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巨人的傳說:奧特曼發展簡史

2021-02-08 數盲症


正如上文《日本特攝片簡史:二戰、巨獸與原子彈》所言,日本特攝片打從一開始,就不是給小孩子拍攝的。特攝技術起先是為了二戰宣傳服務的,其後逐漸作為類型片而成型,而第一部特攝片《哥斯拉》的靈感來源,是日本的「反核運動」。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是正劇,而不是兒童劇。


但是一個人的出現,永久改變了這種情形,那就是永遠的「特攝之神」,圓谷公司的創立者,奧特曼之父:圓谷英二。1966年,圓谷英二設立了圓谷特技製作公司(円谷特技プロダクション),頭砲就是TBS的《奧特Q》。以前要在電影院才能看到的巨大怪獸,終於能在家中的電視看到了.巨大怪獸片在兒童中產生不能想像的熱潮,當時的媒體首次運用了「怪獸熱潮」的稱呼。


在這熱潮下,無論是書籍還是玩具,都幾乎集中在巨大怪獸的主題上。在當時孩童中比較流行的漫畫雜誌《周刊少年MAGAZINE》就因連載奧特曼的漫畫,出售書籍首次突破一百萬本的大關。之後以講談社及小學館(小學館)為首的兩大出版社,不停在每周上載新消息。同時請來不少畫家,製作畫冊式的圖鑑,此外還有用劇中膠片製作的怪獸圖鑑。



昭和時期兒童間流行的怪獸圖冊


而其他產品方面,玩具就不用解釋的了,當時所有想得到的用品,都幾乎會加上怪獸圖案。這些用品,包括了膠水靴,筆盒,文具,茶杯,碗碟等等,總之有兒童的家庭,就肯定會看到怪獸。而怪獸展覽,真人表演更是大行其道,大型遊樂場都會舉行所謂的怪獸秀。


然而所謂《奧特Q》只是一個引子,真正引爆日本的特攝片是同年推出的經典特攝片《宇宙英雄奧特曼》。《奧特曼》為什麼會出現在1966年,的確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興起和流傳,都有其出現時期強烈的時代烙印。《奧特曼》也是如此。


1960年代的日本,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年代,一方面,經濟騰飛,人們在二戰廢墟之上,建立起了一座座嶄新的都市,而東京奧運會和大阪世博會的舉辦,對當時的於日本人而言,無疑是一陣強心劑。然而另一方面,所謂的日本,實質上仍然是美國的附庸(時至今日也是如此),國家上沒有自主權,二戰的陰影仍舊壓在這個國家之上。



尤裡加加林拉開了人類宇宙探索的帷幕


社會思潮上也是暗流湧動,在當時的西方,對於宇宙有著一種獨特的憧憬,東西方的冷戰與較勁,在宇宙探索上方面也展現出來:1961年蘇聯加加林第一次進入宇宙,僅僅23天以後美國人就同樣進入了宇宙,1965年第一次太空行走,1969年人類登陸月球。美蘇太空競賽,代表著人類對於未知的探索與渴求。


大型企業也在這一時期廣泛出現,日本二戰廢墟之上,不僅有著前戰爭時期的大型企業諸如三菱、川崎,也有著戰後崛起的新興企業,比如1946年創立的索尼,戰後壯大的松下等公司。而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諸多社會之惡也開始出現:汙染、壟斷、消費與拜金主義盛行。


以上這些,都是《奧特曼》出現的充分條件,我們分析一下奧特曼中出現的主要怪物來源:第一種,來源於宇宙,展現著人類對於宇宙的好奇與探索。第二種,來源於變異,通常是因為大型企業產生的汙染和美軍的核試驗,才會導致怪物的變異。而此時擊敗怪獸,保護日本人民的奧特曼形象指代的是誰,就不言而喻了:這是一個需要英雄的時代,於是奧特曼就成為了全日本的英雄。奧特曼就像當時的奧運會和世博會一樣,是日本人信心歸來的一種隱喻。



