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克裡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12月22日至26日在京舉行,此次會議將審議《兵役法》修訂草案議案。
會議進行兩天了,還沒有開始審議兵役法草案。兵役法草案和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草案,之後應該會有公開徵求意見的環節,那時才能窺得此次《兵役法》修訂草案議案內容一二。
後臺有不少讀者諮詢有關《兵役法》的內容,可見大家對《兵役法》的重視程度。
自《兵役法》實施以來,先後經過了幾次修訂,每次修訂都有著不同目的,那麼,本次《兵役法》的修訂,又有什麼目的呢?
1、增加兵員徵集次數,提高兵員徵集質量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沒有國防保障,必然是不穩定的,對於一個民族來說,沒有國防保障人民群眾是沒有安全感的。
所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力量,才能保障國泰民安。
一直以來,我國的徵兵工作都保持著「一人當兵,全家光榮」的優良傳統,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各種社會利益關係的調整變化,在兵員的徵集方面,出現了不少問題。
比如說部分公民對國防觀念不強,部分適齡入伍青年對服兵役義務意識淡化,在服兵役與提升學歷面前,優先選擇升學、就業。
這就造成文化程度較高的適齡入伍青年參軍的人數比例比較低,部隊整體兵員文化素質提升具有一定困難,影響了部隊建設發展。
面對這些方面的情況,急切需要修改、完善國家在兵員徵集方面的制度,來提高兵員數量與質量。
2020年國家確定了從2021年開始,由每年一次徵兵修改為每年兩次,在提高兵員徵集次數的基礎上,加大對高校在校學生、高校畢業生的徵集力度。
大學生應徵入伍,能夠有效帶動更多高素質的青年加入到軍人隊伍,提高國防力量的同時,並且可以為部隊現代化建設提供優質的人力資源保障。
為吸引高學歷、素質人才,部隊對大學畢業生、在校生入伍,給予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比如:在校生入伍,服役期間保留入學、復學資格,入伍後可以報考軍校,退役後可以回學校繼續完成學業,並可享受國家減免學費等優惠;大學畢業生入伍,本科生將有提幹的機會,退役後參加公務員、事業編考試可以得到加分等等。
二、完善軍人福利待遇,提高軍隊的人才吸引力
未來的戰爭,是高科技技術與人才的戰爭。人才對於國防和軍事實力的意義非常重大。
如何吸引、保留軍隊的高素質人才,已經成為當下加強國防、軍事實力,提高部隊建設的緊要人物。
雖然說,近幾年我國軍隊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來吸引保留人才,但是仍然難以滿足部隊對於高素質高學歷人才的需求。
而且,在吸引人才方面,所推出的政策、措施比較分散,有的措施滯後,有的政策不完善,這直接影響與降低了軍隊對於人才的吸引力,讓部隊在與社會的人才競爭中,處於弱勢。
當前,世界各國對於軍人的待遇都非常的重視,尤其是注重通過立法的形式,來保障軍人獲得與自身履行義務,相對應的待遇。
因此,通過修改兵役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調整,從整體上規範現役軍人應該享受的基本待遇,並且充分體現出軍人的地位,保障軍人權益,更有利於增強軍隊對於人才的吸引力。
比如說,完善義務兵與士官的各種優待規定,拓寬軍官的來源渠道,增加基本待遇規定等等,確保通過法律規定,體現出軍人待遇保障,激勵、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加入到國防、軍隊建設事業當中。
3、拓寬軍人退役安置渠道,保障現役期間安心服役
一直以來,退役軍人的安置情況,都深受社會與廣大官兵的關注,很多地方因著各種各樣的實際情況,導致退役軍人安置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有的由於地方安置壓力較大,工作無法落實;有的得到了安置工作,但是沒有相應的編制保障。退役軍人不能實現穩定就業,對部隊產生的負面影響很大,直接降低軍隊對人才的吸引力。
因此,破解退役軍人安置問題,已經成為了當前部隊建設發展過程中,急需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本次修改《兵役法》或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保障退役軍人的安置問題:
(1)加強政府對於退役軍人的就業扶持,重點針對自主就業的退役軍人,採取免費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確保能夠紮實的掌握一門可以到社會上謀工作的技能,提高退役軍人自身教育水平、綜合素質與就業競爭力,保障退役軍人能夠穩定就業。
(2)對在艱苦地區服役、服役時間長、有突出貢獻、烈士子女、因戰致殘且有工作能力等重點安置對象進行妥善安置。
(3)由政府進行安置工作的,要確保給予編制方面的保障。
雖然說,很多政策在《退役軍人保障法》當中,都已經進行了規定,但或將在《兵役法》中對部分政策進行細化完善。
從而通過修改兵役法,來提高、保障退役軍人安置方面的待遇,這樣一方面能夠有效安定軍心,保障現役期間的軍人可以安心服役,另一方面退役後也不用擔心後路問題,可全面提高軍人職業吸引力。
《兵役法》的每一次修改,都在不斷的健全、完善法律方面的責任,確保通過法律的形式,保障軍人的義務與待遇。
相信,此次《兵役法》的修改,能夠為廣大官兵帶來更多福利,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