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置頂 Sugared & Spiced,
每天都和 🍰一樣好吃
繼上個月發布的香港餐廳推薦(當地口味 & 異國餐廳)之後,說好的咖啡甜點篇終於出現了。沒忘、沒忘、只是之前忙著公眾號搬家,然後去了美國兩周所以延遲了點。四家咖啡館 + 四家甜點店 + bonus,請查收 👇🏻。
☕️
- 咖啡 -
Tom Dixon Cafe
英國設計師 Tom Dixon 金燦燦的華麗風格,相信你一定不陌生。他去年在香港中環打造了個三層樓的空間,就算不買商品,去喝杯咖啡也是值得的。黑色的外觀在荷里活道和 Lyndhurst Terrace 的交叉口格外醒目,透過窗戶隱約可看到的漂亮燈飾,將人瞬間吸了過去。
穿過一樓的商店爬上二樓的咖啡館,坐在窗邊享用一杯咖啡的同時,可以親身體驗 Tom Dixon 家具的現代華麗風格:黃銅、大理石、金屬吊燈...一切都亮晶晶的,很美。
店裡有用東京咖啡名店 onibus 的咖啡豆,但由於當天已先喝過兩杯咖啡,於是和朋友點了 hojicha latte(日本焙茶拿鐵)和 chai latte(印度香料茶拿鐵)。好喝,而且放在 Tom Dixon 的杯子裡,更好喝(咦)。
Tom Dixon Cafe
地址:香港中環荷李活道五十二號
電話:+852 2819 1155
Interval Coffee Bar
位於中環的 Interval Coffee Bar 有兩層樓的空間,既是咖啡館,也是酒吧,地下還有一個藝術展覽空間。"Interval" 一詞有不同的意思,可以是兩件事情中間的一段空檔、舞臺劇/音樂表演的中場時間等,總之有個 「休息」 的意思。Interval Coffee Bar 的老闆可能也是以這個為構思,希望給繁忙的中環人帶來一個可以暫停、休息的空間。
裝修以黃銅色調做主調,讓人想起剛剛介紹過的 Tom Dixon。
咖啡機用的是比較少見的 Mavam Espresso Machine,咖啡豆很多來自北歐品牌,店裡也有提供香港當地的 HEROES 啤酒。有乳糖不適症的人也不用擔心,這裡有用杏仁奶做的咖啡。
想在繁忙的中環喘口氣時,就來這裡坐坐吧。
Interval Coffee Bar
地址:香港中環威靈頓街33號地庫
電話:+852 25707568
Winstons Coffee
雖然香港好喝的咖啡越來越多,但大部分都在商圈內而非住宅區,也就是說想要在睡眼惺忪時踏著拖鞋到家附近五分鐘的地方喝上一杯好咖啡,其實是很難的事情。Winstons Coffee 的老闆 Tunny Grattidge 決定自己開咖啡店的原因,一開始僅僅是因為自己想要在早上7點能於家附近喝上一杯正宗的 Flat White。
所以 Tunny 打造了這個跟他住在澳洲時習慣的那種 "neighborhood cafe",讓咖啡成為了再日常不過的一部分。這家位於西營盤的 Winstons Coffee,大部分飲品定價都都比商圈咖啡店要低了不少,讓好咖啡成為人們可以日常負擔的享受。特別的是店裡的工作人員和客人都以外國人為主,讓人有種在國外的感覺。
Tunny 請附近的蛋糕店製作抹茶蛋撻,從旁邊的雜貨鋪買來中式小勺當做咖啡勺,洗滌工作則請對面的洗衣店代勞 - 從這些小地方,讓社區的聯結越來越緊密。
這家店開到晚上11點才關門,入夜後還可以來喝一杯 Espresso Martini 或其它咖啡調酒喲。
P.S. 這次我和朋友去的是 Winstons Coffee 剛開不久的堅尼地城新店,同樣也是街角的位置,好感覺。
Winstons Coffee(西營盤)
地址:香港西環西營盤皇后大道西213號地下4號
電話:+852 25595078
Winstons Coffee(堅尼地城)
地址:香港堅尼地城 爹核士街11號
電話:+852 26972878
Omotesando Koffee
去年分享的香港文章裡就介紹過這家店,這次順路又去了一趟。Omotesando Koffee 本店設立於東京表參道,曾因為建築老舊的原因歇業,去年又將原址重新開幕成為 Koffee Mameya(最近要去東京的人趕緊馬克)。香港灣仔的這家分店是 2016 年開的,雖然已不是新聞了,但仍然是喝咖啡的好去處。
Omotesando Koffee 最明顯的特點就是 「盒子」 主題的設計,從標誌、店裝、到甜點,全部都是方塊狀。老闆國友榮一的解釋是:「日本傳統茶道中,泡茶及品嘗的過程都會在一個簡潔場所進行,衝咖啡亦如是,Omotesando Koffee 所提倡的「盒子」概念令我們專注於咖啡。」
喝著這杯奶泡完美的拿鐵時,我默默地想著..."This is not a cup of latte, it's a cup of fluffy dream!"