奧特曼中的怪獸,其實暗喻了當時日本社會的種種惡


這一點,在《初代奧特曼》上映以後,得到了例證:在每周日晚7點,最黃金時段,在日本五大民營電視臺之一TBS上播出。初播放時時全劇平均收視36.8%,最高達到了42.8,比前作《奧特Q》的平均收視30%還要高。而且這也是特攝史上首部以變身型的巨大英雄為主角的電視劇,開創了變身英雄特攝劇的先河。


《初代奧特曼》,其實一開始只叫做《奧特曼》,因為當時圓谷並沒有將他系列化的決定,「初代」這一名號是後期為了區分第一部《奧特曼》才加上的,而奧特曼的英文:Ultraman,意思就是全能之人,超人。


全片也十分輕鬆詼諧,人物塑造平面,劇情模式也相對固定:在一集之內,因為某個事件導致宇宙人/怪獸/妖怪的出現--導致災難--科特隊出現,卻無法擊敗對手--早田隊員變身,戰鬥--戰鬥中先抑後揚,遭遇危機,反敗為勝最後用一記斯派修姆光線解決戰鬥。這一劇情模式完美遵循了起承轉合的模式,高潮低谷設計合理,再加上當時看起來很新潮的特攝技術,所有元素加起來,一下子令這部影片成功起來。



永遠的早田隊員和初代奧特曼


在這部的成功以後,圓谷公司並未裹足不前,而是再接再厲,創造了一部風格截然不同的新作,即《奧特賽文》,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賽文奧特曼》,本作並沒有繼承前作《初代奧特曼》的世界觀,因為在製作的時候,還沒有奧特曼系列這樣一個概念。


而該劇的定位也和前兩作略有不同,為了拓寬收視群體,加強對成年觀眾的吸引力,該劇帶有十分強烈的科幻風格,對於人物刻畫和劇情描述都較前作相比更加寫實。事實上該劇播出後的平均收視率有26.5%,雖不及前作,但與同期的電視節目相比也是十分成功。而播出後也因該劇水準極高而在觀眾間取得了良好的口碑。 


而在27年以後,1994年圓谷公司重新開啟了賽文奧特曼的製作,那就是賽文奧特曼的OVA,賽文OVA後期已經脫離對奧特曼的一般認知,具有高度思想性。劇中也把賽文對地球和人類複雜感情刻畫的淋漓盡致,所以賽文的形象是所有奧特曼中最豐滿,也是對地球的感情最深的。



壓抑現實風格的《賽文奧特曼》以及人間體:諸星團


看到這部作品收視率上的大滑坡(將近10%的差距),令圓谷再度改變風格,改變了《賽文奧特曼》中相對壓抑和寫實的風格,於1971年,製作了正統續作《歸來的奧特曼》,這部作品在中國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傑克奧特曼》,這部作品再度走向低齡向,回歸兒童風格。在其中的一段經典臺詞中可以體現:


奧特五誓言:

第一:餓著肚子不要去上學;

第二:天氣好時要出來曬被子;

第三:過馬路時要注意來往車輛;

第四:不要依靠別人的力量;

第五:不要光著腳在地上玩。


這是傑克奧特曼在劇中,最終決戰之後,行將回歸光之國的傑克對劇中孩子次郎提出的要求。這也能看出這部劇的定位:針對小孩子,而不是大人。其中有些劇情細節也能體現這一點:比如主角鄉秀樹通過意念變身,但是他有一次知錯不改,就導致不能變身,這也能看出該劇的教育意義。


而收視率也證明了這一改變的正確性,收視率最高達到過29.5%,沒有辜負奧特之名。另一方面,這部作品也第一次將兩部奧特曼聯繫起來,其中有些劇情可以看到《初代奧特曼》的影子。也第一次出現了奧特曼的故鄉:M78星雲的光之國。算是為將來的世界觀埋下了伏筆。



光之國


到了1972年4月,在《傑克奧特曼》播映完畢之後接檔的,就是我們都很熟悉的《艾斯奧特曼》。經過前作的大獲成功,這次的艾斯從一開始就繼承了之前的世界觀設定。而由於受到同時期一些作品中有明確的惡勢力組織設定的影響,艾斯中也有亞波人是老大,超獸是手下這樣的類似於敵方組織的設定。


