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光伏設備訂單超37億元 晶盛機電G12切片機將推向市場

2020-12-23 OFweek維科網

光伏新能源在我國傳統電力結構中的佔比持續優化,產業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

過去的2019年,我國光伏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技術創新不斷推進,全年新增裝機量30.11GW,雖較2018年有所下降,但是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仍保持全球第一。

隨著光伏行業的持續發展,晶體生長設備尤其是單晶矽生長爐以及智能化加工設備需求較好。

受益於此,國內單晶爐龍頭廠商晶盛機電2019年內驗收的產品較上年同期增長,對公司2019年業績報告產生了積極影響。

晶體生長設備貢獻主要營收,光伏單晶爐國內市佔率第一

4月26日,晶盛機電發布2019年年度報告。

2019年,晶盛機電實現營業收入31.1億元,同比增長22.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37億元,同比增長9.49%。

具體來看,2019年度,公司實現晶體生長設備營業收入21.73億元,智能化加工設備營業收入5.04億元,設備改造服務收入1.65億元,藍寶石材料營業收入6589.28萬元。

在光伏設備方面,2019年,光伏平價路徑不斷推進,規模優勢不斷顯現,矽片廠商啟動了新一輪的擴產。

晶盛機電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推出新一代大尺寸單晶爐及智能化加工設備,滿足市場需求,提升客戶價值,對光伏產業的持續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晶盛機電光伏單晶爐國內市佔率第一,佔據國內90%的高端市場份額,客戶覆蓋幾乎所有一線矽片廠商。

2019年全年晶盛機電新籤訂光伏設備訂單超過37億元,向中環股份、晶科、晶澳、上機數控等當前國內主流的光伏廠商供應先進的晶體生長及加工設備,提高設備的規模化管理水平,促進客戶經濟效益增長,實現雙贏。

在研發方面,報告期內,晶盛機電研發費用支出1.86億元,佔當年營業收入的5.98%,研發費用支出和研發人員數量保持雙增長。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晶盛機電及下屬子公司獲授權的專利共計387項,其中發明專利55項。

光伏設備種類不斷豐富,G12切片機將推向市場

發布年報公告同日,晶盛機電還披露了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

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16億元,同比增長26.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6.27%。

晶盛機電錶示,報告期內,公司整體經營情況較為穩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行業春節後開工時間有所影響。

受益光伏及半導體產業長期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基於平價預期及技術進步的不斷推動,部分光伏下遊矽片廠商啟動了擴產,上遊設備廠商迎來發展機遇。

報告期內,晶盛機電按計劃推動在手訂單的交付、驗收工作。截止2020年3月31日,晶盛機電未完成合同總計29.81億元,其中未完成半導體設備合同4.7億元。

關於發展戰略規劃,晶盛機電錶示,公司以「打造半導體材料裝備領先企業,發展綠色智能高科技製造產業」為企業使命,將繼續貫徹「先進材料、先進裝備」的發展戰略,把握全球光伏、集成電路、藍寶石材料及工業4.0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巨大市場需求的良好機遇,圍繞矽、藍寶石、碳化矽三大主要半導體材料深入布局核心裝備和輔材耗材,不斷提升公司高端裝備的技術研發、精密製造、客戶服務和創新能力,將公司打造成國際領先的半導體材料裝備和和高端晶體材料生產商和設備服務商。