還有上次來時沒喝到的冰卡布奇諾,這次終於喝到了。可可粉表面下不斷冒出的泡泡,真的好有趣啊。
Omotesando Koffee
地址:香港灣仔利東街G24-25號舖
電話:+852 2601 3323
🍰
- 甜點 -
SHARI SHARI Kakigori House 氷屋
在銅鑼灣開幕後就一直大排長龍的日式刨冰店 「SHARI SHARI Kakigori House 氷屋」 最近在中環開了二店,在這裡比較不需要排隊就可以吃到冰涼沁心的刨冰啦。日本老闆武慎吾親堅持使用日本進口的刨冰機和水來做出入口即化的細緻冰片再加上各種應季的淋醬,你想要嘗一口嗎?
菜單上每一樣看起來都誘人,在百般糾結下選了日式豆腐口味:綿密的刨冰上淋著豆腐糖漿、豆腐冰淇淋、以及黃豆粉,再搭配另外加點的抹茶蕨餅,是夏日午後完美的甜點。下次想試日本慄子、宇治金時、芒果乳酪...還有各種季節限定的口味(比如萬聖節的南瓜)。
SHARI SHARI Kakigori House 氷屋(銅鑼灣)
地址:銅鑼灣希雲街14號地舖
電話:+852 25291223
SHARI SHARI Kakigori House 氷屋(中環)
中環蘇豪士丹頓街47號地舗
電話:+852 26612347
聰嫂
說到吃冰,就不得不想起聰嫂。這家港式甜品店從2004年開幕至今已在香港有7家分店,其中對觀光客來說最方便的兩家應該是銅鑼灣和灣仔。逛街逛得熱了,不如坐下來吃碗招牌 「龍眼椰果冰」 吧!清甜不膩龍眼冰裡藏有龍眼果肉,再搭配西米和椰果,是屬於夏天的清爽口味。
對了,聽說在上海能吃到聰嫂的副牌 「聰少」,有人去過嗎?
聰嫂甜品(銅鑼灣)
地址:銅鑼灣耀華街11號地舖
(分店很多,可以選擇距離自己最近的去)
Bakehouse
香港四季酒店的前餅房行政總廚 Gregoire Michaud 四年前離開酒店自立門口,開了家烘焙坊 Bread Elements 來供應麵包給其它星級餐廳以及酒店。就在今年初,他在灣仔的一條小街上開了一家給散客的 bakery cafe,不出意料地一炮而紅。
原本想坐下來享用早午餐的,不過周末在 Bakehouse 排隊的人潮實在洶湧,於是改變計劃外帶可頌外到附近的咖啡店享用。Bakehouse 的可頌據說是香港最好吃的,嘗了一個的確美味(聽說這裡的酸麵包也非常出色)。這裡用小批量出爐的方式來保證每個客人買到的都是新鮮麵包,而且在每個時段都有對應的出爐產品,所以想吃可頌請早,因為11點以後就沒有可頌出爐嘍。
Bakehouse
地址:灣仔大王東街14號
電話:N/A
泰昌餅店
1954年創立至今以60幾個年頭的泰昌餅家當然不是新聞了,但我還是很想要再說一次:它的蛋撻真的很,好,吃。塔皮不是酥皮而是酥脆的曲奇,和黃澄澄的蛋撻餡那絲滑口感形成誘人的對比。最棒的是因為這裡生意極好,隨時去買到的都是新鮮出爐,還是熱騰騰(甚至有點燙口)的蛋撻,一口下去滿嘴蛋奶香。如果你還沒有吃過,下次去香港請務必去嘗嘗。
泰昌餅家
地址:香港中環擺花街35號
電話:+852 8300 8301
🎁
- bonus -
Midway Shop
最後,想要送一個跟咖啡和甜點無關的小 bonus。如果你有看上一篇小日子推薦,應該對 「若草 WAKAKUSA」 有印象。這本京都攝影書出自香港的生活/設計/旅行平臺 Midway,他們在九龍開了一家實體店 Midway Shop,空間小但誠意十足,裡面有各種精心挑選來的商品,大部分都是源自於 Midway 撰寫過的旅遊文章,在途中遇過的人和事,將物件背後的故事從文字變成實體。有時間離開剛到去九龍走一趟的話,別錯過這家用心的小店。
這是之前推薦過的 「若草」,書裡有日本名攝影師濱田英明充滿空氣感的照片,搭配著 Midway 溫暖的文字以及編排設計,將京都日常中的非日常像份禮物般地精心打理後呈現出來,散發著自然不造作的迷人氣息。有興趣翻翻看嗎?
Midway Shop
地址:基隆街132號B 地下
電話:+852 3188 1951
說好了的香港咖啡甜點推薦,結束 :)下一篇內容是什麼呢?嗯,也該回到上海了吧...
圖 / 文:Sugared & Spiced
歡迎轉發朋友圈 |轉載於其他平臺,請先留言取得授權
你可能也喜歡:
▼喜歡? 你值得擁有 ;)