本作的風格是要貫徹「兒童向」這樣一種表現,所以在劇中前半表現出來的娛樂性比較強。但劇中也時常有一些刻畫人性醜惡,現實意味比較強烈的故事。和前作一樣,其他奧特戰士也多次在艾斯中客串演出,這一設定也多少提升了該劇的收視率。至此,所謂的奧特世界觀正式出現了。這段時間也是奧特曼的黃金時期。



風格低齡,主角是老師的《艾斯奧特曼》


《泰羅奧特曼》,接檔艾斯,於1973年4月在同時段播映。該劇整體風格和故事路線和第二期奧特系列的其他作品都不太相同,劇中甚至有許多滑稽逗趣的場面。另一方面,劇中也提出了很多豐滿了奧特系列背景故事的設定,在之後的很多作品中都得以體現。該劇的平均收視率為17.0%,比起前作的18.6%要低,但在當時的業界認為只要收視高於15%就是人氣作品,因此本劇在當時的評價還是算高的。 


但是,奧特曼的黃金時代,在《雷歐奧特曼》出現以後,正式宣告結束,不論是劇情上來說,還是作品本身收視率和受歡迎程度上,《雷歐》都進入了黑暗時期。


該劇的製作路線顛覆了以往的奧特系列作品的傳統,強烈的寫實風格就與前作輕快明亮的風格產生巨大反差,在受眾群中造成極大的震撼。比如雷歐不是M78星雲人的設定、賽文對其的嚴格訓練、動畫後期的分屍畫面,而且雷歐和以往的奧特曼大不相同,在戰鬥中很少使用光線技能,幾乎每次都是用拳腳解決敵人。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收視率的大幅度下滑,因為和前幾部作品相比,《雷歐奧特曼》的轉型太大了,致使很多觀眾在短期內無法接受。



雷歐奧特曼被分屍的場景,在當時無異於一場直播事故


《雷歐》在放映初期的平均收視率只有14%,為了應對這樣的情況,圓谷公司可謂絞盡腦汁,他們先是創造了兩個新角色:雷歐的親弟弟阿斯特拉,和傳說中的英雄奧特之王出場,安排從前作品中舊角色的出現,接著又在第38、39話,編寫了驚心動魄的「奧特兄弟大戰雷歐兄弟」的劇情,以此來挽救收視率。但事實證明,這一切只是徒勞。


該劇還是在年平均收視只有10.9%的悲慘狀況下結束播映。而第二期奧特系列的製作也因為該劇慘不忍睹的收視率和當時因石油衝擊導致的物價高漲而逼迫停止。


由此可見,奧特曼其實一開始並不是給兒童觀看的電視劇,但是收視率告訴圓谷這個嚴酷的事實:兒童才是奧特曼最大的市場,因此也可以說,是外部條件塑造了奧特曼的風格,而不是奧特曼本身風格就是幼稚的。


經歷了雷歐的慘敗,圓谷也經歷了長達6年的沉寂。這6年時間中,圓谷經歷了太多,先是製作了許多其他特攝作品,諸如《猿之軍團》、《鏡子超人》、《恐龍特急克塞號》(最後一部很有名),但均未如《奧特曼》一樣掀起波瀾。



另一部特攝名作《恐龍特急克塞號》,也曾在大陸播放過


而在這一時刻,圓谷陷入了與TBS的糾葛: TBS對圓谷抱有極大的不滿,之後圓谷就TBS鬧翻了,當時TBS高層甚至禁止圓谷高層進入TBS的辦公室,而奧特系列在TBS電視臺黃金時段播放的歷史也到此為止。 之後的1981到1984年間,圓谷再次陷入瀕臨破產的經營危機,為了挽救公司,只好把從《奧特Q》到雷歐之間的奧特系列作品在接下來7年內的播放權以幾千萬的價格轉讓給TBS。最後總算逃過一劫。


