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無論工作、娛樂通通都離不開屏幕,對於長時間密集工作的辦公白領來說,不管家裡還是公司,整天在屏幕前處理生活與工作大小雜事根本習以為常;長時間使用屏幕的不僅僅是大人,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孩子們,幾乎懂事就與屏幕為伍,更是無法脫離屏幕生活。
而現在的檯燈幾乎都還是針對紙本閱讀行為設計,對於生活已經無法離開大小屏幕的現代人來說,目前的檯燈根本無法真正提供多屏幕閱讀族群的照明、保護眼睛的需求。對於大量讀屏的生活中,眼睛需要的,是一臺真正為了屏幕閱讀而生的檯燈。因為,只有燈對了,看屏幕才不會傷眼。
讀屏時代的眼之痛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電腦、手機平板等屏幕設備,處理工作和生活大小事。如果看屏幕時一旁沒有燈光輔助照明,眼睛在黑暗環境觀看屏幕的傷害,有如直視陽光般刺眼、不適。不恰當環境光源下使用屏幕,使越來越多人飽受視頻終端綜合症的困擾,眼部出現發紅、充血、乾澀、有異物感、分泌物多等病症竟高達72.1%,尤其黃斑部病變呈現低齡化趨勢,令人甚為憂心。根據世衛組織WHO的調查報告顯示,全球都市人視力衰退較10年前竟然增長了65%。
讀屏時代的護眼難題:被忽視的眩光危害
屏幕閱讀與紙質閱讀有著本質的區別,而大多數檯燈從開始到現在基本都是以滿足「紙質閱讀」的功能存在。屏幕閱讀,比書本需要的光照面積大,大多數檯燈由於照射範圍小,會導致環境光和屏幕光的亮度差異,很容易產生對比眩光;燈光的不均勻,導致屏幕中間反光,產生反射眩光傷害眼睛。眩光,一直是讀屏時代的護眼難題。
燈對了! 看屏幕才不傷眼!
BenQ打造全球第一盞針對屏幕閱讀設計的護眼檯燈WiT,獨特的微笑曲線造型,不只是工具,更代表風格,絕對第一眼就會被它具有時尚簡約的設計所吸引。但是當我們進一步探索,就會發現,WiT微笑護眼燈並非只有外型出色而已,而是針對屏幕閱讀貼心設計,真正做到呵護整天在屏幕前的疲勞眼睛。
WiT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新月,向上彎的弧度就像是一個大大的微笑,另類而又顯眼,直線燈體透過金屬環連結起彎曲燈臂。看似再簡單不過的線條感造型其實在設計師和工程師手中整整打磨了兩年,從調研、腦暴圖、手繪稿到渲染圖、原型測試。
在保證最大化滿足功能的前提下,為了讓使用者感到更多的體貼和操作的便捷,設計師努力去做好減法設計。去掉複雜繁瑣的結構,用最簡單的設計來統一、概括,求得產品的通透。
所有的細節以及連接都被壓縮到最少,但是這種最少又不是刻意和盲目的,每一個細節背後都經過精細設計,譬如一個開關的位置與打開方式,都經過上百次的提案和實驗。WiT沒有多餘的開關,只要輕按金屬環即可打開和關閉檯燈。
當然,一個產品重要的不只是它極簡的外觀,還有其傳達的功能。WiT作為史上第一款讀屏護眼燈也絕非噱頭。
照明範圍夠寬廣
WiT的「微笑秘訣」就在於此。新月形燈盞的特別設計使WiT照明的廣度超過了100公分,光照範圍從普通檯燈的60公分拓寬至90公分,足足是普通檯燈的1.5倍,即便是32寸屏幕的四個角也都能完全照射到。完全能夠照亮整個工作檯的使用範圍。
有了廣度,還要有高度——80公分高視野。雙臂之間採用隱藏式扭力彈簧轉軸,可以隨心所欲地切換角度,避免桌面過於凌亂時而導致無處安放檯燈。縱然你把它在桌面上放得再遠,它也能伸到你的屏幕前。