值得一提的是,晶盛機電光伏設備種類不斷豐富,滿足G12的切片機也推向市場,有望提升在光伏設備領域的市佔率。

相關機構預計晶盛機電2020-2022年的淨利潤為9.52億元、12.70億元和16.89億元,看好光伏行業在疫情之後的需求回補,維持晶盛機電「買入」評級。

相關焦點

  • 晶盛機電預計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26億元以上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吳奕萱 見習記者 杜卓蔓4月9日,晶盛機電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1.26億元至1.39億元,同比增加0%至10%;其中非經常性損益對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為
  • 晶盛機電:遭嫌棄的單晶爐龍頭
    晶盛機電在半導體矽片的主要客戶是中環領先,屬於晶盛聯營子公司(參股10%),也是晶盛機電在下遊半導體矽片分一杯羹的主要入口。中環領先用晶盛的單晶爐,估計多半也是因為這層關係。作為民營企業,晶盛機電這些年搞了很多業務嘗試,基本都得不償失。尤其是在2009年光伏產業大幅下跌後,晶盛機電持續走下坡路,幾乎要玩完。
  • 晶盛機電漲3.05%,成交5.37億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21日電 截至發稿,晶盛機電(300316)漲3.05%,創近2個月新高,報33.13元,成交額53679萬元,換手率1.35%,振幅3.55%,量比1.12。晶盛機電所在的電源設備行業,整體漲幅為5.47%。
  • 【困境】核心技術被四處兜售,晶方科技深陷價格戰困境重重;方邦...
    51%,新籤半導體設備訂單超5億元6.行業持續洗牌,華燦光電預計2019年一季度虧損1.5億元(校對/GY)5.晶盛機電2018年淨利同比增長51%,新籤半導體設備訂單超5億元集微網消息 4月10日,晶盛機電發布2018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36億元,同比增長30.1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2億元,同比增長50.57%。
  • 晶盛機電(300316.SZ):籤訂全自動晶體生長爐及單晶矽棒截斷機合同...
    格隆匯 6 月 29日丨晶盛機電(300316.SZ)公布,公司於2020年3月21日發布了《關於公司為第一中標候選人的提示性公告》,2020年3月27日發布了《關於收到中標通知書的公告》,公司中標內蒙古中環協鑫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中環協鑫」)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電池用單晶矽材料產業化工程五期項目第二批設備採購第一包
  • 如何在命運多舛行業當「單手能開法拉利的Mr Right」:光伏設備行業...
    今天再來分享一家市場關注度較高的公司。不知該說是歷史偶然還是命運使然,光伏設備廠商的晶盛機電(300316.SZ)上市之時,正是光伏行業從榮光時刻開始掉頭向下進入3年行業低谷之期。所幸,它的故事劇本是喜劇,晶盛機電成為從低谷走出並發展壯大的少數派企業。
  • 異質結電池設備國產化進展加速 五股掘良機
    預計2021-2024年,HJT設備市場分別為45億元、160億元、210億元、300億元,4年累計規模超700億元。核心邏輯1、HJT量產轉換效率向25%邁進。天風證券指出,通過梳理分析異質結電池的擴產所帶給光伏設備行業投資機會,建議關注捷佳偉創、邁為股份、帝爾雷射、金辰股份、晶盛機電。中原證券指出,重點推薦已完成布局異質結電池片設備整線設備供應能力的龍頭企業捷佳偉創、邁為股份,矽片核心設備單晶爐龍頭企業晶盛機電。
  • 光伏概念股集體飆漲 「十四五」期間行業需求將大增
    「十四五」期間持續促進行業需求,推動光伏新增裝機量的不斷上升,未來光伏行業景氣度將持續向好。光伏擴產密集多家公司新增產能投放近年來,光伏行業企業擴產較為密集,據EnergyTrend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光伏企業投資超2000億元進行擴產。
  • 億晶光電:能否走上光伏產業逆襲之路
    截至6月底,光伏各環節前十大企業產量佔比均較年初有所提升,多晶矽由92%升至99%、矽片由93%升至94%、電池片由55%升至75%、組件由64%升至70%。這些頭部企業不斷的融資、擴產、增量的同時,一些二三線企業生存的異常艱難,「市場先生」也將其之間的差距反映的淋漓盡致。
  • 晶盛機電成功出爐全球首顆700kg級藍寶石晶體
    12月22日,記者從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獲悉,公司晶體實驗室和子公司晶環電子共同研發的700kg級首顆超大尺寸藍寶石晶體於當天上午成功出爐。這也是晶盛機電繼2017年長出國內首顆300kg級晶體,2018年誕生全球首顆450kg級晶體之後實現的三級跳,使其在藍寶石晶體生長技術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今年年初,針對疫情的不確定性,晶盛機電提出「長期提前,短期觀察」經營策略,快速啟動多個大項目研發,700k級藍寶石晶體即是其中之一。