所謂牆內開花牆外香,東方不亮西方亮,在日本本土失勢的同時,圓谷也在大力開展著海外業務,1987年的《奧特曼USA》,故事舞臺發生在美國,是美國方面製作的奧特曼故事。1990,《葛雷奧特曼》,澳大利亞製作的奧特曼系列,講述的也是澳大利亞的故事。《葛雷奧特曼》的成功,也預示著正統《奧特曼》的回歸。


之前的奧特曼作品由於都是在日本的昭和年間(1926年-1989年)播出的,因此統稱為「昭和系奧特曼」,而之後的年號被改成了平成,因此1989年以後的奧特曼被稱為「平成系奧特曼」。



從前的奧特曼只在東京TBS電視臺放送


隨著圓谷從TBS收回《奧特曼》版權,平成系列的第一部《奧特曼》終於在觀眾的期望之中,王者歸來。這就是中國觀眾最熟悉的《迪迦奧特曼》。本作每周六6點在MBS播出。 距離上一部《艾迪奧特曼》的播出已有16年,園谷的特攝製作技術也有了巨大的提高,本作中也首次運用到了CG技術,因此使得每集的製作費用變得比較高。


所以在播出之前,園谷通過電視錄像帶。廣播等方式吸引了大量兒童的關注,本作的玩具的銷售額也因此十分的高。因此當時在本作投入了巨大的宣傳力度。 



男神大古


在奧特曼三十周年之際,為了重啟奧特曼系列,推出的新時代奧特曼,圓谷煞費苦心。首先,圓谷請來了當紅小鮮肉,V6成員長野博擔任主角大古。其次,圓谷又請了初代奧特曼人間體早田的扮演者黑部進的女兒吉本多香美擔任本作女主角。從男女主角的選角方面,可見圓谷的用心與細緻。


從拍攝方面,圓谷模型的製作依然精良,相比於昭和系的奧特曼,圓谷用上了當時先進的電腦技術,雖然用現在的眼光看,還有點瑕疵,但在1996年已經相當出眾了。


在本作中更是出現了初代奧特曼與迪迦奧特曼的握手,以及圓谷英二本人的出現,算是平成系與昭和系的首次握手,代表了兩個時代的交替。這是《迪迦奧特曼》意欲打出的懷舊牌。



平成、昭和兩代奧特曼的標誌性握手


本作也首次加重了對女性的社會活動的描寫,反映了在當時社會的重要性。《迪迦》中最大的改變,就是對奧特曼的設定變動導致其有三種不同的形態差異,有代表力量的紅色、代表速度的藍色,以及紅藍交錯的綜合體。這樣的設定在奧特系列來看還是首次,也被運用到之後的作品中。



迪迦奧特曼的各個形態


迪迦的收視率不錯,在當時達到了7.3%,再加上各種各樣的玩具(三形態意味著可以賣出三倍的玩具)圓谷終於又有錢了。於是圓谷再次開啟了奧特曼的製作,緊接迪迦的《戴拿》還是小心翼翼的,設定是和迪迦是一個時間線,之後的《蓋亞》,重啟一個新系列,迪迦、戴拿、蓋亞合成的光之三部曲,迎來了奧特曼的第二春,直到奈克瑟斯.


《奈克瑟斯•奧特曼》是圓谷公司平成年代的轉型嘗試。《奈克瑟斯》劇情隱晦且深刻,成為系列正作中收視率最低一部,讓圓谷大傷元氣,這恰好反映了:《奧特曼》這個系列的主要受眾始終是低年齡群體,他們只想看正義戰勝邪惡、奧特曼用各種炫酷的光線技把怪獸轟殺至渣的故事,而不想看也看不懂什麼力量和責任的糾葛。圓谷刻意試圖拔高奧特曼的年齡定位的戰略是完全失敗的。


但至少圓谷嘗試了,於是給我們留下了這些脫離兒童向的優秀作品。尤其是《奈克瑟斯奧特曼》及其前傳電影《奈克斯特奧特曼》。



進入90年代後,製作越發精良的奧特曼


《奈克瑟斯》的兩部作品,無論劇情還是製作,都絕對代表了奧特曼系列的最高水平。面對奧特曼這一延續了數十年的、強大的光之戰士形象,編劇第一次開始思考人類獲得奧特曼的力量究竟意味著什麼。責任?孤獨?救贖?奧特曼中的幾代適能者分別代表了不同的答案。但只有一點是可以肯定,光的力量,帶來的不是幸福和快樂。