關節是檯燈設計的重點。太松,轉個幾次就會下垂;太緊,則是轉不動或是旋轉時嘎嘎作響。所以每檯燈臂出廠前,都會經過轉軸扭力測試,確保轉軸力度與耐用度。不用擔心使用久了轉軸會鬆動的問題。
另外,設計團隊還導入了人因工程,取人體肩膀骨骼的球窩關節(Articulatio spheroidea),用於WiT燈頭與燈臂連接處,保證燈頭可以360度自由旋轉。這樣的結構運用在燈頭非常適合,但市面上卻很少見到。因為如果設計不良或是選材不當,球狀關節很容易鬆脫下垂,必須確保其真圓度,同時採用耐摩性高的工程塑料POM來提供夾持金屬球頭所需的彈力與穩定的摩擦力,最終透過生產線逐一確認每組球狀關節的夾持力道後,才能得以組裝生產。
照明光線夠均勻,不炫光
我們都知道越均勻的光會讓眼睛越舒服,但是一般的燈光都是中間亮,兩邊暗,容易讓眼睛酸、脹、痛。所以BenQ團隊研發了均勻導光技術,讓WiT採用三區段獨立控制的光源,從而降低中央區域光源的輸出,可以讓照明更均勻。
另外,為了解決傳統檯燈光源不穩定的問題,還使用專為不閃屏面板特製的IC,使得光源不閃爍,無頻閃。
光源穩定無藍光
WiT獨有的IC芯,除了控制管理以外,IC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保證WiT不會出現傳統燈具因為電壓、接觸不良等問題出現的燈光閃爍情況。除此之外,WiT的設計團隊還採用了一種叫做de-Blue的納米塗布技術,為使用者阻隔了藍光危害,成為了中國唯一一款真正通過了歐盟IEC/EN62471無藍光危害認證的檯燈,你就安心的盯著屏幕發呆吧。
同時,WiT通過了國際上唯一能夠檢測藍光危害的機構——歐盟IEC/EN 62471無藍光危害認證。
隨意調節的智能燈光
一般工作時適合白光,休息時或睡覺前適合黃光,如果睡前使用白燈會影響褪黑素分泌,導致失眠症狀。WiT區別於傳統檯燈僅有的亮度調節,除了11段亮度可調,還有11段色溫可調,色溫跨度從2700k到5700K。從白光到黃光,從明到暗,你可以切換自如。
不要以為白天工作就不需要燈了,北美照明工程協會建議工作區域內的光線亮暗對比不要超過1:3。為了符合這個比例,除了適度地調暗屏幕,還可以使用燈來補足屏幕周圍不夠的亮度。這時候WiT智能閱讀模式就能用上了——如果不清楚當下的環境該用什麼燈光,長按金屬環2秒,就會自動檢測環境進入智能閱讀模式,減去了你調節不當的顧慮。
製造工藝
我們不難看出設計團隊從各個方面對這個時代人們屏幕閱讀的習慣進行的充分研究和考慮,但這也只是整個產品開發環節的一部分而已,產品最終能呈現成怎麼樣還要靠生產。WiT並不是冰冷的工業產品,它採用航空級鋁合金或鋅合金材料進行澆鑄,經由磨具澆鑄而成的初製品,經過工具機的初步切割和加工後,便進入到人工處理環節。
為了使其表面光滑,消除流水線澆鑄所帶來的凸起等各類瑕疵,每一個部件都會至少經歷粗、中、細三道手工打磨環節。每一盞燈其實都帶著工匠的痕跡,而這恰好也是每一位對產品負責的設計師所追求的溫度。
WiT已經不僅僅是一盞檯燈了。做加法容易,做減法難,真正的好設計是從簡到繁再化簡。而好的簡單,是需要經過每一個細節的反覆推敲和整合,最後呈現出最精華的部分。
BenQ團隊在打造WiT的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對於細節的那種執念和痴迷表達的不僅是一種設計態度,更帶著一種生活智慧:不要因為常見就不去思考,也不要因為看似無關緊要就不去死磕,好的設計、品質和生活,往往就是從這裡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