  • 光伏銀漿專題報告:HIT技術變革,百億光伏銀漿市場蓄勢待發
    目前 KE 對於低溫漿料的報價為 6500-6800 元/kg,遠超正面 銀漿的 4500-4800 元/kg 的報價。 蘇州晶銀加碼低溫銀漿市場,已實現量產。國內企業在高溫銀漿已逐步站穩 了腳跟,並開始逐步向低溫銀漿進軍。但整體尚處於起步階段,目前宣傳涉 足該領域的國內廠商主要有晶銀新材、帝科股份、常州聚和、深圳首馳等 4-5 加企業。
  • 142億大訂單果然有用
    根據披露的項目投資進度,預計2022年陸續投產,項目建成後預計形成銷售收入超過50億元。對此,福萊特表示,本次對外投資是公司應對光伏組件大尺寸化的市場需求以及雙玻組件的市場滲透提供產能保障;同時,也有利公司藉助大窯爐的成本優勢和差異化產品定位,搶抓光伏玻璃市場發展機遇,進一步提高光伏玻璃市場份額,符合公司戰略發展規劃。
  • 半導體製造之設備篇:國產、進口設備大對比
    進口單晶爐商家包括美國林頓晶體技術公司、日本菲洛泰克株式會社、德國普發拓普股份公司;國內單晶爐在 8 英寸領域已逐步實現國產化, 12 英寸領域實現小批量供應,代表企業包括晶盛機電(300316.SZ)、南京晶能、北方華創(002371.SZ)、京運通(601908.SH)、西安理工晶體等。
  • 藍思科技定增募資約150億元 打開千億市場增量空間
    此外,藍思科技在2020年還收購了臺灣可成科技旗下可勝科技、可利科技兩家公司切入金屬機殼市場,與浙江晶盛機電股份有限公司(300316.SZ;以下簡稱「晶盛機電」) 開展工業藍寶石晶體製造、加工業務,拓寬其藍寶石產品上遊產業鏈。
  • 光伏行情「燒」到新三板 精選層首隻百元股誕生|百元股|新三板|...
    12月22日,連城數控繼續上漲4.69%,收於104.38元/股,較發行價(37.89元/股)上漲175%。連城數控為矽棒及矽片生產設備核心供應商,隆基股份系公司第一大客戶。分析認為,其受市場追捧,一方面與光伏行業景氣度回升有關,另一方面與公司轉板預期有關。連城數控近期表示,正在有計劃的拓展融資渠道,增強資金儲備能力。公司不排除通過股權融資的方式擴充資本實力。
  • 億晶光電上半年營收飆漲64%,淨利高達751萬且扭虧為盈
    國內著名的光伏電池、組件製造商億晶光電(600537.SH),近期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收20.55億元,同比大增63.88%。實現淨利潤750.58萬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7494.05萬元的數字,出現了業績的大翻盤。
  • 又見光伏龍頭籤長單,多晶矽歷史將重演?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自年初以來隆基、天合光能(688599.SH)、晶科(JKS.US)等企業已經籤署了77.45萬噸,總價超過441.2億元的矽料長單。 中報數據顯示,新特能源多晶矽產量2.62萬噸,實現收入13.72億元,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2.89%,導致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為今年中報期間公司年產3.6萬的多晶矽項目投產釋放所致。
  • 2021年才是光伏行業真正輝煌的起點!
    轉眼2020年已接近尾聲,儘管2020年被稱為「黑天鵝之年」,疫情反覆無常,資本市場風雲激蕩,但經過多輪洗牌的國內光伏行業卻「刀尖起舞」,32隻概念股年內股價漲超100%,而光伏行業從邊緣位置躋身主流舞臺,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142億元重大合同?43億元...
    與晶科能源戰略合作籤約59GW組件光伏玻璃金額約142億元《電鰻快報》發現,本次福萊特與晶科能源及其5家子公司籤訂的重大合同,在整個光伏領域也算是大單了。雙方籤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期為三年,在2021年至2023年,晶科能源等將向福萊特採購共計59GW組件用光伏壓延玻璃,合計約3.38億平方米,具體訂單價格每月協商確定。
  • 半導體設備產業迎來歷史性機遇(附股)
    根據中國電子專用設備工業協會對國內35家主要半導體設備製造商的統計,2017年1月至6月,半導體設備行業完成銷售收入36.77億元,同比增長27.6%,相當於去年全年半導體設備銷售收入的64.1%。預計2017年全年主要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銷售收入將增長33%左右,達到76.5億元左右。  可喜的是,已有部分國產設備的市佔率提升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