其實《奧特曼》的劇情大有可挖,而圓谷英二在《初代奧特曼》設立的劇情模式更是如有神助,奧特曼的劇情矛盾衝突點在於----所有的奧特曼人間體,都是孤獨的。



最新的漫畫《ULTRAMAN》中,就深刻探討了英雄和人類之間的關係


他們又承受了光之力的榮耀,又選擇了默默承受不能帶來幸福生活的力量,在各自的信仰下奮戰到最後一刻。當你明白了這一點之後,再去看其他的奧特曼作品。看著那些普通人跑到沒有人看得到的地方,堅決地舉起變身器,在下一個瞬間化作人類希望的長城時,你會看到的是某種以前一直被忽視的悲傷。


這部作品因為收視和評價不佳而最終慘遭腰斬著實令人扼腕嘆惋,但它實實在在地讓整個系列的內涵都得到了升華。有人說《奈克瑟斯》是獨立於奧特曼系列之外的一部作品,我不同意,《奈克瑟斯》只是把那個早已存在於每一部奧特曼中的事實第一次擺到了我們面前:


在你是一個光之戰士之前,你首先是一個普通人。


奧特曼系列、以致特攝片這個片種的沒落是必然的,不會以我們這些遺老遺少的熱愛而轉移。昭和年代是特攝片的黃金年代,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珍貴的作品。而在平成年代,動畫技術不斷進步,一部《EVA》就讓整個日本驚嘆於動畫可以有的偉大表現力,日本動畫產業實現了令人驚嘆的大發展,從此動畫取代特攝成了科幻題材最常用的表現形式。而同期電腦特效技術的發展也迅速取代了特攝技術的地位。成本高、拍攝周期長、表現力受限的特攝片淪為時代的眼淚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奧特曼系列復興作《迪迦奧特曼》就在《EVA》之後一年問世,在動畫產業井噴的大背景下實現了一個特攝片系列的復興,這本身已經是一個偉大的成就。而後系列再次沒落,我們也無法再要求它更多。時代變了,這個系列終究不會再有曾經的輝煌,但我們偏偏就是喜歡它,這足夠了。


值此奧特曼上映50周年(1966年—2016年),衷心感謝奧特曼為我童年帶來的快樂,並希望這一系列永不完結。


歡迎關注數盲症 | 試試回復這些關鍵詞:阿西莫夫 | QS | 侏羅紀公園 | 小白鼠 | 蔥油拌麵 | 星之聲 | 哪吒 | 蝙蝠俠 | 愛情 | 電子遊戲 | 大衛鮑威 | 跨宇宙電波 | 劉慈欣 | 地鐵 | 五十年 | 俱樂部 | NASA | EVA | 悖論| 龍珠 | 吃!| 柯南 | 動起來! | 人類未來 |


