持60%以上,水盆也需要準備,只要布置得當,飼養的難度並不高。同時它們的體格強健,抗病力高,只要不造成脫水,通常不會有什麼毛病。冬天需要保溫,如果沒有保溫就會進入冬眠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石龍子很少生病,主要以口腔炎,原因是口腔有破潰加之飲水或吃食物感染細菌引起。肺炎,原因是溫差突然過大溼度過高引起的。需多加注意,少量土黴素可治療。有關繁殖方面,石龍子3月底4月初結束冬眠,4月底5月初交配,5,6月繁殖,蛋數一般7-10枚,8月即可繁育出令你驚喜的小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