你我都能變成光。

相關焦點

  • 奧特曼:所有光之巨人的弱點
    奧特曼戰士有的來自光之國,有的來自未來,他們化身光之巨人來到地球保衛地球的和平,打擊怪獸,擊退邪惡。無論怪獸多強,他們每次都能擊敗怪獸,懲治罪惡。他們是人類的希望之光,是一股強大的正義力量。奧特曼們都非常強大,但也有弱點。
  • 奧特曼都是光變成的?迪迦也是光之巨人,只有三個例外!
    圓谷在劇中不止一次的說過,奧特曼都是光變成的,他們屬於光之巨人,然而事情真是如此嗎?其實還有三個奧特曼是非常例外的,而且他們的力量來源可不是什麼光。要說大部分奧特曼都是光之巨人,這件事兒也確實如此,就比如說奧特之星的奧特曼,正是因為等離子火花塔光芒的作用,他們才會進化成為巨人的,就連超古代地球上的奧特曼圓谷也稱之為光之巨人。設定中這些奧特曼來自於獵戶座,因為自己星球的滅亡而來到地球,甚至連新生代的奧特戰士他們也都是光芒所變成的英雄。不過任何事情也都有例外的情況,就比如說下面這三個奧特曼,他們的力量可不是光芒給的。
  • 誰是最強的光之巨人?奧特曼戰鬥力大盤點
    奧特曼是我們90後這一代人小時候非常愛看的動畫片,奧特曼系列的播出給我們的童年帶來很多的幻想,我相信沒有男生在小時候沒想過要成為奧特曼的吧?
  • 「奧特曼」光之巨人-迪迦奧特曼
    奧特曼』才有全名從1965年首播「奧特Q」至今已有55年歷史建立「巨大英雄與怪獸對戰」的模式圓谷的奧特曼特攝系列至今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伴隨著幾代人的童年回憶令人記憶最深刻的奧特曼之一絕對是光之巨人--迪迦奧特曼
  • 《機動奧特曼》,向初代的光之巨人致敬,光之國不見了
    ,小的時候,小編也總是守在電視機前等待著光之巨人的出現!首先一開始我們看的時候,會想到原來的奧特曼生活的光之國去哪裡了,為什麼在這部劇中沒有提及到這個地方,因為我們在看原來的任何一部奧特曼,他們都會說自己來自於m78星雲的光之國,等於這個地方就是奧特曼的家鄉,而我們這部劇中的機動奧特曼仿佛和原來的奧特曼不是來自於一個地方!出現的時候他們提到了一個叫做星團評議會,這個時候小夥伴就要注意了,這裡就是關鍵!
  • 奧特曼系列 光之巨人 迪迦奧特曼
    他們創造了讓我們耳熟能詳的作品,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漫畫家臼井儀人、動畫大師宮崎駿的作品、還有特攝之神圓谷英二導演的奧特曼系列。他們的作品中反應了對自己日本軍國主義的反感。      新來的朋友們也可以翻看我以前的作品哦!蠟筆小新、哆啦A夢的暖心場面。
  • 奧特曼=光巨人?這幾個光巨人,有的都不知道名字
    說起奧特曼,因為各地的翻譯不同,也會造成很多種版本,我們最常見的是「超人力霸王」、「鹹蛋超人」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種翻譯,對於奧特曼的稱呼,我們有時候也會用「光巨人」來稱呼。比如迪迦奧特曼,早期就被稱為光之巨人。
  • 光之國上的奧特曼,居然是三千萬年前地球上光之巨人的後代!
    光之國作為奧特曼的故鄉,因為能源的枯竭,於是光之國的科學家們創造出了等離子火花塔,經過強大的能源照射,光之國的居民們全部進化成了光,成為強大的奧特一族,而其他被火花塔籠罩的生物卻變成了邪惡的怪獸,為什麼,相同的能量卻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變化呢?
  • 《奧特曼》起源分析,不是所有的奧特曼都來自光之國
    奧特曼當中奧特曼的起源其實是有很多種的 並不是只有在m78星雲的光之國才有奧特曼存在。目前來看的話奧特曼的起源應該是可以分成三大類的,分別是光之國的奧特曼,宇宙當中的奧特曼還有地球本土的奧特曼為例子來進行分析。而在劇場版當中也是有對光之國的起源進行了一個描述的。
  • 影響三代人的男子天團——奧特曼傳(三)光之巨人
    這一次,圓谷公司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他們要做一個不一樣的奧特曼,我們的光之巨人終於要登場了,如何凸顯這個奧特曼和之前的不同,首先圓谷公司大刀闊斧改革,直接拋棄了之前奧特兄弟的那套世界觀,把新奧特曼設定成為一個地球的英雄。
  • 漫威版的《奧特曼》,光之巨人的「成人化」夢想
    作品改編自清水榮一原作、下口智裕繪畫,於2011年開始在《月刊Hero’s》上連載的同名漫畫,講述的是「光之巨人」離開後,繼承奧特曼基因之人的故事。最終在拿下了日本地區Netflix重製版年度劇集榜單的季軍。
  • 難道迪迦不是奧特曼,光之巨人是什麼
    因為貝利亞被雷布朗多星人附體後具有黑暗力量,非常強大,很多新生代奧特曼會借用這股強大的黑暗力量,來對抗強大的怪獸。歐布奧特曼的暗耀形態,捷德奧特曼的普通形態,都融合了貝利亞的黑暗之力。可是有些知名的黑暗奧特曼為什麼沒有人融合呢?比如說黑暗迪迦,大家都知道,黑暗迪迦的力量也是非常強大的,不一定比貝利亞弱。
  • 奧特曼都是光之巨人,為什麼很多人戰死後都變成了石像?
    誰不知道奧特曼都是光之巨人,是光明的使者?可是你想過沒有,按理說奧特曼死後會化作光消失,為什麼很多人戰死後都變成了石像呢?按照圓谷的設定,無論是光之國的奧特曼還是來自其他地區,全都是光的巨人,如果沒有了光芒他們都無法存活。
  • 超古代巨人石像隱藏著大秘密,除了戴拿和蓋亞,還有光之國奧特曼
    關於超古代奧特曼石像,不知道大家仔細觀察過沒有?其實裡面隱藏著很大的秘密。在裡面我們不僅看到了戴拿和蓋亞的身影,甚至連光之國的奧特曼都出現了。在露露耶戰場上,超古代巨人石像是怎麼出現的?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吧。
  • 光之巨人:迪迦
    迪迦是三部曲的第一部
  • 佐菲奧特曼在《超銀河傳說》的實力層級 光之國的幾層防禦規格
    各們喜歡奧特曼的小夥伴們大家好啊,又到了和大家聊奧特曼的事情了。是的,一天不找找奧特曼的話題說說,總讓我感覺有點不自在。這次我們來說說光之國的幾層防禦規格,和佐菲奧特曼所在的層級。《超銀河傳說》這部奧特曼大電影可以說是一部奧特曼皮套秀,大部分的奧特曼的都曾在其中露了臉,這其中還有許多花花綠綠的奧特曼。這次的奧特曼劇場版雖說是賽羅奧特曼的個人秀,不過眾多的奧特曼也有了當「綠葉「的機會。如果不和賽羅奧特曼對比的話,從這些奧特曼當中,還是可以看出些實力層級分布的問題的。
  • 奧特曼作者一峰大二逝世,享年84歲,但是光一直伴隨著我們!
    PS:但事實上我們一般說到的光之巨人是指代愛迪的祖先 光之巨人(光の巨人,The Giant of Light) ,登場日期為3000年前(公元前10世紀) ,登場劇集為第8集-復活的傳說(よみがえった伝說/The Resurrected Legend)。
  • 奧特曼之 宇宙超人
    屬於平成系奧特曼,不同於其他奧特曼的是,迪迦奧特曼是超古代時期就出現在地球的巨人,但並非地球出生的奧特曼。迪迦本來是和三個黑暗巨人一起的暗黑奧特曼,後來因超古代時期的地球警備隊隊長幽玲勸說下放棄黑暗,改而取得光之力量,並打倒本是同伴的三個黑暗巨人,汲取他們的能力,最終並成為光之巨人迪迦奧特曼。
  • 平成篇之奈克瑟斯奧特曼
    奈克瑟斯的故事發生在遙遠的未來,肆虐的異生獸給人類的安全帶來了巨大的困擾諾亞·奧特曼降臨地球與真木舜一相遇後退化回了最初的奈克斯特奧特曼形態👇(TV本篇未登場,初次登場是在奈克賽斯·奧特曼劇場版《奈克斯特·奧特曼》)「奈克賽斯(Nexus)」的名字象徵著紐帶的意義,正如他的光之力量相繼在攝影師
  • 奧特曼:光之國為什麼不願信任迪迦?據說他消滅了兩個奧特之王!
    尤其是為了爭奪奧特曼首領之位,黑暗迪迦還挑起了巨人之間的爭鬥,從幾部劇中的一些鏡頭裡我們便可以看到。其實那場戰爭後活下來的光之巨人沒幾個了,當然了很多人可能並沒有在意,其實有兩個奧特之王也死在了戰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